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354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断桥(即阻断金属热传导桥梁)隔热推拉窗,尤其是一种带亮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
背景技术
现有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其左、右边框在靠窗扇一侧的室内、外两侧没有对称的嵌槽。虽然其左、右边框由开启扇部分和亮窗部分共用,但用于开启扇部分时,与其扇边梃相接触的边框只设有密封檐,没有设置隔热密封扣槽,用于亮窗部分时,左、右边框靠亮窗玻璃一侧需要另加找平盖板,找平盖板上一体设有玻璃档檐和玻璃压条嵌槽,玻璃压条嵌槽内嵌入玻璃压条后形成玻璃嵌槽,因找平盖板需要做成断桥隔热型材,成本较高。现有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其上、下滑轨的两轨道均为等高设置,下滑轨两轨道的等高设置不便排雨水,影响窗体的水密性;当下滑轨两轨道采用等高设置而上滑轨两轨道采用差高设置时,室内、室外两窗扇的加工高度不等,增加了制作难度。现有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其扇上方和扇下方与上、下滑轨之间用毛条作密封, 其密封性能达不到规范要求。现有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其扇中梃隔热勾与铝型材之间为平面压合状,型材隔热勾的杠杆力臂长,使内、外扇勾合力降低,即扇关闭时,内、外扇中梃的抗风压及密封性能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一套断桥隔热铝合金型材制造多种结构的密封和隔热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包括开启扇与亮窗,开启扇与亮窗由窗框型材、窗扇型材及中空玻璃组成,窗框型材包括左边框、右边框、亮窗横边框、上滑轨、下滑轨;窗扇型材包括扇边梃、扇中梃、扇上方、扇下方;所述左、右边框由开启扇部分和亮窗部分共用;所述左、右边框的室内、室外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嵌槽,所述左、右边框与扇边梃相接触部分的嵌槽上嵌扣装有隔热密封扣槽;所述左、右边框在亮窗部分朝向亮窗玻璃一侧的室内、外两侧嵌槽内分别相向嵌装有亮窗玻璃压条。所述上滑轨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分别向下设有室内侧双壁轨道和室外侧双壁轨道; 所述室内侧双壁轨道在窗体中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室外侧双壁轨道,所述室内侧双壁轨道和室外侧双壁轨道相向结构相同,皆包括由双壁构成的开口向下的U形槽。所述的室内侧双壁轨道和室外侧双壁轨道相向的内侧壁之间围成开口向下的沟槽,该沟槽内嵌设有开口向下的上滑轨隔热嵌槽,所述上滑轨隔热嵌槽内嵌设有软体上挡风块。所述下滑轨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分别向上设有室内侧轨道座和室外侧轨道座,室内侧轨道座在窗体中的水平位置高于室外侧轨道座,两轨道座结构相同,两轨道座的顶部皆扣嵌有隔热下轨道条,各隔热下轨道条向两侧对称设有外翻檐;所述扇下方的底部内侧相向嵌设有两道密封胶条,所述外翻檐与该处的密封胶条滑动搭接在一起。所述下滑轨截面的上壁中部与其上的所述室外侧轨道座和室外侧轨道座之间围成开口向上的沟槽,沟槽内嵌设有开口向上的下滑轨隔热槽,下滑轨隔热槽内于内、外扇中梃结合部的下端嵌设有软体下挡风块。所述扇中梃带勾一侧的铝合金型材面上勾合嵌压设有隔热勾条。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1.左、右边框的双嵌槽设置,既便于在开启扇部分的边框上设置隔热密封扣槽, 又便于在亮窗部分设置双压条玻璃嵌槽;边框隔热密封扣槽的设置能有效阻断边框与扇边梃之间裸露金属的空气热传递,在增强隔热性能的同时提高了左、右边框与扇边梃之间的密封性,左、右边框的双嵌槽设置和亮窗玻璃的双压条设置,取代了成本较高的隔热内盖板型材(即原有推拉窗左、右边框在亮窗部分的相向内侧隔热找平盖板),从而节省了制造成本。