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头角度可调的多功能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7142阅读:2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床头角度可调的多功能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床头角度可调的多功能床。



背景技术:

病床是病人在休养时使用的床体,主要使用场合有各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在结构上,病床包括床架、床板、床头,床板固定于床架上,床头安装于床架上并位于床板的一端。床头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供病人倚靠休息,人体的腰部和颈部具有两个生理弯曲,病人在倚靠休息时,腰垫和颈垫的设置能够增强人体的舒适程度,然而,目前市面上所属销售的床头一般均呈平板结构或带弧度的板状结构,床头于人体的腰部和颈部生理的生理弯曲极度不匹配,非常不利于病人休息,病人在床头倚靠休息时,必须在腰部和颈部垫设靠垫,非常不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对现有的家具床进行了改进,例如公开号为CN105455984A的发明专利一种床头,其通过在床头主体的上端两侧设置有床头把手,在床头主体的上部安装有颈垫以及下部安装有腰垫,同时颈垫位于床头把手之间,腰垫位于颈垫的正下方并且其位于所述固定座之间,照明灯安装于所述床头主体上。

但上述方案存在不足之处,其虽然设置的颈垫与腰垫可以使得躺在床上的人得到舒适感,可当人们长时间的倚靠后由于身体其他地方没有颈垫与腰垫的支撑会产生肌肉的酸痛感,且床头无法根据人们的坐姿习惯改变床头的倾斜角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床头角度可调的多功能床,解决了床头无法根据人们需要快速调整角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床头角度可调的多功能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设置有床头和用于使床头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床头设置有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位于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之间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第一板材固定连接的若干支杆,所述第二板材上设置有与转轴转动连接的若干连接件,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用于使转轴减速的阻尼件,所述床头与床体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床头移动的滑移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人们的躺卧姿势调整床头适于人们的倾斜角度,可对床头进行转动,床头包括有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在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方便床头的转动倾斜,当需要对床头进行转动时,第一板材与转动机构转轴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杆,而第二板材上设置有与转轴配合的可进行转动连接的连接件,转轴分别与连接件与支杆来连接的同时可方便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进行转动,当背部依靠在床头时,背部对床头用力床头可根据重力自动转动,同时为了防止床头的突然转动使得人们带来不适感或摔伤,在转轴上设置有用于使转轴减速的阻尼件,可使得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相对转动的同时转速较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滑移机构包括有位于床头底部两侧的滑杆组件,所述床体上设置有供滑杆组件滑动的滑轨,所述滑杆与床头之间设置有旋转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得床头在转动的同时,第一板材转动,而此时第二板材仍未竖直状态,使得人们背部避免悬空,第二板材会相对于床体进行滑动,在第二板材上设置有滑杆么人床体上设置有与滑杆配合的滑轨,在第二板材带动床头滑动的同时,第二板材与床体之间还设置有旋转件,可根据滑动的同时第二板材进行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床头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一板材转动后放置的高台,所述高台上设置有使第一板材固定的固定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板材转动后可放置在高台上,此时高台可给予第一板材一个承接力,避免第一板材悬空无承接力导致第一板材侧翻现象发生,为了使得床头在床体上进行滑动的时候,第一板材与高台之间发生脱离,在高台与第一板材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板材的固定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有位于高台内的空腔以及位于空腔上的开口,所述第一板材上设置有穿过开口的第一锁钩,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与第一锁钩配合的锁紧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第一板材固定在高台上时,可通过第一板材上的第一锁钩使得第一板材固定在高台之上,同时第一锁钩受控于锁紧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有凸起件和与第一锁钩配合的第二锁钩,所述第二锁钩与凸起件之间设置有供第二锁钩转动的转动轴,空腔内设置有与第二锁钩固定连接的复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台空腔内设置有与第一锁钩配合的锁紧机构,在锁紧机构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板材固定在高台上,锁紧机构中的第二锁钩可以与第一锁钩进行钩接,第二锁钩与凸起件之间设置有转动轴可以使得第二锁钩进行转动,当第一锁钩进入空腔内后,转动第二锁钩进行锁接即可,同时当第一板材要与高台进行时,只需值得第二锁钩再次转动与第一锁钩分离即可,为了方便第二锁钩复位,第二锁钩还设置有复位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锁钩与第二锁钩上均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的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防止第二板材在床体上进行移动时,第二板材会带动第一板材产生移动,使得第一板材上的第一锁钩与空腔内的第二锁钩发生脱离,第一锁钩与第二锁钩上均设置有可使得二者增大摩擦的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滑轨上设置有若干孔洞,所述滑杆组件上设置有与孔洞配合的插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板材在床头上移动完毕后,为了避免第二板材继续滑动,床体上的滑轨设置有若干孔洞,可以使得插杆插入进孔洞内,此时第二板材由于受到插杆的阻挡无法继续滑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表面均设置有泡沫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增大人们的舒适感,当背部背靠在床头上时避免因床头较硬,在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上设置有泡沫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阻尼件为旋转阻尼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阻尼器的作用可以使得转动机构较为平缓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复位件为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拉伸与复位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图3为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10、床体;11、床头;111、第一板材;112、第二板材;113、转轴;114、支杆;115、连接件;116、滑杆组件;117、滑轨;118、旋转件;119、高台;210、空腔;211、开口;212、第一锁钩;213、凸起件;214、第二锁钩;215、复位件;216、孔洞;217、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3,在床体110上设置有床头11和用于使床头11转动的转动机构,床头11设置有第一板材111和第二板材112,转动机构包括有位于第一板材111与第二板材112之间的转轴113,转轴113上设置有与第一板材111固定连接的若干支杆114,第二板材112上设置有与转轴113转动连接的若干连接件115,转轴113上还设置有用于使转轴113减速的阻尼件,床头11与床体110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床头11移动的滑移机构。

