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鲜装置、保鲜控制方法、保鲜控制系统及烹饪器具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12305发布日期:2018-06-30 05:0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保鲜装置、保鲜控制方法、保鲜控制系统及烹饪器具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鲜装置、保鲜控制方法、保鲜控制系统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一般家庭贮存大米的时间较长,现有的贮存技术使大米胚乳直接暴露在外,易受外界湿热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容易吸湿,引起发热变质,往往出现蛀虫或发霉。同时,现有的贮存技术亦不能解决大米在骤冷骤热、高温烘干或日光暴晒、干燥大米急速吸湿或潮湿大米急速干燥的条件下,造成大量爆腰,产生较多碎米,降低大米品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保鲜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保鲜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保鲜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保鲜装置,包括:腔体,腔体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第一抽气口、第一进气口,腔体上端的横截面积大于腔体下端的横截面积;盖体组件,设置在第一进料口处;抽气组件,设置在腔体上的第一抽气口处;氮气充气组件,设置在腔体上的第一进气口处;下料组件,设置在腔体上的第一出料口处;柔性袋,设置在腔体内部,柔性袋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第一抽气口及第一进气口处相适配的第二进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二抽气口及第二进气口;其中,柔性袋的第二进料口与第一进料口、第二抽气口与腔体、第二进气口与腔体以及第二下料口与下料组件之间均是密封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保鲜装置包括腔体、盖体组件、抽气组件、氮气充气组件、下料组件及柔性袋。通过将柔性袋放入腔体内,利用抽气组件、氮气充气组件及下料组件将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一抽气口、第二抽气口、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及腔体进行密封连接后,将大米通过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放入到柔性袋内后,利用盖体组件将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及腔体密封盖合,经过抽真空后使得腔体内处于真空状态,隔绝了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避免大米因胚乳直接暴露在外,因吸收湿气引起发热变质的情况发生,进一步的,腔体上端的横截面积大于腔体下端的横截面积,便于大米的倒入、储存及放出,进一步的,将柔性袋设置在腔体内部,将大米装载在柔性袋内,柔性袋可相对腔体拆卸,便于后续清洗及跟换柔性袋,进一步的,利用抽气组件对柔性袋进行抽真空,使柔性袋内的氧气几乎排除,下料组件运动,使得下料组件与腔体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利用氮气充气组件向柔性袋内填充氮气,排除剩余空气后,下料组件复位,从而实现大米在氮气环境下的保鲜,降低了大米的呼吸强度,抑制了微生物及蛀虫的繁殖,提高了大米的贮存时间及大米的食用品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贮存装置因不能对大米进行妥善贮存而出现大米发霉变质、大量爆腰的问题。同时,该保鲜装置,操作简单、易行,进料、贮存及出料的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易于推广。

