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隔板的家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033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隔板的家用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床,尤其是一种具有隔板的家用床。
背景技术
现在生活中,提倡夫妻双方适时分床而睡,有利于促进夫妻感情。但是由于房子不 多的原因,夫妻双方不能在两个不同的房间里分床而睡,而只能睡在一个床上。而且睡在一 个床上,夫妻双方有时滚来滚去,被子也会扯来扯去,会影响对方的睡眠质量。在南方没有暖气的地方或者北方非常寒冷的地方暖气不足时,卧室的温度偏低, 通常人们往往会加电暖风机或开空调的暖气提高卧室的温度,但是通常要对整个卧室进行 加热,造成费电过大。如何只对卧室中的一部分空间加热,使得加热设备只集中对床的空间 加热而床之外的空间温度不需过高,使得加热设备只用相对较低的功率达到同样的效果, 将有利于降低加热设备的能源消耗,达到节约目的。同样,传统上夫妻在同一个房间,同一个床上夫妻有可能对房间的温度需求不同。 比方说夏天开空调,夫妻中一个人希望温度更低,另一人可能怕冷不想用空调。如何满足同 一卧室夫妻双方不同的温度需求,有利于夫妻的健康和节约能源。还有,当生下小宝宝以后,小宝宝一段时间内要跟妈妈睡在一个床上。如何让宝宝 在妈妈的床上有一个独立的空间,不被爸爸妈妈一不小心压着或碰着,也是让爸爸妈妈睡 觉时担心的一个问题。另外,当家里来了较多客人以后,由于没有足够多的床睡不下时,多开床也是一件 麻烦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隔板的家用床,不仅使得用户可以随时按照 比例分隔床的物理空间或者扩展床的左右宽度或者随时恢复床的正常形态,而且使得用户 可以按照需求分隔床的温度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隔板的家用床,包括床体(1),床头(2),主床垫(3),其特征在于在床体 ⑴的床头端开有头端定位孔(13)阵列,在床体⑴的床脚端开有脚端定位孔(14)阵列, 展开使用时隔板⑷的两端的固定柱(41)分别由头端定位孔(13)和脚端定位孔(14)固 定;在床体⑴的左侧和右侧装有定位柱(8)、支撑板嵌入槽(16)和旋转接头(9)阵列,支 撑板(6)通过旋转柱(62)与旋转接头(9)形成旋转装置,收缩折叠时支撑板(6)旋转进支 撑板嵌入槽(16)或紧贴床体⑴的外侧,展开使用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撑板(6)旋转出 来形成支撑板阵列;所述的定位柱(8)上开有定位孔(81),所述的扩宽板(5)下面开有固 定槽(51)阵列,展开使用时支撑板(6)的上沿嵌入并固定在扩宽板(5)的固定槽(51)内 并且扩宽板(5)两端的定位轴(52)插进定位柱(8)的定位孔(81)内;所述的扩宽板(5) 的边缘四周开有固定孔(53)阵列,所述的支撑板(6)开有固定孔(61)阵列,侧挡板(10)装有定位轴(101)阵列,展开使用时侧挡板(10)的定位轴(101)通过固定孔(61)并插入 到固定孔(53)内;床端档板(7)装有定位轴(71),展开使用时定位轴(71)插入到支撑板 (6)的固定孔(61)内;所述的定位柱(8)的上贴有磁铁片(82),所述的扩宽板(5)下面贴 有铁片(54),所述的床体(1)的两端开有定位孔(15),收缩折叠时扩宽板(5)两端的定位 轴(52)插入定位孔(15)内,磁铁片(82)与铁片(54)贴在一起相互吸引形成防滑落装置; 隔板(4)与短上挡板(15)、长上挡板(18)、前挡板(19)、床尾挡板(20)组合形成近似封闭 式的隔间,或者只由隔板(4)简单地分隔床体(1)左右物理空间;所述的床尾挡板(20)或 者隔板(4)或者长上挡板(18)或者短上挡板(15)嵌有温控设备(21)或导热管(2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隔板(4)、扩宽板(5)和侧挡板(10)采用折叠式或直板 式。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床体(1)开有储板箱(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扩宽板(5)上固定有可分离式的扩宽床垫(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温控设备(21)为制冷设备或加热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和拆卸都十分方便,不仅满足一般用户对床的物理空 间不同需求,对于夫妻来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夫妻感情和促进健康,而且还可以按照 用户的需求分隔床的温度空间,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完全收缩折叠时的主视图,图中扩宽床垫固定在扩宽板上。