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摆座椅的底座摇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6179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摇摆座椅的底座摇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设备,具体的说是指一种摇摆座椅的底座摇摆装置。



背景技术:

摇摆座椅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椅子,它可以前后摇晃,同时使用过程中可以提升生活质量增加生活情趣。摇摆座椅在人们的家居生活中,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市场上暂时还没有自动的摇摆座椅,人们使用时仍需使用者给予外力才能使其产生摇摆的动作。由于需要借助外力使其产生摇摆效果,所以目前的摇摆座椅不可以持续性的摇摆,使用者需要不停的给予外力才能摇摆,这样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且不停地给予外力也让使用者降低了原本的娱乐性和舒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摇摆座椅的底座摇摆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摇摆座椅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摇摆座椅的底座摇摆装置,包括底座支架、摇摆机构、传动机构和电机,该摇摆机构可摆动地连接于底座支架上,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底座支架上,该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摇摆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底座支架包括左底板和右底板,且两者之间通过四根固定杆连接。

所述摇摆机构包括左摇板和右摇板,该左摇板设于左底板的左侧,该右摇板设于右底板的右侧,且左摇板与左底板之间、右摇板与右底板之间均设有两根前、后布置的摇杆,该摇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底板上,该摇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摇板上,所述左摇板与左底板之间且位于前侧的摇杆和右摇板与右底板之间且位于前侧的摇杆通过一根连接杆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曲柄、连杆以及连接件,所述曲柄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该曲柄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该连杆的另一端与通过一转动轴与连接件连接,且该连杆可沿着转动轴上、下运动,所述连接件固定安装于连接杆上。

所述底座支架包括左底板、右底板以及支架座,该左底板和右底板的上部均设有下凹圆弧,该左底板和右底板分别固定于支架座的左、右端。

所述摇摆机构包括左摇板和右摇板,该左摇板和右摇板均呈倒立的类“T”形,该左摇板的三端和右摇板的三端之间对应地通过三根第一连接杆连接,该左摇板与左底板之间、右摇板与右底板之间均设有两根前、后布置的摇杆,该摇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底板上,该摇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摇板上,所述左摇板与左底板之间且位于前侧的摇杆的中部和右摇板与右底板之间且位于前侧的摇杆的中部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左摇板与左底板之间且位于后侧的摇杆的中部和右摇板与右底板之间且位于后侧的摇杆的中部也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曲柄、连杆以及连接件,所述曲柄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该曲柄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该连杆的另一端与通过一转动轴与连接件连接,且该连杆可沿着转动轴上、下运动,所述连接件固定安装于前端的第一连接杆上。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曲柄、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第三传动杆以及连接件,该曲柄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该曲柄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连接,该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第二传动杆的一端和第三传动杆的一端同轴连接,该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架座上,该第三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与连接件连接,且该第三传动杆可沿着转动轴上、下运动,所述连接件固定安装于前端的第一连接杆上。

所述底座支架包括左底板和右底板,该左底板与右底板之间通过数根固定杆连接,该左底板和右底板上均设有两前、后设置且贯穿的圆弧槽。

所述摇摆机构包括左摇板和右摇板,该左摇板和右摇板之间连接有支撑架,该左摇板设于左底板的左侧,该右摇板设于右底板的右侧,该左摇板与左底板之间、右摇板和右底板之间均设有两根前、后布置的摇杆,该摇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底板上,该摇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摇板上,所述左摇板与左底板之间且位于前侧的摇杆和右摇板与右底板之间且位于前侧的摇杆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该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圆弧槽,所述左摇板与左底板之间且位于后侧的摇杆和右摇板与右底板之间且位于后侧的摇杆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该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圆弧槽;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一曲柄、第二曲柄、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主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该主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该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曲柄的一端同轴连接,该第一曲柄的另一端与第二曲柄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该第二曲柄的另一端与第一传动杆的一端和第二传动杆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杆上,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固定杆上。

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从动齿轮、第三曲柄、第四曲柄、第三传动杆和第四传动杆,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主齿轮啮合,该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三曲柄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该第三曲柄的另一端与第四曲柄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该第四曲柄的另一端与第三传动杆的一端和第四传动杆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固定杆上,所述第四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固定杆上。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传动机构转动,传动机构再带动摇摆机构摇摆,将座椅与摇摆机构连接,当摇摆机构摇摆时座椅也随之摇摆。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座椅的自动摇摆,人们无需使用外力促使摇摆机构摇摆,这样人们即可一直坐在座椅上尽情的休闲放松,从而大大提高摇摆座椅的娱乐性和舒适性。

2、所述传动机构的设置可分散传动机构的各个部件的受力,使各个传动部件的受力均匀,从而使该装置运动更加的稳定和舒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座椅连接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摇摆座椅的底座摇摆装置,包括底座支架1、摇摆机构2、传动机构3和电机4,该摇摆机构2可摆动地连接于底座支架上,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底座支架上,该电机4通过所述传动机构3与摇摆机构2传动连接。

