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及其加长型原木杆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及其加长型原木杆组件,包括:开设有穿孔的一杆体,杆体通过轴向切剖而剖成多数切杆,各切杆具有彼此邻接的邻接面,每一切杆的邻接面开设有凹槽,各切杆的各凹槽则共同组合成前述穿孔;以及对应穿插于杆体的穿孔内的一金属梁。原木杆的加长型原木杆组件,包括:至少一螺柱;以及至少二原木杆,各该原木杆包含一杆体和一金属梁:该杆体,开设有一穿孔,该杆体通过轴向切剖而剖成多数切杆,各该切杆具有彼此邻接的一邻接面,每一该切杆的该邻接面开设有一凹槽,各该切杆的各该凹槽则共同组合成该穿孔;该金属梁,对应穿插于该杆体的该穿孔内,且该金属梁的至少一端开设有一螺孔;借此,以能提升原木杆的抗弯强度而不易于下垂。
【专利说明】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及其加长型原木杆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木杆,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家具且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及具有该原木杆的加长型原木杆组件。
【背景技术】
[0002]关于家具,现今已有利用原木所制成的家具,以配合室内的原木装潢的色泽、品味而求其一致性,或单独呈现原木家具的特色。
[0003]但是,以原木杆而言,原木杆的抗弯强度比金属杆差,当原木杆跨接于两点之间的距离偏长时,将易于下垂,且距离越长,下垂幅度越大,不但不美观,且时日一久,亦将扭曲变形而无法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主要在原木杆内穿插一金属梁,以提升原木杆的抗弯强度,从而既能保有原木材料的美观性,又能兼具金属杆的抗弯强度而不易于下垂。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包括:一杆体,开设有一穿孔,该杆体通过轴向切剖而剖成多数切杆,各该切杆具有彼此邻接的一邻接面,每一该切杆的该邻接面开设有一凹槽,各该切杆的各该凹槽则共同组合成该穿孔;以及一金属梁,对应穿插于该杆体的该穿孔内。
[0006]进一步,包括多数固定栓,每一该固定栓插接于彼此邻接的任二该邻接面之间。
[0007]进一步,包括二装饰体,各该装饰体具有一固接件,该金属梁的二端则分别具有一固接部,各该装饰体的各该固接件固接于该金属梁的各该固接部。
[0008]进一步,该金属梁具有彼此对应的二侧壁,其中的该一侧壁凸伸有一第一侧翼和一第三侧翼,其中的该另一侧壁则凸伸有一第二侧翼和一第四侧翼,各该凹槽与各该侧壁相对应,该二凹槽相对于该第一侧翼、该第二侧翼、该第三侧翼和该第四侧翼的内壁处对应开设有四嵌沟,该第一侧翼、该第二侧翼、该第三侧翼和该第四侧翼则分别对应嵌接于各该嵌沟内。
[0009]进一步,该金属梁还具有彼此对应的一顶壁和一底壁,该第一侧翼和该第二侧翼齐平于该顶壁,该第三侧翼和该第四侧翼则齐平于该底壁。
[0010]进一步,该金属梁还具有彼此对应的一顶壁和一底壁,该第一侧翼和该第二侧翼的高度靠近且低于该顶壁,该第三侧翼和该第四侧翼的高度则靠近且高于该底壁。
[0011]进一步,进一步包括一黏剂,该黏剂黏结于各该切杆的各该邻接面之间。
[0012]进一步,该黏剂进一步黏结于各该凹槽与该金属梁之间。
[0013]另一种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具有原木杆的加长型原木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螺柱;以及至少二个原木杆,各该原木杆包含一杆体和一金属梁:该杆体,开设有一穿孔,该杆体通过轴向切剖而剖成多数切杆,各该切杆具有彼此邻接的一邻接面,每一该切杆的该邻接面开设有一凹槽,各该切杆的各该凹槽则共同组合成该穿孔;该金属梁,对应穿插于该杆体的该穿孔内,且该金属梁的至少一端开设有一螺孔;其中,该至少一螺柱同轴地螺接于该至少二原木杆的该至少一端的该螺孔之间。
[0014]进一步,所述螺柱为多数设置,且各该金属梁具有位于最外侧的多数外侧面,各该外侧面轴向开设有一半螺槽,每一该金属梁的各该半螺槽与每一该原木杆之间并各螺接有该螺柱。
[0015]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
[0016]1、本实用新型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能提升原木杆的抗弯强度而不易于下垂。
