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单双人互变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37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单双人互变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电动单双人互变床,属于床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住进了楼房,一般家庭都是两室一厅或三室一厅,家里空间都不是很大,这样,如果每个房间都放双人床的话,光床就占了大部分的空间,使得其它一些家具放不下或者放下后空间太挤,只能选择单人床,当来了亲戚朋友时,往往住不下,不得不去住宾馆,不方便且浪费金钱,阻碍了亲戚朋友们之间的串门走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选择了高低床,有人选择了推拉床,高低床不美观也不方便,推拉床拉开后高低不平,休息不好,且它们都有一个缺点,就是储物空间都不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节省空间的电动单双人互变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动单双人互变床,包括床体、箱体、控制机构和轴,床体的结构为:两个竖直平行设置的床边之间固定有一水平设置的床架,床架上方覆盖有床板,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两个床边上,轴位于床体外部的两端上均固定有两个平行的夹板,两个支板分别位于轴端的两个夹板中并用多个螺栓固定,箱体的两端固定在两个夹板之间,所述轴位于两个床边之间的部分上安装有能控制轴做90°正反转的控制机构,所述两个支板和箱体随着轴的正反转在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之间转换,箱体位于水平位置时其背板与床体中的床板平齐;
所述箱体为并列设置的多个柜子。所述床体中床架的下方设置有抽拉式置物箱。所述床体中的床板上和箱体的背板上均固定有床垫。所述箱体的高度比其背板的宽度少10-30cm,背板下部比箱体多出来的部分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挂钩。所述控制机构的结构为:所述轴从中间分为两根,减速器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两根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入轴与第一电动机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机上带有双向限位开关,所述减速器和第一电动机均安装在第一座板上。所述两根轴上均各自固定有一套结构相同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结构为:第一拉杆的一端固定在轴上,第一拉杆的另一端与拉簧的一端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压杆连接,压杆从压簧中间穿过,将压簧卡在压杆端头和第一挡板之间,第一挡板固定在所述的第一座板上。所述控制机构的结构为:丝杠副水平安装在两个轴承座之间且丝杠副与所述的轴垂直布置,丝杠副的一端穿过轴承座后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齿轮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电动机上带有双向限位开关,所述的两个轴承座和第二电动机均安装在第二座板上;轴上并列固定有两个摆杆,两个摆杆的自由端开有U形通孔,所述丝杠副中螺母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柱,两个导柱分别位于两个摆杆的U形通孔中。所述控制机构的结构为:轴上并列固定有两个摇杆,所述两个摇杆的自由端之间安装有一个动滑轮,定滑轮安装在第三座板上,第三电动机也安装在第三座板上,第三电动机的输出轴与一个卷筒连接,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卷筒上,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动滑轮后与一固定在第三座板上的弹簧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机上带有双向限位开关。所述钢丝绳从弹簧的中间穿过后与一压板连接,将弹簧卡在压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第二挡板固定在第三座板上。所述的控制机构设置有两套,其中第三电动机为共用的一个,第三电动机为双出轴电动机,其两个输出轴上各自连接有一个卷筒。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占用空间小,即使卧室比较小,也可以在放入本实用新型的同时不影响其它家具的摆设,当来了亲戚朋友需要住宿时,只需在晚上睡觉时将本实用新型变为双人床即可,因为只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变为双人床,白天的时候是单人床,所以本实用新型既不占用空间,又可增加住宿空间,方便实用。2、由于本实用新型可在单人床和双人床之间互换,所以能够节省大约45%的地面空间。3、当本实用新型是双人床的时候,箱体部分充当了床板;当本实用新型是单人床的时候,箱体部分能够放置衣物等东西,此时床体底部还有抽拉式置物箱,使得本实用新型有很大的储物空间,且存放和 取出物品都很方便。4、本实用新型中箱体部分的高度小于其背部背板的高度,这样,单人床的时候,不仅加大了其高度空间,使人坐起时不会碰到箱体,也可以在多出来的背板上安装挂钩,用来挂衣物或其它东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形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的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图中:1为床体,2为箱体,3为控制机构,4为轴,5为床边,6为床架,7为床板,8为夹板,9为支板,10为背板,11为抽拉式置物箱,12为减速器,I 3为第一电动机,14为第一座板,15为缓冲装置,16为第一拉杆,17为拉簧,18为压簧,19为第一挡板,20为丝杠副,21为轴承座,22为第一齿轮,23为第二电动机,24为第二齿轮,25为第二座板,26为摆杆,27为导柱,28为摇杆,29为动滑轮,30为定滑轮,31为第三座板,32为第三电动机,33为卷筒,34为钢丝绳,35为弹簧,36为压板,37为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