参照图1和图2。所述底座支架1包括左底板11和右底板12,且两者之间通过四根固定杆13连接。所述摇摆机构2包括左摇板21和右摇板22,该左摇板21设于左底板11的左侧,该右摇板22设于右底板12的右侧,且左摇板21与左底板11之间、右摇板22与右底板12之间均设有两根前、后布置的摇杆23,该摇杆23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底板上,该摇杆23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摇板上,所述左摇板21与左底板11之间且位于前侧的摇杆23和右摇板22与右底板12之间且位于前侧的摇杆23通过一根连接杆24连接。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曲柄31、连杆32以及连接件33,所述曲柄31的一端与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该曲柄31的另一端与连杆3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该连杆32的另一端与通过一转动轴34与连接件33连接,且该连杆32可沿着转动轴34上、下运动,所述连接件33固定安装于连接杆24上。

实施例二

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底座支架1包括左底板11、右底板12以及支架座13,该左底板11和右底板12的上部均设有下凹圆弧14,所述左底板11和右底板12分别固定于支架座13的左、右端。

参照图3。所述摇摆机构2包括左摇板21和右摇板22,该左摇板21和右摇板22均呈倒立的类“T”形,该左摇板21的三端和右摇板22的三端之间对应地通过三根第一连接杆23连接。所述左摇板21与左底板11之间、右摇板22与右底板12之间均设有两根前、后布置的摇杆24,该摇杆24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底板上,该摇杆24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摇板上,所述左摇板21与左底板11之间且位于前侧的摇杆24的中部和右摇板22与右底板12之间且位于前侧的摇杆24的中部通过第二连接杆25连接,所述左摇板21与左底板11之间且位于后侧的摇杆24的中部和右摇板22与右底板12之间且位于后侧的摇杆24的中部也通过第二连接杆25连接。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曲柄31、连杆32以及连接件33,所述曲柄31的一端与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该曲柄31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连杆32的一端连接,该连杆32的另一端与通过一转动轴34与连接件33连接,且该连杆32可沿着转动轴34上、下运动,所述连接件33固定安装于前端的第一连接杆23上。

实施例三

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曲柄31、第一传动杆32、第二传动杆33、第三传动杆34以及连接件35。所述曲柄31的一端与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该曲柄31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第一传动杆32的一端连接,该第一传动杆32的另一端、第二传动杆33的一端和第三传动杆34的一端同轴连接,该第二传动杆33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架座13上,该第三传动杆34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36与连接件35连接,且该第三传动杆34可沿着转动轴36上、下运动,所述连接件35固定安装于前端的第一连接杆23上。

实施例四

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底座支架1包括左底板11和右底板12,该左底板11与右底板12之间通过数根固定杆13连接,该左底板11和右底板12上均设有两前、后设置且贯穿的圆弧槽14。所述摇摆机构2包括左摇板21和右摇板22,该左摇板21和右摇板22之间连接有支撑架23,该左摇板21设于左底板11的左侧,该右摇板22设于右底板12的右侧。所述左摇板21与左底板11之间、右摇板22和右底板12之间均设有两根前、后布置的摇杆24,该摇杆24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底板上,该摇杆24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摇板上。所述左摇板21与左底板11之间且位于前侧的摇杆24和右摇板22与右底板12之间且位于前侧的摇杆24通过第一连接杆25连接,该第一连接杆25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圆弧槽14,所述左摇板21与左底板11之间且位于后侧的摇杆24和右摇板22与右底板12之间且位于后侧的摇杆24通过第二连接杆26连接,该第二连接杆26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圆弧槽14。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主齿轮31、第一从动齿轮32、第一曲柄33、第二曲柄34、第一传动杆35和第二传动杆36。所述主齿轮31与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该主齿轮31与第一从动齿轮32啮合,该第一从动齿轮32与第一曲柄33的一端同轴连接,该第一曲柄33的另一端与第二曲柄34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该第二曲柄34的另一端与第一传动杆35的一端和第二传动杆36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35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杆25上,所述第二传动杆36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固定杆13上。

参照图6。所述传动机构3还包括第二从动齿轮37、第三曲柄38、第四曲柄39、第三传动杆40和第四传动杆41。所述第二从动齿轮37与主齿轮31啮合,该第二从动齿轮37与第三曲柄38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该第三曲柄38的另一端与第四曲柄39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该第四曲柄39的另一端与第三传动杆40的一端和第四传动杆41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杆40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固定杆13上,所述第四传动杆4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杆26上。

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结构设置使得电机4输出轴的力可以分散到第一传动杆35、第二传动杆36、第三传动杆40和第四传动杆41上,这样电机4在运行时不会吃力,且摇摆机构2在摇摆时也更加平稳。

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如下:启动电机4,电机4带动传动机构3转动,传动机构3再带动摇摆机构2摇摆,将座椅与摇摆机构2连接,当摇摆机构2摇摆时座椅也随之摇摆。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座椅的自动摇摆,人们无需使用外力促使摇摆机构2摇摆,这样人们即可一直坐在座椅上尽情的休闲放松,从而大大提高摇摆座椅的娱乐性和舒适性。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