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室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及充气床垫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434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空气室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及充气床垫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将多个独立的空气室沿着床垫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并能够独立地控制各空气室的空气压的充气床垫,尤其涉及适合于使空气室交替地反复进行膨胀和收缩的交替膨胀收缩型的充气床垫的躺着舒服的充气床垫。



背景技术:

充气床垫为了进行其特有的动作即压力的切换,而划分有多个气室(空气室)。专利文献1记载的气垫组合四片第一至第四片材,并呈点状地粘接,由此沿上下形成有三个第一至第三空气室。并且,下层的第三空气室的空气压维持为高压,第一及第二空气室维持为低压。专利文献2记载的充气床垫将表里两片片材沿床垫的宽度方向接合,而形成沿床垫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筒状的多个气室。此外,专利文献3记载的气垫,对于沿床垫宽度方向延伸的独立的多个空气室,通过带连结形成于上述空气室的两端部的耳部彼此,从而沿床垫的长度方向配置所述空气室。该专利文献3记载的空气室的横截面形状呈沿上下较长的椭圆状,在其中间架设有上下地分割气室的被称为悬挂件的水平的部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363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08286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005289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以往技术中,将上下四片片材呈点状地粘接,所以一个气室的范围扩及充气床垫的载放面积整体,因此存在如下的问题:在充气床垫上的床垫利用者翻身而产生了身体运动时,空气的流动较大,损害利用者的躺着的感觉。

另外,通过如专利文献2那样将上下两片片材分隔成圆筒状,从而在将沿床垫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空气室沿床垫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的充气床垫中,空气室的横截面形状是圆形,因此空气室的横截面中的高度相对于横向宽度的比例被限定。因此,存在如下问题:若要获得充分的高度则空气室的横向宽度过宽而躺着的感觉变差,并且若使空气室的横向宽度较窄则在由于交替膨胀收缩而特定的空气室缩小时,相邻的空气室的高度不足,产生触底等,无法获得充分的缓冲性,躺着的感觉较差。

另一方面,在如专利文献3那样多个空气室分别分离的充气床垫中,各空气室呈独立的袋状,所以能够在室内部设置悬挂件并且使截面成为纵长的椭圆形,能够增大空气室的横截面中的高度相对于横向宽度的比例,因此能够使进行交替膨胀收缩的空气室的宽度变窄,从而使躺着舒服,并且提高空气室的高度从而在缩小时也能够较深地下沉。然而,多个筒状的空气室分别分离,因此为了使这些空气室呈床垫的状态排列成一层,需要例如在床垫罩内呈环状地安装带,且使空气室穿过环并固定于罩的处理。因此,制造成本变高。另外,若不这样通过环排列各空气室,则空气室经常相互缠绕,床垫无法完美地膨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床垫,在将多个独立的空气室沿床垫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并能够独立地控制各空气室的空气压的充气床垫中,能够使各空气室的横截面的横向宽度变短高度变高,在交替膨胀收缩时得到充分的下沉,躺着舒服并且容易排列的空气室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和充气床垫。

本发明的空气室单元的特点是,具有:

空气室,所述空气室由多个筒状袋构成,将两片以上的片材在多个部位呈线状地接合来形成所述多个筒状袋;

悬挂部,所述悬挂部形成为与一方的所述片材接合而使各所述空气室的所述筒状袋的内部上下分离;以及

闭端部,所述闭端部将所述空气室的筒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封闭。

本发明的另一空气室单元的特点是,具有:

多个筒状袋,在两片片材之间夹着一片悬挂部用片材的状态下,将所述两片片材在多个部位呈线状地接合来形成所述多个筒状袋;以及

闭端部,所述闭端部将所述筒状袋的筒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封闭在上述空气室单元中,所述筒状袋在多个部位被接合,以在该筒状袋的筒长度方向上分断成多个,从而沿筒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空气室。