根据本发明上述的保鲜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保鲜装置还包括:上盖,设置在腔体的上端,第一进料口设置在上盖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进料口设置在腔体上端的上盖上,便于利用盖体组件将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及腔体密封盖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盖体组件包括:压紧盖,柔性袋的第二进料口通过压紧盖与第一进料口进行密封连接;第一密封盖,盖设在第一进料口处,扣设在压紧盖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利用压紧盖将柔性袋的第二进料口压紧在腔体上,使得柔性袋、第一进料口及压紧盖紧密贴合,固定且限定了进料口的形状,同时由于柔性袋材料的特点,压紧盖压紧后,使得柔性袋的第二进料口与腔体之间成密封的空间,进而起到支撑扩张柔性袋空间的作用,进一步的,将第一密封盖盖设在第一进料口处,扣设在压紧盖上,进而实现密封环境下的抽气、进气与下米的功能。同时,该装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拆卸方便,维护维修成本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抽气口与腔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盖,形成密封连接;第二进气口与腔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盖,形成密封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二抽气口与腔体之间、第二进气口与腔体之间设置第二密封盖及第三密封盖,即利用机械压紧的方式使得柔性袋的第二抽气口、第二进气口在第二密封盖、第三密封盖的扣压下紧密的贴合在腔体上,同时,由于柔性袋材料的特性,第二密封盖、第三密封盖压紧后,使得柔性袋第二抽气口、第二进气口与腔体之间成密封的空间,进而起到支撑扩张柔性袋空间的作用,进一步的,在第二抽气口与腔体之间、第二进气口与腔体之间设置第二密封盖、第三密封板,使得抽气组件、氮气充气组件可以通过第二密封盖、第三密封盖与柔性袋的第二抽气口、第二进气口相连接,进而实现抽真空后利用氮气保鲜的功能。同时,该装配结构密封效果好,且易于加工,互换性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抽气组件包括:真空泵;第一导管,第一导管的一端与真空泵相连接,第一导管的另一端插设在第二密封盖上,与柔性袋相通;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管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抽气组件包括真空泵、第一导管和第一电磁阀,真空泵通过第一导管将柔性袋内的氧气抽出,使得柔性袋处于无氧、密闭的状态,进而完成对大米的保鲜。进一步的,在第一导管上设置第一电磁阀,可以阻止气体回流,避免因压差导致气体的回流,使氧气通过导管进入到柔性袋内,无法实现保鲜的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氮气充气组件包括:氮气瓶,氮气瓶内容纳有氮气;第二导管,第二导管的一端与氮气瓶相连接,第二导管的另一端插设在第三密封盖上,与柔性袋相通;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导管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氮气充气组件包括氮气瓶、第二导管及第二电磁阀氮气瓶通过第二导管向柔性袋内输送氮气,使得柔性袋内的氧气几乎被排除,从而实现大米在氮气环境下的保鲜,降低了大米的呼吸强度,抑制了微生物及蛀虫的繁殖,提高了大米的贮存时间及大米的食用品质,进一步的,在第二导管上设置第二电磁阀,实现氮气的释放及第二管路的闭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下料组件包括:密封板,密封板通过转轴及设置在转轴上的扭簧与腔体相接触;驱动机构,与密封板相连接,驱动密封板的开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板通过转轴及扭簧与腔体相接触,当充气时,扭簧提供一定的抵抗力使柔性袋能够充满气体但不至于被冲破,当抽气时,扭簧提供一定的预紧力使密封板与腔体贴合,进一步的,在密封板连接处设置驱动机构,以实现密封板的开合,该装配结构简单易行,自动化程度高,故障率低,维护成本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密封件,设置在密封板上,当密封板处于闭合状态时,密封件与腔体相贴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件设置在密封板上,使得密封板处于闭合状态时,设置在密封板上的密封件因受挤压力的作用而发生弹性形变,与腔体紧密的贴合在一起,达到密封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密封件为密封软胶;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及与电机相连接的凸轮,凸轮与密封板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件为密封软胶,弹性模量小,使得密封板处于闭合状态时,设置在密封板上的密封件受挤压力的作用发生弹性形变,与腔体紧密的贴合在一起,达到密封效果;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及凸轮,由电机带动凸轮实现对密封板的开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保鲜控制方法,用于保鲜装置,保鲜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到保鲜装置的进料口密封信号时,打开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启动保鲜装置的真空泵,进行抽真空,满足真空条件后,关闭真空泵;接收到完成抽真空的信号,关闭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启动保鲜装置的驱动机构,将保鲜装置的密封板打开预设角度,进行充氮气;接收到完成充氮气的信号,关闭第二电磁阀,关闭密封板,驱动机构复位;接收下米指令,再次启动保鲜装置的驱动机构,开启所保鲜装置的密封板,进行下米;实时检测下米的下米量;当下米量达到预设米量时,关闭密封板,驱动机构复位;检测到密封板已关闭信号时,再次启动真空泵。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保鲜控制方法,检测到保鲜装置的进料口密封信号时,打开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启动保鲜装置的真空泵,进行抽真空,满足真空条件后,关闭真空泵,使得保鲜装置内处于真空状态,隔绝了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避免大米因胚乳直接暴露在外,因吸收湿气引起发热变质的情况发生,从而实现大米的保鲜,提高了大米的贮存时间及大米的食用品质;进一步的,接收到完成抽真空的信号,关闭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启动保鲜装置的驱动机构,将保鲜装置的密封板打开预设角度,进行充氮气,排除剩余空气,当接收到完成充氮气的信号,关闭第二电磁阀,关闭密封板,驱动机构复位,从而实现大米在氮气环境下的保鲜,降低了大米的呼吸强度,抑制了微生物及蛀虫的繁殖,提高了大米的贮存时间及大米的食用品质;进一步的,接收到下米指令后利用驱动机构带动密封板开启进而实现下米,自动化程度高;进一步的,通过实时检测下米的下米量,当下米量达到预设米量时,关闭密封板,驱动机构复位,实现了对下米量的精确测量,做到了按需所下,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进一步的,检测到密封板已关闭信号时,再次启动真空泵,对保鲜装置再次进行抽真空,实现循环保鲜。同时,该保鲜控制方法原理清晰明了,流程顺畅无卡滞,自动化程度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满足真空条件,关闭真空泵,具体包括:记录真空泵的开启时长;当真空泵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关闭真空泵。

