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煮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观念也在不断地进步,在饮食方面,沥米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米饭在蒸煮的过程中,米汤中会溶有大量的淀粉,沥米饭因沥出了米汤,淀粉含量相应减少,非常适合于怕发胖和糖尿病患者日常食用。
传统的沥米饭的饭制作完全靠手工操作,首先是将米用水煮半分熟,再将米捞起沥干,置于竹或木制的筒内,之后上锅蒸熟,叫做“甑子饭”,特点是饭粒干爽饱满并带有竹木的清香,同时有附产品,那就是香甜可口的米汤。但因为费时费力,通过手工去蒸煮沥米饭的繁琐程度让人望而却步,只在一些小城镇的小饭馆还保留这种做法。
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种能够简单、方便地制作出沥米饭的器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蒸煮装置,旨在解决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种能够简单、方便地制作出沥米饭的器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蒸煮装置,所述蒸煮装置可与蒸煮设备的蒸煮腔配合使用,包括:
设有滤水孔的盛米器;
盛放米汤的米汤器;以及
将所述蒸煮腔与所述米汤器连通的米汤通道;
蒸煮米饭过程中,所述蒸煮腔与所述盛米器、米汤器、米汤通道及米汤相互配合,在米汤上方形成一高气压空间,所述米汤在所述高气压空间所产生的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米汤通道被输送至所述米汤器内。
优选的,所述盛米器通过托架,或者与所述蒸煮腔配合的外翻边,悬置于所述蒸煮腔中。
优选的,所述盛米器的侧壁设有蒸汽孔。
优选的,所述米汤通道为一管道,所述管道的底端为米汤入口,所述米汤入口与所述蒸煮腔连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为米汤出口,所述米汤出口与所述米汤器连通。
优选的,所述米汤入口介于所述盛米器的底面与所述蒸煮腔的底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盛米器设于所述蒸煮腔内,所述米汤器设于所述盛米器上方。
优选的,所述米汤通道设于所述盛米器的外侧,或者自下而上依次贯穿所述盛米器与所述米汤器。
优选的,所述米汤器的上端具有内斜的外翻边缘,所述米汤通道由所述盛米器外侧自下而上贯通所述外翻边缘。
优选的,所述米汤器与所述蒸煮腔之间设有密封件。
优选的,所述米汤出口不低于所述米汤器的最高盛水液面。
优选的,所述米汤出口的上方设有一遮挡件。
优选的,所述米汤通道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
优选的,所述盛米器设于所述蒸煮腔内,所述米汤器设于所述蒸煮腔外部。
优选的,所述蒸煮腔与所述蒸煮设备的锅盖相配合,所述蒸煮腔与所述锅盖间设有密封件。
优选的,所述米汤通道设置于所述盛米器外侧,或至下而上贯穿所述盛米器。
一种蒸煮装置,所述蒸煮装置可置于蒸煮设备的蒸煮腔中,包括:
设有滤水孔的盛米器;以及
盛放米汤的米汤器;
所述盛米器、米汤器与所述蒸煮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米汤通道;
蒸煮米饭过程中,所述蒸煮腔与所述盛米器、米汤器、蒸煮腔、米汤相互配合,在进入米汤通道的米汤下方形成一高气压空间,所述米汤在所述高气压空间所产生的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米汤通道被输送至所述米汤器内。
优选的,所述盛米器通过托架,或者与所述蒸煮腔配合的外翻边,悬置于所述蒸煮腔中。
优选的,所述米汤器设于所述盛米器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米汤器的开口处设有外翻边缘,所述外翻边缘搭设于所述盛米器的开口处。
优选的,所述盛米器与所述米汤器之间设有密封件。
一种蒸煮设备,所述蒸煮设备具有一蒸煮腔,所述蒸煮设备还包括一与所述蒸煮腔配合使用的蒸煮装置;
所述蒸煮装置包括:
设有滤水孔的盛米器;
盛放米汤的米汤器;以及
将所述蒸煮腔与所述米汤器连通的米汤通道;
蒸煮米饭过程中,所述蒸煮腔与所述盛米器、米汤器、米汤通道及米汤相互配合,在米汤上方形成一高气压空间,所述米汤在所述高气压空间所产生的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米汤通道被输送至所述米汤器内。
优选的,所述盛米器通过托架,或者与所述蒸煮腔配合的外翻边,悬置于所述蒸煮腔中。
优选的,所述盛米器的侧壁设有蒸汽孔。
优选的,所述米汤通道为一管道,所述管道的底端为米汤入口,所述米汤入口与所述蒸煮腔连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为米汤出口,所述米汤出口与所述米汤器连通。
优选的,所述米汤入口介于所述盛米器的底面与所述蒸煮腔的底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盛米器设于所述蒸煮腔内,所述米汤器设于所述盛米器上方。
优选的,所述米汤通道设于所述盛米器的外侧,或者自下而上依次贯穿所述盛米器与所述米汤器。