另外,例如,

所述闭端部是将所述筒状袋的端部重叠并接合成纵长状态而成的,所形成的重叠接合部被成形修整成在带的顶端部具有卡定部的形状,该卡定部用来使相邻的空气室的卡定部彼此卡合而连结相邻的空气室。

本发明的充气床垫的特点是,

由上述的任一个空气室单元构成或以将任一个所述空气室单元沿着与该空气室单元的空气室的筒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列配置的方式构成。

本发明的空气室单元的制造方法的特点是,

使用具有下模具部件和上模具部件的制造装置,所述下模具部件是将纵向模具对以在相邻的纵向模具对彼此之间隔有一定的间隔的方式配置多对而成的,所述纵向模具对中的纵向模具彼此分离室宽度地竖立设置,所述上模具部件配置有分别与所述纵向模具相对的纵向模具,

所述空气室单元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的工序:

将空气室用的第一片材以在各所述纵向模具之间及相邻的所述纵向模具对之间垂落的状态载放在所述下模具部件上,将悬挂部用的多个第二片材以架设于所述纵向模具对的纵向模具之间的方式载放在所述纵向模具上的第一片材上,在所述上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与所述下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之间夹压并接合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下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对的纵向模具之间的所述第一片材下降,使相邻的所述纵向模具对之间的所述第一片材位于最上位,将空气室用的第三片材载放在所述下模具部件上,在所述上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与所述下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之间夹压并接合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三片材的工序。

本发明的另一个空气室单元的制造方法的特点是,

使用具有下模具部件和上模具部件的制造装置,所述下模具部件是将纵向模具对以在相邻的纵向模具对彼此之间隔有一定的间隔的方式配置多对而成的,所述纵向模具对中的纵向模具彼此分离室宽度地竖立设置,所述上模具部件配置有分别与所述纵向模具相对的纵向模具,在所述上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对的内部的上部设有片材保持用的第一支承部,在所述上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对的彼此之间的下部设有片材保持用的第二支承部,

空气室单元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的工序:

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上架设空气室用的第三片材,在所述下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上载放悬挂部用的第二片材,在所述上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与所述下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之间夹压并接合所述第三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的工序;

使所述上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对的彼此之间的第二支承部下降,并且使所述第一支承部之间的所述第三片材的一部分垂下从而抬起所述第二片材的工序;以及

在所述下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上载放空气室用的第一片材,在所述上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与所述下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之间夹压并接合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三片材的工序。

本发明的又一空气室单元的制造方法的特点是,

使用具有下模具部件和上模具部件的制造装置,所述下模具部件是将纵向模具对以在相邻的纵向模具对彼此之间隔有一定的间隔的方式配置多对而成的,所述纵向模具对中的纵向模具彼此分离室宽度地竖立设置,所述上模具部件配置有分别与所述纵向模具相对的纵向模具,在所述上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对的内部的上部设有片材保持用的第一支承部,在所述上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对的彼此之间的下部设有片材保持用的第二支承部,

所述空气室单元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的工序:

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上架设空气室用的第三片材,在所述下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上架设空气室用的第一片材,在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三片材之间的所述下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上载放悬挂部用的第二片材,在所述上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与所述下模具部件的所述纵向模具之间夹压并接合所述第一片材、所述第二片材及所述第三片材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多个空气室构成的空气室单元将构成空气室的多个筒状袋呈线状地接合而构成,因此各空气室相互连结并接合,因此在使用上述空气室组装充气床垫时,容易进行用于排列空气室的操作。另外,本发明的空气室通过悬挂部将内部上下分割,因此能够形成为高度高于横向宽度,能够增大人横躺的情况下的下沉量,能够提高躺着的感觉。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以比以往少的熔接工序制造本发明的空气室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室单元的图。

图2是相同地表示其制造方法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室单元的形状的俯视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室单元的形状的俯视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室单元的形状的仰视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室单元的下表面lb的部分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8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造工序制造出的空气室单元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室单元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室单元的另一制造方法的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空气室单元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室单元的又一制造方法的图。