可根据人们的躺卧姿势调整床头11适于人们的倾斜角度,可对床头11进行转动,床头11包括有第一板材111和第二板材112,在第一板材111与第二板材112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方便床头11的转动倾斜,当需要对床头11进行转动时,第一板材111与转动机构转轴113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杆114,而第二板材112上设置有与转轴113配合的可进行转动连接的连接件115,转轴113分别与连接件115与支杆114来连接的同时可方便第一板材111与第二板材112进行转动,当背部依靠在床头11时,背部对床头11用力床头11可根据重力自动转动,同时为了防止床头11的突然转动使得人们带来不适感或摔伤,在转轴113上设置有用于使转轴113减速的阻尼件,可使得第一板材111与第二板材112相对转动的同时转速较慢。

为了使得床头11在转动的同时,第一板材111转动,而此时第二板材112仍未竖直状态,使得人们背部避免悬空,第二板材112会相对于床体110进行滑动,在第二板材112上设置有滑杆么人床体110上设置有与滑杆配合的滑轨117,在第二板材112带动床头11滑动的同时,第二板材112与床体110之间还设置有旋转件118,可根据滑动的同时第二板材112进行转动。

第一板材111转动后可放置在高台119上,此时高台119可给予第一板材111一个承接力,避免第一板材111悬空无承接力导致第一板材111侧翻现象发生,为了使得床头11在床体110上进行滑动的时候,第一板材111与高台119之间发生脱离,在高台119与第一板材111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板材111的固定装置。

高台119空腔210内设置有与第一锁钩212配合的锁紧机构,在锁紧机构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板材111固定在高台119上,锁紧机构中的第二锁钩214可以与第一锁钩212进行钩接,第二锁钩214与凸起件213之间设置有转动轴可以使得第二锁钩214进行转动,当第一锁钩212进入空腔210内后,转动第二锁钩214进行锁接即可,同时当第一板材111要与高台119进行时,只需值得第二锁钩214再次转动与第一锁钩212分离即可,为了方便第二锁钩214复位,第二锁钩214还设置有复位件215。

为了防止第二板材112在床体110上进行移动时,第二板材112会带动第一板材111产生移动,使得第一板材111上的第一锁钩212与空腔210内的第二锁钩214发生脱离,第一锁钩212与第二锁钩214上均设置有可使得二者增大摩擦的橡胶垫。

当第二板材112在床头11上移动完毕后,为了避免第二板材112继续滑动,床体110上的滑轨117设置有若干孔洞216,可以使得插杆217插入进孔洞216内,此时第二板材112由于受到插杆217的阻挡无法继续滑移。

为了增大人们的舒适感,当背部背靠在床头11上时避免因床头11较硬,在第一板材111与第二板材112上设置有泡沫层。

阻尼件为旋转阻尼器,旋转阻尼器的作用可以使得转动机构较为平缓转动。

复位件215为弹簧,弹簧的拉伸与复位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