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活动式可拆卸挡水闸板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4937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超高层建筑活动式可拆卸挡水闸板,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挡水板、底部固定结构、侧面固定结构和中部连接机构,所述底部固定结构包括底部方矩管、膨胀螺栓和底部卡槽,所述底部方矩管的上部开有安装孔,所述膨胀螺栓穿过安装孔,与底部方矩管的底部和地面或返台连接固定,在底部方矩管的安装孔处设置盖帽;底部方矩管的两端与两侧的墙体或门框相连,底部方矩管的两端分别安设有端盖;所述底部卡槽配设在底部方矩管的上部,所述侧面固定装置包括分别位于两侧墙体上的第一侧部卡槽和第二侧部卡槽,在第一侧部卡槽和第二侧部卡槽与墙体的连接处分别涂有硅酮密封胶;所述挡水板包括第一分板和第二分板,底部方矩管包括底部第一分管和底部第二分管,底部方矩管上对应设置底部第一分卡槽,底部第二分管上对应设置底部第二分卡槽;所述第一分板的底边插入底部第一分卡槽,第一分板的一侧边插入第一侧部卡槽,第一分板的另一侧边与中部连接机构的一侧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分板的底边插入底部第二分卡槽内,第二分板的一侧边与中部连接机构固定相连,第二分板的另一侧边插入第二侧部卡槽;各卡槽内分别配置有防水胶条,防水胶条与第一挡水板或第二挡水板压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活动式可拆卸挡水闸板,其特征在于,在底部第一分管和底部第二分管之间安设镀锌的角码;所述中部连接机构包括镀锌的角码和立柱,所述角码安设在底部第一分管和底部第二分管之间,所述立柱的下端与角码相连,立柱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中部卡槽和第二中部卡槽,所述第一分板的底边插入底部第一分卡槽,第一分板的一侧边插入第一侧部卡槽,第一分板的另一侧边插入第一中部卡槽,第二分板的底边插入底部第二分卡槽内,第二分板的一侧边插入第二中部卡槽,第二分板的一侧边插入第二侧部卡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活动式可拆卸挡水闸板,其特征在于,在底部卡槽、第一侧部卡槽、第二侧部卡槽上分别安装侧压螺栓,侧压螺栓的端部顶紧挡水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活动式可拆卸挡水闸板,其特征在于,挡水板的两侧表面设置有加强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活动式可拆卸挡水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胶条为三元乙丙防水胶条,卡在胶条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活动式可拆卸挡水闸板,其特征在于,各卡槽均为U型槽。

7.一种超高层建筑活动式可拆卸挡水闸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水板、底部方矩管、底部卡槽、第一侧部卡槽、第二侧部卡槽,其中在底部卡槽、第一侧部卡槽和第二侧部卡槽内分别固定有防水胶条;

步骤二、采用多个膨胀螺栓将底部方矩管固定在地面或返台上,在底部方矩管安装膨胀螺栓处设置盖帽做防水处理;

步骤三、在底部方矩管的两端安设端盖;

步骤四、通过多个钻尾螺钉将底面卡槽固定在底部方矩管的上部;

步骤五、通过多个钻尾螺钉和硅酮结构胶将侧面卡槽一和侧面卡槽二分别安装在两侧的墙体或门框上,并用硅酮密封胶做防水处理;

步骤六、安装挡水板,挡水板的底边插入底部卡槽内,挡水板的两个侧边分别插入第一侧部卡槽和第二侧部卡槽内;

步骤七、在底部卡槽、第一侧部卡槽、第二侧部卡槽上分别安装侧压螺栓,使侧压螺栓的端部顶紧挡水板,对挡水板施加侧向压力,使挡水板与防水胶条贴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活动式可拆卸挡水闸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挡水板迎水面的宽度大于1000mm时,挡水板包括第一分板和第二分板,底部方矩管包括底部第一分管和底部第二分管,底部卡槽包括底部第一分卡槽和底部第二分卡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活动式可拆卸挡水闸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底部方矩管安装完毕后,固定中部连接机构:即在底部第一分管和底部第二分管之间通过螺栓安设角码,角码与立柱的下端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相连,在立柱的两侧分别安设有第一中部卡槽和第二中部卡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活动式可拆卸挡水闸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挡水板时,所述第一分板的底边插入底部卡槽,第一分板的一侧边插入第一侧部卡槽,第一分板的另一侧边插入第一中部卡槽,第二分板的底边插入底部第二分卡槽,第二分板的一侧边插入第二中部卡槽,第二分板的一侧边插入第二侧部卡槽。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