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和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36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和液体加热容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和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体加热容器,例如养生壶包括壶体以及盖合壶体的壶盖,壶盖通常通过其自身的重力作用而固定于壶体顶部的开口处。然而在液体加热容器倾倒其内部的液体时,由于壶盖与壶体之间没有通过固定结构进行固定,当壶体倾斜至一定角度时,壶盖因受力不平衡而从壶盖顶部的开口处脱落而遭到损坏。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旨在使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更稳固的盖合壶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其包括:盖板;支架,固定设于所述盖板的下方;以及,弹性件,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外表面,所述弹性件的外表面设有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用于与液体加热容器的壶体开口的内壁面弹性抵接。优选地,所述弹性件部分由内向外隆起,形成所述弹性凸起,且所述弹性凸起与所述支架之间具有空腔。优选地,所述弹性凸起在上下向的宽度,沿背离所述支架的方向逐渐变小。优选地,所述弹性凸起的上下向的张角为60°~80°。优选地,所述支架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弹性件的内表面设有背对所述弹性凸起且穿过所述安装孔的连接部、以及自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弹性件的端部侧向凸出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安装孔的周缘抵接。优选地,所述限位部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呈渐缩设置。优选地,所述弹性件的上侧缘和下侧缘均向其内侧延伸,形成夹持臂,两所述夹持臂用于夹持所述支架。优选地,两所述夹持臂中邻近所述盖板的夹持臂的自由端向下延伸,形成位于所述支架内侧的限位臂,所述限位臂用于限制所述弹性件从所述支架上脱落。优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架下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开设有通孔;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凸设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自由端凹设有螺纹孔;所述盖板和所述支架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钉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中部向下凸出,形成供液体加热容器的滤网套接的安装凸台。优选地,所述支架沿所述盖板的周向延伸而成环状设置,所述弹性件呈环形设置;所述弹性凸起沿所述弹性件的周向延伸而呈环状设置;或所述弹性件的外表面设有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弹性凸起。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包括壶体、以及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所述壶盖盖合所述壶体的开口;其中,所述壶盖包括:盖板;支架,固定设于所述盖板的下方;以及,弹性件,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外表面,所述弹性件的外表面设有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用于与液体加热容器的壶体开口的内壁面弹性抵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架的外表面安装弹性件,该弹性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弹性凸起,弹性凸起在壶盖盖合壶体的开口时,与壶体开口的内壁面抵接并发生弹性形变,而与壶体连接固定,如此,避免了壶盖在壶体倾斜一定角度时,从壶体上脱落而被损坏的问题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与壶体的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与壶体的组装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22底板200液体加热容器的壶体221通孔10盖板11安装台20支架111螺纹孔30弹性件40螺钉31弹性凸起34夹持臂21安装孔35限位臂32连接部222安装凸台33限位部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为了使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更稳固的盖合壶体,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请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该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100用于盖合液体加热容器的壶体200(参照图2),其包括盖板10、支架20、弹性件30等部件。上述盖板10可以呈平板状、弧状或者锥状设置,当然还可以呈其他形状设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其用于封盖液体加热容器的壶体200的开口。需要说明的是,盖板10的直径通常设置成略大于壶体200的开口的直径,如此确保了盖板10能够将壶体200的开口完全盖合。上述支架20固定设于盖板10的下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盖板10的材质可以为塑料,上述支架20的材质可以为塑料、不锈钢等等;该支架20可以与上述盖板10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螺钉连接、铆钉连接、焊接等其他连接方式与盖板10固定连接,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上述弹性件30安装于支架20的外表面,并且弹性件30的外表面设有弹性凸起31。该弹性凸起31在壶盖100盖合壶体200的开口时,与壶体200开口的内壁面弹性抵接。请参照图2,在上述壶盖100盖合壶体200时,由于弹性件30上的弹性凸起31凸出壶体200开口的内壁面设置,在给壶盖100施加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时,弹性件30上的弹性凸起31与壶体200开口的内壁面弹性抵接而发生形变,此时,弹性凸起31与壶体200开口的内壁面弹性抵接,从而使得壶盖100与壶体200固定连接,进而避免了壶体200倾斜一定角度时,壶盖100从壶体200上脱落而被损坏的问题发生。