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办公用窗帘升降架的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2166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办公用窗帘升降架的滚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滚轮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办公用窗帘升降架的滚轮。



背景技术:

目前,不论是用于遮光还是装饰,使用窗帘的地方越来越多,所有的窗帘均可以推拉或升降进行收放,在收放的过程中,为了省力,大家通常采用窗帘挂设在支架上,支架上装有滚轮,滚轮设置在固定轨道内,滚轮滑动的同时带动窗帘收放,也使整个过程省力、快速,目前常用的滚轮多为塑料制品,长时间使用磨损大,使轮体损坏,更换时间短,浪费资源。

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紧凑,耐磨不易损坏,连接可靠,节约资源的办公用窗帘升降架的滚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耐磨不易损坏,连接可靠,节约资源的办公用窗帘升降架的滚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办公用窗帘升降架的滚轮,其中,包括连接轴、轮毂、轮体、若干个弹片和耐磨体,所述轮毂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轮体嵌设在所述轮毂的外周上,所述耐磨体嵌设在所述轮体的外周上,所述弹片的一端嵌设在所述轮体内,所述弹片的另一端抵挡在所述耐磨体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轮体包括环形安装腔和一对斜面所述环形安装腔位于所述轮体的外周上,一对斜面对称设置在所述环形安装腔的两侧面上,且所述斜面从所述轮体的外周上向所述环形安装腔内延伸。

更进一步地,所述轮体还包括一对环形侧槽和一对环形斜槽,一对环形侧槽对称设置在所述环形安装腔的两侧面上,且位于所述斜面的底部,所述环形斜槽位于所述环形侧槽的顶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轮体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环形安装腔的底面上,所述凹槽包括锥槽和弧形槽,所述锥槽与弧形槽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的侧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片的固定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环形斜槽内,所述弹片的弹性脚位于所述环形侧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耐磨体的两侧面上均设有限制部和凸起,所述限制部与所述斜面相贴合,所述凸起延伸到所述环形侧槽内,且抵挡在所述弹性脚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耐磨体的内圈上设有一对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嵌设在对应的凹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的第一卡合体嵌设在所述锥槽内,所述连接部上的第二卡合体嵌设在所述弧形槽内。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紧凑,耐磨不易损坏,连接可靠,节约资源。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轮体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耐磨体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连接轴1、轮毂2、轮体3、环形安装腔31、斜面32、环形斜槽33、环形侧槽34、凹槽35、锥槽36、弧形槽37、弹片4、固定部41、弹性脚42、耐磨体5、限制部51、凸起52、连接部53、第一卡合体54、第二卡合体5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4,如图1所示的一种办公用窗帘升降架的滚轮,包括连接轴1、轮毂2、轮体3、若干个弹片4和耐磨体5,所述轮毂2套设在所述连接轴1上,所述轮体3嵌设在所述轮毂2的外周上,所述耐磨体5嵌设在所述轮体3的外周上,且所述耐磨体5的直径大于所述轮体3的直径,避免使用过程中造成所述轮体3的损伤,所述弹片4的一端嵌设在所述轮体3内,所述弹片4的另一端抵挡在所述耐磨体5的端面上,结构紧凑,所述耐磨体5耐磨性好,且在长时间使用后可方便更换,节约资源。

如图2所示,所述轮体3包括环形安装腔31和一对斜面32所述环形安装腔31位于所述轮体3的外周上,且所述环形安装腔31的中心面与所述轮体3的中心面重合,一对斜面32分别设置在所述环形安装腔31的两侧面上,且左右对称,并且所述斜面32从所述轮体3的外周上向所述环形安装腔31内延伸,用于所述耐磨体5安装过程中的导向。

所述轮体3还包括一对环形侧槽34和一对环形斜槽33,一对环形侧槽34分别设置在所述环形安装腔31的两侧面上,且对称设置,并且位于所述斜面32的底部,所述环形侧槽34的顶面与所述斜面32之间通过一过渡平面连接,便于所述耐磨体5的安装和拆卸,所述环形斜槽33位于所述环形侧槽34的顶面上。

所述轮体3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凹槽35,所述凹槽35位于所述环形安装腔31的底面上,所述凹槽35包括锥槽36和弧形槽37,所述锥槽36与弧形槽37分别位于所述凹槽35的侧面上。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耐磨体5的两侧面上均设有限制部51和凸起52,所述限制部51与所述斜面32相贴合,便于导向,同时使所述轮体3的两端也能分担一部分力和冲击,使所述环形安装腔31的底面受力减少,减小变形量,所述凸起52延伸到所述环形侧槽34内。

所述耐磨体5的内圈上设有一对连接部53,且所述连接部53嵌设在对应的凹槽35内,并且所述连接部53上的第一卡合体54嵌设在所述锥槽36内,所述连接部53上的第二卡合体55嵌设在所述弧形槽37内,是连接更牢靠。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弹片4的固定部41周向均匀的固定设置在所述环形斜槽33内,所述弹片4的弹性脚42位于所述环形侧槽34内,且抵挡在所述凸起52上,避免所述耐磨体5变形过大造成轮体3损伤。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