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锅的锅盖及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433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锅的锅盖及压力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炊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锅盖,特别是一种压力锅的锅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压力锅。



背景技术:

压力锅是生活中常见的炊具,压力锅在使用后需要清洗,目前压力锅的锅盖均包括握柄和盖体,握柄和盖体之间一般采用固定方式固定,在使用时握柄和盖体之间会藏污纳垢,在不拆卸握柄和盖体的情况下很难将两者之间清洗干净。目前市面上还没有手柄和盖体可拆卸的锅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压力锅的锅盖及压力锅,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实现握柄和盖体之间可拆连接的情况下保证握柄和盖体之间连接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压力锅的锅盖,包括握柄和盖体,所述盖体的边沿具有翻边,所述握柄的前端通过插接方式连接在盖体的上侧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的中部铰接有能上下摆动并能扣在翻边上的扣件,所述扣件扣紧时能将盖体的翻边夹紧在扣件和握柄之间。

在握柄和盖体固定时,握柄和扣件夹紧在盖体的翻边上,避免握柄的中部相对盖体之间出现相对移动,同时握柄的前端与盖体通过插接方式连接避免握柄的前端相对盖体出现移动;通过握柄的中部和握柄的前端分别与盖体的翻边和盖体的上侧面定位,也就是握柄和盖体之间具有两处定位点且两处定位点相互关联实现盖体和握柄的固定,相对于单一的固定点本锅盖采用两处定位点的固定强度更大,更不容易出现松动,因此握柄与盖体之间固定时更稳定;在拆卸时只需转动扣件使得扣件与翻边分离即可实现握柄的中部与盖体之间的拆卸分离,同时插接方式为可拆连接,握柄的前端可直接拔出脱离盖体的上侧面,实现握柄的前端与盖体之间的拆卸分离,因此可实现握柄和盖体的拆卸且拆卸方便。

在上述的压力锅的锅盖中,所述握柄的中部具有铰接轴,所述扣件呈“L”型,所述扣件的一端为铰接端,所述铰接端上具有凸起的凸块,所述铰接轴穿过凸块与铰接端铰接,所述铰接端与铰接轴铰接,所述扣件的另一端为卡接端,所述卡接端上具有用于夹持在翻边内壁的第二夹持面,所述握柄的中部具有用于夹持在翻边外壁的第一夹持面。扣件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握柄的中部,卡接端能在扣件转动时与握柄配合将翻边夹紧,能在握柄和盖体固定时提供足够的强度,使得握柄与盖体之间固定时更稳定;在需要将扣件脱离翻边时,只需将手作用在卡接端并转动扣件使得卡接端与翻边脱离即可,操作方便。

在上述的压力锅的锅盖中,所述翻边上具有向外凸起的卡扣翻边,所述卡扣翻边内形成限位槽,所述卡接端能扣入限位槽内且卡接端扣入限位槽部分的宽度与限位槽的宽度相匹配,所述卡接端的第二夹持面能夹持在卡扣翻边内壁并与第一夹持面配合将翻边夹紧。

在握柄和盖体固定时,扣件卡入限位槽,握柄中部的第一夹持面与翻边的外壁抵靠,扣件上的第二夹持面与卡扣翻边的内壁抵靠,卡扣翻边的内壁与翻边的外壁相对,翻边夹紧在扣件和握柄中部的第一夹持面之间,通过扣件卡入卡扣翻边的限位槽内避免了握柄沿着翻边滑动的情况,使得握柄的中部与卡扣翻边之间的定位更稳定,握柄相对盖体在握柄的长度方向上定位,在盖体所在平面方向上定位,在盖体的轴线方向上定位,因此握柄和盖体在所有自由度上均定位,实现握柄和盖体之间固定且固定牢固不会松动;在拆卸时只需转动扣件使得扣件脱离卡扣翻边的限位槽即可实现握柄的中部与盖体之间的拆卸分离;盖体的翻边用于定位密封圈实现压力锅的密封,卡扣翻边向外凸起能避开密封圈,保证压力锅在使用时的密封性。

在上述的压力锅的锅盖中,所述握柄和扣件之间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套在铰接轴上,所述扭簧的一端作用在握柄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扣件抵靠并使得扣件始终具有向上转动的趋势。扭簧能在卡接端卡入限位槽内时使得扣件始终具有向上转动的趋势,因此卡接端始终能卡在限位槽内不会脱离,保证在使用时握柄和盖体之间固定的稳定性;且在需要拆卸握柄和盖体时只需克服扭簧的弹力来实现转动扣件使得卡接端脱离出限位槽即可实现,拆卸较操作方便。