[0017]2、本实用新型加长型原木杆组件,能让两两原木杆彼此对接而加长长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木杆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依据图1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原木杆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依据图3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依据图3的剖视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原木杆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原木杆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加长型原木杆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0026]图9为本实用新型依据图8于组合后的剖视图。
[00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加长型原木杆组件的具有另一种半螺槽的剖视图。
[0028]100…杆体
[0029]1、la、lb、Ic …切杆
[0030]11…邻接面
[0031]111…凹槽
[0032]112…嵌沟
[0033]113…插孔
[0034]12、12a、12b、12c …穿孔
[0035]200…固定栓
[0036]300、300a、300b、300c …金属梁
[0037]31…侧壁
[0038]311…第一侧翼
[0039]312…第三侧翼
[0040]32…侧壁
[0041]321…第二侧翼
[0042]322…第四侧翼
[0043]33…顶壁
[0044]34…底壁[0045]35…固接部
[0046]400…黏剂
[0047]500…装饰体
[0048]51…固接件
[0049]600…杆体
[0050]700…金属梁
[0051]71…外侧面
[0052]711…半螺槽
[0053]712…半螺槽
[0054]713…半圆部
[0055]714…直部
[0056]72…螺孔
[0057]800…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58]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59]如图f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以将家具中的原木杆增加抗弯强度。
[0060]如图1、图2所不为本实用新型原木杆的第一实施例,原木杆包括一杆体100和一金属梁300,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数固定栓200和黏剂400,其中的杆体100可为圆形柱、矩形柱或其它形柱,本实用新型并未限制。
[0061]杆体100轴向开设有一穿孔12,如图,杆体100通过轴向切剖而剖成多数切杆1,于本实施例中对半切剖成二切杆I,各个切杆I具有彼此邻接的一邻接面11,各个邻接面11并各开设有一凹槽111,使各个凹槽111能共同组合成前述的穿孔12。
[0062]金属梁300可为各种形状的梁体,于本实施例中为矩形梁体,金属梁300则对应穿插于杆体100的穿孔12内且彼此紧配。
[0063]每一固定栓200插接于二切杆I的彼此邻接的二邻接面11之间,于本实施例中,各邻接面11开设有多数插孔113,使固定栓200能插接于二邻接面11的相对二插孔113之间,从而让二切杆I彼此稳固地结合固定,以组合成本实用新型的原木杆。较佳者,还能在二邻接面11之间以黏剂400 (图中未示)加以黏结,或甚至进一步在二凹槽111与金属梁300之间加入黏剂,以更提升二切杆I之间以及杆体100与金属梁300之间的结合强度。
[0064]如图3、图4、图 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原木杆第二实施例,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处在于将第一实施例的金属梁300改为具有侧翼的金属梁300a,并将第一实施例的穿孔12改为具有嵌沟112的穿孔12a,详述如下。
[0065]金属梁300a具有彼此对应的二侧壁31、32以及彼此对应的一顶壁33和一底壁34,顶壁33和底壁34分别连接于二侧壁31、32的上端之间和下端之间。其中,侧壁31凸伸有一第一侧翼311和一第三侧翼312,另一侧壁32则凸伸有一第二侧翼321和一第四侧翼322,第一侧翼311和第三侧翼312插入与侧壁31相对应的其中一凹槽111的内壁(未标示符号),第二侧翼321和第四侧翼322则插入与另一侧壁32相对应的其中另一凹槽111的内壁(未标不符号),以提升金属梁300a与二切杆Ia之间的结合强度,省去第一实施例中的固定栓200。
[0066]在本实施例中,与其中一侧壁31相对应的凹槽111内壁开设有对应于第一侧翼311和第三侧翼312的二嵌沟112,此二嵌沟112并连通于左切杆Ia的凹槽111,使第一侧翼311和第三侧翼312分别嵌接于此二嵌沟112内;至于与其中另一侧壁32相对应的凹槽111内壁则开设有对应于第二侧翼321和第四侧翼322的另二嵌沟112,此另二嵌沟112则连通于右切杆Ia的凹槽111,使第二侧翼321和第四侧翼322分别嵌接于另二嵌沟112内。据此,以让具有侧翼的金属梁300a能紧配性地穿插固定于杆体100的穿孔12a内。
