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机的喷臂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09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洗碗机的喷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管,所述外管内限定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容纳通道,所述外管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形成为开口端,所述外管上设有与所述容纳通道导通的第一出水缝隙,所述外管绕其轴线可转动;

内管,所述内管沿所述外管的轴向延伸地设在所述容纳通道内,所述内管内限定有沿其轴向延伸的进水通路,所述内管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形成为进水端,所述内管上设有与所述进水通路导通的第二出水缝隙,所述第二出水缝隙与所述第一出水缝隙交叉布置,且在所述外管转动至任意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水缝隙与所述第二出水缝隙的交叉点形成喷射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的喷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最小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内管的最大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的喷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与所述开口端位于所述喷臂组件的同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的喷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开口端上设有适于与洗碗机的驱动轴配合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驱动齿轮配合驱动所述外管绕其轴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碗机的喷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为锥形齿轮或平面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洗碗机的喷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缝隙形成为沿所述外管的轴向延伸的螺旋形,所述第二出水缝隙形成为沿所述内管的轴向延伸的直线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碗机的喷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分别沿其轴向分成多段,每一段所述外管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出水缝隙,每一段所述外管上的所述第一出水缝隙分别形成为螺旋形,每一段所述内管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二出水缝隙,每一段所述内管上的所述第二出水缝隙分别形成为直线形,每一段所述外管上的所述第一出水缝隙与对应的每一段所述内管上的所述第二出水缝隙的交叉点分别形成所述喷射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碗机的喷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段所述外管上的所述第一出水缝隙在所述外管的轴向上的起点和终点相对于所述外管的轴线旋转的角度为360度的整数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碗机的喷臂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段所述外管上的所述第一出水缝隙的旋转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碗机的喷臂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管的轴向上,从所述开口端向另一端的每一段所述外管的轴向长度逐渐减小。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碗机的喷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缝隙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水缝隙沿所述内管的周向间隔开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洗碗机的喷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缝隙形成为沿所述外管的轴向延伸的直线形,所述第二出水缝隙形成为沿所述内管的轴向延伸的螺旋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洗碗机的喷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分别沿其轴向分成多段,每一段所述外管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出水缝隙,每一段所述外管上的所述第一出水缝隙分别形成为直线形,每一段所述内管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二出水缝隙,每一段所述内管上的所述第二出水缝隙分别形成为螺旋形,每一段所述外管上的所述第一出水缝隙与对应的每一段所述内管上的所述第二出水缝隙的交叉点分别形成所述喷射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洗碗机的喷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段所述内管上的所述第二出水缝隙在所述内管的轴向上的起点和终点相对于所述内管的轴线旋转的角度为360度的整数倍。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洗碗机的喷臂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端所述内管上的所述第二出水缝隙的旋转方向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洗碗机的喷臂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管的轴向上,从所述开口端向另一端的每一段所述外管的轴向长度逐渐减小。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洗碗机的喷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缝隙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水缝隙沿所述外管的周向间隔开布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