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418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煎烤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卫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煎烤机。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煎烤机主要分为两种类别,一种是具有固定烤盘的煎烤机,另一种 是具有可拆卸烤盘的煎烤机。后一种煎烤机通常更受消费者的欢迎,因为可以把烤盘从煎 烤机上拆卸下来,方便清洗烤盘。

现有技术的煎烤机的装饰面板与电木上壳连接通过在PP材质上装饰面板上直接做螺丝柱,因为PP的特性,从正面可以看到由螺丝柱带来的凹陷及痕迹,从而影响外观。下烤盘安装不方便,地极在正负极之间,用发热管铜螺柱将垫块压住,这样的结构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煎烤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把手、装饰面板、装饰面板固定条、电木上壳、固定螺丝、上烤盘、卡扣、下烤盘、发热管铜螺柱、下烤盘发热管、插座盖、插座挡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正负电极簧片、地极簧片、地极;所述的装饰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装饰面板内设置有卡扣,卡扣与装饰面板固定条扣接,装饰面板固定条与电木上壳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电木上壳的下方设置有上烤盘,上烤盘的下方设置有下烤盘,下烤盘的底部设置有下烤盘发热管和地极,下烤盘的下方设置有插座盖,插座盖内设置有插座挡板,下烤盘发热管上设置有发热管铜螺柱;所述的正负电极簧片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的地极的下方设置有地极簧片。

作为优选,所述的地极位于正负电极簧片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发热管铜螺柱插设于垫块的孔内,垫块与下烤盘的底面配合。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下烤盘伸出来的地极向下移动,将插座挡板向左推动,直到与地极簧片接触同时,发热管铜螺柱向下移与将正负极簧片的一非固定端向第一弹簧的方向水平推动,完成正负极及地极的接触;垫块起定位作用,不能旋转及前后位移。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煎烤机,上下安装的方式更方便,正负极与发热管铜螺柱非单点接触,更可靠,更经济,不用直接在PP材质上装饰面板上直接做螺丝柱,美观,结构稳定,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饰面板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烤盘及其底部各组件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烤盘与发热管铜螺柱组合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把手1、装饰面板2、装饰面板固定条3、电木上壳4、固定螺丝5、上烤盘6、卡扣7、下烤盘8、发热管铜螺柱9、下烤盘发热管10、插座盖11、插座挡板12、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4、正负电极簧片15、地极簧片16、地极17、垫块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把手1、装饰面板2、装饰面板固定条3、电木上壳4、固定螺丝5、上烤盘6、卡扣7、下烤盘8、发热管铜螺柱9、下烤盘发热管10、插座盖11、插座挡板12、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4、正负电极簧片15、地极簧片16、地极17;所述的装饰面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1,装饰面板2内设置有卡扣7,卡扣7与装饰面板固定条3扣接,装饰面板固定条3与电木上壳4通过固定螺丝5固定连接,电木上壳4的下方设置有上烤盘6,上烤盘6的下方设置有下烤盘8,下烤盘8的底部设置有下烤盘发热管10和地极17,下烤盘8的下方设置有插座盖11,插座盖11内设置有插座挡板12,下烤盘发热管10上设置有发热管铜螺柱9;所述的正负电极簧片15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14;所述的地极17的下方设置有地极簧片16。

作为优选,所述的地极17位于正负电极簧片15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发热管铜螺柱9插设于垫块18的孔内,垫块18与下烤盘8的底面配合。

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下烤盘伸出来的地极向下移动,将插座挡板向左推动,直到与地极簧片接触同时,发热管铜螺柱向下移与将正负极簧片的一非固定端向第一弹簧13的方向水平推动,完成正负极及地极的接触;垫块18起定位作用,不能旋转及前后位移。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煎烤机,上下安装的方式更方便。2.正负极与发热管铜螺柱非单点接触,更可靠,更经济,不用直接在PP材质上装饰面板上直接做螺丝柱,美观,结构稳定,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