图13是表示图12的空气室单元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室单元的又一制造方法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室单元的又一制造方法的图。

图16是表示空气室的连结部的图。

图17是表示连结部的形状的图。

图18是表示以往的空气室的形状的图。

符号说明

1:空气室

1a:上表面

1b:下表面

1c、1d:端部

2:耳部

3:下片材

4:上片材

5:悬挂部

6:熔接部

7:按钮

8、18a、18b、18c:管

8a、8b、8c:分支部

9、9a、9b、9c,9d、9e、9f:供气排气口

10:空气室单元

11:第一片材

12:第二片材

13:第三片材

20、23:下模具

20a、21a、23a:动作模具

1:上模具

22a,22b、24a、24b、24c:支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室单元10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其制造方法的图,图3是表示该空气室单元10的空气室1的上表面1a的立体图,图4也是表示空气室1的上表面1a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空气室单元10的空气室1的下表面1b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空气室单元10的空气室1的下表面lb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作为一例,空气室单元10由三个空气室1构成。各空气室1的横截面呈接近纵长的矩形的形状,是呈相互平行的棒状的袋状室。图1(a)是从斜上方观察空气室单元10的图,图1(b)是从斜下方观察空气室单元10的图,图1(c)是表示空气室单元10的空气室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方的端面1c的图,图3是表示空气室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面1d的图,图4是表示空气室1的上表面1a的图。在空气室1的两端面1c、1d形成有耳部2。包含该耳部2的空气室单元10如以下那样被制造。如图2所示,空气室单元10将空气室用的下片材3成形修整为具有较浅的三个弯曲部,将空气室用的上片材4成形修整为具有较深的三个弯曲部,对下片材3的折回部与上片材4的折回部进行熔接而形成熔接部6。将上片材4的较深的弯曲部的内部上下分为两部分而在弯曲部的内表面之间架设并熔接有悬挂部5。因此,如图2(b)所示,空气室单元10的横截面构造基本上是具有上下分离的气室的多个空气室1相互由下侧的气室的侧面的熔接部6连结而成。并且,在片材3、4通过熔接部6接合成筒状后,将筒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沿水平方向压紧而使其重合,并对该重合部进行熔接,由此形成耳部2。在空气室1的筒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面1c的耳部2设有按钮7,通过使该按钮7与设于带的按钮卡合,而能够通过带连结各空气室1的耳部2。

图3表示空气室1的筒长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面1d。在该空气室1的各端面1d的上半部分分别设有供气排气口9d、9e、9f,供气排气口9d、9e、9f沿上下方向相互稍微错开地配置于端面1d。并且,上述供气排气口9d,9e、9f与供气排气用的管8向空气室1的分支部8a、8b、8c气密地连结,该分支部8a、8b、8c经由供气排气口9d、9e、9f而分别与通过空气室1的悬挂部5而被分离的上方的气室连通。由此,经由分支部8a、8b、8c而与管8连接的三个空气室1的上方的气室分别独立地接受供气排气控制。由此,各空气室单元10的三个空气室1被分别供气排气控制,所有的空气室单元10的与分支部8a连接的空气室1、与分支部8b连接的空气室1、与分支部8c连接的空气室1分别共通地以相同的周期及压力接受供气排气控制。因此,从充气床垫整体来看,空气室1的上方的气室每隔两个接受相同的供气排气控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一根管8共通地连接各空气室单元10的三个空气室1的上方的气室,对每个空气室单元10的空气室1的上方的气室共通地以相同的周期及压力进行供气排气控制。由此,空气室单元10的空气室1的上方的气室以沿充气床垫的长度方向配置的每个空气室单元10为单位而独立地接受供气排气控制。此外,也可以通过一根管连结全部的空气室单元10,并以相同的周期及压力对全部空气室1进行供气排气控制。

