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46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通风坐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坐垫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通风坐垫。
技术背景市售的通风坐垫大都由包覆层、通风支撑垫及小型风扇组成,依靠风扇提供动力使坐垫内空气流通,及时带走热量和汗气,使人感觉凉爽。然而,由于通风坐垫中包覆层一般做得很薄,而通风支撑垫又必须要有一定的硬度要求和合适的通风孔位,这样人们在使用通风坐垫时感觉较硬,弹性不足,久坐更容易产生麻木感甚至疼痛感,因此给人们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在产品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人们坐上去更舒适的通风坐垫。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风坐垫,其具有一坐垫主体,所述坐垫主体包括外部的包覆层和内部的通风支撑垫,所述包覆层的一侧形成有安装有风扇的柔性延伸部,另一侧边缘形成通风网口,其中于所述坐垫主体的包覆层内、通风支撑垫的下方还设有一弹性软垫。于所述包覆层的一侧设有拉链式封口。于所述包覆层的下底面外部还设有防滑垫。于所述柔性延伸部还设有电源袋。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包覆层内、通风支撑垫的下方增设了弹性软垫,当人们坐的通风坐垫上时,不同部位的通风支撑垫会随弹性软垫的形变而适应性形变, 即弹性软垫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使通风支撑垫对人体的反作用力减少,因此人们使用时感觉更舒适。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通风坐垫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风坐垫,其具有一坐垫主体1,所述坐垫主体1 包括外部的包覆层11和内部的通风支撑垫12,所述包覆层11的一侧形成有安装有风扇2 的柔性延伸部111,另一侧边缘形成通风网口 112,其中,于所述坐垫主体1的包覆层11内、 通风支撑垫12的下方还设有一弹性软垫3。由于在包覆层11内、通风支撑垫12的下方增设了弹性软垫3,当人们坐的通风
3坐垫上时,不同部位的通风支撑垫12会随弹性软垫3的形变而适应性形变,即弹性软垫3 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使通风支撑垫12对人体的反作用力减少,因此人们使用时感觉更舒适。一般包覆层11承坐面采用微透气的面料制作,而非承坐面采用不透气的面料制作,空气只由风扇2及通风网口 112进出,带走承坐面的热量,使人感觉干爽舒适。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改进之处于所述包覆层11的一侧设有拉链式封口 113,其作用是便于弹性软垫3的安装,同时也便于将弹性软垫3取出,以对其及整个坐垫进行清洗。于所述包覆层11的下底面外部还设有防滑垫114,其作用是便于坐垫与椅子、座位之间产生更大的摩擦力,防止坐垫滑动;于所述柔性延伸部111还设有电源袋115,其作用是便于放置电池组等电源。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风坐垫使人们坐上去更为舒适,而且其组装、清洗、使用也更为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通风坐垫,其具有一坐垫主体(1),所述坐垫主体(1)包括外部的包覆层(11) 和内部的通风支撑垫(12),所述包覆层(11)的一侧形成有安装有风扇( 的柔性延伸部 (111),另一侧边缘形成通风网口(112),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坐垫主体(1)的包覆层(11) 内、通风支撑垫(1 的下方还设有一弹性软垫(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坐垫,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包覆层(11)的一侧设有拉链式封口(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坐垫,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包覆层(11)的下底面外部还设有防滑垫(1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坐垫,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柔性延伸部(111)还设有电源袋(1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坐垫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通风坐垫。其具有一坐垫主体,所述坐垫主体包括外部的包覆层和内部的通风支撑垫,所述包覆层的一侧形成有安装有风扇的柔性延伸部,另一侧边缘形成通风网口,其中于所述坐垫主体的包覆层内、通风支撑垫的下方还设有一弹性软垫。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包覆层内、通风支撑垫的下方增设了弹性软垫,当人们坐的通风坐垫上时,不同部位的通风支撑垫会随弹性软垫的形变而适应性形变,即弹性软垫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使通风支撑垫对人体的反作用力减少,因此人们使用时感觉更舒适。
文档编号A47C27/00GK202184477SQ201120289689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0日
发明者郭震 申请人:东莞弘明空调服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