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封堵防盗锁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7506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式封堵防盗锁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弹子锁头,特别是一种双向封堵的防盗锁头。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械锁头内部结构基本相同,主要由锁套、锁芯、钥匙、弹子等部件组成。闭 锁状态时,弹子孔内的下弹子全部低于锁芯外表面,上弹子一半进入锁芯内,另一半留在锁 套内,此时锁芯不能旋转,非钥匙插入钥匙插孔时,也是此类状况。当插入钥匙后,钥匙上高 低不同的齿槽挤压下弹子,使下弹子向上作不同高度的移动,致使全部的下弹子尾部与锁 芯外表面持平,即把上弹子全部排出锁芯,锁芯在钥匙带动下可自由转动,锁头便可开启; 该种锁头虽然结构简单、开启灵活方便,但防盗开性能差,容易被非钥匙工具插入锁头的钥 匙插孔内开启,如万能钥匙。为有效杜绝此类现象发生,近年来推出了一种在钥匙孔内加装 封堵装置,俗称关门弹子,从而提高了锁头的防盗开安全性能;但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仍有 不完善之处一是封堵弹子3的导柱与导向片4持平,如图4所示,而导向片4的平面与锁套 之间存在一定的结构间隙;其次是由于封堵弹子3的导柱频繁进出锁套1的上封堵孔16, 其导柱一般加工成球头状;上述二者共同作用,当封堵弹子3移动一定距离时,即封堵弹子 3的导柱还未进入锁套1的上封堵孔16以前,如图5所示,封堵弹子3与钥匙孔11之间存 在较大的安全间隙,有可能被技术开启,导致封堵装置功能不能发挥作用,仍然存在一定的 安全风险。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都进行了卓有成效地开发和研究,但至今尚未有 合理的产品面世。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机械锁头存在的上述弊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进一步完善上述结 构,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防盗开性能好的复式封堵防盗锁头。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锁套、锁芯、钥匙,锁芯可 转动地设置在锁套内,锁芯上设有钥匙孔,锁芯及锁套上分布有一排或二排同轴的弹子孔, 弹子孔内依次装有下弹子、上弹子、弹子弹簧并由铆钉封盖,下弹子与钥匙孔相通,所述钥 匙孔进口端的锁芯及锁套上设有上封堵装置和下封堵装置。所述的上封堵装置包括封堵弹子、导向片、钢珠、压簧,锁芯及锁套上设有同轴的 上封堵孔,封堵弹子、钢珠和压簧依次安装在上封堵孔内并由铆钉封盖,导向片固定在锁芯 上,封堵弹子的导柱设在导向片的中心孔内,封堵弹子的封堵门与钥匙孔匹配。所述下封堵装置包括反向封堵弹子、顶簧、钢珠,锁芯上设有与上封堵孔相对的下 封堵孔,锁套上设有与下封堵孔相对应的钢珠槽,反向封堵弹子设置在下封堵孔内,顶簧套 在反向封堵弹子的导柱上,钢珠设置在钢珠槽内,反向封堵弹子的导柱上设有与钢珠配合 的磁铁,反向封堵弹子的封堵门与钥匙孔匹配,顶簧的弹力小于压簧的弹力。所述的钥匙上设有与封堵弹子的封堵门和反向封堵弹子的封堵门相配合的插孔。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和效果一是当封堵弹子进入安全间隙区域时,下封堵装置动作,反向封堵弹子在顶簧的作用下被顶起,弥补了原技术的漏洞,如 果用盗开工具紧压下封堵装置不使其激发时,同时也限制了盗开者自身的操作,从而有效 地提高了机械锁头防技术开启的安全性能;二是在不改变机械锁头内部结构的前提下,用 较简单的结构改变和较低的成本,实现防盗性能的升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正常状态时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封堵弹子进入安全间隙区域时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正常状态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封堵弹子进入安全间隙区域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复式封堵防盗锁头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锁 套1、锁芯2、钥匙,锁芯2可转动地设置在锁套1内,锁芯(2)上设有钥匙孔11,锁芯2及锁 套1上分布有一排或二排同轴的弹子孔,弹子孔内依次装有下弹子15、上弹子14、弹子弹簧 13并由铆钉12封盖,下弹子15与钥匙孔11相通,其特征是所述钥匙孔11进口端的锁芯 2及锁套1上设有上封堵装置和下封堵装置。