[0067]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侧翼311和第二侧翼321齐平于顶壁33,第三侧翼312和第四侧翼322则齐平于底壁34,使第二实施例的金属梁300a形成断面呈工字形的梁体(如图5所示);当然,亦可为双十字形的梁体(图中未示,但可参考第六图中的金属梁300b),也就是改让第一侧翼311和第二侧翼321的高度靠近且低于顶壁33,并让第三侧翼312和第四侧翼322的高度靠近且高于底壁34。
[0068]此外,由于金属梁300a露出于杆体100 二端,为求美观,故于杆体100的二端各安装有一装饰体500,并使装饰体500使用与杆体100相同的材质,以具有一致性;且二装饰体500的外径分别至少相同于杆体100的二端的外径,以具遮掩效果。详细而言,各装饰体500凸伸有一固接件51,金属梁300a的二端则分别具有一固接部35,各装饰体500的固接件51固接于金属梁300a的固接部35,于本实施例中,固接件51可为一螺杆,固接部35则为能与螺杆对应螺接的一螺孔。当然,此等设计亦可应用于前述第一实施例(图中未示)。
[0069]较佳者,如图5所示,还能在二邻接面11之间以黏剂400加以黏结,以更提升二切杆Ia之间的结合强度;进一步则还可黏结于各凹槽111与金属梁300a之间(图中未示),甚至黏结于各嵌沟112与各侧翼311、312、321、322之间(图中未示),以更进一步提升二切杆Ia与金属梁300a的结合强度。
[0070]如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原木杆第三实施例,大致与第二实施例相同,不同处在于将杆体100切剖成四半,也就是让杆体100通过轴向切剖而剖成四切杆lb,并将第二实施例的工字形金属梁300a改为不同形状的金属梁300b,详述如下。
[0071]四切杆Ib之间共同组合成一穿孔12b,穿孔12b内则穿插有断面呈双十字形的金属梁300b,如图,金属梁300b的第一侧翼311和第二侧翼321的高度靠近且低于顶壁33,第三侧翼312和第四侧翼322的高度则靠近且高于底壁34,以使断面呈双十字形。至于杆体100的穿孔12b也是对应于金属梁300b的形状,以利于金属梁300b能紧配性地穿插固定。
[0072]其中,每一切杆Ib各具二邻接面(未标示符号),第一侧翼311、第二侧翼321、第三侧翼312和第四侧翼322分别嵌插于左上切杆lb、右上切杆lb、左下切杆Ib和右下切杆Ib的一邻接面的嵌沟(112,参考图3、图5)内。
[0073]如第七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原木杆第四实施例,大致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处在于断面呈十字形的金属梁300c,详述如下。
[0074]杆体600可为一矩形柱且开设有一穿孔12c,杆体600通过轴向切剖而剖成二切杆lc,二切杆Ic的凹槽(未标示符号)则共同组合成穿孔12c,此一穿孔12c具对应于十字形金属梁300c的形状,以使金属梁300c能紧配性地穿插固定于穿孔12c内,以提升抗弯强度。
[0075]此外,前述图3、图4实施例的原木杆中,能于各邻接面之间以黏剂400加以黏结(如图6、图7所示),以更提升各切杆Ib之间或各切杆Ic之间的结合强度;甚至于还能进一步在凹槽与金属梁300b、300c之间加入黏剂400 (图中未示),以更提升杆体100与金属梁300b之间或杆体600与金属梁300c之间的结合强度。其中的第三实施例还能在各嵌沟112与各侧翼311、312、321、322之间加入黏剖(图中未示)。
[0076]如图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具有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的加长型原木杆组件,以能将两两原木杆彼此对接而加长长度。
[0077]如图8、图9九所示,加长型原木杆组件包括:至少一螺柱8以及至少二原木杆,于本实施例中以一根螺柱8和两支原木杆为例进行说明,且螺柱8并以双头螺丝为例进行说明。
[0078]各原木杆与前述图图7中的任一原木杆相同而皆包含一杆体100和一金属梁700,具体而言,杆体100的断面可为矩形、工字形、十字形或双十字形,于本实施例中则以十字形为例进行说明,杆体100则以两个切杆I为例进行说明,两切杆I之间并以黏剂400加以黏结。
[0079]金属梁700对应穿插于杆体100的穿孔12内,金属梁700的一端(或两端)开设有一螺孔72,以将螺柱8同轴地螺接于两原木杆一端的螺孔72之间,从而将两原木杆彼此对接而加长长度。
[0080]各金属梁700具有位于最外侧的多数外侧面71,各外侧面71轴向开设有一半螺槽711,每一金属梁700的各半螺槽711与每一原木杆之间则分别螺接有一根前述的螺柱8,以加强对接的结构强度。各半螺槽711并为径向拉长的半鱼眼槽。
[0081]如图10所示在揭示另一种半螺槽712 (图中尚未螺接螺柱8),其包含一半圆部713和连通于半圆部713的一直部714,各半圆部713分别露出于各外侧面71,各直部714的自由端则皆径向朝金属梁700的轴心延伸。
[008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较于先前技术具有以下功效:通过在原木材质的杆体100,600内紧配性地穿插固定有金属梁300、300a、300b、300c、700,以提升原木杆的抗弯强度,即使长度过长也不易于下垂,从而既能保有原木材料的美观性,又能兼具金属杆的抗弯强度,适合搭配室内的木质(原木)装潢或木质(原木)家具的色泽、品味而求其一致性。
