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湿系统及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774阅读:891来源:国知局
排湿系统及消毒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排湿系统及消毒柜。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对于食品安全与健康越来越重视,消毒柜几乎已经普及到每家每户。消毒柜通常使用自有的高温加热及紫外线产生臭氧对餐具进行杀菌消毒。但目前许多厂家生产的消毒柜存在碗筷烘不干、电子元器件寿命短以及内胆生锈等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是消毒柜在烘干阶段水汽无法排出。虽然部分厂家消毒柜即使能够有效烘干碗筷,也存在着臭氧泄露量不达标以及能耗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消毒柜水汽无法排出或能耗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排湿系统及消毒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排湿系统,其中,所述排湿系统包括风机、湿度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排湿风口,所述风机引导水汽从所述排湿风口排出,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检测数值控制所述风机的开关以及所述排湿风口的开合。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湿系统还包括排湿管道,所述风机和/或所述排湿风口设置于所述排湿管道内。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湿度最大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消毒柜,其中,所述消毒柜包括内胆以及如上所述的排湿系统,所述排湿系统连通所述内胆的内外。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湿风口包括排风盒以及设置在所述排风盒内的挡风板,控制器通过限制挡风板的运动控制所述排湿风口的开合。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湿风口还包括电磁锁,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锁从而限制所述挡风板的运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胆设置有开口,所述排湿系统通过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内胆的内外。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湿风口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安装于所述开口上。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湿风口还包括电磁锁,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锁从而限制所述挡风板的运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内胆的顶部或底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内胆底端。

上述排湿系统,风机和排湿风口可根据湿度值开关,当检测到湿度值小于预设值时,风机和排湿风口被关闭,保证热量不散失,降低排湿能耗,达到节能目的,当检测到湿度值大于预设值时,风机和排湿风口被打开,保证水汽的及时排出,减少水汽对系统的破坏,避免生锈等问题出现;

上述消毒柜,风机和排湿风口可根据湿度值以及消毒柜所处的阶段开关,或风机和内胆可根据湿度值以及消毒柜所处的阶段开关,当检测到湿度值小于预设值时或消毒柜处于臭氧消毒阶段时,风机以及排湿风口被关闭,保证热量不散失,降低排湿能耗,同时避免臭氧的泄露;当检测到湿度值大于预设值时,风机和排湿风口被打开,保证水汽的及时排出,使消毒柜内的碗筷等能烘干以及减少对消毒柜中电子元件以及内胆的破坏,避免生锈等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排湿系统及消毒柜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消毒柜的排湿风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排湿系统及消毒柜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消毒柜的排湿风口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内胆;

2-风机;

3-湿度传感器;

4-排湿风口;

41-排风盒;

42-电磁锁;

43-挡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实施例一的消毒柜包括内胆1以及排湿系统,排湿系统包括风机2、湿度传感器3、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排风盒41、挡风板43以及电磁锁42,其中消毒柜视图方向内胆面未示出。

消毒柜内胆1顶部具有开口,风机2安装于该开口上并与排风盒41连通,排风盒41内安装有挡风板43,该挡风板43可闭合或打开;电磁锁42安装于排风盒41外并可锁定挡风板43,限制挡风板43的运动;湿度传感器3安装于内胆1中的底端。

当消毒柜处于高温消毒阶段或臭氧杀菌前/臭氧杀菌后的烘干阶段时,湿度传感器3会实时检测消毒柜内的湿度值,并将湿度值传输给控制器,当控制器判定消毒柜内湿度大于预设值时,控制器将控制电磁锁42通电,使电磁锁42处于工作状态,电磁锁42的电磁杆受到电磁力被吸回,排风盒41内的挡风板43由于电磁杆被吸回后将处于自由状态,受到外力即可使排风口4处于畅通状态;电磁锁42通电的同时,控制器控制风机2同步通电,在风力的作用下,挡风板43被打开,水汽会被排出。当控制器判定消毒柜内湿度值小于预设值时,控制器将风机2和电磁锁42断电,风机2停止运转,挡风板43退回闭合状态并被电磁锁42的电磁杆锁定,排湿系统的排湿风口4被封闭,保证热量不散失,降低消毒柜能耗,达到节能目的。

在消毒柜处于臭氧杀菌阶段时,无论控制器判定消毒柜内湿度值大于、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风机2和电磁锁42断电,风机2停止运转,挡风板43退回闭合状态并被电磁锁42的电磁杆锁定,排湿系统的排湿风口4被封闭,使挡风板43不能够被打开,可有效防止臭氧的泄露,保证臭氧的泄露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湿系统还可包括排湿管道,排湿管道的一端开口设置在消毒管道内胆中,另一端的开口设置在消毒柜外,风机以及排湿风口设置在排湿管道内。该结构可以实现更灵活的排湿系统设置与安装。

为了有效排出消毒柜内水汽,对碗筷进行烘干,消毒柜内湿度的检测相当关键,故湿度传感器3应尽量安置在能够检测到最大湿度值的位置,由于水汽密度比空气大,故会聚集在内胆1的底端,所以湿度传感器3优选安装于内胆1的底端,在其他实施例中,湿度传感器3也可以安装于内胆1的其他位置,例如可以安装于内胆1的中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风机2以及排湿风口4也可以设置在内胆1的底端,此时密度较大的水汽可不经过整个消毒柜内胆腔体直接从底部排出,更有利于消毒柜的排湿。

在其他实施例中,风机2也可以安装于内胆1中开口处,通过排湿管道与排湿风口4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排湿系统能够根据湿度传感器3检测的湿度值实时控制风机2和电磁锁42的开关,对消毒柜进行排湿,既能及时排出水汽,又能减少热量的散失,降低消毒干燥的能耗,达到节能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消毒柜,在臭氧杀菌阶段,排湿系统的排湿风口4被封闭,可防止臭氧的泄露,保证臭氧泄露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其中消毒柜视图方向内胆面未示出,消毒柜包括内胆1以及排湿系统,排湿系统包括风机2、湿度传感器3、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挡风板43以及电磁锁42,其中消毒柜视图方向内胆面未示出。消毒柜内胆1上设置有开口作为排湿风口4,该排湿风口4上设置有挡风板43,风机2 安装在内胆1外排湿风口4处;电磁锁安装于内胆1上并可限制挡风板43的运动,限制挡风板43的打开或闭合。本实施例的结构无需复杂的机构,仅需要在现有的消毒柜内胆1上开口并安装有可开合的挡风板即可实现智能控制水汽的排出,降低能耗,避免臭氧的泄露。

在其他实施例中,风机2也可以安装于内胆1内,将消毒柜内的水汽通过排湿风口4排出消毒柜外。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