优选的,所述米汤器的上端具有内斜的外翻边缘,所述米汤通道由所述盛米器外侧自下而上贯通所述外翻边缘。
优选的,所述米汤器与所述蒸煮腔之间设有密封件。
优选的,所述米汤出口不低于所述米汤器的最高盛水液面。
优选的,所述米汤出口的上方设有一遮挡件。
优选的,所述米汤通道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
优选的,所述盛米器设于所述蒸煮腔内,所述米汤器设于所述蒸煮腔外部。
优选的,所述蒸煮腔与所述蒸煮设备的锅盖相配合,所述蒸煮腔与所述锅盖间设有密封件。
优选的,所述米汤通道设置于所述盛米器外侧,或至下而上贯穿所述盛米器。
一种蒸煮设备,所述蒸煮设备具有一蒸煮腔,所述蒸煮设备还包括一可置于所述蒸煮腔中的蒸煮装置;
所述蒸煮装置包括:
设有滤水孔的盛米器;以及
盛放米汤的米汤器;
所述盛米器、米汤器与所述蒸煮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米汤通道;
蒸煮米饭过程中,所述蒸煮腔与所述盛米器、米汤器、蒸煮腔、米汤相互配合,在进入米汤通道的米汤下方形成一高气压空间,所述米汤在所述高气压空间所产生的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米汤通道被输送至所述米汤器内。
优选的,所述盛米器通过托架,或者与所述蒸煮腔配合的外翻边,悬置于所述蒸煮腔中。
优选的,所述米汤器设于所述盛米器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米汤器的开口处设有外翻边缘,所述外翻边缘搭设于所述盛米器的开口处。
优选的,所述盛米器与所述米汤器之间设有密封件。
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煮装置及设备,蒸煮设备包括一蒸煮装置与一蒸煮腔,蒸煮装置可置于蒸煮腔中,该蒸煮装置包括米汤器;设有滤水孔的盛米器;以及米汤通道,米汤通道将蒸煮腔与米汤器连通,蒸煮米饭过程中,蒸煮腔与盛米器、米汤器、米汤通道及米汤相互配合,在米汤上方形成一高气压空间,米汤在高气压空间所产生的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米汤通道被输送至所述米汤器内,实现米汤与米的分离,再通过剩余的米汤所产生的水蒸气继续将盛米器中的米蒸熟,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节省了制作沥米饭的人工成本,同时由于将溶解了大量糖分的米汤被分离出去,使得到的米饭中的淀粉含量大大降低,食用不易发胖,具有养生和保健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蒸煮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盛米器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多个米汤通道的蒸煮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米汤器外置的蒸煮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米汤器外置的蒸煮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蒸煮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蒸煮设备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盛米器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多个米汤通道的蒸煮设备的结构 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米汤器外置的蒸煮设备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米汤器外置的蒸煮设备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蒸煮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煮装置及设备,通过具有滤水孔的盛米器承装大米,使大米和米汤在蒸煮腔中煮至一定程度,由于气压作用,蒸煮腔中的米汤通过米汤通道被输送至米汤器,直到米和米汤分离,继续由剩余的米汤产生的蒸汽对米进行蒸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及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节省了制作沥米饭的人工成本,同时由于将溶解了大量糖分的米汤被分离出去,使得到的米饭中的淀粉含量大大降低,食用不易发胖,具有养生和保健功效。