在该技术方案中,依据真空泵的开启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时间作为判据,实现了对保鲜装置真空条件的精确控制,使得保鲜装置实现保鲜功能的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降低了使用成本,提升了产品品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行充氮气具体包括:记录充氮气的开启时长;当开启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间时,发送完成充氮气的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依据充氮气的开启时长释放达到第二预设时间作为判据,实现了对保鲜装置充氮气的精确控制,使得保鲜装置实现保鲜功能的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降低了使用成本,提升了产品品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保鲜控制系统,用于保鲜装置,保鲜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执行单元,用于检测到保鲜装置的进料口密封信号时,打开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启动保鲜装置的真空泵,进行抽真空,满足真空条件后,关闭真空泵;第二执行单元,用于接收到完成抽真空的信号,关闭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启动保鲜装置的驱动机构,将保鲜装置的密封板打开预设角度,进行充氮气;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到完成充氮气的信号,关闭第二电磁阀,关闭密封板,驱动机构复位;第三执行单元,用于接收下米指令,再次启动保鲜装置的驱动机构,开启保鲜装置的密封板,进行下米;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下米的下米量;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下米量达到预设米量时,关闭密封板,驱动机构复位;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检测到密封板已关闭信号时,再次启动真空泵。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保鲜控制系统,第一执行单元检测到保鲜装置的进料口密封信号后,打开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启动保鲜装置的真空泵,进行抽真空,满足真空条件后,关闭真空泵,使得保鲜装置内处于真空状态,隔绝了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避免大米因胚乳直接暴露在外,因吸收湿气引起发热变质的情况发生,从而实现大米的保鲜,提高了大米的贮存时间及大米的食用品质;进一步的,第二执行单元接收到完成抽真空的信号,关闭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启动保鲜装置的驱动机构,将保鲜装置的密封板打开预设角度,进行充氮气,第一控制单元接收到完成充氮气的信号,关闭第二电磁阀,关闭密封板,驱动机构复位,从而实现大米在氮气环境下的保鲜,降低了大米的呼吸强度,抑制了微生物及蛀虫的繁殖,提高了大米的贮存时间及大米的食用品质;进一步的,第三执行单元接收到下米指令后利用驱动机构带动密封板开启进而实现下米,自动化程度高;进一步的,检测单元实时检测下米的下米量,当下米量达到预设米量时,第二控制单元驱动机构复位,实现了对下米量的精确测量,做到了按需所下,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进一步的,第三控制单元检测到密封板已关闭信号时,再次启动真空泵,对保鲜装置再次进行抽真空,实现循环保鲜。该保鲜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精确且实时的完成用户指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保鲜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计时单元,用于记录真空泵的开启时长;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真空泵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关闭真空泵。