2.所述上滑轨室外侧双壁轨道在窗体中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室内侧双壁轨道, 所述下滑轨的室外侧轨道座在窗体中的水平位置低于室内侧轨道座,上、下滑轨的室内、外侧轨道落差相同,即上滑轨在室外侧低,可起到挡水檐作用,下滑轨在室外侧低,可使排水顺畅,同时可使室内、外窗扇等高加工,降低了制作难度。3.所述上滑轨隔热嵌槽能够有效阻断两滑轨之间裸露金属的空气热传递,增强隔热性能。上滑轨隔热嵌槽的槽内设有的软体上挡风块,能够阻断扇中梃上端与该处结合部的空气对流,增强气密性和隔热性能。4.两条隔热下轨道条与下滑轨隔热槽共同对两条铝合金轨道座之间起到包覆隔热作用。隔热下轨道条的外翻檐与该处的扇下方密封胶条形成滑动搭接密封结构,即室外侧密封胶条阻止室内侧负风压,室内侧密封胶条阻止室外侧的正风压。5.软体下挡风块的设置能够阻断该结合部的空气对流,增强气密性和隔热性能。6.扇中梃上勾合嵌压设有隔热勾条,采用这种勾状结构,取消了隔热勾条的杠杆力臂,使室内、外扇勾合力较以往更强,即扇关闭时,室内、外扇中梃的抗风压及密封性能得到提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下滑轨两轨道和上滑轨两轨道均为同差高设置,内、外窗扇为等高加工,差高安装。虽其扇上方及扇下方在水平高度上有视觉高度差,但因推拉窗的室内、外窗扇不在同一轨道上(即分内、外双轨道错位设置),即便原有推拉窗内、外窗扇的上方及下方在室内、外方向的水平视觉高度相等,但在室内、外方向的其它任一角度的视觉都有高度差,即长期以来,已形成双轨道推拉窗的视觉习惯(即本实用新型的室内、外窗扇的差高安装对多角度视觉习惯不产生影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 — 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 B剖视图;图4是图1的C— C剖视图;[0025]图5是左、右边框的截面图;图6是带亮上滑轨隔热铝合金型材的截面图;图7是无亮下滑轨隔热铝合金型材的截面图;图8是亮窗横边框隔热铝合金型材的截面图;图9是扇边梃隔热铝合金型材的截面图;图10是扇中梃主体隔热铝合金型材的截面图;图11是扇上方和扇下方隔热铝合金型材的截面图;图12是亮窗玻璃压条非隔热铝合金型材的截面图;图13是纱窗框非隔热铝合金型材的截面图;图14是隔热密封扣槽塑料型材的截面图;图15是隔热下轨道条塑料型材的截面图;图16是扇中梃隔热勾条塑料型材的截面图;图17是上滑轨隔热嵌槽塑料型材的截面图;图18是下滑轨隔热嵌槽塑料型材的截面图。图19是扇中梃盖板非隔热铝合金型材的截面图;图20是扇中梃铝、塑型材组合的截面图;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21的D — D剖视图;图23是图21的E — E剖视图;图M是图21的F— F剖视图;图25是无亮上滑轨隔热铝合金型材的截面图;图沈是带亮下滑轨隔热铝合金型材的截面图;图27是中框隔热铝合金型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图一是本实施例的带上亮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20所示(图1中箭头所指方向为推拉窗运动开启方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包括开启扇与上亮窗,开启扇与亮窗由窗框型材、窗扇型材及中空玻璃组成,窗框型材包括左边框(俗称左边封)1、右边框(俗称右边封)2、亮窗横边框(俗称固定框)3、带亮上滑轨4、无亮下滑轨5;窗扇型材包括扇边梃6 (俗称光企)、扇中梃7 (俗称勾企)、扇上方8、扇下方9 ;所述左、右边框1、2由开启扇部分和亮窗部分共用;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左、右边框1、2的室内、室外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嵌槽10 ;如图3所示,在带亮(上亮或下亮)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中,所述左、右边框1、2与扇边梃6相接触部分的嵌槽10上嵌扣装有塑料隔热密封扣槽11 ;所述左、右边框1、2在亮窗部分朝向亮窗玻璃一侧的室内、外两侧嵌槽10中分别相向嵌装有亮窗玻璃压条12,形成双压条玻璃嵌槽结构并用于嵌装亮窗玻璃。