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面车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37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面车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于地面的锁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地面车锁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在城市的公共场所,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等车辆停放的安全系数越 来越低,需要专人看守,并且放置不统一,影响城市市容,有些车辆直接将锁链与城市绿化 树木连在一起,天长目久,不仅不美观,而且破坏了绿化。现有技术中,汽车的安全基本是采用车自身的锁,经常被不法分子利用,使汽车被 盗,如果在停车场采用固定的外部锁,则可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地面车 锁装置,包括与地面固定的支撑板,与支撑板两端连接的前挡板和后挡板,以及固定前挡板 和后挡板的锁杆,锁杆的一端设置锁孔,所述前挡板与后挡板的相对应位置设置用于锁杆 通过的锁杆孔。所述的支撑板可以通过膨胀螺丝与地面固定,也可将其深埋在地下,固定在 地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所述的地面车锁装置,在所述的前挡板外 侧设置一个有一面开口的锁盒。所述的开口可设置在锁盒的下方,也可设置在锁盒的侧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所述的地面车锁装置,所述前挡板和后挡 板与支撑板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可有的方案为一、前挡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后挡板与 支撑板活动连接。二、前挡板与后挡板都与支撑板活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所述的地面车锁装置,在所述的支撑板上 设置两个可活动的固定杆,在前挡板与后挡板对应位置处设置固定固定杆的固定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所述的地面车锁装置,所述的后挡板在与 支撑板连接处通过轴连接一补充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所述的地面车锁装置,所述的前挡板在与 支撑板连接处通过轴连接一压板,所述的后挡板在与支撑板连接处通过轴连接一补充板, 补充板与压板的长度之和大于支撑板的长度,使补充板压向支撑板的过程中,能够将压板 压向支撑板,使前挡板自动竖立。本实用新型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地面车锁 装置,包括与地面固定的支撑板,与支撑板两端连接的左挡杆和右挡杆,以及固定左挡杆和 右挡杆的锁杆,锁杆的一端设置锁孔,所述左挡杆与右档杆的相对应位置设置锁杆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所述的地面车锁装置,在所述的左挡杆或 右档杆外侧设置一个锁盒。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所述的地面车锁装置,所述左挡杆和右挡 杆与支撑板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可有的方案为一、左档杆与右档杆都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二、左挡杆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右档杆与支撑板活动连接。三、左档杆与右档杆都与支 撑板活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所述的地面车锁装置,所述的锁杆的一端 通过链条固定在地面或支撑板上,锁杆上的锁孔两端为喇叭口。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面车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简约,利于实施,可有效的保护车辆的安全,并且可使车辆摆放整 齐,利于管理。广泛适用于两轮和四轮的机动和人力车辆。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面车锁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面车锁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面车锁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面车锁装置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面车锁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状态一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面车锁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状态二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面车锁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状态三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面车锁装置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面车锁装置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面车锁装置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面车锁装置实施例中锁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面车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包括与地面1固 