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807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衣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衣架。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衣架为整体框架结构,在不使用的时候一般都无法折叠收起,不方便收纳,放在室内会占用一定的生活空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中国专利文献CN205285874U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调节的伸缩折叠衣架,包括主架,主架上方设有挂钩,主架与第一衣架臂、第二衣架臂铰接式相连,铰接轴上设有相配合的扭簧,使第一衣架臂与第二衣架臂呈自然撑开状态;第一衣架臂与第二衣架臂设有内部空腔,空腔内包括弹性件和伸缩杆,弹性件使伸缩杆沿第一衣架臂或第二衣架臂轴向呈伸出状态。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折叠衣架,第一衣架臂和第二衣架臂以铰接的方式与主架相连,当需要收纳时,第一衣架臂和第二衣架臂以铰接轴为转动圆心向下转动,直至成竖直方式,从而方便收纳,然而该折叠衣架仍具有以下技术缺陷:1)无法承载具有较大重量的衣服;第一衣架臂和第二衣架臂依靠扭簧的弹力保持撑开状态,当晾晒较重的衣服时,衣服的重量会拉动第一衣架臂、第二衣架臂以铰接轴为转动圆心转动,使第一衣架臂、第二衣架臂倾斜,进而导致衣服滑落;2)衣架收纳后,挂钩朝外,容易与其他物体发生钩挂;3)不具有防风效果;当使用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折叠衣架晾晒衣服时,如果遇到有风天气,挂钩容易从晾晒杆上滑落,容易丢失或弄脏衣服。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可折叠衣架无法承载具有较大重量衣服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既能承载具有较大重量的衣服,又方便折叠收纳的可折叠衣架。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折叠衣架,包括:

第一水平支杆,包括长度基本相等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可翻转对折地转动连接;

第二水平支杆,与所述第一水平支杆平行设置,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平支杆的两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包括长度基本相等的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可翻转对折地转动连接;

挂钩,包括可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水平支杆上的第一滑套,和与所述第一滑套固定连接的钩体,所述第一滑套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段或所述第二段的长度,并且所述第一滑套能够在所述第一水平支杆上转动,以使得所述钩体能够转动至所述第一水平支杆和所述第二水平支杆之间的位置;

第二滑套,可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水平支杆上,所述第二滑套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段或所述第四段的长度;

还包括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支杆上的T型架,所述T型架的水平部具有与所述第二水平支杆平行以便于收纳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第二水平支杆垂直以撑开衣服的第二位置。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

连接套,具有中空内腔,以及设置在靠近所述中空内腔两端开口位置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为两个,且相对设置;

连接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段或所述第二段上,用于供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地穿过;

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

连接套,具有中空内腔,以及设置在靠近所述中空内腔两端开口位置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为两个,且相对设置;

连接孔,设置在所述第三段或所述第四段上,用于供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地穿过。

所述第一段或所述第二段的位于所述连接孔外侧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段或所述第二段厚度的一半基本相同;

和/或,所述第三段或所述第四段的位于所述连接孔外侧的长度,与所述第三段或所述第四段厚度的一半基本相同。

所述第一滑套和所述第二滑套上均设有纵向贯穿的开口,所述第一滑套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水平支杆连接,所述第二滑套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水平支杆连接。

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的第一支撑段,和/或连接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四段的第二支撑段;

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段的厚度小于所述开口的宽度,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段能够从所述开口内部滑过。

所述第一段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段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翻转对折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

和/或,所述第三段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四段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翻转对折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

和/或,一个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一通孔,另一个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翻转对折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

还包括防风夹,所述防风夹通过连接绳与设在所述挂钩上的安装孔连接;

所述防风夹包括通过扭簧可转动连接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上设有用与限制所述挂钩在晾衣杆上滑动的开口槽。