另一方面,如图5及图6所示,在各空气室1的下表面lb分别设有供气排气口9(9a、9b、9c),供气排气口9(9a、9b、9c)用于向通过空气室1的悬挂部5而被分离的下方的气室进行供气排气,这些供气排气口9a、9b、9c分别与供气排气管18a、18b、18c连接。由此,能够通过供气排气管18a、18b、18c个别地控制通过空气室1的悬挂部5而被分离的下方的气室的空气压。即,构成为以三根为一束的管18a、18b、18c分别与供气排气口9a、9b、9c连结,通过从各管18a、18b、18c供给、排出的空气,从而各空气室1的下方的气室个别地以独立的周期及压力接受供气排气控制。此外,各空气室单元10都具备三个空气室1,个别控制的三根管18a、18b、18c,在其他空气室单元10中也对其空气室1的下方的气室个别地进行供气排气控制。由此,沿充气床垫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的多个空气室单元10的多个空气室1在充气床垫整体中每隔两个接受相同的供气排气控制。此外,空气室1的下表面lb的供气排气口9a、9b、9c沿着空气室1的长度方向相互稍微偏倚地配置。这是为了在尽量将三根管保持为直线状的情况下,沿着空气室1的下表面lb配置这三根管。另外,设于该空气室1的下表面lb的三个供气排气口9a、9b、9c也可以在每个空气室单元10通过一根供气排气管来连结,从而共通地进行供气排气控制。在该情况下,对每个空气室单元10的空气室1的下方的气室共通地以相同的周期及压力进行供气排气控制。由此,空气室1的下方的气室以沿充气床垫的长度方向配置的每个空气室单元10为单位而接受独立的供气排气控制。此外,也可以通过一根管连结全部的空气室单元10,并对全部的空气室1以相同的周期及压力进行供气排气控制。此外,在通过一根管连接三个供气排气口9a、9b、9c的情况下,不需要使供气排气口9a、9b、9c的位置在空气室1的长度方向上偏倚,而构成为沿充气床垫的长度方向设为一列。另外,为了各空气室1的下方的气室的压力控制,在图5及图6的实施方式中,在空气室1的下表面lb设有供气排气口9a、9b、9c,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与图3所示的上方的气室的压力控制相同地,在空气室1的一方的端面1c设置供气排气口9a、9b、9c。

此外,通过在悬挂部5设置孔,能够使各空气室1的上方的气室与下方的气室连通,能够对各空气室1的上方的气室与下方的气室以相同的模式进行压力控制。在该情况下,设置供气排气口9a、9b、9c与供气排气口9d、9e、9f中的任一方即可。

接着,对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将图1(a)所示的空气室单元10在与其空气室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配置多个,整体上构成多个空气室1沿着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充气床垫的长度方向)排列配置而成的充气床垫。此时,使相邻的空气室单元10的相互相邻的空气室1的按钮7卡合,而对相邻的空气室单元10彼此进行连结。或者,通过使设于带的按钮与设于全部的空气室1的耳部2的按钮7卡合,从而能够通过带连结全部的空气室1的耳部2。另外,如图3所示,在空气室1的端面1d以与由空气室1中的悬挂部5分隔出的上方的气室连通的方式经由供气排气口9d、9e、9f而安装有管8,通过管8及分支部8a、8b、8c而对上述各空气室单元10的三个空气室1的上方的气室以每个空气室1为单位独立地进行供气排气控制。另外,如图5及图6所示,空气室1的下表面lb对各空气室1分别设有一个供气排气口9a、9b、9c,上述供气排气口9分别与个别的供气排气用管18a、18b、18c连接。由此,以每个空气室1为单位对空气室1的下方的气室独立地进行供气排气控制。上述供气排气用管与供气排气用泵连接,对各空气室单元10的各空气室1内的上下的气室的压力进行控制。各空气室1的上方及下方的气室在各空气室单元10内以每个空气室1并且以每个气室为单位而接受个别的压力控制,各空气室单元10中的位于床垫的头侧的全部空气室1在全部的空气室单元10中接受相同的压力控制,位于脚侧的全部的空气室1在全部的空气室单元10中接受相同的压力控制,位于中间的全部的空气室1在全部的空气室单元10中接受相同的压力控制。此外,该压力控制的形态是一例,各空气室1的压力控制的形态根据充气床垫的压力控制的目的而存在各种形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空气室单元10中,属于其的全部空气室1通过熔接部6连结,即使不如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以往技术那样,通过安装于罩的带来排列独立的个别的空气室,空气室也不会相互缠绕。因此,不需要空气室配置用的带,并且不需要用于通过带来排列空气室的作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空气室1不仅通过熔接部6连结,还经由设于耳部2的按钮7且经由具有与上述按钮7卡合的按钮的带而相互连结,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可靠地对各空气室1彼此进行限制,因此能够防止各空气室1横倒,空气室1能够可靠地保持充气床垫的形状。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室在其横截面中,在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设有水平地连接空气室内表面的悬挂部5,通过该悬挂部而在空气室中设有上气室与下气室这两个在压力上分离的气室,能够以互不相同的形态对空气压进行控制,能够将空气室的控制模式设定为广泛的范围。