如图4、图6和图17所示,所述带亮上滑轨4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分别向下设有室内侧双壁轨道的两侧壁13、14和室外侧双壁轨道的两侧壁14、13,所述室内侧双壁轨道和室外侧双壁轨道的水平位置高度为落差设置,即室外侧双壁轨道的位置低于室内侧双壁轨道,所述室外侧双壁轨道和室内侧双壁轨道相向结构相同,皆包括开口向下的U形槽15。所述室内侧双壁轨道的外侧壁14和室外侧双壁轨道的内侧壁14与上滑轨截面的下壁中部围成开口向下的沟槽,该沟槽内嵌设有开口向下的上滑轨隔热嵌槽16(如图17所示),用于阻断该处两滑轨之间裸露金属的空气热传递,增强窗框体的隔热性能;上滑轨隔热嵌槽16内嵌设有软体上挡风块17,用于阻断内、外扇中梃勾合时的上端与该处结合部的空气对流,增强窗框与窗扇之间的气密性和隔热性能。如图4、图11所示,所述扇上方8的上部内侧相向嵌有两道密封胶条18,所述两上滑轨相向的外侧壁13与该处的上方密封胶条18作滑动搭接密封,所述上滑轨隔热嵌槽16 的两侧壁对上滑轨相向的两内侧壁14覆盖后与该处上方8的密封胶条18作滑动搭接密封,从而对上滑轨与扇上方内的双侧密封胶条作逆向滑动搭结密封。即当风压作用时,外侧密封胶条18阻止室内侧负风压,内侧密封胶条18阻止室外侧正风压——这一点与本人申请的在先专利CN200920092527. 6所公开的气密型推拉窗相同。如图3、图4所示,所述扇上方8的两端且位于扇边梃6和扇中梃7的上端部设有防摆防脱定位滑块19,所述防摆防脱定位滑块19与所述U形槽15作滑动配合,起到定位作用,防止窗扇摆动和脱落,同时能有效平衡扇上方8内的密封胶条与上滑轨之间的滑动配合间隙。如图4、图7、图15和图18所示,所述无亮下滑轨5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分别向上设有铝合金制成的室内侧轨道座20和室外侧轨道座20,两轨道座结构相同且水平位置高度为落差设置,室外侧轨道座20的位置低于室内侧轨道座20。两轨道座20的顶部皆扣嵌有塑料隔热下轨道条21,隔热下轨道条21对铝合金轨道座20起到包覆隔热作用;各隔热下轨道条21向两侧对称设有外翻檐22。所述扇下方9的下部内侧相向嵌有两道密封胶条 18,所述外翻檐22与该处的密封胶条18逆向滑动搭结在一起,即室外侧密封胶条18阻止室内侧负风压,室内侧密封胶条18阻止室外侧的正风压——这一点与本人申请人的在先专利CN200920092527. 6所公开的气密型推拉窗相同。如图4所示,所述无亮下滑轨5截面的上壁中部与其上的所述室外侧轨道座20和室外侧轨道座20之间围成开口向上的沟槽,沟槽内嵌设有开口向上的下滑轨隔热嵌槽23, 用于阻断该处两滑轨之间裸露金属的空气热传递,增强窗框体的隔热性能;下滑轨隔热嵌槽23内于内、外扇中梃结合部的下端嵌设有软体下挡风块M,用于阻断内、外扇中梃勾合时的下端与该处结合部的空气对流,增强窗框与窗扇之间的气密性和隔热性能。如图3、图10、图16和图20所示,所述扇中梃7带勾一侧的铝合金型材面上勾合嵌压设有隔热勾条25。将原有隔热勾条的平压结构改为拉勾式嵌压结构,使内、外扇中梃的结合力较以往更强,即扇关闭时,内、外扇中梃7的抗风压及密封性能得到提高。图20中A 处所示为扇中梃7上的勾合嵌压结构。如图4所示,开启扇的室内侧设有纱扇,纱扇包括上纱框和下纱框沈,上纱框沈的两端设有纱框上弹片27,与上滑轨4的室内侧檐作弹性滑动配合,下纱框沈的两端设有纱框下滑块观,与下滑轨5的室内侧檐作滑动配合,可使纱窗扇在窗框体上作弹性滑动推拉。 所示扇下方9的两端下方槽内设有窗轮29,窗轮四与隔热下轨道条21作滑动配合,用于窗扇的滑动推拉。实施例二[0059]图21是实施例二的带下亮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至图沈所示(图21中箭头所指方向为推拉窗运动开启方向),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亮窗设在推拉扇的下部,带亮上滑轨4由图25所示的无亮上滑轨取代,无亮下滑轨5由图沈所示的带亮下滑轨取代,亮窗横边框3设在下部,其它结构同实施例一。