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09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包括锁舌、止动棘爪、开启连杆、外开启连杆、中控过渡杆、防误锁连杆、中控蜗轮、门灯凸轮弹簧、门灯凸轮以及电控马达;外开启连杆推动中控过渡杆,带动开启连杆拨动止动棘爪释放或锁死锁舌;电控马达带动中控蜗轮旋转,中控蜗轮旋转推动中控过渡杆在保险工位或是解除保险工位之间移动切换;防误锁连杆连接在门灯凸轮上;当锁舌被释放时,锁舌带动门灯凸轮克服门灯凸轮弹簧的阻力扭矩旋转,推动防误锁连杆到达阻挡中控蜗轮旋转的位置;当锁舌被锁死时,门灯凸轮受到门灯凸轮弹簧恢复力作用,离开阻挡中控蜗轮旋转的位置。
【专利说明】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门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防止误操作时将驾驶员锁在车外 的电控一体化门锁。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当今各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多样化发展,车侧门系统的造型和内部的布置千 差万别,顾客对于车用门锁的功能多样化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安全性, 耐用性,模块化,低噪音,操作性等方面,要求方便可靠。汽车门锁的通常提供如下一种基本 功能,当窗台按钮按下或者使用电动上锁时,将使门锁进入保险模式,将外开拉手锁住。在 这种情况下,拉外开拉手无法打开车门。有一种特殊情况:驾驶员停好车打开车门走出车 夕卜,若此时无意识的将窗台按钮按下,或者因为某种原因BCM电控上锁,一旦车门关上,夕卜 开拉手将无法打开车门。此时,要么使用遥控钥匙上的解保险按钮电动解锁,要么使用机械 钥匙插入门把手锁芯孔转动,进行机械解锁。而如果驾驶员正巧将钥匙忘在车内,则上述操 作都无法实现,会发生驾驶员将自己锁在车外的尴尬情况。我公司根据客户期望,结合自身 的产品开发经验,设计开发出一款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的功能门锁。此功能即防误锁,即在车 门打开的情况下,确保锁体无法进入上保险状态。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通过门锁 内部的机械装置,实现在车门打开的状态下不能上保险,于是当车门意外关闭后,驾驶员可 以拉外把手打开车门,避免因为钥匙留在车中而无法进入车辆的情况,即防误锁功能。该结 构增强了该门锁功能,更具人性化。
[0005]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包括锁舌、止动棘爪、开启连杆、外开启 连杆、中控过渡杆、防误锁连杆、中控蜗轮、门灯凸轮弹簧、门灯凸轮以及电控马达;
所述外开启连杆推动所述中控过渡杆,带动所述开启连杆拨动止动棘爪释放或锁死锁 舌;所述电控马达带动所述中控蜗轮旋转,所述中控蜗轮旋转推动所述中控过渡杆在保险 工位或是解除保险工位之间移动切换;
所述防误锁连杆连接在所述门灯凸轮上;
当所述锁舌被释放时,所述锁舌带动所述门灯凸轮克服所述门灯凸轮弹簧的阻力扭矩 旋转,推动所述防误锁连杆到达阻挡所述中控蜗轮旋转的位置;
当所述锁舌被锁死时,所述门灯凸轮受到所述门灯凸轮弹簧恢复力作用,离开阻挡所 述中控蜗轮旋转的位置。
[0006]优选地,还包括内开拉线、第一内开连杆、第二内开连杆和双拉过渡杆;
所述内开拉线拉动所述第一内开连杆,带动所述第二内开连杆和双拉过渡杆推动所述开启连杆。
[0007]优选地,还包括一壳体。
[0008]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若干门锁安装孔。
[0009]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儿童保险旋钮。
[0010]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备份锁旋钮。
[0011]由于使用了以上技术,本发明的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在现有门锁产品
基础上,经过分析改进,在成本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开发出一款在车门打开的情况下,确保
锁体无法进入上保险状态的门锁,从而能够防止误操作时将驾驶员锁在车外。