在上述的压力锅的锅盖中,所述卡扣翻边上开有定位凹口,在卡接端卡入限位槽内时所述扣件卡入定位凹口内。扣件卡入定位凹口内能进一步增加扣件与卡扣翻边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能进一步提高扣件与卡扣翻边之间的定位强度和稳定性。

在上述的压力锅的锅盖中,所述握柄的中部具有两个第一夹持面,所述扣件位于两个第一夹持面之间。两个第一夹持面能保证握柄和翻边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保证握柄和翻边抵靠稳定,同时扣件的位置保证两个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之间的位置能更稳定的夹紧翻边,进一步提升握柄与盖体固定时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压力锅的锅盖中,所述握柄的前端上开有插孔,所述插孔沿握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盖体的上侧面上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具有插接板,在扣件扣入限位槽内时所述插接板能插入插孔内且插接板与插孔的孔壁贴靠。使用时在扣件卡入限位槽内的同时插接板插接至插孔内,通过固定在盖体上侧面上的插接板将握柄的前端定位,在握柄的中部和握柄的前端均定位时握柄位于盖体上方的一段始终与盖体贴合;在拆卸握柄和盖体时,当扣件从限位槽内脱离时只需沿着握柄的长度方向向后退将插接板和插孔分离,即可将握柄和盖体分离,实现拆卸,使得握柄和盖体之间拆卸方便;同时插接板与插孔的内壁贴靠,避免握柄的前端和固定座之间出现晃动,保证握柄和盖体之间不容易出现松动,使得握柄与盖体之间固定时更稳定;通过在盖体上固定固定座,不会导致盖体的结构强度下降,保证盖体在压力锅使用时强度足够。

在上述的压力锅的锅盖中,所述握柄的前端上开有定位缺口,所述插孔开设在定位缺口的内壁,在扣件卡入限位槽内时所述固定座能卡入定位缺口内且固定座能与定位缺口两侧的侧壁抵靠。固定座卡在定位缺口内进一步提升了固定座与握柄的前端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保证握柄和盖体之间不容易出现松动,使得握柄与盖体之间固定时更稳定。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压力锅的锅盖中,所述握柄的前端固定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的长度方向沿着握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盖体的上侧面上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有插孔,在扣件扣入限位槽内时所述插接板能插入固定座的插孔内且插接板能与插孔的内壁贴靠。使用时在扣件卡入限位槽内的同时握柄的前端上的插接板插接至固定座的插孔内,通过固定在盖体上侧面上的固定座将握柄的前端定位,在握柄的中部和握柄的前端均定位时握柄位于盖体上方的一段始终与盖体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压力锅的锅盖具有握柄与盖体之间固定时更稳定且握柄能方便的从盖体上拆卸下来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压力锅的锅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压力锅的锅盖仰视时的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握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握柄;111、定位缺口;112、插孔;13、第一夹持面;2、盖体;21、翻边;22、卡扣翻边;221、限位槽;222、定位凹口;3、扣件;31、铰接端;311、凸块;32、卡接端;321、第二夹持面;4、铰接轴;5、扭簧;6、固定座;61、插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以及图5所示,压力锅的锅盖包括握柄1和盖体2,盖体2的边沿具有翻边21,握柄1的中部具有两个用于夹持在翻边21外壁的第一夹持面13,握柄1的中部铰接有能上下摆动并能扣在翻边21上的扣件3,扣件3具有第二夹持面321,扣件3位于两个第一夹持面13之间,翻边21上具有向外凸起的卡扣翻边22,卡扣翻边22内形成限位槽221,扣件3能卡入限位槽221内且扣件3卡入限位槽221部分的宽度与限位槽221的宽度相匹配,扣件3上的第二夹持面321能夹持在卡扣翻边22内壁并与第一夹持面13配合将翻边21夹紧。卡扣翻边22由翻边21向外延伸并弯折而成,卡扣翻边22与翻边21之间的径向间隙形成上述限位槽221。设置卡扣翻边22的目的在于避免握柄1与压力锅锅身之间的干涉。因此,基于此目的,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盖体2的边沿同心设置两个翻边,其中,外翻边为与握柄1的扣件3卡扣的翻边。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翻边21的外周面设置卡扣块,卡扣块上设有与握柄1的扣件3配合的卡扣槽。

