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静音除尘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146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静音除尘喷雾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清洁装置,尤其涉及喷雾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清洁产品中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吸力来将尘土、赃物或者其他物体离开其所附着的表面,以达到清洁的效果,此种方式虽然简单实用,但缺点在于所产生的噪音大,且这种吸力容易吸附上不需要清洁的物体,另外在吸尘装置靠近尘土之前,尘土已经被吸力搅动,更容易造成尘土飞扬;另有少数产品采用喷水清洁的方式,能够喷出细小的水流清洁灰尘的附着面,但并非所有的附着面或者被清洁物都适合采用喷水式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静音除尘喷雾装置,它能够有效地附着被清洁物,同时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有效地降低了清洁时所产生的令人烦恼的噪音;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静音除尘喷雾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穿装有用来排出脏物的排出管13,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内部安装电机的第一腔室,电机输出轴穿过第一腔室并与设置有叶轮的旋转部连接,旋转部内壁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部与输出轴连接且底部通过连接轴与第一叶轮连接,旋转部的外壁还设置有第二叶轮,第一叶轮向下排风且第二叶轮的叶片旋向与第一叶轮相反,第一腔室固定的套有盖板,盖板从旋转部的顶部通过并向下延伸,旋转部与盖板、进入管间隙配合,进入管紧密配合的穿过盖板,旋转部的连接杆上设置有凸出部,连接轴内部开有第二腔室,c形锁止件通过弹簧设置在第二腔室内,c形锁止件包括有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两端的上凸块与下凸块,上、下凸块可滑动的从连接轴伸出,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供上凸块卡入式连接的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c形锁止件替换为f形锁止件,f形锁止件的主体穿过下凸块后延伸至接近第二腔室的底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旋转部外壁上设置有滤网,盖板上设置有向外倾斜延伸的导流板,导流板环绕的设置在盖板上,且导流板上阵列的设置有多个排放缺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电机输出轴底部分为相互套装的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外壁设置的上卡块通过弹簧与下部分外壁设置下卡块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叶轮上设置有清洁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清洁部为软性吸水材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清洁部为同轴可转动的穿装在第一叶轮叶片上的多个清洁辊,相邻叶片上的清洁辊交错布置。

有益效果:将传统的吸力清洁装置改为叶轮吹出流体循环的清洁方式,彻底解决了吸力清洁装置噪音大的问题,清洁过称柔和不伤及附着面的表面,同时方便拆卸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仰视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主视图的f-f俯视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右视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旋转部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旋转部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连接轴结构放大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的锁止件第一实施例结构放大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锁止件第二实施例结构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新型静音除尘喷雾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穿装有用来排出脏物的排出管13,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设置有内部安装电机4的第一腔室2,电机4输出轴穿过第一腔室2并与设置有叶轮的旋转部100连接,旋转部100内壁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顶部与输出轴连接且底部通过连接轴101与第一叶轮11连接,旋转部100的外壁还设置有第二叶轮12,第一叶轮11向下排风且第二叶轮12的叶片旋向与第一叶轮11相反,第一腔室2固定的套有盖板31,盖板31从旋转部100的顶部通过并向下延伸,旋转部100与盖板31、进入管6间隙配合,进入管6紧密配合的穿过盖板31,旋转部100的连接杆10上设置有凸出部17,连接轴101内部开有第二腔室18,c形锁止件19通过弹簧设置在第二腔室内18,c形锁止件19包括有主体191和设置在主体191两端的上凸块192与下凸块193,上、下凸块可滑动的从连接轴101伸出,电机4输出轴上设置有供上凸块192卡入式连接的孔。