[0012]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13]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的底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中的外开启传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中门锁上保险与解保险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中解锁状态的门灯凸轮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中上锁状态的门灯凸轮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中防误锁功能关闭状态的示意图;以及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中防误锁功能激活状态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
I为外开连杆;
2为内开拉线;
3为儿童保险旋钮;
4为备份锁旋钮;
5为锁舌;
6为止动棘爪;
7为开启连杆;
8为外开启连杆;
9为门锁安装孔;
10为中控过渡杆;
14为壳体;
24为第一内开连杆;
25为第二内开连杆;
26为防误锁连杆;
27为中控蜗轮;
30为门灯凸轮弹簧;
31为门灯凸轮;
40为电控马达;45为双拉过渡杆;
51为紧急锁推杆;
52为紧急锁旋钮;
76为双拉杆;
A为锁舌开启方向。
[00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图1至8来介绍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0018]实施例1
如图1至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包括锁舌5、止动棘爪
6、开启连杆7、外开启连杆8、中控过渡杆10、防误锁连杆26、中控蜗轮27、门灯凸轮弹簧 30、门灯凸轮31以及电控马达40;所述外开启连杆8推动所述中控过渡杆10,带动所述开 启连杆7拨动止动棘爪6释放或锁死锁舌5 ;所述电控马达40带动所述中控蜗轮27旋转, 所述中控蜗轮27旋转推动所述中控过渡杆10在保险工位或是解除保险工位之间移动切 换;所述防误锁连杆26连接在所述门灯凸轮31上;当所述锁舌5被释放时,所述锁舌5带 动所述门灯凸轮31克服所述门灯凸轮弹簧30的阻力扭矩旋转,推动所述防误锁连杆26到 达阻挡所述中控蜗轮27旋转的位置;当所述锁舌5被锁死时,所述门灯凸轮31受到所述门 灯凸轮弹簧30恢复力作用,离开阻挡所述中控蜗轮27旋转的位置。还包括内开拉线2、第 一内开连杆24、第二内开连杆25和双拉过渡杆45 ;所述内开拉线2拉动所述第一内开连杆 24,带动所述第二内开连杆25和双拉过渡杆45推动所述开启连杆7。
[0019]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高强度、高可靠、配置灵活多样、成本低、适配性好等优点。
[0020]如图1所示,该型门锁开启通过:
①外把手开启拉动外开拉线,拉动外开连杆
②内把手开启拉动内开拉线,拉动内开连杆 该型门锁保险功能的实现和解除通过以下途径:
1、电控马达上锁和解锁
2、备份旋钮上锁和内开把手解锁
3、通过转动儿童保险旋钮实现对内开启的控制。
[0021]如图3所示,操作外手柄带动外开启拉线,拉动外开启连杆8,推动中控过渡杆10, 带动开启连杆7,后者拨动止动棘爪6释放锁舌5,最终打开车门;在上保险状态,中控过渡 杆10向左移动,外开传动链断开,操纵外开启连杆8不能推动中控过渡杆10,不能推动中控 过渡杆10,无法打开车门。
[0022]如图4所示,在保险解除状态下,操作内手柄带动内开拉线拉动第一内开连杆24 带动双拉过渡杆45和第二内开连杆25,推动开启连杆7拨动止动棘爪6释放锁舌5从而打 开车门。本发明还可以包括常规的双拉杆76、紧急锁推杆51和紧急锁旋钮52。
[0023]本发明中开启功能的实现:
1、外开启采用拉线开启结构,具有良好适配性,并且保证在车门意外撞击变形后,门锁 开启功能不受影响。(见附图3 了解外开启传动简图)2、内开启同样采用拉线开启结构,具有良好适配性,并且保证在车门意外撞击内板变 形后,门锁开启功能不受影响。
[0024]3、门锁上保险与解保险的实现(见附图3,4):
(I)通过车身控制器BCM驱动马达实现。
[0025](2)电控上保险时,车身控制器BCM给马达40加电,带动马达输出轴和固定于其 上的蜗杆按设定方向旋转,带动中控蜗轮27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中控过渡杆10向左移 动,实现上保险。
[0026](3)电控解保险时,车身控制器BCM给马达40加电,带动马达输出轴和固定于其上 的蜗杆按设定方向旋转,带动中控蜗轮27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让位,中控过渡杆10在中控过 渡杆弹簧的推动下向右移动复位,实现解保险。