在该技术方案中,依据第一计时单元记录的真空泵的开启时长,利用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开启时间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时间作为判据,实现了对保鲜装置真空条件的精确控制,使得保鲜装置实现保鲜功能的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降低了使用成本,提升了产品品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保鲜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计时单元,用于记录充氮气的开启时长;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开启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间时,发送完成充氮气的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依据第二计时单元记录的充氮气的开启时长,利用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开启时间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时间作为判据,实现了对保险装置充氮气的精确控制,使得保鲜装置实现保鲜功能的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降低了使用成本,提升了产品品质。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所述的保鲜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应用上述的保鲜装置,经过抽真空及充氮气后使得保鲜装置的柔性袋内充满氮气,隔绝了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降低了大米的呼吸强度,抑制了微生物及蛀虫的繁殖,实现了保鲜功能,提高了贮存物质的时间,提升了产品使用性能和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所述的保鲜控制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应用上述的保鲜控制系统,经过抽真空及充氮气后,使得保鲜装置的柔性袋内充满氮气,隔绝了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降低了大米的呼吸强度,抑制了微生物及蛀虫的繁殖,实现了保鲜功能,提高了贮存物质的时间,提升了产品使用性能和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豆浆机。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保鲜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鲜装置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鲜装置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鲜装置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鲜装置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保鲜装置,10腔体,102上盖,20盖体组件,202压紧盖,204第一密封盖,30抽气组件,302真空泵,304第一导管,306第一电磁阀,40下料组件,402密封板,404转轴,406扭簧,408电机,410凸轮,50柔性袋,60第二密封盖,70氮气充气组件,702氮气瓶,704第二导管,706第二电磁阀,80第三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保鲜装置1、保鲜控制方法、保鲜控制系统及烹饪器具。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保鲜装置1,包括:腔体10,腔体10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第一抽气口、第一进气口,腔体10上端的横截面积大于腔体10下端的横截面积;盖体组件20,设置在第一进料口处;抽气组件30,设置在腔体10上的第一抽气口处;氮气充气组件70,设置在腔体10上的第一进气口处;下料组件40,设置在腔体10上的第一出料口处;柔性袋50,设置在腔体10内部,柔性袋50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第一抽气口及第一进气口处相适配的第二进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二抽气口及第二进气口;其中,柔性袋50的第二进料口与第一进料口、第二抽气口与腔体10、第二进气口与腔体10以及第二下料口与下料组件40之间均是密封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保鲜装置1包括腔体10、盖体组件20、抽气组件30、氮气充气组件70、下料组件40及柔性袋50。