此外,在空气室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设有悬挂部,因此能够使空气室的横截面的高度与空气室的横截面的横向宽度相比为充分高,能够增大人躺卧时的下沉量,能够显著地提高躺着的感觉。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室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下模具20形成有多个垂直地立起的壁状的动作模具20a,在上模具21形成有多个垂直地立起的壁状的动作模具21a。上述动作模具20a及动作模具21a形成于相互匹配的位置,以动作模具20a与动作模具21a相对的方式配置上模具21与下模具20。关于动作模具20a、21a彼此的间隔,最外侧与其内侧的动作模具之间,以及中央的两个动作模具20a、21a之间(宽间隔)以空气室1的横向宽度为基准而确定,两侧的动作模具对与中央的动作模具对之间(窄间隔)分隔有少许间隔。另外,在最外侧的动作模具20a的外表面设有固定并定位片材的端部的能够进行升降的支承部22a,在窄间隔的动作模具20a之间设有载放片材并进行升降的支承部22b。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如图7(a)所示,将空气室用的第一片材11载放于下模具20上。此时,第一片材11的两端部固定于支承部22a,支承部22b位于下位置,第一片材11在各动作模具20a之间呈垂下的状态。然后,如图7(b)所示,将三片悬挂部用的第二片材12载放在宽间隔的动作模具20a的上端面上,且仅在宽间隔的动作模具20a上配置第二片材12。接下来,使上模具21下降,在上模具21与下模具20的各动作模具20a、21a之间夹持第一片材11及第二片材12,并将热与应力施加于第一片材11及第二片材12,由此熔接第一片材11与第二片材12。

接下来,使上模具21上升,如图7(c)所示,使支承部22a上升,此外将空气室用的第三片材13水平地载放在下模具20整体上。接下来,使上模具21下降,在动作模具21a与动作模具20a之间夹持第一片材11与第三片材13,并将热与应力施加于第一片材11及第三片材13,由此熔接第一片材11与第三片材13。