图2是本实用新型完全收缩折叠时的俯视图,图中主床垫被拿开。图3是本实用新型完全收缩折叠时的俯视图,图中床体画成透视状,用以观察内 部结构。图4是本实用新型即将完全收缩折叠时的右前视图,图中床体被画成透视状,隔 板和侧挡板折叠起来即将放进储板箱,支撑板紧贴床边,扩宽板放下来即将紧贴床边。图5是本实用新型即将完全收缩折叠时的右前视图,图中相对于图4放大观看床 的一边。图6是本实用新型即将完全收缩折叠时的仰视图,用以说明支撑板和扩宽板收缩 时紧贴床边的样子。图7是本实用新型完全收缩折叠时的右前视图,用以说明主床垫和扩宽床垫都不 需要时的样子。图8是本实用新型即将完全收缩折叠时的右前视图,扩宽板放下来即将紧贴床 边。图9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展开使用时的右前视图,图中支撑板完全展开后支撑起扩 宽板。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展开使用时的右前视图,相对于图9来说扩宽板即将固定 在支撑板上,即将装上展开后的侧挡板和隔板,床头即将装上床端档板。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展开使用时的前视图,是图10从另一方向观看时。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展开使用时的后视图,是图10从另一方向观看时。
4[0028]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展开使用时从后面观看到的仰视图,是图10从另一方向 观看时。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用以说明支撑板与床体连接在一起,及其支撑 板的不同形式和床体不同连接形式。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是从另一个方向观看图14的样子。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是从下面观看图14的样子。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展开使用时的右前视图,相对于图9来说已经装上展开后 的侧挡板和隔板,床头端装上床端档板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侧挡板的示意图,用以说明侧挡板可折叠起来。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侧挡板的示意图,用以说明侧挡板可展开和装配起来。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的示意图,用以说明隔板可折叠起来。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的示意图,用以说明隔板可展开和装配起来。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展开使用时的右前视图,图中支撑板完全展开后支撑起 扩宽板,相对于图9来说铺上了主床垫和扩宽床垫。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展开使用时的右前视图,相对于图22来说装上了一个隔 板。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展开使用时的右前视图,相对于图23来说又装上了侧挡 板,床头端装上床端档板,床脚端也可以装上床端档板。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展开使用时的后视图,相对于图23来说装了两个隔板,两 个隔板之间装了短上挡板。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展开使用时的左前视图,相对于图25来说多装了长上挡 板、前挡板、长上挡板和嵌有温控设备的床尾挡板,形成一个接近封闭式的隔间。图27是本实用新型的嵌有温控设备的床尾挡板示意图。图28是本实用新型时的立体分解图,是图26的分解图。图29是本实用新型的长上挡板示意图。