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级踏棍与梯框间的固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9319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梯级踏棍与梯框间的固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案属于梯子的加强附件,涉及梯级踏棍与梯框间的装配构造。
背景技术
习知技术,如已公开的中国专利200520027109. O梯踏棍与梯框的结合构 造,包括装置在两中空梯柱之间的踏棍本体,其中,踏棍本体的两端具有与 梯柱联结的装配端部;在梯框与梯踏棍结合处预置可横向支撑中空梯框内壁 的支撑套。本案设置恰恰支撑中空梯框内壁的支撑部件,使每一踢踏辊上装 置的支撑套对中空的梯框形成若干个支撑部件,从而有效的提高梯框的强度 和梯子的安全性。
又如已公开的中国专利99201479. 4 —种梯具的稳固结合构造,包括两平 行的中空直杆之间等间隔水平设置多数横杆,该两直杆的内、外侧壁分别设 有贯通的等径内、外穿孔供横杆贯穿,该横杆位于直杆内穿孔的内、外侧及 外穿孔的外侧各冲压成环状的第一卡缘、第二卡缘和第三卡缘,该第一卡缘 和第二卡缘铆合于该直杆的内侧壁,该第一和第三卡缘铆合于该直杆的外侧。 使直杆和横杆间增加铆合结合。
再如已公开的中国专利200520123440. 2 —种梯踏辊组装构造,包括与梯 框结合的数级梯踏棍,其中,所述的梯踏棍与梯框通过焊接固装;梯踏棍端 口配置踏辊端盖。
已知技术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些材质的梯框,具备很多可取的优异性f^ 产业效益很大,但韧性不足,抗扭力差,致使梯具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如玻 璃钢型材的梯子,因梯框与踏辊结合部经常承受踩踏踏辊带来的扭力,梯具 很容易裂损,给安全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袭用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 供一种可克服梯框与踏辊结合部的扭力、起到加强作用的梯级踏棍与梯框间 的固装构造。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 型提供一种梯级踏棍与梯框间的固装构造,包括固定梯级踏棍的梯柱,和
装置在两梯柱之间的踏棍本体,所述梯柱为中空柱体;所述踏棍本体具有与 梯柱固装的装配端部,其中,可对梯柱形成四壁撑衬的内衬支撑件安装于所 述梯柱中空孔内,且借由与梯柱固装的踏棍本体装配端部套装;所述踏棍本 体装配端部与梯柱之间成可挤压住该内衬支撑件的形式固装。
本案解决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梯级踏棍与梯框间的固装构造,其中,所述内衬支撑件,由两 个支撑端板和夹置在该两支撑端板间形成环抱踏棍本体装配端部边板组成。
前述的梯级3喬棍与梯框间的固装构造,其中,所述两个支撑端板的外 缘与梯柱中空内孔的内缘相匹配,且该内衬支撑件的支撑端板与梯柱的中空 内孔成滑动配合方式配置。
前述的梯级if喬棍与梯框间的固装构造,其中,所述支撑端板的中心设 置用于装配内衬支撑件的芯孔。
前述的梯级^"棍与梯框间的固装构造,其中,所述踏棍本体的装配端 部与梯柱外侧接合部位设置限制踏棍本体横向位移的第 一 凸缘,所述踏棍本 体的装配端部与梯柱内侧接合部位冲挤出 一卡制踏棍本体横向位移的第二凸 缘,所述内衬支撑件通过该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挤紧固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 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在优异的结构配置下具有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显著的技术 优点
本案内衬支撑点的合理配置可有效克服梯框与踏辊结合部位因承重带来 的扭力损害;所述内衬支撑件内置于梯框内,可形成对梯柱的均布内衬支撑点,可是梯框即坚实又轻质;
