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19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玻璃门安装装置,尤其是一种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早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0201684797,涉及的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门 安装夹包括边侧设有中部轴套的右夹片、边侧设有可与右夹片边侧中部轴套两端对接之 上端套和下轴座的左夹片,以及可将左右夹片铰连接形成合页的芯轴,芯轴通过上轴承和 下轴承安装在右夹片的中部轴套内,芯轴的两端分别与左夹片的上端套和下轴座固定连 接,右夹片的中部轴套内设有一可控制左夹片转动速度的液压阻尼机构。所述液压阻尼机 构由自下而上依次活动套置在上轴承和下轴承间芯轴上的下密封环垫、弹簧、滑套和上密 封环垫构成,设置在轴套内的滑套将轴套内腔分隔成下油室和上油室,芯轴的两端分别与 左夹片两端的上端套和下轴座连接,左夹片的上端套设有可将其封闭的带调节螺栓的端 盖,端盖与芯轴端面间形成调节腔。采用了液压阻尼与弹簧的配合,利用液压阻尼机构来适 度调节弹簧复位过程中的弹力。实现了玻璃门扇在速度柔缓而适当的过程中自动完成关 闭,其使用更加安全可靠。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液压阻尼机构的滑套油道设计不仅增加了 滑套的加工难度,也不利于液压油的快速流动。同时还存在滑套与轴套密封设计不尽完美, 存在微小泄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液压阻尼 机构设计更合理的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这种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包括边侧设有中部轴套的右夹片、边侧设有可与右夹片边侧中部轴套两端对接之上端 套和下轴座的左夹片,以及可将左右夹片铰连接形成合页的芯轴,芯轴通过上轴承和下轴 承安装在右夹片的中部轴套内,芯轴的两端分别与左夹片的上端套和下轴座固定连接,右 夹片的中部轴套内设有由自下而上依次活动套置在上轴承和下轴承间芯轴上的下密封环 垫、弹簧、滑套和上密封环垫构成的液压阻尼机构;设置在轴套内的滑套将轴套内腔分隔成下油室和上油室,左夹片的上端套设有可 将其封闭的带调节螺栓的端盖,端盖与芯轴端面间形成调节腔;所述芯轴内设有与右夹片中部轴套内腔相通和左夹片上端套相通的中心油道和 偏心油道,芯轴上对称设有两只可与滑套端相应螺旋滑坡面配合的滑轴;这种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的特点是所述滑套上端面对称设有两段可与芯轴上滑轴配合的逆时针向下的螺旋滑坡面, 滑套外壁上至少设有一道轴向移动导槽,右夹片中部轴套内壁设有可与滑套外壁轴向移动导槽配合的导柱,滑套内壁下部设有与芯轴偏心油道和下油室相通的环形油道;所述滑套与芯轴的配合面设有轴密封圈;所述滑套与轴套的配合面设有密封圈。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所述滑套外壁设有供密封圈嵌入的环形槽,环形槽的下槽壁间隔设有与滑套底端 面相通的小孔。所述滑套的环形槽内安装有一张口腔式环形密封圈,张口腔式环形密封圈的张口 侧朝下与滑套环形槽下槽壁的小孔相对应。所述滑套内壁设有供轴密封圈嵌入的内环形槽。所述下密封环垫由上平垫、下平垫和设置在两平垫间的密封圈构成。这种结构的 下密封环垫可提高密封效果。所述上密封环垫由上碗形垫、下垫和设置在两垫之间的密封圈构成。这种结构的 上密封环垫可提高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所采用的液压阻尼机构由于滑套结构上的 改进,不仅使芯轴端调节腔与下油室的油路更加通畅,且简化了滑套制作工艺。而将滑套与 轴套的配合面间设置的密封圈改为张口腔式环形密封圈,则可利用液压油充满张口腔促使 环形密封圈与滑套间的配合更加贴切,实现轴套与滑套间的最佳密封配合。进而使液压阻 尼与弹簧的配合更加有效地控制玻璃门扇在速度柔缓而适当的过程中自动完成关闭,其使 用更加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 细给出。