图30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展开使用时的透视图,是图26的床尾挡板和长上挡板被 画成透视装,用以说明接近封闭式的隔间里面的样子。图31是本实用新型的短上挡板和前挡板的组合示意图。图32是本实用新型的短上挡板和前挡板的分离示意图。图33是本实用新型的短上挡板和前挡板的分离示意图,从正侧面观看时。图34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展开使用时的左前视图,形成一个接近封闭式的隔间,与 图26的不同处在于温控设备是一个独立的部件,温控设备不嵌入在床尾挡板上,温控设备 通过床尾挡板的导热管向隔间输送热量。图35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展开使用时的左前视图,与图34相比,温控设备与床尾挡 板的导热管分离。图36本实用新型的嵌有导热管的床尾挡板示意图。图中1.床体,2.床头,3.主床垫,4.隔板,5.扩宽板,6.支撑板,7.床端档板,8.定 位柱,9.旋转接头,10.侧挡板,11.扩宽床垫,12.储板箱,13.头端定位孔,14.脚端定位 孔,15.定位孔,16.支撑板嵌入槽,17.短上挡板,18.长上挡板,19.前挡板,20.床尾挡板,21.温控设备,22.电源插头,23.导热管,41.固定柱,42.左半部,43.右半部,44.连接孔, 45.连接头,51.固定槽,52.定位轴,53.固定孔,54.铁片,61.固定孔,62.旋转柱,71.定 位轴,81.定位孔,82.磁铁,91.旋转孔,101.定位轴,102.左半部,103.右半部,104.连接 ?1,105.连接头,171.固定槽,172.滑槽,181.固定槽,191.滑轨,201.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传统的家用床包括床体(1)、床头(2)、主床垫(3)。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分隔床 的物理空间的目的,在床体⑴的床头端开有头端定位孔(13)阵列,在床体⑴的床脚端 开有脚端定位孔(14)阵列,如图2、图3、图4所示;头端定位孔(13)和脚端定位孔(14)是 为了固定隔板⑷两端的固定柱(41),如图10、图11所示,头端定位孔(13)和脚端定位孔 (14)与固定柱(41)的配合,既能使床体⑴不需要主床垫(3)时使得隔板⑷有良好的稳 定性,如图17所示,又能使床体(1)铺上主床垫(3)时使得隔板(4)有良好的稳定性,如图 21所示;头端定位孔(13)阵列与脚端定位孔(14)阵列使得隔板⑷可以随意按照需求比 例分隔床的物理空间,如睡在左边的一个人胖一些,就可以把隔板(4)的固定柱(41)往靠 右边的头端定位孔(13)与脚端定位孔(14)的插进去。本实用新型中的方位以人面向床头 (2)为基准,左手为左边,右手为右边,下面也以此为参照,不再重复。本实用新型用隔板(4)分隔床的物理空间后,用户通常会感觉床变得有些窄。因 此本实用新型将拓宽床的左右宽度,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单独拓宽床左边的宽度,又可以拓 宽床右边的宽度,或者可以同时拓宽左右两边的宽度,如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要 拓宽床的宽度,首先要扩宽板(5),然后是能够支撑起扩宽板(5)的支撑板(6)。因此,在床 体(1)的左侧和右侧装有定位柱(8)阵列、支撑板嵌入槽(16)和旋转接头(9)阵列,支撑 板(6)通过旋转柱(62)与旋转接头(9)形成旋转装置,如图13、图14、图15、图16所示, 需要扩展床的宽度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撑板(6)旋转出来形成支撑板阵列,本实用新 型的实施例中,床体(1)的左边和右边各使用了五块支撑板(6),五块支撑板(6)将撑起一 块扩宽板(5);不需要扩展床的宽度时,支撑板(6)旋转进支撑板嵌入槽(16)或紧贴床体 (1)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左边或右边各有一块支撑板(6)旋转进支撑板嵌入槽 (16),有四块支撑板(6)旋转后紧贴床体(1)的外侧,如图3、图6所示。为了使支撑板(6)上的扩宽板(5)不会滑动,并且使扩宽板(5)的上表面与床体 (1)的上表面在同一个平面,定位柱(8)上开有定位孔(81),如图15所示,在所述的扩宽板 (5)下面开有固定槽(51)阵列,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扩宽板(5)的下面 开有五个固定槽(51),与前面的五块支撑板(6) —一配合;展开使用时支撑板(6)上沿嵌 入进并固定在扩宽板(5)的固定槽(51)内,扩宽板(5)两端的定位轴(52)插进定位柱(8) 的定位孔(81)内,如图11所示;固定好后,支撑板(6)的上表面与床体(1)的上表面在同 一个平面,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了使被子不从扩宽板(5)滑落到地上,在床的左边或右边加上起到 保护作用的侧挡板(10),效果图如17所示。