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物柜领域。
背景技术:
储物柜的体积通常较大,为方便存放、运输和包装,通常会制成拼接式结构,现有的储物柜通常仅是将侧板、柜门、后板、顶板和底板分离并层叠在一起,需要使用时再进行拼接,由于大部分储物柜通常呈长方体状,其高度通常远大于左右宽度,左右宽度通常又大于前后宽度,这样便使得各部件的尺寸差异极大,不利于包装、存放和运输,其拆分层叠后的大小只能与后板的大小相同,占用的面积较大,搬运也非常不便,并且,现有的这些储物柜在使用前需要使用者分别将各部件一一的进行拼装固定,装配非常复杂费时,也容易出错,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存放、运输和包装,也方便搬运和拼装的拼接组合式储物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拼接组合式储物柜,包括一主柜体,所述的主柜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拼接在一起的若干分柜体,所述的分柜体包括一后板和两侧板,该两侧板分别通过一纵向的第一枢接轴枢设在后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后板包括通过一纵向的第二枢接轴枢接在一起的一左后板和一右后板。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枢接轴为一第一合页的转轴,所述第一合页的两连接片分别固定在后板的内端壁和侧板的内端壁上,且后板的左右两侧壁分别抵接在两侧板的内端壁上;所述的第二枢接轴为一第二合页的转轴并位于后板的后外侧,所述左后板的右侧壁与右后板的左侧壁相抵接。
优选的,还包括安装在主柜体上的至少一横向的端板,所述的主柜体上具有与所述端板相适配的横向的连接板,所述的端板上具有与连接板贴近或向抵接的一连接端面,连接板上开设有至少一横截面呈“凸”字形的卡接孔,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孔相适配的卡接件,所述的卡接件包括与连接端面间隔一距离的一弹性的卡接部,所述的卡接部与卡接孔的较小端纵向对齐并与连接端面一起夹紧所述的连接板而将端板固定在主柜体上,端板可相对连接板横向滑动至使卡接部与卡接孔的较大端对齐,卡接孔的较大端可供卡接部纵向通过。
优选的,所述端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安装在主柜体顶部的一顶板和安装在主柜体底部的一底板。
优选的,所述卡接孔的较大端朝向主柜体的前方,所述的卡接件还包括用于将卡接部与连接板相连接的至少一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可与卡接孔较小端的后内壁或较大端的后内壁抵接以限制端板相对连接板向后滑动的距离;还包括至少一锁紧件,所述的锁紧件同时与主柜体和端板可拆卸固定连接以限制主柜体与端板的横向相对滑动。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主柜体内的至少一层板,所述的层板通过若干钩挂件可拆卸挂设在主柜体上,所述的钩挂件上设置有至少一开口朝下的第一倒钩和至少一开口朝上的第二倒钩,所述的主柜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倒钩相适配的第一挂接孔,第一倒钩钩挂在第一挂接孔内以将钩挂件挂设在主柜体上,层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倒钩相适配的第二挂接孔,第二倒钩钩挂在第二挂接孔内以将层板挂设在钩挂件上。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挂接孔的数量为若干个并沿主柜体纵向分布,所述的第一倒钩可钩挂在不同的第一挂接孔内以改变钩挂件在主柜体上的挂设高度。
优选的,定义两纵向相邻的侧板中的其一为第一侧板,另一为第二侧板,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通过一连接角板固定在一起,所述连接角板的纵向折边通过若干横向的第一螺钉与第一侧板固定连接并紧贴第一侧板的侧端壁,连接角板的横向折边上穿设有若干纵向的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的尾部螺接在第一侧板上,第二侧板位于连接角板的横向折边和第一侧板之间,且第二侧板上开设有套设在第二螺钉的杆部外的定位孔,连接角板的横向折边和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弹性压紧件,连接角板的横向折边通过所述的弹性压紧件将第二侧板压紧在第一侧板上。
优选的,所述柜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遮挡板,所述的遮挡板位于纵向相邻的两侧板的拼合处并同时与该两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的遮挡板覆盖在侧板的边角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柜体由若干分柜体自上而下依次拼接在一起而成,能够有效减小后板和侧板拆分后占用的面尺寸大小,同时后板由一左后板和一右后板枢接在一起而成,因此拆分时可将后板对折,进一步减小本储物柜拆分后占用的面积,方便搬运、存放、包装和运输,另一方面,两侧板也分别枢接在后板的左右两侧,拆分收合时两侧板、左后板和右后板均可绕其枢接轴转动折叠,装配时也只需将两侧板、左后板和右后板展开再适当固定即可,极大的方面了本储物柜的拆分和装配,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层板与钩挂件的结构图;