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蒸煮装置10包括:盛米器11、米汤器12及米汤通道1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煮装置10可与蒸煮设备20的蒸煮腔21配合使用,其中,蒸煮腔21可以是饭煲的内胆;蒸煮米饭过程中,蒸煮腔21与盛米器11、米汤器12、米汤通道13及米汤相互配合,在米汤上方形成一高气压空间,米汤在高气压空间所产生的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米汤通道13被输送至米汤器12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盛米器11通过托架悬置于蒸煮腔21中,或者通过设于盛米器11上的外翻边110与蒸煮腔21配合,使盛米器11悬置于蒸煮腔21内,其中托架16与盛米器11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可拆卸地组 合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盛米器11的底部设有滤水孔111,滤水孔111的孔径大小设置的依据是使米粒无法通过,但米水能够自由地进出,滤水孔111的孔径最好不超过2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盛米器11的侧壁上还设有蒸汽孔112,可以理解地,蒸汽孔112可以分布于盛米器11的侧壁上的任何位置,以使水蒸气可以在盛米器11与蒸煮腔21间自由进出,其中靠近盛米器11底部的蒸汽孔112的孔径最好不超过2毫米,以防止米粒漏出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米汤通道13为一管道,米汤通道13的底端为米汤入口131,与蒸煮腔21连通,米汤通道13的顶端为米汤出口132,与米汤器12连通;米汤器12通过米汤通道13与蒸煮腔21相通,通过气压作用,可将蒸煮腔21内的米汤通过米汤通道13排入米汤器12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米汤入口131介于盛米器11的底面与蒸煮腔21的底面之间,进水口131低于盛米器11底面才能使米与米汤完全分离,进水口131高于蒸煮腔21底部才能使蒸煮腔21中有剩余的米汤,以产生水蒸气对米进行进一步蒸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盛米器11设于蒸煮腔21内,米汤器12设于盛米器11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米汤通道13至下而上依次贯穿盛米器11及米汤器12。这种结构制作工艺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米汤器12的上端具有内斜的外翻边缘121,米汤通道13由盛米器11外侧自下而上贯通外翻边缘121,由米汤出口132出来的米汤便能沿着外翻边缘121倾斜的方向自然地流入米汤器12中。这种结构使煮熟的米饭便于取出,也便于器具的清洗。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米汤通道13与米汤器12为一体式结构或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其中,当米汤通道13与米汤器12为一体式结构时,两者间的 连接可以是通过成型的方式形成,或者通过焊接的方式形成,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米汤通道13以可拆卸的方式与米汤器12相连时,当米汤通道13或米汤器12中的某一个部分损坏便可方便地进行更换,同时也便于进行拆卸清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米汤器12与蒸煮腔21之间设有密封件14,详细地,米汤器12设于盛米器11的上方,米汤器12的外壁或顶部边缘与蒸煮腔21的顶部边缘或腔体内壁相贴合,而气密件14设于两者的贴合处;气密件14为环形密封圈,可以是硅胶材料;通过设置密封件14使蒸煮腔21与盛米腔11形成的连通腔内除米汤入口131之外的其余部分与外部相互气密隔离;当蒸煮腔21内的水位高于米汤入口131时,蒸煮腔21与盛米器12形成的连通腔在水位上方就形成了一个气密空间,此时因沸腾产生的水蒸气会使该气密空间内的气压不断增大,形成一高气压空间,从而将蒸煮腔21中水位高于米汤入口131的那部分的水压至米汤器12中,以实现米与米汤的分离,并通过蒸煮腔21中剩余的米汤所产生的水蒸气对盛米器11中的米饭进一步蒸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米汤通道13的米汤出口132不低于米汤器12的最高盛水液面,这样可以避免排入米汤器12中的米汤的液面会高出米汤出口132的高度,从而造成已经排出的米汤回流至蒸煮腔21中,影响米汤与米分离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米汤通道13的出水口132的上方设有正对着出水口132的用于防米汤爆冲的遮挡件15。其中,遮挡件15连接于米汤通道13上。当米汤通道13的出水口132有时米汤出水速度或出水量较大,易形成向上爆冲的状态,导致米汤从盖子上的排气孔上冲出去,通过该遮挡件15则可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米汤通道13的数量可以是1个或多个,不限定米汤通道13的具体数量。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盛米器11设于蒸煮腔21内,米汤器12设于蒸煮腔21外部;这样大大增加了盛米器11中可盛饭的米或米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蒸煮腔21与蒸煮设备20的锅盖22相配合,蒸煮腔21与锅盖22间设有密封件23。
