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检测装置、微波烹饪器具的盖体和微波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1539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温湿度检测装置、微波烹饪器具的盖体和微波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湿度检测装置、微波烹饪器具的盖体和微波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微波烹饪器具采用微波加热的方式烹制食物,其具有能够及时、快速的调整加热状态等优点,精确地控制有助于使用者烹饪出更加美味的食物。然而及时、快速的调整加热状态则需要依赖于对煲内状态的准确、及时的监控和反馈。

现有的微波烹饪器具通常采用温度传感器来监控内胆内的温度情况,但是仅仅以温度这一项状态参数很难全面的反映食物的综合状态。比如,湿度的高低对于食物的烹饪影响非常大。此外,温度所反映的状态往往会比湿度要滞后一段时间,因此仅依靠温度的反馈则很难做到及时的调整微波烹饪器具的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温湿度检测装置、微波烹饪器具的盖体和微波烹饪器具,旨在准确、全面的检测内胆内的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温湿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微波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排气盒、扣合在该排气盒上的排气盖、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其中,

所述排气盒与排气盖围合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的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开设在所述排气盒上,所述排气口开设在所述排气盖上,并且所述进气口与排气口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腔室内具有一条连接所述进气口与湿度传感器的通道;

所述通道由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的若干挡板围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腔室内具有两条连接所述进气口与湿度传感器的通道,两所述通道的入口端设置在所述进气口的两对侧;

所述通道由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的若干挡板围成。

优选地,所述通道具有至少一个拐点。

优选地,所述拐点的弯折角度不小于90°。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贯穿所述排气盒并向排气盒外延伸的探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微波烹饪器具的盖体,包括内盖、面盖,以及温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内盖与面盖之间,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排气盒、扣合在该排气盒上的排气盖、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其中,

所述排气盒与排气盖围合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的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

所述面盖对应所述排气口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排气口连通的排气孔;所述内盖对应所述进气口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进气孔,所述内盖上还开设有供所述温度传感器贯穿所述内盖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与进气孔之间,以及所述排气口与排气孔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微波烹饪器具,包括微波烹饪器具的盖体,该微波烹饪器具的盖体包括内盖、面盖,以及温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内盖与面盖之间,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排气盒、扣合在该排气盒上的排气盖、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其中,

所述排气盒与排气盖围合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的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

所述面盖对应所述排气口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排气口连通的排气孔;所述内盖对应所述进气口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进气孔,所述内盖上还开设有供所述温度传感器贯穿所述内盖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具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温湿度检测装置,能够同时检测内胆内的温度和湿度,以准确、全面的反映内胆内的状态,以供微波烹饪器具根据内胆内的状态及时的调整微波烹饪器具的加热状态,从而实现精确控制烹制程序,有效提高烹制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温湿度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湿度检测装置中排气盒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温湿度检测装置中排气盒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微波烹饪器具的盖体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微波烹饪器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温湿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微波烹饪器具的盖体上,以检测微波烹饪器具的内胆内的温湿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排气盖10、排气盒20、温度传感器30和湿度传感器40;其中,该排气盖10可盖合在排气盒20的敞口端,该排气盒20内设有隔板以将排气盖10与排气盒20围成的空间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50和第二腔室60,该第二腔室60具有进气口61和排气口62。该温度传感器30设置于第一腔室50内,优选地,可在第一腔室50的底壁开设一安装口51,该温度传感器30具有一探头31,该探头31贯穿该安装口51并向排气盒20外(即微波烹饪器具的内胆内)延伸,以检测内胆内的温度。该湿度传感器40设置于第二腔室60内,内胆内的蒸汽由进气口61进入第二腔室60,再由排气口62排出第二腔室60,以使湿度传感器40检测内胆内的湿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具有温度传感器30和湿度传感器40的温湿度检测装置,能够同时检测内胆内的温度和湿度,以准确、全面的反映内胆内的状态,以供微波烹饪器具根据内胆内的状态及时的调整微波烹饪器具的加热状态,从而实现精确控制烹制程序,有效提高烹制效果。

如图1所示,为了使气流通畅,该进气口61优选开设在排气盒20上,更进一步优选开设在排气盒20的第二腔室60的底壁上;排气口62优选开设在排气盖10上,并且该进气口61与排气口62的位置大致相对应。

如图2所示,该第二腔室60内具有一条连接进气口61与湿度传感器40的通道,以将内胆内蒸汽引导至湿度传感器40处供湿度传感器40进行湿度的检测,蒸汽运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将湿度传感器40设置在远离进气口61的地方是为了防止蒸汽在湿度传感器40凝露,而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甚至湿度传感器40失效。同时兼顾到温湿度检测装置的体积不宜太大,故在第二腔室60设置若干挡板21,该通道由若干挡板21围合而成。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不用在于,该第二腔室60内具有两条连接进气口61与湿度传感器40的通道,两通道并联设置,并且两通道的入口端分别设置在进气口61的两对侧,内胆内的蒸汽在由进气口61进入第二腔室60后,经由两通道引导扩散至湿度传感器40处供湿度传感器40进行湿度的检测,蒸汽运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双通道较单通道湿度传感器40检测更加准确,反应更加及时。

为了进一步防止蒸汽在湿度传感器40发生凝露,该通道具有至少一个拐点,更进一步地,该拐点的弯折角度不小于90°,当拐点的数量为多个时,至少一个拐点为180°。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微波烹饪器具的盖体,如图4所示,该微波烹饪器具的盖体包括面盖71、内盖72,以及设置在之间的温湿度检测装置,该温湿度检测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微波烹饪器具的盖体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该面盖71对应排气口62的位置开设有与排气口62连通的排气孔74。内盖72对应进气口61的位置开设有与进气口61连通的进气孔73,内盖72上还开设有与安装口51相对应的通孔75,以供温度传感器30的探头31贯穿内盖72伸向内胆内。

为了防止内胆内的蒸汽进入面盖71与内盖72之间的其他空间,导致其他零部件受潮失灵或是滋生细菌,可在进气口61与进气孔73之间,以及排气口62与排气孔74之间均设有密封圈76。

该面盖71开设排气孔74的位置还设有一用于盖合排气孔74的排气盖77,该排气盖77的一侧边与面盖71铰接,在铰接轴上还可设置一扭簧78,以使排气盖77弹性盖合在排气孔74上。排气盖77的设置可以防止灰尘、昆虫等由排气孔74进入内胆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微波烹饪器具,如图5所示,该微波烹饪器具包括内胆80、设置在内胆80敞口端的微波烹饪器具的盖体,以及与该微波烹饪器具的盖体中的温湿度检测装置连接的控制装置(图中未示)。该微波烹饪器具的盖体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微波烹饪器具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该控制装置根据温湿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微波烹饪器具的加热状态,从而实现精确控制烹制程序,有效提高烹制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