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具体涉及一种折边烤漆门套和门套线,属于木门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传统的烤漆门套采用杉木组框,中纤板贴面复合,再主板与挡条齿接拼装,最后在整体打磨油漆;如图2所示,传统的烤漆线条采用中纤板和杉木贴合后铣型包覆木皮,最后在整体打磨油漆。此类加工方法是当下木门行业的常规加工方式,但这种加工方式工序复杂,制造周期长,材料浪费大。随着木门行业竞争越发激烈,此类加工方式使企业盈利空间极小,终将会被淘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的木门加工方法的缺点,而提供了一种折边烤漆门套和门套线及其加工方法,该方法不仅步骤简单、设计巧妙,而且效率高,很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边烤漆门套和门套线,包括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上通过快干胶贴合有折边板。
进一步的,所述折边板包括表面面板,表面面板外贴覆有无纺布木皮层,无纺布木皮层外涂覆有修色面漆,折边板背面加工有V型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V型槽的槽口角度α为90°<α<95°。
更进一步的,所述折边板将V型槽折合,并通过发泡胶粘合在一起。
一种折边烤漆门套和门套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预先将表面面板采用设备做好面漆,然后将折合后的面板贴合到基材上,其具体步骤为:
1)在表面面板上先贴好无纺布木皮层,再做好修色面漆;
2)在表面面板背面加工出V型槽;
3)将表面面板通过V型槽折合,折合时满足胶水缝隙厚度,此时所述槽口的槽底圆弧半径R为0.5mm<R<1mm,使得折合时胶水渗透进槽口内固化后因折边空鼓而开裂;
4)用发泡胶对V型槽折合后得到的折边槽进行填充;
5)将折合后的折边板通过快干胶迅速贴合到基材上,即得成品。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定尺面板采用设备预先做好面漆,再在面板背面加工特殊V型槽,最后将面板通过折边的方式贴合到基材上,使用快干胶迅速完成整个门套及线条加工,折边槽内使用发泡胶填充,防止折边拼接处有空鼓而导致开裂。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该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对面板的预先进行面漆处理,再进行巧妙的折合,最后将面板和基材进行贴合,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门套的加工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门套线的加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折合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折合后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边门套的面板与基材粘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门套线的面板与基材粘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5和图6所示,一种折边烤漆门套和门套线,包括基材2,所述基材上通过快干胶贴合有折边板1。所述折边板1包括表面面板,表面面板外贴覆有无纺布木皮层,无纺布木皮层外涂覆有修色面漆,折边板背面加工有V型槽。所述V型槽的槽口角度α为90°<α<95°。所述折边板将V型槽折合,并通过发泡胶粘合在一起。
一种折边烤漆门套和门套线的加工方法,该方法通过预先将面板采用设备做好面漆,再将折合过的面板贴合到基材上,其具体步骤为:
1)在表面面板3上先贴好无纺布木皮层,再做好修色面漆4;
2)在表面面板背面加工出V型槽,所述V型槽的槽口角度α为90°<α<95°,如图3所示;
3)将表面面板3通过V型槽折合,折合时刚好能满足胶水缝隙的厚度,此时所述槽口的槽底圆弧半径R为0.5mm<R<1mm,折合时胶水能渗透进去固化后避免因折边空鼓而导致开裂,如图3所示;
4)用发泡胶粘对V型槽折合后得到的折边槽5进行填充,如图3所示;
5)将折合后的折边板1通过快速干胶迅速贴合到基材2上,见图5和图6。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定尺面板采用设备预先做好面漆,再在面板背面加工特殊V型槽,最后将面板通过折边的方式贴合到基材上,使用快干胶迅速完成整个门套及线条加工,折边槽内使用发泡胶填充,防止折边拼接处有空鼓而导致开裂。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