如图10、图11、图12、图13所示,扩宽板(5)的 边缘四周开有固定孔(53)阵列,扩宽板(5)两端的固定孔(53)是为了固定床端档板(6), 扩宽板(5)侧边的固定孔(53)是为了固定侧挡板(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扩宽板(5)侧边的固定孔(53)为五个;支撑板(6)开有固定孔(61)阵列;侧挡板(10)装有定位轴(101) 阵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轴(101)的个数为五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要使用侧挡 板(10)时,侧挡板(10)的五个定位轴(101)通过扩宽板(5)侧边的五个固定孔(53),最终 分别插入到支撑板(6)的固定孔(61)内,如图11所示。同样,需要时可以在床的头端装上床端档板(7),以扩展床头(2)的宽度,效果如 图17所示。如图10、图11、图12、图13所示,床端档板(7)装有定位轴(71),展开使用时 定位轴(71)插入到支撑板(6)的头端的固定孔(61)内;同样也可以把床端档板(7)插入 到支撑板(6)的脚端的固定孔(61)内,如图24所示。用户冬天也许想在床体(1)上铺上主床垫(3),比方说像席梦思之类的厚床垫,为 了保持一个平整性,需要在扩宽板(5)上安装有可分离式的扩宽床垫(11),展开时的如图 22、图23、图24、图25所示。扩宽床垫(11)既可以固定在扩宽板(5)上,也可以从扩宽板 (5)卸下来上。为了使用户恢复床的正常状态时,隔板⑷、扩宽板(5)和侧挡板(10)采用折叠式 或直板式。隔板(4)不使用时可以折叠起来,展开使用时隔板(4)的左半部(42)和右半部 (43)通过连接孔(44)和连接头(45)拼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如图20、图21所示;侧挡板 (10)不使用时可以折叠起来,使用时侧挡板(10)的左半部(102)和右半部(103)通过连 接孔(104)和连接头(105)拼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如图18、图19所示;同样,扩宽板(5) 可以采用折叠式,本实施例中不再一一画出;床体(1)开有储板箱(12),在用户恢复床的正 常状态时,用户把折叠后的隔板(4)、扩宽板(5)、侧挡板(10)以及床端档板(7)、短上挡板 (15)、长上挡板(18)、前挡板(19)、床尾挡板(20)放置进入床体(1)的储板箱(12)内。当扩宽板(5)采用直板式时,不可以折叠进储板箱(12)内时候,需要把扩宽板(5) 挂在床体(1)的边沿,如图1至图6所示,定位柱(8)的上贴有磁铁片(82),扩宽板(5)下 面两端贴有铁片(54),所述的床体(1)的两端开有定位孔(15),扩宽板(5)两端的定位轴 (52)插入定位孔(15)内,磁铁片(82)与铁片(54)由于相互的吸引作用贴在一起,使得扩 宽板(5)不会滑落下来。以上是分隔床的物理空间的描述。为了达到分隔床的温度空间的功能,隔板⑷ 与短上挡板(17)、长上挡板(18)、前挡板(19)、床尾挡板(20)组合形成近似封闭式的隔间, 如图26,图28,图30所示,两块隔板(4)由头端定位孔(13)和脚端定位孔(14)固定;长上 挡板(18)通过两个固定槽(181)扣在两块隔板(4)上,如图29所示;短上挡板(17)通过 两个固定槽(171)扣在两块隔板(4)上,如图31、图32、图33所示;前挡板(19)通过凸型 的滑轨(191)和短上挡板(17)的凹型的滑槽(172)扣在一起,不使用时前挡板(19)的滑 轨(191)可以从短上挡板(17)的滑槽(172)抽出来,如图31、图32、图33所示;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床尾挡板(20)嵌有温控设备(21),如图27所示,温控设备(21)为制冷或加热 设备,温控设备(21)通过电源插头(22)接上电,向近似封闭式的隔间吹进热气或暖气。或者,床尾挡板(20)嵌有导热管(23),如图36所示,温控设备(21)作为一个独 立的设备,比方说现有的电暖风机的暖气或空调的冷气接到导热管(23)上,如图34、图35 所示。近似封闭式的隔间只有前挡板(19)留有人的头部可以伸出来的空隙。这样,使得近 似封闭式的隔间内部的温度与外部的温度不一样,温控设备(21)只需要加热或制冷近似 封闭式的隔间内的温度,即可满足人的需求,而不需要制冷整或加热个卧室,温控设备(21)
