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822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扣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卡扣装置。
背景技术
折叠式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等由于其便携性要求,其盖体的盖合及开启十分频繁,所 以对电子装置卡扣装置开启操作的便捷性具有一定的要求。
如美国专利第6, 115,239号所揭示的一种卡扣装置,其包括一装设于盖体边缘的滑块、 一滑动杆及两弹性件,该滑块装设于该滑动杆侧面,该滑动杆底部设有若干卡钩,该两弹性 件分别装设于该滑动杆两端,滑动该滑块,可带动该滑动杆及设于该滑动杆上的卡钩运动, 从而实现笔记本电脑盖体的锁固功能。但是由于该滑块装设于该滑动杆侧面,使用者只有依 靠摩擦力滑动该滑块才能带动滑动杆及卡钩运动,使操作不便且较费力。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卡扣装置。
一种卡扣装置,用于将一盖体扣合于一基座,所述基座设有一通孔,所述卡扣装置包括 一设置于所述盖体上并可穿过所述通孔的卡钩、 一活动装设于所述基座的驱动件、 一活动装 设于所述基座的卡扣件及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抵顶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驱 动件设有一驱动部,所述卡扣件设有一可钩扣所述卡钩的卡掣部及一斜滑槽,所述驱动件的 驱动部活动装设于所述卡扣件的斜滑槽内,当盖体盖合于基座时,所述卡钩穿过所述通孔并 钩扣于所述卡掣部,按压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卡扣件向远离所述驱动件的方向 移动以解扣所述卡钩。
相较现有技术,上述卡扣装置通过按动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卡扣件以解锁所述卡扣件与 所述盖体上的卡钩,从而开启电子装置盖体,结构简单,使用者操作方便。


图l是本发明卡扣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与一笔记本电脑的盖体及基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笔记本电脑的盖体的反向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卡扣装置与笔记本电脑的基座的底板的立体放大图。 图4是图3的立体组装图。
图5与图6是本发明卡扣装置较佳实施方式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使用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卡扣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应用于折叠式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 脑上,用来将一盖体10盖合固定于一基座20,该卡扣装置包括设于该盖体10—侧的两柱状的 卡钩12,和装设于该基座20内的一驱动件30、两对称设置的卡扣件40、 一弹性件50、 一固定 件60及两支撑件70 。该弹性件5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压簧。
该盖体10朝向该基座20的一侧设有液晶显示屏,所述两卡钩12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该盖 体10朝向该基座20的一侧的前端,每一卡钩12的末端设置一钩扣部,该钩扣部包括一形成于 末端的呈圆台状的导引部122及一开设于该导引部122附近的卡槽l 24 。
该基座20包括一底板22及一盖设于该底板22并朝向该盖体10的盖板24。该底板22及盖板 24之间装设有主板、电源、存储器等电子元件,该盖板24对应该盖体10的两卡钩12开设两通 孔242。
请一并参阅图3,该底板22的前端边缘向上凸伸形成一折边221。该折边221的中部开设 一收容槽224。该底板22沿该折边221内侧向上突设两凸柱222、两定位柱225及两固定柱226 。两凸柱222靠近该收容槽224并位于该收容槽224两侧,两凸柱222之间连接一加强肋。每一 凸柱222沿轴向开设一固定孔223。两定位柱225远离该收容槽224并分别靠近该底板22两侧处 。两固定柱226分别位于对应的凸柱222与定位柱225之间并邻近对应的定位柱225,每一固定 柱226沿轴线开设一固定孔227。该驱动件30包括一操作部31、 一凸设于该操作部31后侧中部 的柱状部33及对称设置于该柱状部33两侧的向外并斜向后延伸的两翼状体34。每一翼状体 34的末端向上突设一驱动部35。每一驱动部35为一截面呈菱形的柱状体。该柱状部33沿轴向 开设一容置孔(图未示)。
每一卡扣件40为呈长形哑铃状的板体,其包括一推抵端41及一卡扣端(图未标号)。该 推抵端41开设一斜滑槽42。该卡扣件40于靠近该抵推端41处开设一第一限位槽43,该第一限 位槽43具有一较大端及一较小端。该卡扣件40于靠近该卡扣端处开设一第二限位槽45,该第 二限位槽45具有一较大端及一较小端。该卡扣件40于其卡扣端边缘开设一U型槽,该U型槽的 底壁形成一弧形的卡掣部46 。