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平滑夹持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可折叠衣架,第一水平支杆包括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翻转对折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二水平支杆包括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翻转对折的第三端和第四段,挂钩包括第一滑套和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套上的钩体;当需要使用衣架晾衣时,第一滑套滑动至第一段和第二段连接的位置,增强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连接,第二滑套滑动至第三段和第四段连接的位置,增强第三段与第四段之间的连接,从而使本发明的可折叠衣架具有较强的支撑强度,能够支撑具有较大重量的衣服;当需要收纳衣架时,将第一滑套滑动至第一段或第二段上,并转动第一滑套使钩体位于第一水平支杆和第二水平支杆之间,第二滑套滑动至第三段或第四段上,然后将衣架对折,即可收纳,收纳后,钩体藏在衣架的中部,不会与其他物体钩挂。

2.本发明的可折叠衣架,第一连接结构或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套、设置在连接套的中空内腔内部的连接轴,以及用于供连接轴可转动地穿过的设置在第一段和第二段、或者第三段和第四段上的连接孔;这种连接结构设置,不仅能够满足第一段和第二段、或者第三段和第四段翻转对折的要求,还能增强第一段和第二段、或者第三段和第四段连接位置的连接强度;连接套和第一滑套或第二滑套一起,大大增强了第一段和第二段、或者第三段与第四段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从而使得本发明的衣架能够承载具有较大重量的衣服。

3.本发明的可折叠衣架,第一段或第二段的位于连接孔外侧的长度,与第一段或第二段厚度的一半基本相同,这样当衣架折叠收纳时,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位于连接套内部的部分之间具有最小的间隙,便于收纳。对第三段和第四段做同样的设计,具有同样的优点。

4.本发明的可折叠衣架,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上均设有纵向贯穿的开口,从而使得第一滑套、第二滑套能够分别可拆卸地与第一水平支杆、第二水平支杆连接,从而便于更换维修。

5.本发明的可折叠衣架,还包括连接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第一支撑段,和/或连接第二段和第四段的第二支撑段,第一支撑段和/或第二支撑段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本发明衣架对于具有较大重量衣服的承载能力。对于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厚度的设计,使得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不会影响第一滑套或第二滑套的滑动。

6.本发明的可折叠衣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设计,使得衣架在折叠后,可通过绳子串起收纳,防止衣架散乱摆放。

7.本发明的可折叠衣架,还包括T型架,T型架的设置,使得本发明的可折叠衣架,在晾晒湿衣服时,能够将衣服的前后面撑开,从而加快衣服的晾干速度。

8.本发明的可折叠衣架,还包括防风夹,防风夹不仅能够将挂钩夹在晾衣杆上,还能防止挂钩在晾衣架上滑动,进而能够避免多件衣服在晾衣杆上挤在一起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可折叠衣架的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连接结构或第二连接结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衣架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增加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增加T型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防风夹的立体图。

图8是使用防风夹将钩体固定在晾衣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水平支杆;11、第一段;12、第二段;2、第二水平支杆;21、第三段;22、第四段;23、T型架;24、水平部;3、连接杆;4、挂钩;41、第一滑套;42、钩体;5、第二滑套;60、中空内腔;61、连接套;62、连接轴;63、连接孔;71、第一支撑段;72、第二支撑段;81、第一通孔;82、第二通孔;9、防风夹;91、第一夹持部;92、第二夹持部;93、扭簧;94、晾衣杆;95、安装孔;96、平滑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下述的实施例不是本发明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其他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衣架,如图1-3所示,包括:第一水平支杆1,包括长度基本相等的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所述第一段11与所述第二段12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可翻转对折地转动连接;第二水平支杆2,与所述第一水平支杆1平行设置,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平支杆1的两端通过连接杆3固定连接,包括长度基本相等的第三段21和第四段22,所述第三段21与所述第四段22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可翻转对折地转动连接;挂钩4,包括可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水平支杆1上的第一滑套41,和与所述第一滑套41固定连接的钩体42,所述第一滑套4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段11或所述第二段12的长度,并且所述第一滑套41能够在所述第一水平支杆1上转动,以使得所述钩体42能够转动至所述第一水平支杆1和所述第二水平支杆2之间的位置;第二滑套5,可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水平支杆2上,所述第二滑套5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段21或所述第四段22的长度。