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动单双人互变床,包括床体1、箱体2、控制机构3和轴4,床体I的结构为:两个竖直平行设置的床边5之间固定有一水平设置的床架6,床架6上方覆盖有床板7,轴4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两个床边5上,轴4位于床体I外部的两端上均固定有两个平行的夹板8,两个支板9分别位于轴端的两个夹板8中并用多个螺栓固定,箱体2的两端固定在两个夹板8之间,所述轴4位于两个床边5之间的部分上安装有能控制轴4做90°正反转的控制机构3,所述两个支板9和箱体2随着轴4的正反转在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之间转换,箱体2位于水平位置时其背板10与床体I中的床板7平齐;所述箱体2为并列设置的多个柜子。所述床体I中床架6的下方设置有抽拉式置物箱11。所述床体I中的床板7上和箱体2的背板10上均固定有床垫。所述箱体2的高度比其背板10的宽度少10-30cm,背板10下部比箱体2多出来的部分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挂钩。所述控制机构3的结构为:所述轴4从中间分为两根,减速器12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两根轴4连接,减速器12的输入轴与第一电动机13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机13上带有双向限位开关,所述减速器12和第一电动机13均安装在第一座板14上。所述两根轴4上均各自固定有一套结构相同的缓冲装置15,所述缓冲装置15的结构为:第一拉杆16的一 端固定在轴4上,第一拉杆16的另一端与拉簧17的一端连接,拉簧17的另一端与压杆连接,压杆从压簧18中间穿过,将压簧18卡在压杆端头和第一挡板19之间,第一挡板19固定在所述的第一座板14上。上述缓冲装置15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当第一电动机13或减速器12出现故障(轴断裂或齿轮断齿)时,本实用新型中的箱体2不会突然掉下,而是可以在缓冲装置15的作用下缓慢落下,而且,缓冲装置15采用了拉簧17和压簧18结合的方式,保证了拉簧17和压簧18不会断,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其中,抽拉式置物箱11和减速器12均为现有技术,减速器12为单进双出轴式的减速器。安装时,本实用新型靠墙摆放,将第一座板14用螺栓固定在墙上,再将控制结构
3、轴4、床体I和箱体2等各部分均安装好即可。由于第一座板14固定在墙上,不和地板接触,所以不会对用户地板或地暖等造成影响。此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机构3,运行平稳可靠,安全性高,但成本较高。实施例2如
图1、图2、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动单双人互变床,其中中控制机构3的结构为:丝杠副20水平安装在两个轴承座21之间且丝杠副20与所述的轴4垂直布置,丝杠副20的一端穿过轴承座21后与第一齿轮22连接;第二电动机23的输出轴与第二齿轮24连接,第一齿轮22和第二齿轮24啮合,所述第二电动机23上带有双向限位开关,所述的两个轴承座21和第二电动机23均安装在第二座板25上;轴4上并列固定有两个摆杆26,两个摆杆26的自由端开有U形通孔,所述丝杠副20中螺母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柱27,两个导柱27分别位于两个摆杆26的U形通孔中。所述的丝杠副20为滚珠丝杠副,或为滑动丝杠副。其余部分同实施例1。此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机构3,结构较简单,运行平稳可靠,安全性高,且成本较实施例I低。实施例3如
图1、图2、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动单双人互变床,其中中控制机构3的结构为:轴4上并列固定有两个摇杆28,所述两个摇杆28的自由端之间安装有一个动滑轮29,定滑轮30安装在第三座板31上,第三电动机32也安装在第三座板31上,第三电动机32的输出轴与一个卷筒33连接,钢丝绳34的一端缠绕在卷筒33上,钢丝绳34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30、动滑轮29后与一固定在第三座板31上的弹簧35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机32上带有双向限位开关。所述钢丝绳34从弹簧35的中间穿过后与一压板36连接,将弹簧35卡在压板36与第二挡板37之间,第二挡板37固定在 第三座板31上。弹簧35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报警器及警示灯电连接。所述的控制机构3设置有两套,其中第三电动机32为共用的一个,第三电动机32为双出轴电动机,其两个输出轴上各自连接有一个卷筒33。两套控制机构3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当一条钢丝绳断裂时,还有一套可以用,且此时和断裂的钢丝绳连接的弹簧35上的压力传感器测得压力为零,使与压力传感器相连的报警器和警示灯报警,这样用户可以及时维修,安全性高。其余部分同实施例1。此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机构3,结构简单,由于有两套控制,安全性也很高,且其成本最低,实用性强。以上3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动机13、第二电动机23和第三电动机32均为现有技术,它们都自带遥控信号接收器和遥控器,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遥控操作。