该固定件60包括一底壁61、沿该底壁61的后侧和前侧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一梯形的第一 侧壁62及一梯形的第二侧壁63。该底壁61于靠近两端处突设两限位柱612。每一限位柱612的 顶端设置一T形的限位块614,该限位块614包括位于上部的大端及位于下部的小端。该底壁 61开设两通孔616,该两通孔616分别邻近该两限位柱612并靠近该第一侧壁62 。该底壁61于邻近该第一侧壁62的位置向上突设两限位板618。该第一侧壁62向内突设一轴622。该第二侧 壁63的中部开设一长形的容置槽632。
每一支撑件70包括一大致呈长方形的基板71。该基板71的一侧中部向上突设一圆柱体 72,该圆柱体72周围设置若干加强肋。该圆柱体72沿其轴线方向开设一卡孔722。该圆柱体 72于其上部沿圆周开设一开槽726,该开槽726连通于该卡孔722。该支撑件70于该圆柱体72 附近突设一凸柱73,该凸柱73顶端设置一T形的限位块732,该限位块732包括位于上部的大 端及位于下部的小端。该基板71还开设一固定孔78及一长形的定位孔79。
请一并参阅图4,组装时,将该弹性件50的一端置入该驱动件30的容置孔内,将该驱动 件30置入该固定件60内,使该操作部31自该固定件60的第二侧壁63的容置槽632穿出,并使 该弹性件50的另一端套设于该第一侧壁62的轴622上。通过两螺丝(图未示)穿过该固定件 60的底壁61的两通孔616后分别锁入该底板22的两凸柱222的固定孔223内将该固定件60固定 于该底板22,该驱动件30的操作部31穿入该底板22的收容槽224内。
分别将两支撑件70固定于该底板22上每一支撑件70的定位孔79套设于该底板22的相应 的定位柱225上,利用一螺丝(图未示)穿过该支撑件70的固定孔78并锁入该底板22的相应 的固定柱226的固定孔227内。
两卡扣件40被分别活动装设于固定件60的对应一侧和对应支撑件70上并分别位于该驱动 件30的两侧。以位于该驱动件30右侧的卡扣件40为例进行说明将该卡扣件40置于该固定件 60的右侧的限位柱612及该固定件60的右侧的支撑件70的凸柱73上,使该限位柱612的限位块 614及该凸柱73的限位块732分别卡入该卡扣件40的第一限位槽43及第二限位槽45的大端,并 使该驱动件30的右侧的驱动部35卡入该卡扣件40的斜滑槽42内。松开该卡扣件40,该驱动件 30在该弹性件50的作用下向外运动,该驱动件30的右侧的驱动部35在该卡扣件40的斜滑槽 42内滑动以推动该卡扣件40向远离该驱动件30的方向运动,使该限位柱612的限位块614及该 凸柱73的限位块732分别卡入该卡扣件40的第一限位槽43及第二限位槽45的小端,该卡扣件 40的卡扣端卡入该支撑件70的开槽726。
该固定件60的两限位板618分别对两卡扣件40起限位作用。
将该盖板24与该底板22盖合,使两支撑件70的卡孔722分别对应于该盖板24的两通孔
242。
请一并参阅图5,将该盖体10枢转装设于该基座20,旋转该盖体10使其两卡钩12分别穿 过该盖板24的两通孔242,该两卡钩12的导引部122分别进入两圆柱体72的卡孔722,并分别 抵压该两卡扣件40的卡掣部46,使该盖体10继续旋转,两卡钩12的导引部122分别推动两卡
6扣件40朝向该驱动件30的方向移动,两卡扣件40通过其斜滑槽42推动该驱动件30向后运动进 而压縮该弹性件50,直至两卡钩12的导引部122分别穿过两卡扣件40的U型槽,此时该弹性件 50弹性恢复将该驱动件30向前顶出,该驱动件30的两驱动部35分别在两卡扣件40的斜滑槽 42内滑动以推动两卡扣件40朝向远离该驱动件30的方向运动,直到两卡扣件40的卡掣部46分 别卡入两卡钩12的卡槽124内,从而使该两卡钩12分别钩扣于该两卡扣件40,此时该盖体IO 锁固于该基座20,位置关系如图6所示。
当需要打开该盖体10时,向内按动该驱动件30的操作部31,该驱动件30克服该弹性件 50的弹力向后运动,该驱动件30的两驱动部35分别在两卡扣件40的斜滑槽42内滑动,驱动两 卡扣件40朝向该驱动件30的方向移动,直到两卡扣件40的卡掣部46分别从两卡钩12的卡槽 124内完全退出,从而可将该盖体10相对该基座20打开。
显而易见地,两驱动部35的截面也可以为圆形或者其它易于在斜滑槽42内滑动的形状。 该弹性件50可直接装设于该驱动件30与该基座20的底板22之间,该底板22上凸设一挡板以抵 顶该弹性件50。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卡扣装置,用于将一盖体扣合于一基座,所述基座设有一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装置包括一设置于所述盖体上并可穿过所述通孔的卡钩、一活动装设于所述基座的驱动件、一活动装设于所述基座的卡扣件及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抵顶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驱动件设有一驱动部,所述卡扣件设有一可钩扣所述卡钩的卡掣部及一斜滑槽,所述驱动件的驱动部活动装设于所述卡扣件的斜滑槽内,当盖体盖合于基座时,所述卡钩穿过所述通孔并钩扣于所述卡掣部,按压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卡扣件向远离所述驱动件的方向移动以解扣所述卡钩。