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用的逃逸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63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用的逃逸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用救生舱的新型窗,具体涉及一种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 生舱用的逃逸窗。
技术背景现有的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用的逃逸窗仅在单向开启,没有双向开启的功 能,给矿难发生时的救援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当开启的一侧无法开启时,即达不到救援井 下人员的目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双向开启的逃逸窗,大大的加强了矿难时救生 的安全性。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用的逃逸窗,其组成包括前板,所述的前板和前隔板之 间装有密封圈,所述的前隔板连接后板,所述的后板和后隔板之间装有密封圈,所述的后隔 板连接舱板。所述的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用的逃逸窗,所述的前板和所述的密封圈和所述 的前隔板之间用螺钉连接紧固,所述的后板和所述的密封圈和所述的后隔板之间用平垫和 螺钉连接紧固。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栓内外把和达到双向封闭、双向拆卸的功能;同时在两个方 向同时使用密封垫,起到了舱体内与舱体外的空气隔绝及水密的作用。2.本实用新型能够双向开启,大大的加强了矿难时救生的安全性。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矿用紧急避难舱在发生矿难时,正常出入的门失效时,避难 人员能够从舱体内向外逃生时用。

附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外框图。附图3是附图1的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用的逃逸窗,其组成包括前板1,所述的前板和前 隔板3之间装有密封圈2,所述的前隔板连接后板4,所述的后板和后隔板5之间装有密封 圈,所述的后隔板连接舱板6。[0016]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用的逃逸窗,所述的前板1与所述的密 封圈2与所述的前隔板3之间用螺钉连接紧固,所述的后板4与所述的密封圈与所述的后 隔板5之间用平垫7和螺钉8连接紧固。工作原理当矿难发生时,如果救生舱的门无法打开时,启用逃逸窗,无论内、外那个方向受 阻,逃逸窗都可以从相反的方向打开。
权利要求1.一种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用的逃逸窗,其组成包括前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前 板和前隔板之间装有密封圈,所述的前隔板连接后板,所述的后板和后隔板之间装有密封 圈,所述的后隔板连接舱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用的逃逸窗,其特征是所述的前 板和所述的密封圈和所述的前隔板之间用螺钉连接紧固,所述的后板和所述的密封圈和所 述的后隔板之间用平垫和螺钉连接紧固。
专利摘要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用的逃逸窗。现有的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用的逃逸窗仅在单向开启,没有双向开启的功能,给矿难发生时的救援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当开启的一侧无法开启时,即达不到救援井下人员的目的。一种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用的逃逸窗,其组成包括前板(1),所述的前板和前隔板(3)之间装有密封圈(2),所述的前隔板连接后板(4),所述的后板和后隔板(5)之间装有密封圈,所述的后隔板连接舱板(6)。本产品用于井下救生舱内人员的逃生和救援。
文档编号E06B7/22GK201883884SQ20102059127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4日
发明者刘广才, 刘肖, 孙利, 沈宁, 王欣宇, 赵春雨, 高洪禹 申请人:黑龙江龙煤卓异救援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