单轴双链轮电动开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17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轴双链轮电动开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舱舱盖的开闭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闭式齿轮传动系与行星齿轮减速器相结合的单轴双链轮电动开舱机。它适用于开启或关闭船舱舱盖外,还同样适用于各式各样场所中要求开启或关闭运行的门窗装置中。
背景技术
在船舶卸货时,顺利打开舱口盖以减少泊航时间,提高营运效益,是终极客户与广大船东的最根本要求。根据舱口盖的开闭形式可分为门吊型、斜撑型、背负型、侧推型及翻滚型等多种型式。
现有的开舱机的结构主要可分为液压及电动两种结构,其中各有优点与不足之处。液压开舱机的结构能实现无级变速控制,其体积小、冲击小并容易实现过载保护;但是液压管道布置繁杂,又需要许多液压元件,液压系统复杂,造成维护困难,且效率较低。
而电动开舱机的结构易实现远距离变速控制,效率高,但其体积大、冲击力大并不容易实现过载保护。
本申请人已经提出专利号为200520038782.4的“的液压同步开舱机液压装置”的发明专利的申请。上述的“液压同步开舱机液压装置”如图2所示,它包括用来控制船舱舱盖开启与关闭的链轮机构的带二个进油口与一个出油口的两个液压马达,液压马达设置有压力油的进油口与泄油口,驱动链轮的两个液压马达的液压油路连接一带一个进油口与二个出油口的液压同步分流集流器,液压同步分流集流器的进油口连接手动比例调速换向阀,手动比例调速换向阀的进油口与压力油路相连接,两个液压马达的泄油口设置为相互连通的,液压同步分流集流器的进油口与压力油路之间并联连接一对可逆的过载保护阀。
上述的“液压同步开舱机液压装置”的优点是结构与控制方式简单、性能可靠又能耗低,它适用于要求门窗开启或关闭同步运行的船舱舱盖;其液压系统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采用电动开舱机的基本形式、结合高精密行星齿轮传动技术、多片湿式摩擦片过载保护结构、双链轮机械同步开舱方案的单轴双链轮电动开舱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单轴双链轮电动开舱机而实现的,它包括一用来控制船舱舱盖开启与关闭的带链轮的链轮传动机构,所述的链轮传动机构连接一传动电动机。
所述的链轮传动机构设置一摩擦离合器,所述的摩擦离合器连接一级闭式齿轮传动系;所述的一级闭式齿轮传动系连接一三级行星齿轮减速器;所述的三级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另一侧与所述的链轮相连接。
所述的摩擦离合器设置为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所述的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设置有多片的带内齿形摩擦片与外齿形摩擦片;所述的内齿形摩擦片连接一摩擦离合器传动轴。
所述的一级闭式齿轮传动系是由相互啮合的小齿轮、过桥齿轮及输出大齿轮组成;所述的小齿轮的外侧设置一内齿圈,所述的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的外齿形摩擦片与所述的小齿轮的内齿圈相配合。
所述的链轮设置为双链轮输出装置。
所述的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的外侧设置一推力轴承,所述的推力轴承的外侧设置一推力环,所述的推力环的外侧设置一对蝶形弹簧,所述的蝶形弹簧的外侧设置一挡圈,所述的挡圈的外侧连接一调节螺钉。
所述的一级闭式齿轮传动系的外侧设置一箱盖,所述的调节螺钉安装在所述的箱盖上。
所述的电动机设置有输出轴,所述的电动机输出轴与所述的摩擦离合器传动轴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结构紧凑。针对船上甲板空间特殊场合的安装环境,克服了传统开式齿轮和长轴传动占地面积大、易机械变形等存在的缺陷,大幅度减小了整体空间;2.传动效率高。功率传递过程简单可靠,对比传统开式齿轮传动和蜗杆蜗轮传动的效率有较大提高,其工作时的机械效率可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3.具有良好的运行过程过载冲击保护功能与使用可靠性;4.采用闭式齿轮传动系与行星齿轮减速器相结合,从而降低了运行噪声与振动。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摩擦离合器过载打滑的调节示意图;图3为一种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与图2示出本发明单轴双链轮电动开舱机的一个实施方式,它包括机架1、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2、船舶用三相异步电动机3、一级闭式齿轮传动系4、三级行星齿轮减速齿轮箱5、双链轮输出装置6,如图1所示。
摩擦离合器设置为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2,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设置有多片的带内齿形摩擦片22与外齿形摩擦片21;内齿形摩擦片22连接一摩擦离合器传动轴23。
一级闭式齿轮传动系4是由相互啮合的小齿轮41、过桥齿轮42及输出大齿轮43组成;小齿轮的外侧设置一内齿圈44,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的外齿形摩擦片21与小齿轮的内齿圈44相啮合。
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2的外侧设置一推力轴承11,推力轴承的外侧设置一推力环10,推力环的外侧设置一对蝶形弹簧9,蝶形弹簧的外侧设置一挡圈8,挡圈的外侧连接一调节螺钉。
一级闭式齿轮传动系4的外侧设置一箱盖12,调节螺钉安装在箱盖12上。
电动机3设置有输出轴31,电动机输出轴与摩擦离合器传动轴23相连接。
本发明单轴双链轮电动开舱机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操纵集中控制台或机旁起动船舶用三相异步电动机3,电动机3输出平键轴31将动力传递至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2,当电动机输出扭矩小于摩擦离合器2的设定值时,摩擦离合器2将电动机3的动力传递给一级闭式齿轮传动系4;当电动机输出扭矩大于摩擦离合器2的设定值时,摩擦离合器2过载打滑;从而对电动机3起到过载冲击保护作用。