所述的上封堵装置包括封堵弹子3、导向片4、钢珠5、压簧6,锁芯2及锁套1上设 有同轴的上封堵孔16,封堵弹子3、钢珠4和压簧6依次安装在上封堵孔16内并由铆钉12 封盖,导向片4固定在锁芯2上,封堵弹子3的导柱设在导向片4的中心孔内,封堵弹子3 的封堵门与钥匙孔11匹配。所述下封堵装置包括反向封堵弹子7、顶簧8、钢珠10,锁芯2上设有与上封堵孔 16相对的下封堵孔17,锁套1上设有与下封堵孔17相对应的钢珠槽18,反向封堵弹子7设 置在下封堵孔17内,顶簧8套在反向封堵弹子17的导柱上,钢珠10设置在钢珠槽18内, 反向封堵弹子7的导柱上设有与钢珠10配合的磁铁9,反向封堵弹子7的封堵门与钥匙孔 11匹配,顶簧8的弹力小于压簧6的弹力。所述的钥匙上设有与封堵弹子3的封堵门和反向封堵弹子7的封堵门相配合的插 孔。当用钥匙正常开启时,钥匙上高低不同的齿槽挤压下弹子15,使下弹子15向上作 不同高度的移动,致使全部的下弹子15尾部与锁芯2表面持平,即把上弹子14全部排出锁 芯2,封堵弹子3的封堵门插入钥匙的插孔中,封堵弹子3的导柱与锁芯2外表面持平,钢珠 5在锁套1的上封堵孔16内,反向封堵弹子7的导柱与锁芯2外表面持平,钢珠10处在锁 套1的钢珠槽18内,锁芯2在钥匙带动下可自由转动,锁头便可开启。当用盗开工具开启且封堵弹子仍在安全间隙区域时,下封堵装置动作,反向封堵 弹子7在顶簧8的作用下被顶起,弥补了原技术的漏洞,由于反向封堵弹子7的导柱上设有 磁铁9,在反向封堵弹子7被顶起的同时,磁铁9同时将钢珠10吸在一起,钢珠10 —部分进 入下封堵孔17内,另外部分仍在钢珠槽18内,锁芯2仍然无法旋转。当用盗开工具开启且 封堵弹子超出安全间隙区域时,封堵弹子3的导柱进入锁套1的上封堵孔16内,反而使锁芯2无法旋转,从而达到无法开启的目的。
权利要求一种复式封堵防盗锁头,包括锁套(1)、锁芯(2)、钥匙,锁芯(2)可转动地设置在锁套(1)内,锁芯(2)上设有钥匙孔(11),锁芯(2)及锁套(1)上分布有一排或二排同轴的弹子孔,弹子孔内依次装有下弹子(15)、上弹子(14)、弹子弹簧(13)并由铆钉(12)封盖,下弹子(15)与钥匙孔(11)相通,其特征是所述钥匙孔(11)进口端的锁芯(2)及锁套(1)上设有上封堵装置和下封堵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式封堵防盗锁头,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封堵装置包括封堵 弹子(3)、导向片(4)、钢珠(5)、压簧(6),锁芯(2)及锁套(1)上设有同轴的上封堵孔(16), 封堵弹子(3)、钢珠(4)和压簧(6)依次安装在上封堵孔(16)内并由铆钉(12)封盖,导向 片(4)固定在锁芯(2)上,封堵弹子(3)的导柱设在导向片(4)的中心孔内,封堵弹子(3) 的封堵门与钥匙孔(11)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式封堵防盗锁头,其特征是所述下封堵装置包括反 向封堵弹子(7)、顶簧(8)、钢珠(10),锁芯(2)上设有与上封堵孔(16)相对的下封堵孔 (17),锁套(1)上设有与下封堵孔(17)相对应的钢珠槽(18),反向封堵弹子(7)设置在下 封堵孔(17)内,顶簧⑶套在反向封堵弹子(17)的导柱上,钢珠(10)设置在钢珠槽(18) 内,反向封堵弹子⑵的导柱上设有与钢珠(10)配合的磁铁(9),反向封堵弹子(7)的封堵 门与钥匙孔(11)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式封堵防盗锁头,其特征是所述的钥匙上设有与封堵弹 子⑶的封堵门和反向封堵弹子(7)的封堵门相配合的插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式封堵防盗锁头,包括锁套(1)、锁芯(2)、钥匙,所述钥匙孔(11)进口端的锁芯(2)及锁套(1)上设有上封堵装置和下封堵装置;上封堵装置包括封堵弹子(3)、导向片(4)、钢珠(5)、压簧(6),锁芯(2)及锁套(1)上设有同轴的上封堵孔(16),封堵弹子(3)、钢珠(4)和压簧(6)依次安装在上封堵孔(16)内并由铆钉(12)封盖,导向片(4)固定在锁芯(2)上,封堵弹子(3)的导柱设在导向片(4)的中心孔内,封堵弹子(3)的封堵门与钥匙孔(11)匹配。采用本上述结构后,进一步完善了防盗开性能,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防技术开启性能好等特点。
文档编号E05B27/00GK201730404SQ201020255579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6日
发明者陈传亮 申请人:陈传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