当需要使用衣架晾衣时,第一滑套41滑动至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连接的位置,增强第一段11与第二段12之间的连接,第二滑套5滑动至第三段21和第四段22连接的位置,增强第三段21与第四段22之间的连接,从而使本实施例的可折叠衣架具有较强的支撑强度,能够支撑具有较大重量的衣服;

当需要收纳衣架时,将第一滑套41滑动至第一段11或第二段12上,并转动第一滑套41使钩体42位于第一水平支杆1和第二水平支杆2之间,第二滑套5滑动至第三段21或第四段22上,然后将衣架对折,即可收纳,收纳后,钩体42藏在衣架的中部,不会与其他物体钩挂。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套61,具有中空内腔60,以及设置在靠近所述中空内腔60两端开口位置的连接轴62,所述连接轴62为两个,且相对设置;连接孔63,设置在所述第一段11或所述第二段12上,用于供所述连接轴62可转动地穿过。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套61,具有中空内腔60,以及设置在靠近所述中空内腔60两端开口位置的连接轴62,所述连接轴62为两个,且相对设置;连接孔63,设置在所述第三段21或所述第四段22上,用于供所述连接轴62可转动地穿过。

这种连接结构设置,不仅能够满足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或者第三段21和第四段22翻转对折的要求,还能增强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或者第三段21和第四段22连接位置的连接强度;连接套61和第一滑套41或第二滑套5一起,大大增强了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或者第三段21与第四段22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衣架能够承载具有较大重量的衣服。

所述第一段11或所述第二段12的位于所述连接孔63外侧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段11或所述第二段12厚度的一半基本相同;所述第三段21或所述第四段22的位于所述连接孔63外侧的长度,与所述第三段21或所述第四段22厚度的一半基本相同。这样当衣架折叠收纳时,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的位于连接套61内部的部分之间具有最小的间隙,便于收纳。对第三段21和第四段22做同样的设计,具有同样的优点。

所述第一滑套41和所述第二滑套5上均设有纵向贯穿的开口,所述第一滑套41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水平支杆1连接,所述第二滑套5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水平支杆2连接,从而便于更换维修。

如图4-5所示,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段11和所述第三段21的第一支撑段71,和连接所述第二段12和所述第四段22的第二支撑段72;所述第一支撑段71和所述第二支撑段72的厚度小于所述开口的宽度,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段71和所述第二支撑段72能够从所述开口内部滑过。

第一支撑段71和第二支撑段72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本实施例衣架对于具有较大重量衣服的承载能力。对于第一支撑段71和第二支撑段72厚度的设计,使得第一支撑段71和第二支撑段72不会影响第一滑套41或第二滑套5的滑动。

所述第一段11上设有第一通孔81,所述第二段12上设有第二通孔82,第一段11与所述第二段12翻转对折时,所述第一通孔81与所述第二通孔82相对;第一通孔81和第二通孔82的设计,使得衣架在折叠后,可通过绳子串起收纳,防止衣架散乱摆放。

作为变形设计方案,所述第三段21上设有第一通孔81,所述第四段22上设有第二通孔82,第三段21与所述第四段22翻转对折时,所述第一通孔81与所述第二通孔82相对。

作为进一步的变形设计方案,一个所述连接杆3上设有第一通孔81,另一个所述连接杆3上设有第二通孔82,第三段21与所述第四段22翻转对折时,所述第一通孔81与所述第二通孔82相对。

如图6所示,还包括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支杆2上的T型架23,所述T型架23的水平部24具有与所述第二水平支杆2平行以便于收纳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第二水平支杆2垂直以撑开衣服的第二位置。

如图7-8所示,还包括防风夹9,所述防风夹9通过连接绳与设在所述挂钩4上的安装孔95连接;所述防风夹9包括通过扭簧93可转动连接的第一夹持部91和第二夹持部92,所述第一夹持部9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92上设有用与限制所述挂钩4在晾衣杆94上滑动的开口槽90。

所述第一夹持部9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92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平滑夹持部96。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