定的支撑板10,与支撑板10两端连接的前挡板20和后挡板30,以及固定前挡板10和后挡 板20的锁杆40,锁杆40的一端设置锁孔41,所述的锁孔41的两端为喇叭口。所述前挡板 20与后挡板30的相对应位置设置用于锁杆通过的锁杆孔42,所述的锁杆孔42可为一对或 两对。前挡板20外侧设置一个锁盒50。所述前挡板20与支撑板10固定连接,后挡板30 与支撑板10活动连接。本实施例的车锁装置,适用于四轮的汽车,后挡板30在不使用时, 平行于地面,当车轮从后挡板30的方向驶入后,将后挡板30立起,将锁杆40穿过前后挡板 上的锁杆孔42,在锁盒50中挂上锁,此锁盒50的设计,使锁具隐藏在锁盒50内,不容易被 发现。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面车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中,包括与地面1固 定的支撑板10,与支撑板10两端连接的前挡板20和后挡板30,以及固定前挡板10和后挡 板20的锁杆40,锁杆40的一端设置锁孔41,所述的锁孔41的两端为喇叭口。所述前挡板 20与后挡板30的相对应位置设置用于锁杆通过的锁杆孔42,所述的锁杆孔42可为一对或 两对。前挡板20外侧设置一个锁盒50,锁盒50为可折叠的合页状。所述前挡板20与后 挡板30与支撑板10活动连接。在所述的支撑板10上设置两个可活动的固定杆11、12,固 定杆11、12上设置卡扣结构15。在前挡板20与后挡板30对应位置处设置与固定杆11和
412的卡扣结构15相匹配的固定扣13和14。本实施例的车锁装置,适用于四轮的汽车,前 挡板20和后挡板30在不使用时,平行于地面,前后挡板与支撑板10活动连接,可使车辆从 前后任一方向进入,当车轮驶入后,将前后挡板立起,用固定杆11和12将前后挡板固定,再 将锁杆40穿过前后挡板上的锁杆孔42,在锁盒50中挂上锁,此锁盒50的设计,使锁具隐藏 在锁盒50内,不容易被发现。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面车锁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中,包括与地 面1固定的支撑板10,与支撑板10两端连接的前挡板20和后挡板30,以及固定前挡板10 和后挡板20的锁杆40,锁杆40的一端设置锁孔41,所述的锁孔41的两端为喇叭口。所述 前挡板20与后挡板30的相对应位置设置用于锁杆通过的锁杆孔42,所述的锁杆孔42可 为一对或两对,前挡板20外侧设置一个锁盒50。前挡板20与支撑板10固定连接,后挡板 30与支撑板10活动连接。后挡板30在与支撑板10连接处通过轴连接一补充板31。本实 施例的车锁装置,适用于四轮的汽车,后挡板30在不使用时,平行于地面,补充板31竖立在 地面,当车辆从后挡板30方向进入时,补充板31压向地面,后挡板30在车轮后自动立起, 再将锁杆40穿过前后挡板上的锁杆孔42,在锁盒50中挂上锁,此锁盒50的设计,使锁具 隐藏在锁盒50内,不容易被发现。所述的锁杆40的一端通过链条80固定在地面或支撑板 10上,防止锁杆40丢失。如图5、6和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面车锁装置的第四实施例中,包括与地 面1固定的支撑板10,与支撑板10两端连接的前挡板20和后挡板30,以及固定前挡板10 和后挡板20的锁杆40,锁杆40的一端设置锁孔41,所述的锁孔41的两端为喇叭口。所述 前挡板20与后挡板30的相对应位置设置用于锁杆通过的锁杆孔42,所述的锁杆孔42可为 一对或两对。前挡板20外侧设置一个锁盒50,锁盒50为可折叠的合页状。所述前挡板20与支撑板10活动连接,前挡板20在与支撑板10连接处通过轴连 接一压板21,后挡板30与支撑板10活动连接,后挡板30在与支撑板10连接处通过轴连接 一补充板31。补充板31与压板21的长度之和大于支撑板10的长度。本实施例的车锁装 置,适用于四轮的汽车,前挡板20和后挡板30在不使用时,平行于地面,前后挡板与支撑板 10活动连接,当车辆从后挡板30方向进入时,补充板31压向地面,并将压板21压向地面, 前挡板20在车轮前自动立起,后挡板30在车轮后自动立起,再将锁杆40穿过前后挡板上 的锁杆孔42,在锁盒50中挂上锁,此实施例中的锁盒50为可折叠的合页状,此锁盒50的设 计,使锁具隐藏在锁盒50内,不容易被发现。如图8所示,一种地面车锁装置的第五实施例,适用于两轮的自行车、摩托车、电 动车等,包括与地面1固定的支撑板10,与支撑板10两端连接的左挡杆60和右挡杆70,以 及固定左挡杆60和右挡杆70的锁杆40,锁杆40的一端设置锁孔41,所述的锁孔41的两 端为喇叭口。所述左档杆60与右挡杆70的相对应位置设置用于锁杆通过的锁杆孔42。所 述的左挡杆60与右挡杆70可使用槽钢,角铁,铁管、铁榛、方钢等制作。在所述的左挡杆外 侧设置一个锁盒50。所述左挡杆60和右挡杆70与支撑板10固定连接。当车轮进入左右 档杆之间时,将锁杆40,穿过左右档杆的锁杆孔42和车轮,在锁盒50中挂上锁,此锁盒50 的设计,使锁具隐藏在锁盒50内,不容易被发现,增加了车子的安全性。