[0083]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其它功效:
[0084](I).通过在各切杆1、la、lb、Ic的邻接面之间插接有多数固定栓200,以让各切杆之间能彼此稳固地结合固定。
[0085](2).通过在各切杆1、la、lb、Ic的邻接面之间加入黏剂400,以更提升各切杆之间的结合强度,甚至还能通过在各凹槽111与金属梁300、300a、300b、300c、700之间加入黏剂(或再进一步于各嵌沟112与各侧翼311、312、321、322之间加入黏剂),以更提升杆体100、600与金属梁300、300a、300b、300c、700之间的结合强度。
[0086](3).通过在金属梁300&、30013增设多数侧翼(311、312、321、322),以及将金属梁300c改为十字形结构,从而除了能强化金属梁300a、300b、300c本身的强度,还能因为多了各侧翼的嵌插面积而提升金属梁300a、300b、300c与杆体100、600之间的固定强度,并能因此而省去固定栓200的使用;甚至于更能增加黏剂400的附着面积,提升黏剂400的黏结效
果O
[0087](4).通过露出于杆体100、600 二端处的金属梁300、300a、300b、300c各安装有一装饰体500,以达到遮掩效果而具美观性;若再使装饰体500的材质相同于杆体100、600,就更具有一致性,使确能适于搭配室内的木质(原木)装潢或木质(原木)家具的色泽、品味。
[0088](5).通过螺柱8和开设于金属梁700的螺孔72,以能将两两原木杆彼此对接而加长长度。
[0089](6).通过半螺槽711、712和多数螺柱8,以能加强两两原木杆于对接时的结构强度。
[009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杆体,开设有一穿孔,该杆体通过轴向切剖而剖成多数切杆,各该切杆具有彼此邻接的一邻接面,每一该切杆的该邻接面开设有一凹槽,各该切杆的各该凹槽则共同组合成该穿孔;以及 一金属梁,对应穿插于该杆体的该穿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多数固定栓,每一该固定栓插接于彼此邻接的任二该邻接面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二装饰体,各该装饰体具有一固接件,该金属梁的二端则分别具有一固接部,各该装饰体的各该固接件固接于该金属梁的各该固接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梁具有彼此对应的二侧壁,其中的该一侧壁凸伸有一第一侧翼和一第三侧翼,其中的该另一侧壁则凸伸有一第二侧翼和一第四侧翼,各该凹槽与各该侧壁相对应,该二凹槽相对于该第一侧翼、该第二侧翼、该第三侧翼和该第四侧翼的内壁处对应开设有四嵌沟,该第一侧翼、该第二侧翼、该第三侧翼和该第四侧翼则分别对应嵌接于各该嵌沟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其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梁还具有彼此对应的一顶壁和一底壁,该第一侧翼和该第二侧翼齐平于该顶壁,该第三侧翼和该第四侧翼则齐平于该底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梁还具有彼此对应的一顶壁和一底壁,该第一侧翼和该第二侧翼的高度靠近且低于该顶壁,该第三侧翼和该第四侧翼的高度则靠近且高于该底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黏剂,该黏剂黏结于各该切杆的各该邻接面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其特征在于,该黏剂进一步黏结于各该凹槽与该金属梁之间。
9.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木杆的加长型原木杆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螺柱;以及 至少二个原木杆,各该原木杆包含一杆体和一金属梁: 该杆体,开设有一穿孔,该杆体通过轴向切剖而剖成多数切杆,各该切杆具有彼此邻接的一邻接面,每一该切杆的该邻接面开设有一凹槽,各该切杆的各该凹槽则共同组合成该穿孔; 该金属梁,对应穿插于该杆体的该穿孔内,且该金属梁的至少一端开设有一螺孔; 其中,该至少一螺柱同轴地螺接于该至少二原木杆的该至少一端的该螺孔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长型原木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为多数设置,且各该金属梁具有位于最外侧的多数外侧面,各该外侧面轴向开设有一半螺槽,每一该金属梁的各该半螺槽与每一该原木杆之间并各螺接有该螺柱。
【文档编号】A47B96/00GK203609058SQ201320785432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游有恒 申请人:雅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