如图2至图5所示,握柄1的中部具有铰接轴4,扣件3呈“L”型,扣件3的一端为铰接端31,铰接端31上具有凸起的凸块311,铰接轴4穿过凸块311与铰接端31铰接,扣件3的另一端为卡接端32,第二夹持面321位于卡接端32上,卡接端32能卡入限位槽221内且第二夹持面321能夹持在卡扣翻边22内壁。卡扣翻边22上开有供扣件3穿过定位凹口222,在卡接端32卡入限位槽221内时卡接端32能与卡扣翻边22的侧壁贴靠且第二夹持面321与卡扣翻边22的内壁抵靠,同时扣件3卡入定位凹口222内。握柄1和扣件3之间设有扭簧5,扭簧5套在铰接轴4上,扭簧5的一端作用在握柄1上,扭簧5的另一端与铰接端31的下侧面抵靠并使得铰接端31始终具有向上转动的趋势。扭簧5能在卡接端32卡入限位槽221内时使得扣件3始终具有向上转动的趋势,因此卡接端32始终能卡在限位槽221内不会脱离。

如图2至图5所示,握柄1的前端通过插接方式连接在盖体2的上侧面上,盖体2的上侧面上固定有固定座6,固定座6上具有插接板61,握柄1的前端上开有定位缺口111,定位缺口111的内壁上开设有插孔112,插孔112沿握柄1长度方向设置,在扣件3卡入限位槽221内时固定座6能卡入定位缺口111内且固定座6能与定位缺口111两侧的侧壁抵靠,同时插接板61能插入插孔112内且插接板61与插孔112的孔壁贴靠。使用时在扣件3卡入限位槽221内的同时插接板61插接至插孔112内,通过固定在盖体2上侧面上的插接板61将握柄1的前端定位,固定座6卡在定位缺口111内进一步提升了固定座6与握柄1的前端之间的连接强度,在握柄1的中部和握柄1的前端均定位时握柄1位于盖体2上方的一段始终与盖体2贴合。

在握柄1和盖体2固定时,扣件3的卡接端32穿过定位凹口222而卡入限位槽221,并在扭簧5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卡扣于卡扣翻边22内壁。此时,插接板61插接至插孔112内;握柄1中部的第一夹持面13与翻边21的外壁抵靠,扣件3上的第二夹持面321与卡扣翻边22的内壁抵靠,卡扣翻边22的内壁与翻边21的外壁相对,翻边21夹紧在扣件3和握柄1中部的第一夹持面13之间,通过扣件3卡入卡扣翻边22的限位槽221内避免了握柄1沿着翻边21滑动的情况,使得握柄1的中部与卡扣翻边22之间的定位更稳定,握柄1相对盖体2在握柄1的长度方向上定位,在盖体2所在平面方向上定位,在盖体2的轴线方向上定位,因此握柄1和盖体2在所有自由度上均定位,实现握柄1和盖体2之间固定且固定牢固不会松动。当需要拆下握柄1时,操作扣件3的卡接端32,使得扣件3克服扭簧5的弹性力而转动至脱离与卡扣翻边22内壁的卡扣;然后向后拉动握柄1,使得插接板61从插孔112内脱离,从而取下握柄1。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加方便的操作扣件3,握柄1还可设置一个外露的操作件,且该操作件可通过连杆机构连接于扣件3。通过操作件,即可使得扣件3转动至与卡扣翻边22内壁卡扣或脱离卡扣。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如图6所示,握柄1的前端固定有插接板61,插接板61的长度方向沿着握柄1长度方向设置,盖体2的上侧面上固定有固定座6,所述固定座6上开有插孔112,在扣件3扣入限位槽221内时所述插接板61能插入固定座6的插孔112内且插接板61能与插孔112的内壁贴靠。使用时在扣件3卡入限位槽221内的同时握柄1的前端上的插接板61插接至固定座6的插孔112内,通过固定在盖体2上侧面上的固定座6将握柄1的前端定位,在握柄1的中部和握柄1的前端均定位时握柄1位于盖体2上方的一段始终与盖体2贴合。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的压力锅包括锅身以及采用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中的锅盖。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