图8是图7中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分柜体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9,一种拼接组合式储物柜,包括一主柜体,主柜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拼接在一起的若干分柜体10,分柜体10包括一后板11和两侧板12,该两侧板12分别通过一纵向的第一枢接轴21枢设在后板11的左右两侧,后板11包括通过一纵向的第二枢接轴22枢接在一起的一左后板111和一右后板112。本实用新型中主柜体由若干分柜体10自上而下依次拼接在一起而成,能够有效减小后板11和侧板12拆分后占用的面尺寸大小,同时后板11由一左后板111和一右后板112枢接在一起而成,因此拆分时可将后板11对折,进一步减小本储物柜拆分后占用的面积,方便搬运、存放、包装和运输,另一方面,两侧板12也分别枢接在后板11的左右两侧,拆分收合时两侧板12、左后板111和右后板112均可绕其枢接轴转动折叠,装配时也只需将两侧板12、左后板111和右后板112展开再适当固定即可,极大的方面了本储物柜的拆分和装配,便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枢接轴21为一第一合页23的转轴,第一合页23的两连接片分别固定在后板11的内端壁和侧板12的内端壁上,且后板11的左右两侧壁分别抵接在两侧板12的内端壁上;第二枢接轴22为一第二合页24的转轴并位于后板11的后外侧,左后板111的右侧壁与右后板112的左侧壁相抵接,这样,在收合时两侧板12、左后板111和右后板112可呈“M”字形折叠,能够防止内壁上的结构外露,不易对储物柜的内部结构造成磕碰损坏,也更加美观,展开时也能限定两侧板12、左后板111和右后板112四者的转动角度,方便展开和装配,也能提高本储物柜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安装在主柜体上的至少一横向的端板,主柜体上具有与端板相适配的横向的连接板15,端板上具有与连接板15贴近或向抵接的一连接端面,连接板15上开设有至少一横截面呈“凸”字形的卡接孔32,端板上设置有与卡接孔32相适配的卡接件31,卡接件31包括与连接端面间隔一距离的一弹性的卡接部311,卡接部311与卡接孔32的较小端纵向对齐并与连接端面一起夹紧连接板15而将端板固定在主柜体上,端板可相对连接板15横向滑动至使卡接部311与卡接孔32的较大端对齐,卡接孔32的较大端可供卡接部311纵向通过,这样在进行展开装配操作时,只需将端板上的卡接部311与卡接孔32的较大端对齐并纵向插入到卡接孔32的较大端内,之后再推动端板相对主柜体横向移动至使卡接部311沿卡接孔32横移到卡接孔32的较小端即可将端板对齐装配到主柜体上,需要拆分时反向操作即可,相较于传统的螺钉固定结构,无需逐一对齐和拧紧多个螺钉,极大的方便了本储物柜的拆装作业,节约了拆装时间,也降低了加工误差对装配作业的影响,方便使用。本实施例中,端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安装在主柜体顶部的一顶板13和安装在主柜体底部的一底板14,当然,实际应用中,端板的数量和安装位置也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并不局限于此,另外,也可将卡接件31设置在主柜体上,相应的将卡接孔32设置在端板上。
卡接孔32的较大端朝向主柜体的前方,卡接件31还包括用于将卡接部311与连接板15相连接的至少一连接部312,连接部312可与卡接孔32较小端的后内壁或较大端的后内壁抵接以限制端板相对连接板15向后滑动的距离,便于在装配时对端板进行定位;还包括至少一锁紧件16,锁紧件16同时与主柜体和端板可拆卸固定连接以限制主柜体与端板的横向相对滑动,防止端板自行出现松动、错位和脱落,能够提高本储物柜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主柜体内的至少一层板41,层板41通过若干钩挂件42可拆卸挂设在主柜体上,钩挂件42上设置有至少一开口朝下的第一倒钩421和至少一开口朝上的第二倒钩422,主柜体上开设有与第一倒钩421相适配的第一挂接孔43,第一倒钩421钩挂在第一挂接孔43内以将钩挂件42挂设在主柜体上,层板41上开设有与第二倒钩422相适配的第二挂接孔44,第二倒钩422钩挂在第二挂接孔44内以将层板41挂设在钩挂件42上,这样无需借助工具即可手动的对层板41进行拆装操作,结构简单,易于使用。本实施例中,第一挂接孔43的数量为若干个并沿主柜体纵向分布,第一倒钩421可钩挂在不同的第一挂接孔43内以改变钩挂件42在主柜体上的挂设高度,从而能够灵活、方便的调整本储物柜内的空间配置,方便使用。
参照图3和图5,定义两纵向相邻的侧板12中的其一为第一侧板51,另一为第二侧板52,第一侧板51和第二侧板52通过一连接角板53固定在一起,连接角板53的纵向折边通过若干横向的第一螺钉与第一侧板51固定连接并紧贴第一侧板51的侧端壁,连接角板53的横向折边上穿设有若干纵向的第二螺钉,第二螺钉的尾部螺接在第一侧板51上,第二侧板52位于连接角板53的横向折边和第一侧板51之间,且第二侧板52上开设有套设在第二螺钉的杆部外的定位孔521,连接角板53的横向折边和第二侧板5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弹性压紧件54,连接角板53的横向折边通过弹性压紧件54将第二侧板52压紧在第一侧板51上,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装配,而且能够防止侧板12受力过大而出现变形。
柜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遮挡板17,遮挡板17位于纵向相邻的两侧板12的拼合处并同时与该两侧板12固定连接,遮挡板17覆盖在侧板12的边角外,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储物柜的结构强度,并且能够防止侧板12的尖锐边角划伤使用者,提高本储物柜的安全性能。另外,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在主柜体前端的柜门61以及安装在主柜体底部的支撑脚62,这些都是本领域内的常用结构,在此不另作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