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登高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8629阅读:10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登高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升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登高梯。



背景技术:

无论是传统的梯子还是升降平台,都只是提供作业员到达某个固定点高度,当作业员需要在范围相对较大的区域高度作业时,则传统的梯子以及升降平台都无法满足要求;另一方面,传统的梯子高度固定,较高的梯子占据的存放空间也相对更大;而传统的升降平台的适用高度都高于传统梯子,整体结构相对笨重,当作业员需要使用或更换的工具较多时,传统升降装置的单一平台往往会限制作业员的作业空间,与地面间的工具传递也不方便;另一方面,传统升降装置在某个高度实行较大区域范围作业时也比较麻烦,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登高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移动登高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移动登高梯,包含长条形且上端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及移动箱体的滚轮;箱体内安装有多个剪叉式支架,各剪叉式支架均独立包含有液压缸,通过液压缸驱动剪叉式支架作上升或下降动作;多个剪叉式支架沿箱体长度方向呈一字形布置,且各剪叉式支架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以由前至后依次逐渐递增的方式排列;各剪叉式支架的顶部均固定有踏板,在未使用状态下,踏板与箱体的开口平齐;在箱体开口的一端设有一阶台阶板,所述一阶台阶板与上升位置最低的踏板相邻;各液压缸的驱动按钮设于一阶台阶板的侧面,用于控制对应液压缸的伸长或收缩。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在靠最大高度最高的剪叉式支架一侧还设有扶手,所述扶手的高度大于相邻剪叉式支架的最高高度至少10cm。

进一步的,所述各剪叉式支架的侧面均设有随着剪叉式支架升降而伸缩的挡板,挡板的上端与踏板连接,用于遮蔽剪叉结构以及确保人员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剪叉式支架的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的长度与箱体的宽度相同,所述踏板的宽度不小于18cm。

进一步的,相邻剪叉式支架所能达到最大高度的高度差在8cm~30cm之间。

本实用新型将多个剪叉式支架设置在底部装有滚轮的箱体上,一方面可方便的移动及周转,另一方面可实现在某一高度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方便作业;当作业员在紧靠扶手的剪 叉式支架上作业时,地面人员还可以通过一阶台阶板侧面设置的驱动按钮控制对应液压缸上升或下降,以通过临近剪叉式支架的升降进行工具或物品的传递,使得作业员能够快速连续的高效作业。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⑴、适于更大区域的高度作业;

⑵、装置轻便,易于移动;

⑶、节省存储空间,且不使用时,可降下剪叉式支架作为物品放置台,美观大方,提高装置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剪叉式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移动登高梯,包含长条形且上端开口的箱体1,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及移动箱体的滚轮2;箱体1内安装有多个剪叉式支架5,各剪叉式支架5均独立包含有液压缸6,通过液压缸6驱动剪叉式支架5作上升或下降动作;多个剪叉式支架5沿箱体1长度方向呈一字形布置,且各剪叉式支架5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以由前至后依次逐渐递增的方式排列;各剪叉式支架5的顶部均固定有踏板7,在未使用状态下,踏板7与箱体1的开口平齐,美观大方,可作为载物台使用,既节省了存储空间,又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效率;在箱体1开口的一端设有一阶台阶板4,所述一阶台阶板4与最高高度最低的剪叉式支架所连接的踏板相邻;各液压缸6的驱动按钮8设于一阶台阶板4的侧面,用于控制对应液压缸6的伸长或收缩;驱动按钮8设为升高驱动按钮与下降驱动按钮,且通过不同颜色加以区分,以便于作业员识别。

所述箱体1在靠最大高度最高的剪叉式支架5一侧还设有扶手3,所述扶手3的高度大于相邻剪叉式支架5的最高高度至少10cm,以便于作业员在作业时可通过扶手3辅助支撑,提高了作业员的作业安全性。

所述各剪叉式支架5的侧面均设有随着剪叉式支架5升降而伸缩的挡板9,挡板9的上端与踏板7连接,用于遮蔽剪叉结构以及确保人员安全。

为了装置的轻便及适于一般应用要求,沿所述箱体1的长度方向只设有三个剪叉式支架5,剪叉式支架5上踏板7的长度与平台的宽度相同,所述踏板7的宽度不小于18cm,以便于作业员登踩作业。

相邻剪叉式支架5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的高度差在8cm~30cm之间,一方面是优化装 置的各级高度互补,一方面实现将相邻踏板作为工具放置台便于作业员的工具拿取。

本实用新型将多个剪叉式支架5设置在底部装有滚轮的箱体1上,一方面可方便的移动及周转,另一方面可实现在某一高度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方便作业;当作业员在紧靠扶手的剪叉式支架上作业时,地面人员还可以通过一阶台阶板侧面设置的驱动按钮控制对应液压缸上升或下降,以通过临近剪叉式支架的升降进行工具及物品的传递,使得作业员能够快速连续的高效作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