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壶盖100的支架20的外表面设置弹性件30,并且弹性件30的外表面设置有弹性凸起31,弹性凸起31在壶盖100盖合壶体200的开口时,与壶体200开口的内壁面抵接并发生弹性形变而与壶体200连接固定,如此,避免了壶盖100在壶体200倾斜一定角度时,从壶体200上脱落而被损坏的问题发生。为了使壶盖100更稳固的盖合壶体200,上述支架20沿盖板10的周向延伸而成环状设置,上述弹性件30呈环形设置。如此,在安装弹性件30时,可将弹性件30直接套接于支架20上。当然,该支架20至少具有两个安装部,并且上述两个安装部沿盖板10的周向分布。弹性件30套接于至少两个安装部的外表面,如此设置,同样方便呈环状设置的弹性件30的安装。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安装部中只要有一个外表面安装有该弹性件即可。进一步地,上述弹性凸起31沿弹性件30的周向延伸而呈环状设置。如此设置,增大了弹性凸起31与壶体200开口的内壁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了弹性凸起31与壶体200开口的内壁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避免壶体200在倾斜一定角度时,壶盖100从壶体200上脱落而被损坏的问题发生。显然,为了使壶盖100更稳固的盖合壶体200,上述弹性件30的外表面还可以设置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弹性凸起31。优选地,弹性件30的外表面设置的弹性凸起31的数量为4~6个。多个弹性凸起31所起的作用与呈环状设置的弹性凸起31所起的作用一样,在此就不再赘述。请参照图1,上述弹性凸起31由弹性件30部分由内向外隆起形成,且弹性凸起31与所述支架20之间具有空腔,也即该弹性凸起31与弹性件30一体成型设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弹性件30优选采用硅胶、橡胶等弹性较好的材料制成,在生产制造该弹性件30时,可将硅胶、橡胶等弹性材料浇注至模具内,待其冷却成型即可。如此设置,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弹性件30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弹性件30结构整体的强度。显然,上述弹性凸起31还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连接方式安装至弹性件30的外表面,在此就不再赘述。为了方便上述壶盖100盖合或打开壶体200的开口,请参照图1、图3或图4,上述弹性凸起31在上下向的宽度,沿背离远离支架20的方向逐渐变小。也即该弹性凸起31的上表面向和下表面均为斜面、或者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一个为斜面。由于斜面具有一定的导引作用,因此,在上述壶盖100盖合或打开壶体200的开口是,该弹性凸起31能够更顺畅的沿着便壶体200开口的内壁面滑动,进而便于上述壶盖100盖合或打开上述壶体200。进一步地,上述弹性凸起31在上下向的张角为60°~80°,优选地,上述弹性凸起31在上下向的张角为71°。如此设置,能够避免弹性凸起31在上下向的张角过小或过大,而导致弹性凸起31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失去导引的作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上述支架20开设有安装孔21;上述弹性件30的内表面设有背对弹性凸起31且穿过安装孔21的连接部32以及自连接部32远离弹性件30的端部侧向凸出的限位部33。在弹性件30固定安装至支架20上时,该限位部33穿过支架20的安装孔21并伸至支架20的内侧,此时该限位部33侧向突出连接部32的部分与安装孔21的周缘抵接,从而完成弹性件30的固定安装。如此设置,一方面有效地限制了弹性件30沿支架20的周向运动;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地避免弹性件30自支架20上脱落。进一步地,上述限位部33在远离连接部32的方向呈渐缩设置,具体的,该限位部33可以呈锥状、圆台状或者其他形状设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如此设置,使得上述限位部33的侧表面在限位部33穿过支架20上的安装孔21时,能够起导引作用,进而方便了限位部33穿过上述支架20上的安装孔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弹性件30的上侧缘和下侧缘均向其内侧延伸,形成夹持臂34。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弹性件30上下侧的夹持比34和弹性件30一同围设形成了一个卡槽,在将弹性件30与支架20组装时,只需将支架20卡至上述卡槽中即可,如此设置,便于壶盖100的组装。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弹性件30与盖板10组装之后,可以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至盖板10的下方,此时弹性件30上侧的夹持臂34位于盖板10和支架20之间,下侧的夹持臂34位于支架20的下方。由于夹持臂34是由弹性件30向内延伸形成,其与弹性件30采用相同的材质做成,也即夹持臂34具有一定的弹性,如此,该夹持臂34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即在壶盖100跌落时,该弹性件30上侧和下侧的夹持臂均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壶盖100跌落时与地面或者其他坚硬物体直接接触而被损坏。进一步地,上述两夹持臂34中邻近盖板10的夹持臂34的内侧向下延伸,形成位于支架20内侧的限位臂35,该限位臂35用于限制弹性件30从支架20上脱落。如此设置,使得弹性件30能够更稳固的安装于支架20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支架20与盖板10采用分体设置,支架20和盖板10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具体的,请参照图1或图3,上述支架20的下端设置有底板22,并且该底板22上开设有通孔221。上述盖板10的下表面凸设有安装台11,并且安装台11的自由端凹设有螺纹孔111。上述盖板10和支架20由穿过通孔221与螺纹孔111螺纹连接的螺钉40连接固定。螺钉连接具有拆装方面、快捷的优点,如此,便于壶盖100的组装和维修。进一步地,上述底板22的中部向下凸出,形成供液体加热容器的滤网(未图示)套接的安装凸台222。如此设置,方便液体加热容器的滤网的安装。需要说明的是,液体加热容器通常设置有滤网,该滤网可以用来盛放食材、药材等等,如此,方便将液体加热容器的壶体200内的水与食材、药材等进行分离。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该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体和壶盖,该壶盖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液体加热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本实施例中的液体加热容器可以为烧水的电热水壶,也可以为养生壶、煮茶壶等在水中加入食材进行烹饪或者冲泡的器具。养生壶是一种加热功率可调的液体加热容器,其可以用来可烧开水、煲养生汤、煮药膳、煮花茶、煮面条、做小火锅、煮饺子、蒸鸡蛋等。为了方便查看养生壶的工作情况,养生壶的壶体通常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如高硼硅玻璃,以方便用户观看养生食材的烹饪过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