权利要求1.电动单双人互变床,包括床体(I)、箱体(2)、控制机构(3 )和轴(4 ),床体(I)的结构为:两个竖直平行设置的床边(5 )之间固定有一水平设置的床架(6 ),床架(6 )上方覆盖有床板(7),其特征在于:轴(4)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两个床边(5)上,轴(4)位于床体(I)外部的两端上均固定有两个平行的夹板(8),两个支板(9)分别位于轴端的两个夹板(8)中并用多个螺栓固定,箱体(2)的两端固定在两个夹板(8)之间,所述轴(4)位于两个床边(5)之间的部分上安装有能控制轴(4)做90°正反转的控制机构(3),所述两个支板(9)和箱体(2)随着轴(4)的正反转在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之间转换,箱体(2)位于水平位置时其背板(10)与床体(I)中的床板(7)平齐; 所述箱体(2)为并列设置的多个柜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单双人互变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I)中床架(6)的下方设置有抽拉式置物箱(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单双人互变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I)中的床板(7 )上和箱体(2 )的背板(10 )上均固定有床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单双人互变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高度比其背板(10)的宽度少10-30cm,背板(10)下部比箱体(2)多出来的部分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挂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单双人互变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3)的结构为:所述轴(4)从中间分为两根,减速器(12)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两根轴(4)连接,减速器(12)的输入轴与第一电动机(13)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机(13)上带有双向限位开关,所述减速器(12)和第一电动机(13)均安装在第一座板(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单双人互变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轴(4)上均各自固定有一套结构相同的缓冲装置(15),所述缓冲装置(15)的结构为:第一拉杆(16)的一端固定在轴(4)上,第一拉杆(16)的另一端与拉簧(17)的一端连接,拉簧(17)的另一端与压杆连接,压杆从压簧(18)中间穿过,将压簧(18)卡在压杆端头和第一挡板(19)之间,第一挡板(19)固定在所述的第一座板(1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单双人互变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3)的结构为:丝杠副(20)水平安装在两个轴承座(21)之间且丝杠副(20)与所述的轴(4)垂直布置,丝杠副(20)的一端穿过轴承座(21)后与第一齿轮(22)连接;第二电动机(23)的输出轴与第二齿轮(24)连接,第一齿轮(22)和第二齿轮(24)啮合,所述第二电动机(23)上带有双向限位开关,所述的两个轴承座(21)和第二电动机(23)均安装在第二座板(25)上; 轴(4)上并列固定有两个摆杆(26),两个摆杆(26)的自由端开有U形通孔,所述丝杠副(20)中螺母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柱(27),两个导柱(27)分别位于两个摆杆(26)的U形通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单双人互变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3)的结构为:轴(4)上并列固定有两个摇杆(28),所述两个摇杆(28)的自由端之间安装有一个动滑轮(29),定滑轮(30)安装在第三座板(31)上,第三电动机(32)也安装在第三座板(31)上,第三电动机(32)的输出轴与一个卷筒(33)连接,钢丝绳(34)的一端缠绕在卷筒(33)上,钢丝绳(34)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30)、动滑轮(29)后与一固定在第三座板(31)上的弹簧(35)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机(32)上带有双向限位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单双人互变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34)从弹簧(35)的中间穿过后与一压板(36)连接,将弹簧(35)卡在压板(36)与第二挡板(37)之间,第二挡板(37)固定在第三座板(3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 单双人互变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机构(3)设置有两套,其中第三电动机(32)为共用的一个,第三电动机(32)为双出轴电动机,其两个输出轴上各自连接有一个卷筒(3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电动单双人互变床,属于床具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节省空间的电动单双人互变床,床体的结构为两个竖直平行设置的床边之间固定有一水平设置的床架,床架上方覆盖有床板,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两个床边上,轴位于床体外部的两端上均固定有两个平行的夹板,两个支板分别位于轴端的两个夹板中并用多个螺栓固定,箱体的两端固定在两个夹板之间,所述轴位于两个床边之间的部分上安装有能控制轴做90°正反转的控制机构,所述两个支板和箱体随着轴的正反转在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之间转换,箱体位于水平位置时其背板与床体中的床板平齐,本实用新型可增加住宿空间,方便实用。
文档编号A47C17/32GK203106403SQ2013201073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9日
发明者史伟 申请人:史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