如图9所示,一种地面车锁装置的第六实施例,适用于两轮的自行车、摩托车、电 动车等,包括与地面1固定的支撑板10,与支撑板10两端连接的左挡杆60和右挡杆70,以及固定左挡杆60和右挡杆70的锁杆40,锁杆40的一端设置锁孔41,所述的锁孔41的两 端为喇叭口。所述左档杆60与右挡杆70的相对应位置设置用于锁杆通过的锁杆孔42。所 述的左挡杆60与右挡杆70可使用槽钢,角铁,铁管、铁榛、方钢等制作。在所述的右挡杆外 侧设置一个锁盒50。所述左挡杆60与支撑板10固定连接,右挡杆70与支撑板10活动连 接。不使用时,右档杆70平行在地面,当车轮进入左右档杆之间时,将右档杆70立起,将锁 杆40,穿过左右档杆的锁杆孔42和车轮,在锁盒50中挂上锁,此锁盒50的设计,使锁具隐 藏在锁盒50内,不容易被发现,增加了车子的安全性。此实施例比第五实施例更有利于节 约空间,方便使用。如图10所示,一种地面车锁装置的第七实施例,适用于两轮的自行车、摩托车、电 动车等,包括与地面1固定的支撑板10,与支撑板10两端连接的左挡杆60和右挡杆70,以 及固定左挡杆60和右挡杆70的锁杆40,锁杆40的一端设置锁孔41,所述的锁孔41的两 端为喇叭口。所述左档杆60与右挡杆70的相对应位置设置用于锁杆通过的锁杆孔42。所 述的左挡杆60与右挡杆70可使用槽钢,角铁,铁管、铁榛、方钢等制作。在所述的右挡杆外 侧设置一个锁盒50。所述左挡杆60和右挡杆70与支撑板10活动连接。不使用时,左档杆 60和右档杆70平行在地面,当车轮进入左右档杆之间时,将左档杆60与右档杆70立起,将 锁杆40,穿过左右档杆的锁杆孔42和车轮,在锁盒50中挂上锁,此锁盒50的设计,使锁具 隐藏在锁盒50内,不容易被发现,增加了车子的安全性。实施例七相对于第五和第六实施 例,更有利于节约空间,方便使用。综上所述,如本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了解的,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 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做的改变或修饰,皆应在本实用新 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地面车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地面固定的支撑板,与支撑板两端连接的前挡板和后挡板,以及固定前挡板和后挡板的锁杆,锁杆的一端设置锁孔,所述前挡板与后挡板的相对应位置设置用于锁杆通过的锁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车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挡板外侧设置一个 有一面开口的锁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面车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与支撑 板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面车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撑板上设置两个可 活动的固定杆,在前挡板与后挡板对应位置处设置固定固定杆的固定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面车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挡板在与支撑板连 接处通过轴连接一补充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面车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挡板在与支撑板连 接处通过轴连接一压板,所述的后挡板在与支撑板连接处通过轴连接一补充板,补充板与 压板的长度之和大于支撑板的长度。
7.—种地面车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地面固定的支撑板,与支撑板两端连接的左 挡杆和右挡杆,以及固定左挡杆和右挡杆的锁杆,锁杆的一端设置锁孔,所述左挡杆与右档 杆的相对应位置设置锁杆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面车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挡杆或右档杆外侧 设置一个有一面开口的锁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面车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杆和右挡杆与支撑板 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地面车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杆的一端通过链 条固定在地面或支撑板上,锁杆上的锁孔两端为喇叭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面车锁装置,包括与地面固定的支撑板,与支撑板两端连接的前挡板和后挡板,以及固定前挡板和后挡板的锁杆,锁杆的一端设置锁孔,所述前挡板与后挡板的相对应位置设置锁杆孔。本实用新型设计简约,利于实施,可有效的保护车辆的安全,并且可使车辆摆放整齐,利于管理,可广泛适用于两轮和四轮的机动和人力车辆。
文档编号E05B71/00GK201627459SQ201020126880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0日
发明者曹凤明 申请人:曹凤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