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90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隔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阳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透视效果的隔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满足建筑物、车辆、船舶等窗面在阳光直射时,室内达到透视、隔热、防眩光、隔紫外线等功效,人们采用了多种手段,其中专利号为ZL01203816.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卷轴式薄膜遮阳帘。该技术方案采用多层(至少三层)聚脂薄膜贴合而成,由于内外两层为无色透明聚脂薄膜,使其防眩光、隔紫外线和隔热效果并不明显,而因中间层不透明使产品的整体透明度也较差,产品的使用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阳装置,透视性好,防眩光、隔紫外线和隔热效果明显,产品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隔阳装置,包括滤光体、卷轴、卷轴上设置的支撑结构、滤光体下端连接的与卷轴平行的横杆,滤光体上端与卷轴相连,所述的滤光体为有色全透明单片状薄膜。
所述的有色全透明单片状薄膜是一种融合了防眩光、隔紫外线、隔热及高透明物质的材料。无需象现有技术要在两面再贴合上内外两层无色透明的聚脂薄膜,使结构更加简单,透视性更好且有更好的防眩光隔热隔紫外线的性能,使用成本更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所述的卷轴为圆筒形空心结构,卷轴端部内设置有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透过它可清晰地观察室外的情况,不阻挡视线;大幅度衰减光线的强度,使进入室内的光线柔和、安谧,对人有舒适感,同时完全消除室内电脑及各种显示屏幕上的反光,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紫外线阻隔率高达99%(现有技术只能达到96%),即保护室内的物品、器具又有利于人体健康,尤其对驾驶人员更是如此;选择不同性能的滤光体可产生不同的隔热效果,一般隔热率在48%~73%之间,它既阻挡窗外的热辐射,又可将室内的部分冷气保持在室内而不由窗面散发,因窗面热交换率的降低也使空调负荷降低;遇室外天气变暗随意进行收放,调节室内光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卷轴1两端与支撑结构2相连,卷轴1与滤光体3的一端连接,滤光体3的另一端与起展平滤光体作用的横杆4相连接。通过与卷轴1相匹配的驱动机构5产生的动力可以使卷轴1卷绕滤光体3回收或展开。驱动机构可根据需要选择手动或电动式等不同形式。
当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支撑结构可以固定位置在需要滤光的窗面室内一侧,当滤光体展开时起到滤光功能,当滤光体回收时起调节室内光线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窗面的大小定制为不同的规格和尺寸,电动驱动机构使用起来轻巧便捷。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建筑物、车辆、船舶等场合的各种窗面上,使用效果十分明显,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权利要求一种隔阳装置,包括滤光体、卷轴、卷轴内的驱动机构、卷轴上设置的支撑结构、滤光体下端连接的与卷轴平行的横杆,滤光体上端与卷轴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光体为有色全透明的单片状薄膜,所述的卷轴端部内设置有驱动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名称是一种隔阳装置,属于阳光防护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阳装置,真正实现透视、防眩光、隔紫外线和隔热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滤光体、卷轴、卷轴内的驱动机构、支撑结构、滤光体下端连接的与卷轴平行的横杆,滤光体上端与卷轴相连,所述的滤光体为有色全透明单片状薄膜。由于采用有色单片状全透明薄膜可真正达到产品的透视、隔热、防眩光、隔紫外线的效果。
文档编号E06B9/56GK2851492SQ20052013298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8日
发明者石磊 申请人:石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