本案的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产品制造成本,且更优化了制 造工艺,适合广泛的产业推广。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显著的贡献和进 步,完全实现了其技术目的,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好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为本案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案组装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本案的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3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案中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3所示, 一种梯级踏棍与梯框间的固装构造,包括梯子A上固定 梯级踏棍的梯柱,和装置在两梯柱1之间的踏棍本体2,所述梯柱为中空柱体; 所述踏棍本体具有与梯柱固装的装配端部21,其中, 一可对梯柱形成四壁撑 衬的内衬支撑件3装置于所述梯柱中空孔内,且借由与梯柱固装的踏棍本体 装配端部套装;所述踏棍本体装配端部与梯柱之间成可挤压住内衬支撑件的 形式固装;
由此构造可实现克服梯框与踏辊结合部的扭力、加强梯级踏棍与梯框的 固装安全性能的作用;
又因所述内衬支撑件分别装配在梯体的各级踏棍本体两端,使得梯柱纵 向均布内衬支撑点,从而加强了梯子的稳固性;
所述内衬支撑件3,由两个支撑端板31、 31'和夹置在该两支撑端板间 形成环抱踏棍本体装配端部边板32、 32,组成;该两个支撑端板的外缘与梯柱中空内孔的内缘相匹配,且该内衬支撑件
的支撑端板与梯柱的中空内孔成滑动配合方式配置;
即支撑端板的外缘形状与梯柱中空内孔形状一致,梯柱的中空内孔方, 支撑端板即方;梯柱的中空内孔圆,支撑端板即即圆,以此可形成全面撑衬 梯柱内壁的构造;
所述支撑端板的中心设置用于装配内衬支撑件的芯孔30, 一根芯绳籍由 该芯孔串着数个内衬支撑件穿入梯柱的中空内孔,实现装配;
所述踏棍本体的装配端部与梯柱外侧接合部11位设置限制踏棍本体横向 位移的第一凸缘22,所述踏棍本体的装配端部与梯柱内侧接合部11,位沖挤 出一卡P艮踏棍本体横向位移第二凸缘22,,所述内衬支撑件通过该第一凸缘与 第二凸缘挤紧固装;
有此构造可进一步优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 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 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梯级踏棍与梯框间的固装构造,包括固定梯级踏棍的梯柱,和装置在两梯柱之间的踏棍本体,所述梯柱为中空柱体;所述踏棍本体具有与 梯柱固装的装配端部,其特征在于,可对梯柱形成四壁撑衬的内衬支撑件安 装于所述梯柱中空孔内,且借由与梯柱固装的踏棍本体装配端部套装;所述 踏棍本体装配端部与梯柱之间成可挤压住该内衬支撑件的形式固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踏棍与梯框间的固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衬支撑件,由两个支撑端板和夹置在该两支撑端板间形成环抱踏棍本 体装配端部边^1组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级踏棍与梯框间的固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支撑端板的外缘与梯柱中空内孔的内缘相匹配,且该内衬支撑件的 支撑端板与梯柱的中空内孔成滑动配合方式配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级踏棍与梯框间的固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端板的中心设置用于装配内衬支撑件的芯孔。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梯级踏棍与梯框间的固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踏棍本体的装配端部与梯柱外侧接合部位设置限制踏棍本体横向位移的 第一凸缘,所述踏棍本体的装配端部与梯柱内侧接合部位冲挤出一卡制踏棍 本体横向位移的第二凸缘,所述内衬支撑件通过该第 一 凸缘与第二凸缘挤紧 固装。
专利摘要一种梯级踏棍与梯框间的固装构造,属于梯子的加强附件,涉及梯级踏棍与梯框间的装配构造,它包括固定梯级踏棍的梯柱和装置在两梯柱之间的踏棍本体,所述梯柱为中空柱体;所述踏棍本体具有与梯柱固装的装配端部,其中,可对梯柱形成四壁撑衬的内衬支撑件装置于所述梯柱中空孔内,且借由与梯柱固装的踏棍本体装配端部套装;所述踏棍本体装配端部与梯柱之间成可挤压住内衬支撑件的形式固装。本案内衬支撑点的合理配置可有效克服梯框与踏辊结合部位因承重带来的扭力损害;所述内衬支撑件内置于梯框内,可形成对梯柱的均布内衬支撑点,可使梯框既坚实又轻质。
文档编号E06C7/08GK201155298SQ20072009942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7日
发明者刘会旺, 杰 李 申请人:天津市金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