通过将柔性袋50放入腔体10内,利用抽气组件30、氮气充气组件70及下料组件40将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一抽气口、第二抽气口、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及腔体10进行密封连接后,将大米通过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放入到柔性袋50内后,利用盖体组件20将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及腔体10密封盖合,经过抽真空后使得腔体10内处于真空状态,隔绝了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避免大米因胚乳直接暴露在外,因吸收湿气引起发热变质的情况发生,进一步的,腔体10上端的横截面积大于腔体10下端的横截面积,便于大米的倒入、储存及放出,进一步的,将柔性袋50设置在腔体10内部,将大米装载在柔性袋50内,柔性袋50可相对腔体10拆卸,便于后续清洗及跟换柔性袋50,进一步的,利用抽气组件30对柔性袋50进行抽真空,使柔性袋50内的氧气几乎排除,下料组件40运动,使得下料组件40与腔体10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利用氮气充气组件70向柔性袋50内填充氮气,排除剩余空气后,下料组件40复位,从而实现大米在氮气环境下的保鲜,降低了大米的呼吸强度,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使得蛀虫在36小时内因缺氧而全部死亡,提高了大米的贮存时间及大米的食用品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贮存装置因不能对大米进行妥善贮存而出现大米发霉变质、大量爆腰的问题。同时,该保鲜装置1,操作简单、易行,进料、贮存及出料的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易于推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保鲜装置1还包括:上盖102,设置在腔体10的上端,第一进料口设置在上盖102上。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进料口设置在腔体10上端的上盖102上,便于利用盖体组件20将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及腔体10密封盖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盖体组件20包括:压紧盖202,柔性袋50的第二进料口通过压紧盖202与上盖102进行密封连接;第一密封盖204,盖设在第一进料口处,扣设在压紧盖202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利用压紧盖202将柔性袋50的第二进料口压紧在上盖102上,使得柔性袋50、上盖102及压紧盖202紧密贴合,固定且限定了进料口的形状,同时由于柔性袋50材料的特点,压紧盖202压紧后,使得柔性袋50的第二进料口与腔体10之间成密封的空间,进而起到支撑扩张柔性袋50空间的作用,进一步的,将第一密封盖204盖设在第一进料口处,扣设在压紧盖202上,使得上盖102具有开与合的作用,进而实现密封环境下的抽气、进气与下米的功能。同时,该装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拆卸方便,维护维修成本低。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抽气口与腔体10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盖60,形成密封连接;第二进气口与腔体10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盖80,形成密封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二抽气口与腔体10之间、第二进气口与腔体10之间设置第二密封盖60及第三密封盖80,即利用机械压紧的方式使得柔性袋50的第二抽气口、第二进气口在第二密封盖60、第三密封盖80的扣压下紧密的贴合在腔体10上,同时,由于柔性袋50材料的特性,第二密封盖60、第三密封盖80压紧后,使得柔性袋50第二抽气口、第二进气口与腔体10之间成密封的空间,进而起到支撑扩张柔性袋50空间的作用,进一步的,在第二抽气口与腔体10之间、第二进气口与腔体10之间设置第二密封盖60、第三密封板402,使得抽气组件30、氮气充气组件70可以通过第二密封盖60、第三密封盖80与柔性袋50的第二抽气口、第二进气口相连接,进而实现抽真空后利用氮气保鲜的功能。同时,该装配结构密封效果好,且易于加工,互换性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抽气组件30包括:真空泵302;第一导管304,第一导管304的一端与真空泵302相连接,第一导管304的另一端插设在第二密封盖60上,与柔性袋50相通;第一电磁阀306,第一电磁阀30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管304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抽气组件30包括真空泵302、第一导管304和第一电磁阀306,真空泵302通过第一导管304将柔性袋50内的氧气抽出,使得柔性袋50处于无氧、密闭的状态,进而完成对大米的保鲜。进一步的,在第一导管304上设置第一电磁阀306,可以阻止气体回流,避免因压差导致气体的回流,使氧气通过导管进入到柔性袋50内,无法实现保鲜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所示,氮气充气组件70包括:氮气瓶702,氮气瓶702内容纳有氮气;第二导管704,第二导管704的一端与氮气瓶702相连接,第二导管704的另一端插设在第三密封盖80上,与柔性袋50相通;第二电磁阀706,第二电磁阀70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导管704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氮气充气组件70包括氮气瓶702、第二导管704及第二电磁阀706氮气瓶702通过第二导管704向柔性袋50内输送氮气,使得柔性袋50内的氧气几乎被排除,从而实现大米在氮气环境下的保鲜,降低了大米的呼吸强度,抑制了微生物及蛀虫的繁殖,提高了大米的贮存时间及大米的食用品质,进一步的,在第二导管704上设置第二电磁阀706,实现氮气的释放及第二管路的闭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下料组件40包括:密封板402,密封板402通过转轴404及设置在转轴404上的扭簧406与腔体10相接触;驱动机构,与密封板402相连接,驱动密封板402的开合。

