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时不会侧偏、牢固稳定的框架铝型材,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顶板、左U形部、右U形部,所述左、右U形部相对间隔设置,所述顶板通过两连接部分别与左、右U形部的一侧相连形成一推拉槽,所述左、右U形部相对顶板的一侧上配合形成一开口,所述左、右U形部靠近顶板的一侧向内折入形成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垂直于左U形部侧板,所述左、右U形部远离顶板的一侧上与第一加强板对应且不相连地的设有第二加强板,所述顶板上靠近左U形部的一侧上设有两个平行的夹持板,所述两夹持板分别位于开口于顶板投影的左右两侧上。
【专利说明】一种框架铝型材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铝型材。
【背景技术】
[0002]中国专利号:201220398313.3公开一种铝型材,该铝型材设有左内腔、中内腔和右内腔,所述的左内腔的左侧内壁表面呈波浪形,挡板与中内腔间设有断口 ;所述的中内腔设有顶板,顶板分别设有凸缘,顶板与左内腔上壁通过连接部连接,底壁设有开口 ;所述的左内腔和右内腔对称设置。这种铝型材主要最为门窗的框架使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其夹持玻璃的部分宽度较小,容易使铝型材产生侧偏现象,不仅不牢固,也容易使整个框架无法形成。
【发明内容】
[0003]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时不会侧偏、牢固稳定的框架铝型材。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框架铝型材,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顶板、左U形部、右U形部,所述左、右U形部相对间隔设置,所述顶板通过两连接部分别与左、右U形部的一侧相连形成一推拉槽,所述左、右U形部相对顶板的一侧上配合形成一开口,所述左、右U形部靠近顶板的一侧向内折入形成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垂直于左U形部侧板,所述左、右U形部远离顶板的一侧上与第一加强板对应且不相连地的设有第二加强板,所述顶板上靠近左U形部的一侧上设有两个平行的夹持板,所述两夹持板分别位于开口于顶板投影的左右两侧上。
[0005]进一步的,所述左、右U形部上位于开口处分别向内折入形成第二夹持板,所述两第二夹持板相互平行。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两第二夹持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左U形部、右U形部形成一斜坡,其夹角大小为120°。
[0007]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上位于推拉槽的表面上设有用于防滑的波浪形凸起。
[0008]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铝型材相比,本框架铝型材安装时由于两夹持板的作用不会侧偏、牢固稳定;进一步的,由于设有第二夹持板安装时不会侧偏、牢固稳定,且具有第二夹持板使得左、右U形部于开口一侧的强度加大,更不易变形;进一步的,在推拉槽的表面上设有用于防滑的波浪形凸起,起到防滑的作用,更易推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1]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框架铝型材,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顶板1、左U形部2、右U形部3,所述左U形部2、右U形部3相对间隔设置,所述顶板I通过两连接部4分别与左U形部2、右U形部3的一侧相连形成一推拉槽5,所述左U形部2、右U形部3相对顶板I的一侧上配合形成一开口 6,所述左U形部2、右U形部3靠近顶板I的一侧向内折入形成第一加强板71,所述第一加强板71垂直于左U形部2侧板,所述左U形部2、右U形部3远离顶板I的一侧上与第一加强板71对应且不相连地的设有第二加强板72,所述顶板I上靠近左U形部2的一侧上设有两个平行的夹持板81,所述两夹持板81分别位于开口 6于顶板I投影的左右两侧上。
[0013]所述左U形部2、右U形部3上位于开口 6处分别向内折入形成第二夹持板82,所述两第二夹持板82相互平行。所述两第二夹持板82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左U形部2、右U形部3形成一斜坡,其夹角α大小为120°。
[0014]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上位于推拉槽5的表面上设有用于防滑的波浪形凸起9。
[0015]与现有的铝型材相比,本框架铝型材安装时由于两夹持板的作用不会侧偏、牢固稳定;进一步的,由于设有第二夹持板安装时不会侧偏、牢固稳定,且具有第二夹持板使得左、右U形部于开口一侧的强度加大,更不易变形;进一步的,在推拉槽的表面上设有用于防滑的波浪形凸起,起到防滑的作用,更易推拉。
[0016]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框架铝型材,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顶板、左U形部、右U形部,所述左、右U形部相对间隔设置,所述顶板通过两连接部分别与左、右U形部的一侧相连形成一推拉槽,所述左、右U形部相对顶板的一侧上配合形成一开口,所述左、右U形部靠近顶板的一侧向内折入形成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垂直于左U形部侧板,所述左、右U形部远离顶板的一侧上与第一加强板对应且不相连地的设有第二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靠近左U形部的一侧上设有两个平行的夹持板,所述两夹持板分别位于开口于顶板投影的左右两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U形部上位于开口处分别向内折入形成第二夹持板,所述两第二夹持板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第二夹持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左U形部、右U形部形成一斜坡,其夹角大小为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框架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上位于推拉槽的表面上设有用于防滑的波浪形凸起。
【文档编号】E06B1/04GK203476054SQ201320567024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黄长远, 傅孙明 申请人: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