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射流冲击强化换热技术的降温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6484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基于射流冲击强化换热技术的降温水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快速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射流冲击强化换热技术的降温水杯。



背景技术:

口渴的人面对滚烫的开水时,需要一款干净卫生的能够给热水迅速降温的装置。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下,这个需求越发迫切。

现有的相关技术大体分为三类:

一类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使用风扇使空气吹向水杯外壁或者杯口的水面,这种技术面临换热系数较低,降温时间较长的问题,同时还要面对大量空气持续吹向水面带来的卫生隐患。

第二类以凉水为冷却介质,利用杯子夹层储水,这种技术最大的问题是夹层储水量有限,工作过程中夹层的冷水温度也在升高,最终难以冷却到较低温度。

第三类同样以凉水作为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解决了升温问题,但是没有采用专门的强化换热手段,存在换热效率不够高的问题。

此外,这三类技术中,大量采用了电动风扇或者水泵,增加了装置的复杂程度,增加了故障概率,增加了漏电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射流冲击强化换热技术的降温水杯。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射流冲击强化换热技术的降温水杯,包含水杯本体、外壳和射流模块;

所述射流模块包含总管和若干竖管;

所述总管为环形管道,其上设有进液口;

所述水杯本体设置在所述总管的上方;

所述若干竖管均匀设置在所述总管上,将所述水杯本体围绕在内,且每个竖管的一端和所述总管相连通、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向所述水杯本体喷射射流的射流喷口;

所述外壳将水杯本体和射流模块包裹在内,所述水杯本体的上端和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射流模块和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相连;

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供射流经过水杯本体后流出的排液口。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 本发明可以但不限于利用家用自来水作为冷却介质,冷却介质来源广泛易于获得,适合家庭环境和工业环境使用。

2. 本发明利用冷却介质的动力运行,无需其他能源,直接进行冷却降温,不担心能源不足问题。

3. 本发明利用射流冲击强化换热技术来吸收热量,换热效率高,可以做到短时间内迅速降温。

4. 本发明利用射流冲击外壁,不改变水杯结构,水杯内外壁光滑无任何部件,易于清洗,干净卫生。

5. 本发明不限制冷却温度,可以用不同温度的冷却介质实现对杯中液体进行降温和升温。当杯中液体温度高于冷却介质的温度时,表现为给水杯冷却,使杯中液体降温;当杯中液体温度低于冷却介质的温度时,表现为给水杯加热,使杯中液体升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外观图。

图中,1-水杯本体,2-外壳,3-射流喷口,4-竖管,5-总管,6-进液口,7-排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射流冲击强化换热技术的降温水杯,包含水杯本体、外壳和射流模块;

所述射流模块包含总管和若干竖管;

所述总管为环形管道,其上设有进液口;

所述水杯本体设置在所述总管的上方;

所述若干竖管均匀设置在所述总管上,将所述水杯本体围绕在内,且每个竖管的一端和所述总管相连通、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向所述水杯本体喷射射流的射流喷口;

所述外壳将水杯本体和射流模块包裹在内,所述水杯本体的上端和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射流模块和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相连;

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供射流经过水杯本体后流出的排液口。

水杯本体位于整个装置的中心,冷却介质由进液口进入,充入射流管道、经喷口喷出形成一组射流,均匀地冲击水杯本体的外壁,从而给水杯本体降温。

射流管道由一根环形总管和多根竖管组成。每根竖管上均匀分布多个射流喷口。每个射流喷口均斜向上喷向水杯本体的外壁。所有的射流均匀地覆盖水杯本体外壁的中部和上部,外壁下部和杯底不使用射流冲击,只通过附着的冷却介质自然流过,使水杯本体出现上冷下热的温度梯度,增加水杯本体内部的对流运动,从而增强内壁的换热效果,缩短冷却所需时间,同时避免出现底部的冷水集中,最终使杯内温度更均匀。

水杯本体和射流管道外部有外壳包裹,防止冷却介质飞溅,同时将冷却介质集中起来经排液口排出。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