在该实施例中,密封板402通过转轴404及扭簧406与腔体10相接触,当充气时,扭簧406提供一定的抵抗力使柔性袋50能够充满气体但不至于被冲破,当抽气时,扭簧406提供一定的预紧力使密封板402与腔体10贴合,进一步的,在密封板402连接处设置驱动机构,以实现密封板402的开合,该装配结构简单易行,自动化程度高,故障率低,维护成本低。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密封件,设置在密封板402上,当密封板402处于闭合状态时,密封件与腔体10相贴合。

在该实施例中,密封件设置在密封板402上,使得密封板402处于闭合状态时,设置在密封板402上的密封件因受挤压力的作用而发生弹性形变,与腔体10紧密的贴合在一起,达到密封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密封件为密封软胶;驱动机构包括:电机408,及与电机408相连接的凸轮410,凸轮410与密封板402相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密封件为密封软胶,弹性模量小,使得密封板402处于闭合状态时,设置在密封板402上的密封件受挤压力的作用发生弹性形变,与腔体10紧密的贴合在一起,达到密封效果;驱动电机408包括电机408及凸轮410,由电机408带动凸轮410实现对密封板402的开合。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保鲜控制方法,用于保鲜装置1,保鲜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到保鲜装置1的进料口密封信号时,打开第一电磁阀306,关闭第二电磁阀706,启动保鲜装置1的真空泵302,进行抽真空,满足真空条件后,关闭真空泵302;接收到完成抽真空的信号,关闭第一电磁阀306,打开第二电磁阀706,启动保鲜装置1的驱动机构,将保鲜装置1的密封板402打开预设角度,进行充氮气;接收到完成充氮气的信号,关闭第二电磁阀706,关闭密封板402,驱动机构复位;接收下米指令,再次启动保鲜装置1的驱动机构,开启所保鲜装置1的密封板402,进行下米;实时检测下米的下米量;当下米量达到预设米量时,关闭密封板402,驱动机构复位;检测到密封板402已关闭信号时,再次启动真空泵30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保鲜控制方法,检测到保鲜装置1的进料口密封信号时,打开第一电磁阀306,关闭第二电磁阀706,启动保鲜装置1的真空泵302,进行抽真空,满足真空条件后,关闭真空泵302,使得保鲜装置1内处于真空状态,隔绝了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避免大米因胚乳直接暴露在外,因吸收湿气引起发热变质的情况发生,从而实现大米的保鲜,提高了大米的贮存时间及大米的食用品质;进一步的,接收到完成抽真空的信号,关闭第一电磁阀306,打开第二电磁阀706,启动保鲜装置1的驱动机构,将保鲜装置1的密封板402打开预设角度,进行充氮气,排除剩余空气,当接收到完成充氮气的信号,关闭第二电磁阀706,关闭密封板402,驱动机构复位,从而实现大米在氮气环境下的保鲜,降低了大米的呼吸强度,抑制了微生物及蛀虫的繁殖,提高了大米的贮存时间及大米的食用品质;进一步的,接收到下米指令后利用驱动机构带动密封板402开启进而实现下米,自动化程度高;进一步的,通过实时检测下米的下米量,当下米量达到预设米量时,关闭密封板402,驱动机构复位,实现了对下米量的精确测量,做到了按需所下,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进一步的,检测到密封板402已关闭信号时,再次启动真空泵302,对保鲜装置1再次进行抽真空,实现循环保鲜。同时,该保鲜控制方法原理清晰明了,流程顺畅无卡滞,自动化程度高。具体的,保鲜装置1的密封板402与腔体10的打开预设角度的取值范围为5°至3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满足真空条件,关闭真空泵302,具体包括:记录真空泵302的开启时长;当真空泵302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关闭真空泵302。

在该实施例中,依据真空泵302的开启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时间作为判据,实现了对保鲜装置1真空条件的精确控制,使得保鲜装置1实现保鲜功能的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降低了使用成本,提升了产品品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进行充氮气具体包括:记录充氮气的开启时长;当开启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间时,发送完成充氮气的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依据充氮气的开启时长释放达到第二预设时间作为判据,实现了对保鲜装置1充氮气的精确控制,使得保鲜装置1实现保鲜功能的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降低了使用成本,提升了产品品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保鲜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S602,检测保鲜装置1的进料口密封信号;

步骤S604,打开第一电磁阀306,关闭第二电磁阀706;

步骤S606,启动保鲜装置1的真空泵302,进行抽真空;

步骤S608,记录真空泵302的开启时长;

步骤S610,真空泵302的开启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时间;若步骤S610的比较结果为真空泵302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则进入步骤S612;

步骤S612,关闭真空泵302;在上述步骤中,若步骤S610的比较结果为真空泵302的开启时长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则进入步骤S608;

步骤S614,接收到完成抽真空的信号;

步骤S616,关闭第一电磁阀306,打开第二电磁阀706;

步骤S618,启动驱动机构,将密封板402打开;

步骤S620,密封板402与腔体10打开角度是否达到预设角度;若步骤S620的比较结果为密封板402与腔体10打开角度达到预设角度,则进入步骤S622;

步骤S622,充氮气;在上述步骤中,若步骤S620的比较结果为密封板402与腔体10打开角度未达到预设角度,则进入步骤S618;

步骤S624,记录充氮气的开启时长;

步骤S626,充氮气的开启时长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时间;若步骤S626的比较结果为充氮气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间,则进入步骤S628;

步骤S628,关闭第二电磁阀706,关闭密封板402,驱动电机408复位;上述步骤中,若步骤S626的比较结果为充氮气的开启时长未达到第二预设时间,则进入步骤S624;

步骤S630,接收下米指令;

步骤S632,启动驱动机构,开启密封板402;

步骤S634,下米;

步骤S636,下米量是否达到预设米量;若步骤S636的比较结果为下米量达到预设米量,则进入步骤S638;