[0027]4、门灯凸轮结构:
如附图5,锁舌5沿解锁方向旋转时,推动门灯凸轮31克服门灯凸轮弹簧30的阻力扭 矩旋转。如附图6,锁舌沿上锁方向旋转时,门灯凸轮31在门灯凸轮弹簧30的推动下回到 相应位置。
[0028]本发明实现防误锁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根据车门锁的工作原理,重新设计保险机构,实现了防误锁功能。
[0029]防误锁结构示意图(见附图7,8)由结构示意图看出主要增加了零件防误锁连杆 26。该零件的安装在门灯凸轮31上,可以沿其旋转运动。同时,受相邻零件锁体壳体(14) 和执行器壳体(未显不出)的约束。
[0030]下面结合简图说明新机构的动作原理。
[0031]中控蜗轮处于解保险位置,当驾驶员打开车门时,如附图8,锁舌5沿开锁方向旋 转,门灯凸轮31随之旋转,后者带动防误锁连杆26向左移动,到达图示位置。
[0032]在保持车门打开的状态下,若电动上锁,BCM给马达40加电,带动马达输出轴和固 定于其上的蜗杆按设定方向旋转,带动中控蜗轮27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但是在附图8虚线 圈住的位置上,中控蜗轮27旋转被防误锁连杆26挡住,中控蜗轮无法继续旋转进入上保险 位置,即中控过度杆10无法被推动上锁,于是门锁无法进入上保险状态。在此情况下,即便 门关上,外开拉手也是可以解锁。
[0033]在正常操作情况下,门被关上,如附图7,锁舌进入上锁位置,门灯凸轮31在门灯 凸轮弹簧32的推动下回到上锁位置,防误锁连杆26随之向右移动,让出空间,使中控蜗轮 27可以自由旋转。在此操作后,正常电动上解保险功能都可实现。
[0034]综上可知,本发明的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用于门锁的机构、电动及防误 性能的检测,是确保锁体半锁、全锁、上保险、解保险、防误等功能实现的工具。
[0035]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 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专利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专利的专利范 围,即凡依本专利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专利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舌(5)、止动棘爪(6)、开启连 杆(7 )、外开启连杆(8 )、中控过渡杆(10 )、防误锁连杆(26 )、中控蜗轮(27 )、门灯凸轮弹簧 (30)、门灯凸轮(31)以及电控马达(40);所述外开启连杆(8)推动所述中控过渡杆(10),带动所述开启连杆(7)拨动止动棘爪(6)释放或锁死锁舌(5);所述电控马达(40)带动所述中控蜗轮(27)旋转,所述中控蜗轮(27)旋转推动所述中控过渡杆(10)在保险工位或是解除保险工位之间移动切换;所述防误锁连杆(26)连接在所述门灯凸轮(31)上;当所述锁舌(5)被释放时,所述锁舌(5)带动所述门灯凸轮(31)克服所述门灯凸轮弹 簧(30)的阻力扭矩旋转,推动所述防误锁连杆(26)到达阻挡所述中控蜗轮(27)旋转的位 置;当所述锁舌(5)被锁死时,所述门灯凸轮(31)受到所述门灯凸轮弹簧(30)恢复力作 用,离开阻挡所述中控蜗轮(27)旋转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开拉线(2)、 第一内开连杆(24)、第二内开连杆(25 )和双拉过渡杆(45 );所述内开拉线(2 )拉动所述第一内开连杆(24),带动所述第二内开连杆(25 )和双拉过 渡杆(45 )推动所述开启连杆(7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壳体(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4)上设有 若干门锁安装孔(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4)上设有 儿童保险旋钮(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4)上设有 备份锁旋钮(4)。
【文档编号】E05B77/16GK103556887SQ201310162279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6日
【发明者】肖尧 申请人:上海恩坦华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