作为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米汤通道13设置于盛米器11外侧。这种结构使煮熟的米饭便于取出,也便于器具的清洗。
参照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米汤通道13至下而上贯穿盛米器11。这种结构制作工艺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蒸煮时,锅盖22与密封件23与蒸煮腔21配合封闭,蒸煮腔21与盛米器11形成的连通腔内除米汤入口131之外的其余部分与外部相互气密隔离;当蒸煮腔21内的水位高于米汤入口131时,蒸煮腔21与盛米器11形成的连通腔在水位上方就形成了一个气密空间,此时因沸腾产生的水蒸气会使该气密空间内的气压不断增大,从而将蒸煮腔21中水位高于米汤入口131的那部分的水压至米汤器12中,以实现米与米汤的分离,并通过蒸煮腔21中剩余的米汤所产生的水蒸气对盛米器11中的米饭进一步蒸熟。
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煮装置,包括米汤器;设有滤水孔的盛米器;以及米汤通道,所述米汤通道将所述蒸煮腔与所述米汤器连通,蒸煮米饭过程中,蒸煮腔与盛米器、米汤器、米汤通道及米汤相互配合,当水位高于米汤入口时,蒸煮腔在米汤入口水位上方的腔体内由于水蒸气不断增加而形成高气压空间,从而将高于米汤入口的米汤通过米汤通道排入米汤器中,实现米汤与米的分离,再通过剩余的米汤所产生的水蒸气继续将盛米器中的米蒸熟,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节省了制作沥米饭的人工成本,同时由于将溶解了大量糖分的米汤被分离出去,使得到的米饭中的淀粉含量大大降低,食用不易发胖,具有养生和保健功效。
第二实施例: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蒸煮装置30包括:盛米器31、米汤器32;蒸煮装置30可置于蒸煮设备40的蒸煮腔41内;盛米器31、米汤器32与蒸煮腔4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米汤通道33;蒸煮米饭的过程中,蒸 煮腔41与盛米器31、米汤器32及米汤相互配合,在进入米汤通道33的米汤下方形成一高气压空间,米汤在该高气压空间所产生的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米汤通道33被输送至米汤器32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米汤器32置于盛米器31的上方;盛米器31通过托架34悬置于蒸煮腔41中,或者通过设于盛米器31上的外翻边与蒸煮腔41配合,使盛米器31悬置于蒸煮腔41内,其中托架34与盛米器31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可拆卸地组合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盛米器31的底部设有滤水孔311,滤水孔311的孔径大小设置的依据是使米粒无法通过,但米水能够自由地进出,滤水孔311的孔径最好不超过2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米汤器32设于盛米器31的上方。米汤器32的开口处设有外翻边缘321,外翻边缘321搭设于盛米器31的开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盛米器31与米汤器32之间设有密封件35,保证了盛米器31与米汤器32连接处的气密性,不但避免了米汤通道33中的米汤回流至盛米器31中,而且保证了蒸煮过程中,水位高于米汤通道33的底部时,盛米器中能形成一气密空间,从而通过不断增大的气压将米汤压入米汤器32中。
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煮装置,该蒸煮装置可置于一蒸煮腔内;所述蒸煮装置包括:米汤器;以及设有滤水孔的盛米器;所述盛米器、米汤器与所述蒸煮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米汤通道;蒸煮米饭的过程中,蒸煮腔与盛米器、米汤器及米汤相互配合,米汤会剧烈翻滚,并进入由盛米器、米汤器与蒸煮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米汤通道中,由于沸腾产生的蒸汽使进入米汤通道的米汤下方的气压增大,形成高气压空间,从而将进入米汤通道的米汤压入米汤器中,实现米汤与米的分离,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节省了制作沥米饭的人工成本,同时由于将溶解了大量糖分的米汤被分离出去,使得到的米饭中的淀粉含量大大降低,食用不易发胖,具有养生和保健功效。
第三实施例:
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蒸煮设备,包括一蒸煮腔210,及一与蒸煮腔210配合使用的蒸煮装置100,其中,蒸煮装置100包括:盛米器110、米汤器120及米汤通道13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煮腔210可以是蒸煮设备的内胆;蒸煮米饭过程中,蒸煮腔210与盛米器110、米汤器120、米汤通道130及米汤相互配合,在米汤上方形成一高气压空间,米汤在高气压空间所产生的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米汤通道130被输送至米汤器120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盛米器110通过托架16悬置于蒸煮腔210中,或者通过设于盛米器110上的外翻边1101与蒸煮腔210配合,使盛米器110悬置于蒸煮腔210内,其中托架16与盛米器110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可拆卸地组合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盛米器110的底部设有滤水孔111,滤水孔111的孔径大小设置的依据是使米粒无法通过,但米水能够自由地进出,滤水孔111的孔径最好不超过2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盛米器110的侧壁上还设有蒸汽孔112,可以理解地,蒸汽孔112可以分布于盛米器110的侧壁上的任何位置,以使水蒸气可以在盛米器110与蒸煮腔210间自由进出,其中靠近盛米器110底部的蒸汽孔112的孔径最好不超过2毫米,以防止米粒漏出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米汤通道130为一管道,米汤通道130的底端为米汤入口131,与蒸煮腔210连通,米汤通道130的顶端为米汤出口132,与米汤器120连通;米汤器120通过米汤通道130与蒸煮腔210相通,通过气压作用,可将蒸煮腔210内的米汤通过米汤通道130排入米汤器120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米汤入口131介于盛米器110的底面与蒸煮腔210的底面之间,进水口131低于盛米器110底面才能使米与米汤完全分离,进水口131高于蒸煮腔210底部才能使蒸煮腔210中有剩余的米汤,以产 生水蒸气对米进行进一步蒸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盛米器110设于蒸煮腔210内,米汤器120设于盛米器110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米汤通道130至下而上依次贯穿盛米器110及米汤器120。这种结构制作工艺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米汤器120的上端具有内斜的外翻边缘121,米汤通道130由盛米器110外侧自下而上贯通外翻边缘121,由米汤出口132出来的米汤便能沿着外翻边缘121倾斜的方向自然地流入米汤器120中。这种结构使煮熟的米饭便于取出,也便于器具的清洗。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米汤通道130与米汤器120为一体式结构或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其中,当米汤通道130与米汤器120为一体式结构时,两者间的连接可以是通过成型的方式形成,或者通过焊接的方式形成,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米汤通道130以可拆卸的方式与米汤器120相连时,当米汤通道130或米汤器120中的某一个部分损坏便可方便地进行更换,同时也便于进行拆卸清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米汤器120与蒸煮腔210之间设有密封件140,详细地,米汤器120设于盛米器110的上方,米汤器120的外壁或顶部边缘与蒸煮腔210的顶部边缘或腔体内壁相贴合,而气密件140设于两者的贴合处;气密件140为环形密封圈,可以是硅胶材料;通过设置密封件140使蒸煮腔210与盛米腔11形成的连通腔内除米汤入口131之外的其余部分与外部相互气密隔离;当蒸煮腔210内的水位高于米汤入口131时,蒸煮腔210与盛米器110形成的连通腔在水位上方就形成了一个气密空间,此时因沸腾产生的水蒸气会使该气密空间内的气压不断增大,形成一高气压空间,从而将蒸煮腔210中水位高于米汤入口131的那部分的水压至米汤器120中,以实现米与米汤的分离,并通过蒸煮腔210中剩余的米汤所产生的水蒸气对盛米器110中的米饭进一步蒸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米汤通道130的米汤出口132不低于米汤器120的最高盛水液面,这样可以避免排入米汤器120中的米汤的液面会高出米汤出口132的高度,从而造成已经排出的米汤回流至蒸煮腔210中,影响米汤与米分离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米汤通道130的出水口132的上方设有正对着出水口132的用于防米汤爆冲的遮挡件150。其中,遮挡件150连接于米汤通道130上。当米汤通道130的出水口132有时米汤出水速度或出水量较大,易形成向上爆冲的状态,导致米汤从盖子上的排气孔上冲出去,通过该遮挡件150则可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参照图7、图8、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米汤通道130的数量可以是1个或多个,不限定米汤通道130的具体数量。
