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打开的救生舱应急逃生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877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打开的救生舱应急逃生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可快速打开的救生舱应急逃生门,包括逃生门,密封条,铰链机构,压杆,连杆,操纵杆,丝母,舱体,其特征在于:铰链机构一端焊接在舱体上,另一活动端焊接在逃生门上;密封条嵌在逃生门突出的棱上;丝母焊接在逃生门的中心,操纵杆的前端螺纹与其旋合;连杆通过销轴一端与压杆连接,另一端与操纵杆连接;压杆,连杆,操纵杆通过销轴连接构成一个三杆机构,顺时针旋转操纵杆从而压紧舱体,实现关闭逃生门;逆时针旋转操纵杆从而使压杆离开舱体,实现开启逃生门,本发明能够承受爆炸压力和静压,并且能够减少钢板材料的使用,减轻设备重量。
【专利说明】一种可快速打开的救生舱应急逃生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快速打开的救生舱应急逃生门。
【背景技术】
[0002]根据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应设置应急逃生口,保证在救生舱舱门无法正常开启的情况下救援人员紧急营救遇险人员的需求。当矿难发生时,井下环境非常恶劣,可能伴有瓦斯泄露或爆炸,空气中可能会有大量粉尘。当爆炸发生时,矿井发生塌方等事故致使救生舱舱门以外打不开,直接影响避险人员逃生或营救。同时在整个避险过程,必须保证舱体整体满足密封、抗爆、抗冲击、耐高温的灾变环境要求。
[0003]救生舱直接与外界接触的舱门必须满足密封、抗爆、抗冲击、耐高温等要求,否则在矿难发生时会直接导致救生舱失效或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舱体内,危害避险人员的健康甚至生命,作为一种应急使用装置,必须满足操作简单、使用可靠,方便使用时能够快速打开该门逃生。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打开的救生舱应急逃生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可快速打开的救生舱应急逃生门,包括逃生门1,密封条2,铰链机构3,压杆4,连杆5,操纵杆6,丝母7,舱体8,其特征在于:铰链机构3 —端焊接在舱体8上,另一活动端焊接在逃生门I上;密封条2嵌在逃生门I突出的棱上;丝母7焊接在逃生门I的中心,操纵杆6的前端螺纹与其旋合;连杆5通过销轴一端与压杆4连接,另一端与操纵杆6连接;压杆4,连杆5,操纵杆6通过销轴连接构成一个三杆机构,顺时针旋转操纵杆6从而压紧舱体8,实现关闭逃生门I ;逆时针旋转操纵杆6从而使压杆4离开舱体8,实现开启逃生门I。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可快速打开的救生舱应急逃生门,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承受爆炸压力和静压,并且能够减少钢板材料的使用,减轻设备重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附图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尽的说明。
[0010]如图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可快速打开的救生舱应急逃生门,包括逃生门1,密封条2,铰链机构3,压杆4,连杆5,操纵杆6,丝母7,舱体8。铰链机构3 —端焊接在舱体8上,另一活动端焊接在逃生门I上;密封条2嵌在逃生门I突出的棱上;丝母7焊接在逃生门I的中心,操纵杆6的前端螺纹与其旋合;连杆5通过销轴一端与压杆4连接,另一端与操纵杆6连接;压杆4,连杆5,操纵杆6通过销轴连接构成一个三杆机构,顺时针旋转操纵杆6从而压紧舱体8,实现关闭逃生门I。逆时针旋转操纵杆6从而使压杆4离开舱体8,实现开启逃生门I。
[0011]其中:逃生门I采用双层钢制结构,材料选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中间保温层采用聚氨酯保温材料;密封条2采用槽型密封条。
[001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快速打开的救生舱应急逃生门,包括逃生门(1),密封条(2),铰链机构(3),压杆(4),连杆(5),操纵杆(6),丝母(7),舱体(8),其特征在于:铰链机构(3)—端焊接在舱体(8 )上,另一活动端焊接在逃生门(I)上;密封条(2 )嵌在逃生门(I)突出的棱上;丝母(7)焊接在逃生门(I)的中心,操纵杆(6)的前端螺纹与其旋合;连杆(5)通过销轴一端与压杆(4)连接,另一端与操纵杆(6)连接;压杆(4),连杆(5),操纵杆(6)通过销轴连接构成一个三杆机构,顺时针旋转操纵杆(6)从而压紧舱体(8),实现关闭逃生门(I);逆时针旋转操纵杆(6 )从而使压杆(4 )离开舱体(8 ),实现开启逃生门(I)。
【文档编号】E06B5/12GK103850600SQ201210506589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魏晖宇 申请人:西安博康中瑞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