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保温杯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杯的内塞开关。
背景技术:
在一定程度上讲,保温杯的出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于喜欢携带自己的水杯出行的人们。为此,保温杯生产者始终在研制具有更好保温效果的保温杯,且趋向于使保温杯使用更为方便。
有一种保温杯的杯盖,包括盖体,该盖体上部设有开关、下部设有密封圈,该盖体上设有和该密封圈相配的封水开关装置。比如,该封水开关装置为能够上下移动的小雨伞,该小雨伞包括伞部以及一体固定于该伞部上部的连接柱,该开关联动于该连接柱,且该伞部上缘和该密封圈的下缘相配。该开关多为按压式开关。即,每按压一次开关,小雨伞即会上下移动一次,使该杯盖能够出水或者无法出水。由于开关可以单手操作,继而极大方便了使用者,特别是针对开车一族,更为实用。
然而,这样的保温杯盖在保温效果上亦有一定的缺陷。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其中的封水开关装置为单层结构,隔热效果较差,成为热量流失的重要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杯的内塞开关,它具有极大提高了保温杯的保温效果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保温杯的内塞开关,包括盖体,该盖体上部设有开关、下部设有密封圈,且该盖体上设有和该密封圈相配的封水开关装置,所述封水开关装置内部具有空腔从而形成夹层结构。
所述封水开关装置为小雨伞,该小雨伞包括伞部以及一体固定于该伞部上部的连接柱,该开关联动于该连接柱,该伞部上缘和该密封圈的下缘相配,该空腔位于该伞部内。
所述空腔中填充有泡沫材料。
所述空腔中抽真空。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极大提高了保温杯的保温效果。本发明的保温杯的内塞开关针对原有技术中封水开关装置的结构进行了优化,使之成为夹层结构,极大消除了盖体中散热的最薄弱环节,使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据实际观察,保温时间至少可以提升20%以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两种不同形式的保温杯的内塞开关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封水开关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保温杯的内塞开关,包括盖体10。该盖体10上部设有开关20、下部设有密封圈30。该密封圈30的边侧和保温杯杯体中的台阶进行密封配合。该盖体10内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封水开关装置40,该封水开关装置40和该密封圈30相配。即,该封水开关装置40向上移动后和该密封圈30形成密封配合,该盖体10无法出水;反之,该封水开关装置40向下移动后和该密封圈30之间形成间隙,从而该盖体10能够出水。比如,该封水开关装置40为一常见的小雨伞,该小雨伞包括伞部41以及一体固定于该伞部41上部的连接柱42。较好的方式是,该连接柱42和该伞部41一体成型。此时,该开关20联动于该连接柱42,且该伞部41上缘和该密封圈30的下缘相配。即,该开关20每被按动一次,该小雨伞即向上或向下移动一次,实现该伞部41和该密封圈30的密封配合从而该盖体10的出水口无法出水,或者使该伞部41和该密封圈30之间具有一缝隙从而该盖体10的出水口能够出水。
进一步的讲,该封水开关装置40内部具有空腔411从而形成夹层结构。较好的方式是,该空腔411中抽真空,或者,该空腔411中填充有泡沫材料(图上未示出)。这样,使该封水开关装置40亦具有极好的隔热效果,极大提升了该盖体10的整体保温能力。当该封水开关装置40为小雨伞时,该空腔411形成于该伞部41的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