图1是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的滑套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滑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右夹片、11-中部轴套、2-左夹片、21-上端套、22-下轴座、23-端盖、 24-芯轴端垫、25-调节螺栓、26-轴孔、27-键位面、28-调节腔、29-端盖、3-芯轴、31-中心 油道、32-偏心油道、33-滑轴、34-平面、35-螺钉、36-下轴承、37-上轴承、41-上密封环垫、 411-上碗形垫、412-下垫、413-密封圈、42-下密封环垫、421-上平垫、422-下平垫、423-密 封圈、43-弹簧、44-滑套、440-轴向移动导槽、441-螺旋滑坡面、442-环形油道、443-环形 槽、444-下槽壁、445-通孔、446-内环形槽、45-下油室、46-上油室、5-密封胶圈、6-油封胶 圈、7-小密封圈、8-轴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从图1、2可以清楚地看到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包括边侧设 有中部轴套11的右夹片1、边侧设有可与右夹片1边侧中部轴套11两端对接之上端套21和下轴座22的左夹片2,以及可将右夹片1和左夹片2连接形成合页的芯轴3。芯轴3通 过下轴承36和上轴承37安装在右夹片1的中部轴套11内,芯轴3的两端分别与左夹片2 的上端套21和下轴座22固定连接。左夹片2的上端套21设有可将其封闭的带调节螺栓 25的端盖23,端盖23与芯轴3端面间形成调节腔28,通过调节螺栓25可对调节腔28与芯 轴3端中心油道31间的流量进行调节,调节螺栓25上配有小密封圈7。左夹片2边侧的下 轴座22设有芯轴端盖24,左夹片2边侧的下轴座22设有供芯轴3下端插入的轴孔26,轴 孔26内壁设有键位面27。所述右夹片1的中部轴套11内设有一可控制左夹片2转动速度的液压阻尼机构。所述液压阻尼机构如图2所示,由自下而上依次活动套置在下轴承36和上轴承37 之间的下密封环垫42、弹簧43、滑套44和上密封环垫41构成,设置在中部轴套11内的滑 套44将中部轴套11内腔分隔成下油室45和上油室46。所述芯轴3内设有两端分别与右夹片1之中部轴套11内腔相通和左夹片2之上 端套21相通的中心油道31和偏心油道32,芯轴3上对称设有两只可与滑套44端相应螺旋 滑坡面配合的滑轴33。芯轴3下端设有可与左夹片2下轴座22轴孔内键位面26配合的平 面34。芯轴3下端面设有可供螺钉35旋入的螺孔,通过螺钉35和芯轴端垫24可将芯轴3 与下轴座22联为一体,左夹片2的下轴座22尾端设有可将其封闭的端盖29。所述滑套44如图3、图4所示,滑套44上端面对称设有两段可与芯轴3上滑轴33 配合的逆时针向下的螺旋滑坡面441,滑套44外壁上设有一轴向移动导槽440,右夹片1边 侧中部轴套11内壁设有可与滑套44外壁轴向移动导槽440配合的导柱(图中未示),滑套 44内壁下部设有与芯轴3偏心油道32和下油腔45相通的环形油道442。所述滑套44内 壁设有内环形槽446,内环形槽446内设有与芯轴3配合的轴密封圈8 ;所述滑套44外壁设 有供密封圈嵌入的环形槽443,环形槽443的下槽壁444间隔设有与滑套底端面相通的通孔 445,环形槽内安装有一张口腔式环形密封圈6,张口腔式环形密封圈6的张口腔61侧朝下 与滑套44的环形槽443下槽壁444的通孔445相对应。这种张口腔式环形密封圈6在液 压油充满其张口腔61时,可促使密封圈膨胀,使环形密封圈与滑套44间的配合更加贴切, 实现中部轴套11与滑套44间的最佳密封配合。所述下密封环垫42由上平垫421、下平垫422和设置在平垫间的密封圈423构成。所述上密封环垫41由上碗形垫411、下垫412和设置在两垫之间的密封圈413构 成。所述上端套21与端盖23之间为螺纹配合结构。本实用新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门安装夹的工作原理是将右夹片1夹持在门框玻璃上,左夹片2夹持在玻璃门扇上。