无论是带上亮或带下亮推拉窗,当窗体过宽时,亮窗玻璃可垂直或水平等分成多块,并在相邻两块玻璃之间加入图27所示的中框型材30和在其嵌槽10内嵌入图12所示的亮窗玻璃压条12,即形成带中框的亮窗结构。推拉扇也可有三开扇和四开扇结构。当需要加工无亮推拉窗时,其上滑轨选用图25所示的无亮上滑轨型材,下滑轨选用图7所示的无亮下滑轨型材即可。以上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包括开启扇与亮窗,开启扇与亮窗由窗框型材、窗扇型材及中空玻璃组成,窗框型材包括左边框、右边框、亮窗横边框、上滑轨、下滑轨;窗扇型材包括扇边梃、扇中梃、扇上方、扇下方;所述左、右边框由开启扇部分和亮窗部分共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边框的室内、室外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嵌槽,所述左、右边框与扇边梃相接触部分的嵌槽上嵌扣装有隔热密封扣槽;所述左、右边框在亮窗部分朝向亮窗玻璃一侧的室内、 外两侧嵌槽内分别相向嵌装有亮窗玻璃压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轨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分别向下设有室内侧双壁轨道和室外侧双壁轨道;所述室内侧双壁轨道在窗体中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室外侧双壁轨道,所述室内侧双壁轨道和室外侧双壁轨道相向结构相同,皆包括由双壁构成的开口向下的U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侧双壁轨道和室外侧双壁轨道相向的内侧壁之间围成开口向下的沟槽,该沟槽内嵌设有开口向下的上滑轨隔热嵌槽,所述上滑轨隔热嵌槽内嵌设有软体上挡风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轨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分别向上设有室内侧轨道座和室外侧轨道座,室内侧轨道座在窗体中的水平位置高于室外侧轨道座,两轨道座结构相同,两轨道座的顶部皆扣嵌有隔热下轨道条,各隔热下轨道条向两侧对称设有外翻檐;所述扇下方的底部内侧相向嵌设有两道密封胶条,所述外翻檐与该处的密封胶条滑动搭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轨截面的上壁中部与其上的所述室外侧轨道座和室外侧轨道座之间围成开口向上的沟槽,沟槽内嵌设有开口向上的下滑轨隔热槽,下滑轨隔热槽内于内、外扇中梃结合部的下端嵌设有软体下挡风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扇中梃带勾一侧的铝合金型材面上勾合嵌压设有隔热勾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断桥隔热推拉窗,包括开启扇与亮窗,开启扇与亮窗由窗框型材、窗扇型材及中空玻璃组成,窗框型材包括左边框、右边框、亮窗横边框、上滑轨、下滑轨;窗扇型材包括扇边梃、扇中梃、扇上方、扇下方;左、右边框由开启扇部分和亮窗部分共用;左、右边框的室内、室外两侧对称设有嵌槽,左、右边框与扇边梃相接触部分的嵌槽上嵌扣装有隔热密封扣槽;左、右边框在亮窗部分朝向亮窗玻璃一侧的室内、外两侧嵌槽内分别相向嵌装有亮窗玻璃压条。边框隔热密封扣槽能阻断边框与扇边梃之间的空气热传递,增强隔热性能并提高了密封性,左、右边框的双嵌槽设置和亮窗玻璃的双压条设置,取代成本较高的隔热内盖板型材,节省了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E06B3/263GK202194509SQ201120286510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9日
发明者王恺 申请人:王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