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座椅扶手的个性化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73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嵌入座椅扶手的个性化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该装置属于通风方式、气流组织、污染物控制、人体舒适性研究领域,涉及一种嵌入座椅扶手的个性化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物或交通工具空调通风系统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个性化送风系统可以帮助人员主动参与和设定个体需要的热环境 ,将新鲜的空气直接投送到人体呼吸区,利用较小送风量提高微环境内人员感受到的空气品质和热舒适性。在此背景下,建筑办公室、影剧院、体育场馆以及交通工具环境中,坐立人员对于个性化环境的要求促使了新型座椅式个性化送风系统的发展。座椅式送风装置可以成为兼顾人体新风供应与驱除污染物的理想媒介。座椅式送风系统将外部空调系统处理的新风通过送风管道输送到座椅位置,经专门设计的末端送风口排放到人员呼吸区域,达到提高空气品质与满足热舒适性的目的。遗憾的是,座椅式送风装置虽然看似具有优良的性能,但是由于设计以及应用上的缺陷,往往很难实现较为理想的效果,同时,对于送风管道位置的合理设计更是考验座椅式送风系统能否简便应用的关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座椅靠背的送风形式,或是单一地将送风管道架设在人体坐立区域前侧等设计方式。例如王善澎设计了一种座椅的送风装置(专利号ZL200520134350. 3),利用座椅下方的风桶式送风机构,将经过处理的空气通过风桶圆周面上分布的送风孔输送到人员坐立区域。该座椅送风装置设置有风阀调节器用以调节送风量的大小,从而提高人员坐立时的舒适性。然而由于装置的出风口位于座椅底端区域,这种送风布局易将位于座椅下部的粉尘污染物携带到人体呼吸区,降低了人员吸入空气的质量。另外,雷爱新设计了一种通风座椅(授权公告号CN201798319U),座椅靠背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风道,其进风口设置于椅背的下方并与外部送风系统的送风口连通,其出风口设置于椅背的上半部区域。开启送风装置后低温新风通过风道后吹向人体,可有效地进行通风降温。该通风座椅的送风方式为近距离低温送风,其缺陷在于极易使人员产生冷吹风感,并且在办公室等独立座椅环境下无法应用该通风形式。Jianlei Niu设计了一种结合室内通风系统使用的个性化送风装置(US6,910,961B2),利用个性化管道和喷嘴的配置形式将通风系统处理的洁净空气投送到坐立人员的鼻部和嘴部呼吸区域,结果认为可将人员呼吸空气中得污染物浓度降低60 %。但是其局限性在于该送风装置的管道喷嘴送风口设计占用了人体躯干前侧的大部分活动空间,极易造成人员办公或乘坐交通工具时的不方便性;同时,将处理后的新风直接投送到人体呼吸区,如果温湿度及出口风速控制不当极易造成人员的不舒适感;此外,当使用此种个性化送风装置的人员患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时候,会增加其周围人员被感染的可能性及其程度。为了改进上述装置,设计出了一种嵌入座椅扶手的个性化送风装置,最大程度地利用人员坐立时扶手位置的空余空间,即便翻折座椅扶手,也不会影响该送风系统的运行。用户可以通过使用风量以及送风角度调节器,实时地将洁净的温暖气流投送到呼吸区域前侧,最终实现舒适便捷的个性化送风目的。

发明内容
该装置提供了一种集通风方式、气流组织、污染物控制、人体舒适性改善于一体的嵌入座椅扶手的个性化送风装置。本发明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嵌入座椅扶手的个性化送风装置,包括椅腿送风管、管路翻折装置、扶手送风管、末端风口、多级伸缩套片、上级套片底部凸缘和下级套片顶部凹槽;座椅底部安装椅腿送风管,经过热湿处理的温暖洁净空气经椅腿送风管送到扶手送风管,再经末端风口排放到坐立人体躯干前侧的呼吸区域;椅腿送风管与扶手送风管通过管路翻折装置连接,用户可以自由翻折扶手,送风管路不会受扶手的翻折而出现破损漏风现象。其中,管路翻折装置包括多级伸缩套片、上级套片底部凸缘和下级套片顶部凹槽;上级套片底部凸缘与下级套片顶部凹槽分离,气流通过开放流道进入扶手送风管,由末端风口排出。个性化送风装置静态运行时,即扶手送风管处于水平位置,多级伸缩套片处于收缩状态,上级套片底部凸缘与下级套片顶部凹槽分离,气流可通过开放流道进入扶手送风管,由末端风口排出。如果用户将座椅扶手抬起,或需要对头部等特殊区域进行个性化送风即动态运行时,用户可转动扶手,扶手送风管沿圆周运动,对应侧的多级伸缩套片相应旋转,此时多级伸缩套片处于延展状态,上级套片底部凸缘与下级套片顶部凹槽位置重合而形成契合锁定状态,气流可以通过开放流道进入竖直方向上的扶手送风管。末端风口设有风口角度调节器和风量调节阀,应用过程中人员可以实时地旋转风口角度调节器改变送风口的出风角度或者调节风量调节阀改变风量大小,实现不同人员对于个性化新风气流方向以及不同送风量的需求。本申请的效果和益处有I.本装置提供了一种嵌入座椅扶手的个性化送风装置,该装置充分利用人员坐立时躯干两侧的空余空间,将送风装置嵌入座椅扶手内部从而满足不同人员的个性化送风要求;2.本装置设计的座椅扶手送风装置将处理后的洁净舒适新风投送到人员身体呼吸区域,较小送风量的温暖气流可以提高微环境内人员感受到的空气品质和热舒适性。该装置不仅可以为人员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微环境,而且能够有效抑制空气疾病的交叉传播;3.本装置设计的个性化送风装置送风角度具有可调节性,将座椅扶手末端设计成可旋转性送风口,人员可以按照各自的需要自行调节送风角度;同时,用户可以使用风量调节阀来控制送风量的大小。4.本装置设计的椅腿送风管与扶手送风管交接处采用管路翻折装置,多级伸缩套片的使用可以保证送风管道不会由于座椅扶手的翻折而出现破损或者堵塞,避免发生漏风现象。