当玻璃门扇往外推 开时,玻璃门扇上的左夹片2在被带动旋转过程中,设置在右夹片1中部轴套11内的液压 阻尼机构之滑套44同步转动并向下运动,由于滑套44受其外壁轴向移动导槽440与中部 轴套11内壁导柱的配合制约,滑套44在其端螺旋滑坡面441与芯轴3中部滑轴33的配合 下只能在中部轴套11内作轴向下运动,滑套44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压迫其另端的弹簧43压 缩,此时滑套44下方下油室45内的液压油经滑套44内壁环形油道443进入芯轴3的偏心 油道32进入调节腔28,再由调节腔28经芯轴3的中心油道31进入滑套44上方的上油室 46,此动作一直延续到玻璃门开启到180度,即完全打开。
5[0037] 当玻璃门扇失去推力时,设置在中部轴套11内的弹簧43在无外力作用下复位,抵 压并通过滑套44的螺旋滑坡面441与芯轴滑轴33配合的向上运动,左夹片2开始做关闭 运动,此时,滑套44上方上油室46内的液压油经过芯轴3的中心油道31,通过调节腔28进 入芯轴3的偏心油道32,再通过滑套44内壁的环形油道443进入下油室45,直到完成玻璃 门的关闭。
权利要求一种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包括边侧设有中部轴套的右夹片、边侧设有可与右夹片边侧中部轴套两端对接之上端套和下轴座的左夹片,以及可将左右夹片铰连接形成合页的芯轴,芯轴通过上轴承和下轴承安装在右夹片的中部轴套内,芯轴的两端分别与左夹片的上端套和下轴座固定连接,右夹片的中部轴套内设有由自下而上依次活动套置在上轴承和下轴承间芯轴上的下密封环垫、弹簧、滑套和上密封环垫构成的液压阻尼机构;设置在轴套内的滑套将轴套内腔分隔成下油室和上油室,左夹片的上端套设有可将其封闭的带调节螺栓的端盖,端盖与芯轴端面间形成调节腔;所述芯轴内设有与右夹片中部轴套内腔相通和左夹片上端套相通的中心油道和偏心油道,芯轴上对称设有两只可与滑套端相应螺旋滑坡面配合的滑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上端面对称设有两段可与芯轴上滑轴配合的逆时针向下的螺旋滑坡面,滑套外壁上至少设有一道轴向移动导槽,右夹片中部轴套内壁设有可与滑套外壁轴向移动导槽配合的导柱,滑套内壁下部设有与芯轴偏心油道相通的环形油道,环形油道与下油室相通;所述滑套与芯轴的配合面设有轴密封圈;所述滑套与轴套的配合面设有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外壁设有供密封圈嵌入的环形槽,环形槽的下槽壁间隔设有与滑套底端面相 通的小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的环形槽内安装有一张口腔式环形密封圈,张口腔式环形密封圈的张口侧朝 下与滑套环形槽下槽壁的小孔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内壁设有供轴密封圈嵌入的内环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环垫由上平垫、下平垫和设置在两平垫间的密封圈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环垫由上碗形垫、下垫和设置在两垫之间的密封圈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包括右夹片、左夹片,以及将左右夹片铰连接形成合页的芯轴,右夹片的中部轴套内设有由下密封环垫、弹簧、滑套和上密封环垫构成的液压阻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上端面对称设有两段可与芯轴上滑轴配合的逆时针向下的螺旋滑坡面,滑套内壁下部设有与芯轴偏心油道相通的环形油道,环形油道与下油室相通;滑套与轴套的配合面设有密封圈。这种改进型180度自回位液动玻璃夹所采用的液压阻尼机构由于滑套结构上的改进,不仅使芯轴端调节腔与下油室的油路更加通畅,且简化了滑套制作工艺。
文档编号E05F3/10GK201747182SQ20102022222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0日
发明者邹忠 申请人:邹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