步骤S638,关闭密封板402,驱动机构复位;在上述步骤中,若步骤S636的比较结果为下米量未达到预设米量,则进入步骤S634;

步骤S640,检测密封板402已关闭信号;若步骤S640的比较结果为检测到密封板402已关闭信号,则进入步骤S606;若步骤S640的比较结果为未检测到密封板402已关闭信号,则进入步骤S638。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保鲜控制系统,用于保鲜装置1,保鲜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执行单元,用于检测到保鲜装置1的进料口密封信号时,打开第一电磁阀306,关闭第二电磁阀706,启动保鲜装置1的真空泵302,进行抽真空,满足真空条件后,关闭真空泵302;第二执行单元,用于接收到完成抽真空的信号,关闭第一电磁阀306,打开第二电磁阀706,启动保鲜装置1的驱动机构,将保鲜装置1的密封板402打开预设角度,进行充氮气;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到完成充氮气的信号,关闭第二电磁阀706,关闭密封板402,驱动机构复位;第三执行单元,用于接收下米指令,再次启动保鲜装置1的驱动机构,开启保鲜装置1的密封板402,进行下米;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下米的下米量;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下米量达到预设米量时,关闭密封板402,驱动机构复位;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检测到密封板402已关闭信号时,再次启动真空泵30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保鲜控制系统,第一执行单元检测到保鲜装置1的进料口密封信号后,打开第一电磁阀306,关闭第二电磁阀706,启动保鲜装置1的真空泵302,进行抽真空,满足真空条件后,关闭真空泵302,使得保鲜装置1内处于真空状态,隔绝了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避免大米因胚乳直接暴露在外,因吸收湿气引起发热变质的情况发生,从而实现大米的保鲜,提高了大米的贮存时间及大米的食用品质;进一步的,第二执行单元接收到完成抽真空的信号,关闭第一电磁阀306,打开第二电磁阀706,启动保鲜装置1的驱动机构,将保鲜装置1的密封板402打开预设角度,进行充氮气,第一控制单元接收到完成充氮气的信号,关闭第二电磁阀706,关闭密封板402,驱动机构复位,从而实现大米在氮气环境下的保鲜,降低了大米的呼吸强度,抑制了微生物及蛀虫的繁殖,提高了大米的贮存时间及大米的食用品质;进一步的,第三执行单元接收到下米指令后利用驱动机构带动密封板402开启进而实现下米,自动化程度高;进一步的,检测单元实时检测下米的下米量,当下米量达到预设米量时,第二控制单元驱动机构复位,实现了对下米量的精确测量,做到了按需所下,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进一步的,第三控制单元检测到密封板402已关闭信号时,再次启动真空泵302,对保鲜装置1再次进行抽真空,实现循环保鲜。该保鲜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精确且实时的完成用户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保鲜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计时单元,用于记录真空泵302的开启时长;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真空泵302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关闭真空泵302。

在该实施例中,依据第一计时单元记录的真空泵302的开启时长,利用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开启时间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时间作为判据,实现了对保鲜装置1真空条件的精确控制,使得保鲜装置1实现保鲜功能的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降低了使用成本,提升了产品品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保鲜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计时单元,用于记录充氮气的开启时长;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开启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间时,发送完成充氮气的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依据第二计时单元记录的充氮气的开启时长,利用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开启时间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时间作为判据,实现了对保险装置充氮气的精确控制,使得保鲜装置1实现保鲜功能的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降低了使用成本,提升了产品品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所述的保鲜装置1。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应用上述的保鲜装置1,经过抽真空及充氮气后使得保鲜装置1的柔性袋50内充满氮气,隔绝了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降低了大米的呼吸强度,抑制了微生物及蛀虫的繁殖,实现了保鲜功能,提高了贮存物质的时间,提升了产品使用性能和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所述的保鲜控制系统。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应用上述的保鲜控制系统,经过抽真空及充氮气后,使得保鲜装置1的柔性袋50内充满氮气,隔绝了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降低了大米的呼吸强度,抑制了微生物及蛀虫的繁殖,实现了保鲜功能,提高了贮存物质的时间,提升了产品使用性能和用户体验。

优选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豆浆机。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