图I是嵌入座椅扶手的个性化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申请的扶手送风管水平位置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b是本申请的扶手送风管竖直位置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扶手送风 管水平位置时多级伸缩套片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扶手送风管竖直位置时多级伸缩套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椅腿送风管;2管路翻折装置;3扶手送风管;4末端风口 ;5多级伸缩套片;6上级套片底部凸缘;7下级套片顶部凹槽;8风口角度调节器;9风量调节阀。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申请采用座椅式个性化送风的基本设计原理。选择常用的座椅作为基本结构,将建筑办公室、体育馆以及交通工具的空调系统新风输送管道安装在地板下侦U。新鲜空气由座椅两侧的椅腿送风管I进入,通过管路翻折装置2到达扶手送风管3,最终由扶手前侧的末端风口 4排出。运行时,使用风口角度调节器8可以改变送风口的角度;使用风量调节阀9可以调节送风量大小,进而改善气流流速。如果用户需要将座椅扶手翻折起来,此时扶手呈直立状态,同样可以实现个性化送风。位于椅腿送风管I与扶手送风管3交接处的管路翻折装置2可以保证整个送风管道的正常工作,不会发生由于管道受压破损而形成的漏风现象。椅腿送风管I、管路翻折装置2以及扶手送风管3等部件,均嵌装于座椅外结构内部,简洁美观。如图2a所示,个性化送风装置静态工作即扶手送风管3处于水平位置时,管路翻折装置内部的多级伸缩套片5处于收缩状态,输送气流进入扶手送风管3,此种形式可以满足人员坐立时绝大多数情况下的送风需求,即末端送风口位于人体躯干前侧空间的投送方式。如图2b所示,个性化送风装置动态工作即扶手送风管3呈竖直状态,此种状况发生于坐立人员翻折扶手或需要进行头部区域送风时,此时管路翻折装置内部的多级伸缩套片5处于延展状态,输送气流进入直立扶手送风管3,由于多级收缩套片的气密性优良,气流不会发生泄漏。如图3所示,个性化送风装置静态工作即扶手送风管3处于水平位置时,多级伸缩套片5处于收缩状态,各上级套片底部凸缘6均位于整体结构的底部,各下级套片顶部凹槽7位于整体结构的顶部,处于收缩状态的套片装置气密性良好,不会发生漏气现象。最外级套片固定在椅腿送风管的管壁内侧,当扶手进行翻折时,整个套片装置不会发生脱落或是弯折等现象。如图4所示,个性化送风装置动态工作即扶手呈竖直状态时,多级伸缩套片5处于延展状态,各级套片通过滑道作用自由拉伸,各上级套片底部凸缘6与下级套片顶部凹槽7位置重叠,各级套片在凸缘与凹槽配合下相继锁定。此时,送入气流进入直立状态下的扶手送风管,处于延展状态的套片装置同样可以保证良好的气密性,输送新风的流量不会受到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嵌入座椅扶手的个性化送风装置,包括椅腿送风管(I)、管路翻折装置(2)、扶手送风管(3)、末端风口(4)、多级伸缩套片(5)、上级套片底部凸缘(6)和下级套片顶部凹槽(7);其特征在于,座椅底部安装椅腿送风管(I),温暖洁净空气经椅腿送风管(I)送到扶手送风管(3),再经末端风口(4)排放到坐立人员躯干前侧呼吸区域;椅腿送风管(I)与扶手送风管(3)通过管路翻折装置(2)连接; 其中,管路翻折装置(2)包括多级伸缩套片(5)、上级套片底部凸缘(6)和下级套片顶部凹槽(7);上级套片底部凸缘(6)与下级套片顶部凹槽(7)分离,气流通过开放流道进入扶手送风管(3),由末端风口⑷排出。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个性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末端风口(4)设有风口角度调节器(8)和风量调节阀(9)。
全文摘要
一种嵌入座椅扶手的个性化送风装置,属于通风方式、气流组织、污染物控制、人体舒适性研究领域,涉及一种嵌入座椅扶手的个性化送风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椅腿送风管、管路翻折装置、扶手送风管、末端风口、多级伸缩套片、上级套片底部凸缘、下级套片顶部凹槽、风口角度调节器和风量调节阀等部件组成。巧妙利用人员坐立时座椅扶手侧的空余空间,将个性化送风装置嵌入到座椅椅腿及扶手结构中,送风管路通过多级伸缩套片装置实现座椅扶手的自由翻折,利用扶手末端送风口将经过热湿处理的温暖洁净空气投送到人体前侧呼吸区域,防止产生冷吹风感并提高人体局部热舒适性。本申请适用于办公室、影剧院、体育馆以及交通工具等环境内。
文档编号A47C7/72GK102960971SQ201210054080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日
发明者张腾飞, 赵越, 王树刚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