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清洁设备采用吸力吸尘导致的噪音大的问题,提供了喷雾装置,壳体1内通过第一腔室2安装有提供动力的电机4,电源线5从壳体1顶部插入第一腔室2内为电机4供电,电机4输出轴从第一腔室2伸出后连接有旋转部100,旋转部100是带有两组叶轮且两组叶轮的螺旋方向相反,具体是在旋转部100内外各设置一组叶轮,第一叶轮11的作用是从上到下排风,将旋转部100内的物质排出旋转部100内,而因为设置在旋转部100外壁的第二叶轮12由于螺旋方向与第一叶轮11相反,故而旋转部100在一个转动方向下时第二叶轮12是将壳体1外的物质吸入壳体1内的;在第一叶轮11和第二叶轮12的作用下,旋转部100内的物质从旋转部100内排出,再从壳体1外吸入壳体1内,形成一个流动路径;第一叶轮11是安装在连接杆10上,连接杆10是以圆柱形旋转部100圆心为原点,呈放射状的连接在旋转部100内壁上,在旋转部内形成类似于镂空的底部,第一叶轮11安装在众多连接杆10的中心点下;第一腔室2的外壁套装有呈盘状的盖板31,盖板31开有供进入管6进入的孔且与进入管6紧密配合,盖板31从旋转部100的顶部通过并向下延伸,形成类似于唇板的形状,还可以是类似于脸盆四周边缘的环状提手,同时进入管6也是与旋转部100间隙配合的,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防止从进入管6排出的气体从旋转部100顶部散失。当使用时,流体从进入管6进入旋转部100内,在旋转部100的带动下,第一叶轮11的旋转着将流体排出,由于第一叶轮11已经足够靠近地面,从第一叶轮11排出的流体在旋转离心作用下迅速向四周扩散,与第一叶轮11旋向相反的第二叶轮12再将扩散的流体吸入壳体1与旋转部100之间的部分,并从设置在壳体1内旋转部100外的排出管13排出,流体从旋转部100排出后再进入壳体1内的过程就是清洁的过程,使用流体的循环达到清洁的作用。旋转部100的连接杆10上设置有凸出部17,且连接杆10下通过连接轴101连接有第一叶轮11,连接轴101内部开有第二腔室18,c形锁止件19通过弹簧设置在第二腔室18内,c形锁止件19包括有主体191和设置在主体191两端的上凸块192与下凸块193,上、下凸块193可滑动的从连接轴101伸出,电机4输出轴上设置有供上凸块192卡入式连接的孔。为解决旋转部100整体可拆卸的的问题,在旋转部100的连接杆10上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出部17,连接杆10底部通过连接轴101与第一叶轮11连接,连接杆10的凸起部滑动的插入输出轴,连接轴101内设置有c形锁止件19,c形锁止件19是有主体191和设置在主体191上的上凸块192与下凸块193构成,锁止件19通过弹簧连接在连接轴101内的第二腔室18内,上凸块192从凸出部17侧壁伸出而下凸块193从连接轴101侧壁伸出,相应的在输出轴上也开有供上凸块192伸出的孔;使用时向下按压c形锁止件19的下凸块193,将整个c形锁止件19压向第二腔室18内,然后将凸出部17向上插入输出轴,在松开下凸块193后,上凸块192在弹簧的带动下从输出轴的孔伸出,将旋转部100锁止在输出轴上。

将c形锁止件19替换为f形锁止件19’,f形锁止件19’的主体191’穿过下凸块193’后延伸至接近第二腔室18的底部。旋转部100外壁上设置有滤网8,盖板31上设置有向外倾斜延伸的导流板3,导流板3环绕的设置在盖板31上,且导流板3上阵列的设置有多个排放缺口7。电机4输出轴底部末端设置有相互套装的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外壁设置的上卡块14通过弹簧与下部分外壁设置下卡块15连接。第一叶轮11上设置有清洁部16。清洁部16为软性吸水材质。清洁部16还可以是同轴的穿装在第一叶轮11叶片上的多个清洁辊,相邻叶片上的清洁辊交错布置。为了避免出现弹簧疲劳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按压力度不均,例如按下下凸块193后发现上凸块192因为力的分布不均导致位移不明显的问题,提供了将c形锁止件19替换为f形锁止件19的方案,f形锁止件19’与c形锁止件19的区别在于主体191’的延长,主体191`向下延伸至靠近第二腔室18底部的位置,使得下凸块193`的位置处于主体191`的中间位置,从而解决了按压力度不均的问题。为能提供更好的流体排放效果,加速流体流速,在盖板31边缘设置有导流板3,导流板3边缘与壳体1内壁连接,在导流板3上阵列的设置有多个用来排放流体的排放缺口7,提供风口效应以加速流体流速,当地面出现了较大颗粒时,为了避免将其吸入排出管13,在旋转部100的外壁设置有盘状的过滤网8,过滤网8的边缘与壳体的内壁间隙配合。同时为避免第一叶轮11与地面硬性碰撞,将电机4的输出轴底部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分为相互滑动套装在一起的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外壁的上卡块14通过弹簧与下部分外壁的下卡块15连接,实现了弹性缓冲的功能。为提供第一叶轮11的清洁效果,在第一叶轮11的设置了用来清洁地面的清洁部16,清洁部16可采用任何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了清洁部16采用软性吸水材质例如海绵体等。清洁部16还可以采用同轴的穿装在第一叶轮11的叶片上清洁辊,但第一叶轮11是转动的,为了避免出现清洁漏洞,相邻的叶片上的清洁辊是交错布局的,当第一叶轮11停留在一个位置时,第一叶轮11一个转动周期就能完全清洁地面,而不会出现清洁辊的缝隙没有被清洁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