参照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盛米器110设于蒸煮腔210内,米汤器120设于蒸煮腔210外部;这样大大增加了盛米器110中可盛饭的米或米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蒸煮腔210与蒸煮设备的锅盖220相配合,蒸煮腔210与锅盖220间设有密封件230。
作为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米汤通道130设置于盛米器110外侧。这种结构使煮熟的米饭便于取出,也便于器具的清洗。
参照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米汤通道130至下而上贯穿盛米器110。这种结构制作工艺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蒸煮时,锅盖220与密封件230与蒸煮腔210配合封闭,蒸煮腔210与盛米器110形成的连通腔内除米汤入口131之外的其余部分与外部相互气密隔离;当蒸煮腔210内的水位高于米汤入口131时,蒸煮腔210与盛米器110形成的连通腔在水位上方就形成了一个气密空间,此时因沸腾产生的水蒸气会使该气密空间内的气压不断增大,从而将蒸煮腔210中水位高于米汤入口131的那部分的水压至米汤器120中,以实现米与米汤的 分离,并通过蒸煮腔210中剩余的米汤所产生的水蒸气对盛米器110中的米饭进一步蒸熟。
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煮设备,包括一蒸煮腔,及与蒸煮腔配合使用的蒸煮装置,蒸煮装置包括米汤器;设有滤水孔的盛米器;以及米汤通道,所述米汤通道将所述蒸煮腔与所述米汤器连通,蒸煮米饭过程中,蒸煮腔与盛米器、米汤器、米汤通道及米汤相互配合,当水位高于米汤入口时,蒸煮腔在米汤入口水位上方的腔体内由于水蒸气不断增加而形成高气压空间,从而将高于米汤入口的米汤通过米汤通道排入米汤器中,实现米汤与米的分离,再通过剩余的米汤所产生的水蒸气继续将盛米器中的米蒸熟,本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节省了制作沥米饭的人工成本,同时由于将溶解了大量糖分的米汤被分离出去,使得到的米饭中的淀粉含量大大降低,食用不易发胖,具有养生和保健功效。
第四实施例: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蒸煮设备,包括一蒸煮腔410,及一可置于蒸煮腔410内的蒸煮装置300,其中,蒸煮装置300包括:盛米器310、米汤器320;盛米器310、米汤器320与蒸煮腔4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米汤通道330;蒸煮米饭的过程中,蒸煮腔410与盛米器310、米汤器320及米汤相互配合,在进入米汤通道330的米汤下方形成一高气压空间,米汤在该高气压空间所产生的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米汤通道330被输送至米汤器320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米汤器320置于盛米器310的上方;盛米器310通过托架340悬置于蒸煮腔410中,或者通过设于盛米器310上的外翻边3101与蒸煮腔410配合,使盛米器310悬置于蒸煮腔410内,其中托架340与盛米器310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可拆卸地组合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盛米器310的底部设有滤水孔311,滤水孔311的孔径大小设置的依据是使米粒无法通过,但米水能够自由地进出,滤 水孔311的孔径最好不超过2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米汤器320设于盛米器310的上方。米汤器320的开口处设有外翻边缘321,外翻边缘321搭设于盛米器310的开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盛米器310与米汤器302之间设有密封件350,保证了盛米器310与米汤器320连接处的气密性,不但避免了米汤通道330中的米汤回流至盛米器310中,而且保证了蒸煮过程中,水位高于米汤通道330的底部时,盛米器中能形成一气密空间,从而通过不断增大的气压将米汤压入米汤器320中。
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煮设备,包括一蒸煮腔,及可置于该蒸煮腔内的蒸煮装置;蒸煮装置包括:米汤器;以及设有滤水孔的盛米器;所述盛米器、米汤器与所述蒸煮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米汤通道;蒸煮米饭的过程中,米汤会剧烈翻滚,并进入由盛米器、米汤器与蒸煮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米汤通道中,由于沸腾产生的蒸汽使进入米汤通道的米汤下方的气压增大,形成一高气压空间,从而将进入米汤通道的米汤压入米汤器中,实现米汤与米的分离,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节省了制作沥米饭的人工成本,同时由于将溶解了大量糖分的米汤被分离出去,使得到的米饭中的淀粉含量大大降低,食用不易发胖,具有养生和保健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