权利要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一固定件以容置所述驱动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底壁、沿所述底壁的一侧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一第一侧壁,所述弹性件抵顶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权利要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向上突设一用来活动支撑所述卡扣件的一端的限位柱。权利要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顶端设置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包括位于上部的大端及下部的小端,所述卡扣件开设一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包括一较大端及一较小端,所述限位块活动装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当所述限位块的小端卡入所述第一限位槽的较小端时,可对所述卡扣件进行限位。权利要求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于相对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固定有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突设一凸柱以活动支撑所述卡扣件的另一端。权利要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顶端设置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包括位于上部的大端及下部的小端,所述卡扣件开设一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包括一较大端及一较小端,所述凸柱的限位块活动装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当所述凸柱的限位块的小端卡入所述第二限位槽的较小端时,可对所述卡扣件进行限位。权利要求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底壁于邻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位置向上突设一限位板用以对所述卡扣件进行限位。权利要求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向内突设一轴,所述驱动件包括一柱状部,所述柱状部内沿轴向开设一容置孔,所述弹性件一端装设于所述驱动件的容置孔内,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的轴上并抵顶于所述第一侧壁。权利要求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一压簧。权利要求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底壁的另一侧还垂直向上延伸形成一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中部开设一长形的容置槽,所述基座的底板的边缘向上凸伸形成一折边,所述折边的中部开设一收容槽,所述驱动件容置于所述固定件,所述驱动件包括一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穿过所述第二侧壁的容置槽并穿入所述折边的收容槽。权利要求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一操作部、一凸设于所述操作部一侧中部的柱状部及一设置于所述柱状部一侧的一翼状体,所述弹性件一端装设于所述柱状部,另一端抵顶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部突设于所述翼状体的末端。权利要求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截面呈菱形或圆形的柱状体。权利要求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固设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突设一圆柱体,所述圆柱体沿其轴线方向开设一卡孔,所述圆柱体于其上部沿圆周开设一开槽,所述开槽连通于所述卡孔,所述卡扣件设有卡掣部的一端卡于所述开槽,当盖体盖合于基座时,所述卡钩穿过所述通孔并进入所述卡孔钩扣于所述卡掣部。权利要求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末端设置一钩扣部,所述钩扣部包括一形成于末端的呈圆台状的导引部及一开设于所述导引部下方的卡槽,当盖体盖合于基座时,所述卡钩的卡槽卡扣于所述卡掣部。