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提示饮用适宜性的智能水杯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6435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提示饮用适宜性的智能水杯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水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提示饮用适宜性的智能水杯和方法。



背景技术:

水杯是使用频率很高的日常生活用品,传统水杯的功能一般仅仅为简单储水备饮。人们大多将饮品装入水杯,等待温度适宜后饮用;或同时装入冷饮和热饮,混合出适宜的温度后,直接饮用。

使用现有普通水杯,只能根据经验或通过实际尝试,判断液体温度是否适宜饮用,既不方便又不准确。尤其是因为疏忽或误判,大口饮用超过人体口腔温度承受范围的高温饮品,极易造成人身伤害。

使用现有带温度显示的水杯,用户虽然能看到液体的温度值,但不能直接获知液体的饮用适宜度和饮用体验,而是需要有用户根据温度推断。如显示温度为“60”摄氏度,是超过人体口腔承受阈值饮用会造成伤害,还是烫但可以饮用,或是不冷不热恰好适宜饮用,需要用户自己推断。其实用户并不关心具体的温度值,而是关心对应温度下液体是否适宜饮用,饮用体验是冰、凉、温、热、烫中的哪种。

现有的带温度显示的水杯仅仅只能提供给视觉健全的人使用,不能给盲人使用,同时视力不好的人也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够提示用户饮用适宜性的、能够统计用户饮水习惯的,并且还同时适用于视力障碍人群,听觉障碍人群的智能水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实现提示饮用适宜性的智能水杯,包括杯体,还包括

供电模块、处理器、第一温度感应器、第二温度感应器、提示装置;

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用于获取液体温度并上传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预设温度范围,所述每一个温度范围对应一个饮用适宜性,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液体温度与所述温度范围对比,并初步判断饮用适宜性;

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用于获取环境温度并上传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利用所述环境温度对初步判断结果进行优化;

所述提示装置用于接收处理器的饮用适宜性判断信号并提示用户,所述提示装置至少包括指示灯、喇叭和振动马达中的两种。

除了采集液体温度外还采集环境的温度,能够对相应环境温度做相应调整,实现更准确的判断,提示装置至少包括指示灯、喇叭和振动马达中的两种,使得适用的人群更广,特别对于视觉,听觉障碍的人群也适用。

进一步限定,还包括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位于所述水杯底部,所述压力感应器用于判断所述水杯是否被端起,所述压力感应器的压力数据上传处理器。

在水杯被端起时振动马达和喇叭开始工作,能够节约供电模块的电能,特别是供电模块为电池供电时,能够提高续航的时间。

进一步限定,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将所述压力数据上传到云平台。

可以对压力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压力感应器测量空杯底的初始压力数值,统计压力数据和初始压力数值相等的次数,用户能够根据统计结果调整饮用水的量和习惯,实现生活的健康管理。

进一步限定,所述杯体有双层杯壁,所述杯壁包括内层杯壁、外层杯壁,所述内层杯壁和所述外层杯壁之间形成容纳腔;

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设置于内层杯壁的外侧,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设置于外层杯壁的外侧。

实现各种硬件的安装。

进一步限定,所述容纳腔内填充隔热材料

隔热材料能够有效的对杯内和杯外进行隔热,一方面能够对杯内的水进行保温,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第一温度感应器和第二温度感应器测量温度的准确性。

一种实现提示饮用适宜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水杯中采集液体温度;

根据液体温度的范围初步判定适合饮用适宜性;

采集环境温度;

根据环境温度对判定规则做优化调整,再次根据液体温度判定饮用适宜性;

至少通过视觉提示、听觉提示和触觉提示中的两种提示用户。

方法的进一步限定,还包括,

在杯底处采集实时压力值,根据所述实时压力值判断水杯是否被端起,当实时压力值等于0时,水杯被端起,提示用户,当实时压力值大于0时,水杯未被端起,不提示用户。

方法的进一步限定,还包括,

采集空杯底的初始压力值,将初始压力值和实时压力值上传云平台,并统计实时压力值和初始压力值相等的次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集环境温度和液体温度,实现准确判断液体的饮用适宜性的准确判断,同时通过压力感应器设立,实现被子被端起时,才开始提示用户,提高电池供电状况下的续航时间,通过将压力数据上传云平台,帮助客户对自己的健康饮水做合理规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供电模块1,处理器2,第一温度感应器3,第二温度感应器4,压力感应器5,无线传输模块6,

内层杯壁7,外层杯壁8,

指示灯9,带背景光的文字10,振动马达11,喇叭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一种实现提示饮用适宜性的智能水杯,包括杯体,还包括

供电模块1、处理器2、第一温度感应器3、第二温度感应器4、提示装置;

供电模块1为钮扣电池,第一温度感应器3和第二温度感应器4为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3用于获取液体温度并上传所述处理器2;

所述处理器2预设温度范围,所述每一个温度范围对应一个饮用适宜性,所述处理器2用于将所述液体温度与所述温度范围对比,并初步判断饮用适宜性;

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4用于获取环境温度并上传所述处理器2;

所述处理器2利用所述环境温度对初步判断结果进行优化;

所述提示装置用于接收处理器2的饮用适宜性判断信号并提示用户,所述提示装置包括指示灯9、带背景光的文字10、喇叭12和振动马达11。

优选的,还包括压力感应器5,所述压力感应器5位于所述水杯底部,所述压力感应器5用于判断所述水杯是否被端起,所述压力感应器5的压力数据上传处理器2。

压力感应器5为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6,所述无线传输模块6将所述压力数据上传到云平台。

优选的,所述杯体有双层杯壁,所述杯壁包括内层杯壁7、外层杯壁8,所述内层杯壁7和所述外层杯壁8之间形成容纳腔;

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3设置于内层杯壁7的外侧,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4设置于外层杯壁8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容纳腔内填充隔热材料。

隔热材料可以为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气凝胶毡、真空板等。

一种实现提示饮用适宜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水杯中采集液体温度;

根据液体温度的范围初步判定适合饮用适宜性;

采集环境温度;

根据环境温度对判定规则做优化调整,再次根据液体温度判定饮用适宜性;

通过视觉提示、听觉提示和触觉提示来提示用户。

以下为标准环境温度26摄氏度下,温度范围和饮用适宜性的对应规则表:

表1-1

实时环境温度与标准环境温度的温差为x;

x大于0时测得的实时环境温度时的优化对应规则表:

表1-2

x小于0时测得的实时环境温度时的优化对应规则表:

表1-3

触觉提示通过振动马达11的振动频率来实现。

听觉提示通过喇叭12发声实现。

视觉提示通过指示灯9的颜色来提示和带背景色的文字来提示。

优选的方法,还包括,

在杯底处采集实时压力值,根据所述实时压力值判断水杯是否被端起,当实时压力值等于0时,水杯被端起,全部提示装置提示用户,当实时压力值大于0时,水杯未被端起,振动马达和喇叭不提示用户,指示灯和带背景灯的文字提示用户。

优选的方法,还包括,

采集空杯底的初始压力值,将初始压力值和实时压力值上传云平台,并统计实时压力值和初始压力值相等的次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