一级闭式齿轮传动系4由嵌套在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2上的小齿轮41、过桥齿轮42及输出大齿轮43相互啮合组成。一级闭式齿轮传动系4不仅实现了初级减速,同时还改变了输出旋转的方向,减少了横向的空间布局。
一级闭式齿轮传动系4的输出大齿轮43通过花健轴将动力传递给三级行星齿轮减速齿轮箱5。经过三级行星齿轮减速比的减速,将船舱舱盖开启或关闭的速度降低至规定要求的速度,最后由双链轮输出装置6执行船舱舱盖开启或关闭的动作。
摩擦离合器2过载打滑的力矩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具体调整原理与方法如下如图2所示,调整调节螺钉7的拧入深度,通过挡圈8压紧一对蝶形弹簧9,蝶形弹簧9的弹力通过推力环10以及与推力环10相接触的推力轴承11,将推力传送至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2的摩擦片21上,达到所需要的摩擦力矩以防止过载打滑。
过载力矩增大的调整是旋紧调节螺钉7,蝶形弹簧9压紧,摩擦力矩增大,即过载力矩增大。反之,过载力矩减小的调整是反向旋松调节螺钉7,蝶形弹簧9放松,摩擦力矩减小,即过载力矩降低。
本发明单轴双链轮电动开舱机是针对船上甲板空间特殊场合的环境,克服了传统开式齿轮和长轴传动占地面积大、易机械变形等存在的缺陷,大幅度减小了整体空间,整个功率传递过程简单可靠,对比传统开式齿轮传动和蜗杆蜗轮传动的效率有较大提高,其工作时的机械效率可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减少了功率消耗,同时增大了运行过程的过载冲击保护功能;配置电动机控制箱中过电流保护,可起到双重可靠的保护作用。
本发明单轴双链轮电动开舱机由于采用了闭式齿轮传动系与行星齿轮减速器相结合,不仅体积小、传动效率高,而且降低了运行噪声与振动,这些都为船舱舱盖的开启或关闭动作提供了重要保证。
权利要求
1.一种单轴双链轮电动开舱机,包括一用来控制船舱舱盖开启与关闭的带链轮的链轮传动机构,所述的链轮传动机构连接一传动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轮传动机构设置一摩擦离合器,所述的摩擦离合器连接一级闭式齿轮传动系(4);所述的一级闭式齿轮传动系(4)连接一三级行星齿轮减速器(5);所述的三级行星齿轮减速器(5)的另一侧与所述的链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轴双链轮电动开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离合器设置为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2),所述的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2)设置有多片的带内齿形摩擦片(22)与外齿形摩擦片(21);所述的内齿形摩擦片(22)连接一摩擦离合器传动轴(2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轴双链轮电动开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闭式齿轮传动系(4)是由相互啮合的小齿轮(41)、过桥齿轮(42)及输出大齿轮(43)组成;所述的小齿轮(41)的外侧设置一内齿圈(44),所述的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的外齿形摩擦片(21)与所述的小齿轮的内齿圈(44)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轴双链轮电动开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轮设置为双链轮输出装置(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轴双链轮电动开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2)的外侧设置一推力轴承(11),所述的推力轴承(11)的外侧设置一推力环(10),所述的推力环(10)的外侧设置一对蝶形弹簧(9),所述的蝶形弹簧(9)的外侧设置一挡圈(8),所述的挡圈(8)的外侧连接一调节螺钉(7)。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单轴双链轮电动开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闭式齿轮传动系(4)的外侧设置一箱盖(12),所述的调节螺钉(7)安装在所述的箱盖(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轴双链轮电动开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机(3)设置有输出轴(31),所述的电动机输出轴(31)与所述的摩擦离合器传动轴(23)相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单轴双链轮电动开舱机,包括一用来控制船舱舱盖开启与关闭的带链轮的链轮传动机构及传动电机,链轮传动机构由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一级闭式齿轮传动系、三级行星齿轮减速器组成,一级闭式齿轮传动系由嵌套在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上的小齿轮、过桥齿轮及输出大齿轮组成,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的外侧分别依次设置有推力轴承、推力环、蝶形弹簧、挡圈及相连接的调节螺钉。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紧凑,针对船上甲板安装环境大幅度减小了整体空间;功率传递过程简单可靠,因此传动效率高;具有良好的过载冲击保护功能与使用可靠性;降低了运行噪声与振动。
文档编号E05F15/10GK1807821SQ20051009701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30日
发明者胡世璇, 江峰 申请人:胡世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