7只需较小的功率达到同样的效果。同样,温控设备(21)或导热管(23)也可以嵌入在隔板⑷或者长上挡板(18)或 者短上挡板(15)上面,而不只是局限于装在床尾挡板(20),在本实用新型没有把它们画出 来,它们的示意图与图27或图36类似,这里不再做过多的说明。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付 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一种具有隔板的家用床,包括床体(1),床头(2),主床垫(3),其特征在于在床体(1)的床头端开有头端定位孔(13)阵列,在床体(1)的床脚端开有脚端定位孔(14)阵列,展开使用时隔板(4)的两端的固定柱(41)分别由头端定位孔(13)和脚端定位孔(14)固定;在床体(1)的左侧和右侧装有定位柱(8)阵列、支撑板嵌入槽(16)和旋转接头(9)阵列,支撑板(6)通过旋转柱(62)与旋转接头(9)形成旋转装置,收缩折叠时支撑板(6)旋转进支撑板嵌入槽(16)或紧贴床体(1)的外侧,展开使用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撑板(6)旋转出来形成支撑板阵列;所述的定位柱(8)上开有定位孔(81),所述的扩宽板(5)下面开有固定槽(51)阵列,展开使用时支撑板(6)的上沿嵌入并固定在扩宽板(5)的固定槽(51)内并且扩宽板(5)两端的定位轴(52)插进定位柱(8)的定位孔(81)内;所述的扩宽板(5)的边缘四周开有固定孔(53)阵列,所述的支撑板(6)开有固定孔(61)阵列,侧挡板(10)装有定位轴(101)阵列,展开使用侧挡板(10)的定位轴(101)通过固定孔(61)并插入到固定孔(53)内;床端档板(7)装有定位轴(71),展开使用定位轴(71)插入到支撑板(6)的固定孔(61)内;所述的定位柱(8)的上贴有磁铁片(82),所述的扩宽板(5)下面贴有铁片(54),所述的床体(1)的两端开有定位孔(15),收缩折叠时扩宽板(5)两端的定位轴(52)插入定位孔(15)内,磁铁片(82)与铁片(54)贴在一起相互吸引形成防滑落装置;隔板(4)与短上挡板(15)、长上挡板(18)、前挡板(19)、床尾挡板(20)组合形成近似封闭式的隔间,或者只由隔板(4)简单地分隔床体(1)左右物理空间;所述的床尾挡板(20)或者隔板(4)或者长上挡板(18)或者短上挡板(15)嵌有温控设备(21)或导热管(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隔板的家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4)、扩宽 板(5)和侧挡板(10)采用折叠式或直板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隔板的家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1)开有储 板箱(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隔板的家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宽板(5)上固 定有可分离式的扩宽床垫(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隔板的家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控设备(21) 为制冷设备或加热设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隔板的家用床,不仅使得用户可以随时按照比例分隔床的物理空间或者扩展床的左右宽度或者随时恢复床的正常形态,而且使得用户可以按照需求分隔床的温度空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和拆卸都十分方便,不仅满足一般用户对家用床的物理空间不同需求,对于夫妻来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夫妻感情和促进健康,而且还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分隔床的温度空间,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文档编号A47C19/22GK201683470SQ20102019266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2日
发明者谢国华 申请人:谢国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