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一固 定件以容置所述驱动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底壁、沿所述底壁的一侧垂直 向上延伸形成的一第一侧壁,所述弹性件抵顶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向上突设一 用来活动支撑所述卡扣件的 一端的限位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顶端设 置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包括位于上部的大端及下部的小端,所述卡扣件开设一第一限位槽 ,所述第一限位槽包括一较大端及一较小端,所述限位块活动装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当所 述限位块的小端卡入所述第一 限位槽的较小端时,可对所述卡扣件进行限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于相对所述 固定件的一侧固定有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突设一凸柱以活动支撑所述卡扣件的另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顶端设置一 限位±央,所述限位块包括位于上部的大端及下部的小端,所述卡扣件开设一第二限位槽,所 述第二限位槽包括一较大端及一较小端,所述凸柱的限位块活动装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当 所述凸柱的限位块的小端卡入所述第二限位槽的较小端时,可对所述卡扣件进行限位。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底壁于 邻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位置向上突设一限位板用以对所述卡扣件进行限位。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向内突设一轴,所述驱动件包括一柱状部,所述柱状部内沿轴向开设一容置孔,所述弹性件一端装 设于所述驱动件的容置孔内,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的轴上并抵顶于所述 第一侧壁。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一压簧。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底壁 的另一侧还垂直向上延伸形成一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中部开设一长形的容置槽,所述 基座的底板的边缘向上凸伸形成一折边,所述折边的中部开设一收容槽,所述驱动件容置于 所述固定件,所述驱动件包括一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穿过所述第二侧壁的容置槽并穿入所述 折边的收容槽。
11.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一 操作部、 一 凸设于所述操作部一侧中部的柱状部及一设置于所述柱状部一侧的一翼状体,所 述弹性件一端装设于所述柱状部,另一端抵顶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部突设于所述翼状体的 末端。
12.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截面 呈菱形或圆形的柱状体。
1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固设一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突设一圆柱体,所述圆柱体沿其轴线方向开设一卡孔,所述圆柱体于其 上部沿圆周开设一开槽,所述开槽连通于所述卡孔,所述卡扣件设有卡掣部的一端卡于所述 开槽,当盖体盖合于基座时,所述卡钩穿过所述通孔并进入所述卡孔钩扣于所述卡掣部。
1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末端设置 一钩扣部,所述钩扣部包括一形成于末端的呈圆台状的导引部及一开设于所述导弓1部下方的 卡槽,当盖体盖合于基座时,所述卡钩的卡槽卡扣于所述卡掣部。
全文摘要
一种卡扣装置,用于将一盖体扣合于一基座,该基座设有一通孔,该卡扣装置包括一设置于该盖体上并可穿过该通孔的卡钩、一活动装设于该基座的驱动件、一活动装设于该基座的卡扣件及一弹性件,该弹性件抵顶于该驱动件与该基座之间,该驱动件设有一驱动部,该卡扣件设有一可钩扣该卡钩的卡掣部及一斜滑槽,该驱动件的驱动部活动装设于该卡扣件的斜滑槽内,当盖体盖合于基座时,该卡钩穿过该通孔并钩扣于该卡掣部,按压该驱动件,该驱动部驱动该卡扣件向远离该驱动件的方向移动以解扣该卡钩。本卡扣装置通过按动该驱动件驱动该卡扣件以解锁该卡扣件与该盖体上的卡钩,从而开启电子装置盖体,结构简单,使用者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E05C1/12GK101446158SQ200710202658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6日
发明者李敏常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