由此,如图8(a)所示,得到如下的构造体:第一片材11向下方垂下,其上端缘由第三片材13支承,在第一片材11的垂下的部分的中间熔接有第二片材12。若使这样得到的构造体上下反转,则如图2所示,上方的部分的上片材4成为横截面为大致椭圆的形状,在其中间熔接有悬挂部5,得到上片材4的下部的开口被下片材3闭塞的空气室1,并得到各空气室1通过熔接部6而连结的空气室单元10。并且,若将由第一片材11及第三片材13形成的圆筒部分的两端部沿水平方向重叠并相互熔接,则如图8(b)所示,在空气室1的两端部形成耳部2。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在如图8所示那样由三个空气室1构成空气室单元10的情况下,悬挂部(第二片材12)的熔接工序进行一次、构成底面的第三片材13的熔接工序进行一次、各圆筒体的两端部的熔接工序进行六次,共计熔接工序次数为八次。与此相对,在以往的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空气室的情况下,如图18所示,为了制造一个空气室,需要悬挂部的熔接工序(1);底边的熔接工序(2);圆筒体的两端边的熔接工序(3)、(4);用于将按钮安装于各空气室的上部两端部及下部两端部的熔接工序(5)、(6)、(7)、(8),这些按钮用于将各空气室安装于设在充气床垫罩的内表面的固定用按钮,共计八个工序。从而,为了制造三个空气室需要共计二十四个工序。因此,根据本发明,为了制造一个空气室单元或三个空气室的构造体,八次熔接工序就足够,能够缩短至以往的1/3的工序。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图7及图8的制造方法的图。能够与该制造方法相同地制造图10(c)所示的空气室单元。该空气室单元构成为,使第一片材11a较浅地弯曲,使第三片材13a较深地弯曲,对以使第三片材13a的较深的弯曲部短路的方式成为悬挂部的第二片材12a熔接于第三片材13a的内表面而成的结构进行熔接,以使第一片材11a与第三片材13a成为袋状。因此,该空气室单元的空气室的下方的气室通过熔接部6a而连结。

图11是表示该空气室单元的制造工序的图。在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下模具23形成有多个突起状的动作模具23a,在上模具21与图7相同地形成有多个垂直地立起的壁状的动作模具21a。上述动作模具23a及动作模具21a形成于相互匹配的位置,并以动作模具23a与动作模具21a相对的方式配置上模具21与下模具23。关于动作模具23a、21a彼此的间隔,最外侧与其内侧的动作模具之间及中央的两个动作模具23a、21a之间(宽间隔)以空气室1的横向宽度为基准而确定,两侧的动作模具对与中央的动作模具对之间(窄间隔)分隔有少许间隔。另外,在最外侧的动作模具21a的外表面设有固定并定位片材的端部的能够进行升降的支承部24a,在宽间隔的动作模具21a之间与窄间隔的动作模具21a之间分别设有支承部24b、24c,片材架设于支承部24b、24c而被支承部24b、24c支承。支承部24c能够进行升降。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如图11(a)所示,将悬挂部用的第二片材12a载放在下模具23的动作模具23a上。另外,将空气室用的第三片材13a架设在支承部24b、24c上。然后,将上模具21的动作模具21a向下模具23的动作模具23a按压,并对第二片材12a和第三片材13a施加热与应力,由此熔接第二片材1a与第三片材13a。接着,如图11(b)所示,使支承部24a、24c下降,抬起第二片材12a。此时,宽间隔的动作模具21a之间的第三片材13a在支承部24b之间垂下。然后,在下模具23的动作模具23a上载放第一片材11a,使动作模具21a下降而通过动作模具21a与动作模具23a夹持第一片材11a与第三片材13a,并施加热与应力而对其进行熔接。由此,如图10所示,制造空气室之间的熔接部6a位于空气室的下部的下方的气室中的空气室单元。

图12及图13是同样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室单元10的另一制造方法的图。本方法使第一片材11b和第三片材13b弯曲成半椭圆,并将各椭圆的顶端共通地熔接于第二片材12b。图12是为了形成耳部2,对如上所述地形成的第一片材11b及第三片材13b的圆筒体以使其两端部垂直地重叠的方式沿水平方向按压并熔接,从而形成沿纵向延伸的耳部2的示意图。该空气室单元能够如图13所示那样制造。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如图13所示,使用与图7相同的上模具21及下模具20。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宽间隔的动作模具21a之间的上部设置有一个支承部24b,在窄间隔的动作模具21a之间的下部设置有一个支承部24c。并且,在最外侧的动作模具21a的外侧设置有支承部24a。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三片材13b架设于上模具21的内部的支承部24a、24b、24c,将第一片材11b载放在下模具20的动作模具20a及支承部22a、22b上。此时,第一片材11b在宽度较宽的动作模具20a之间及宽度较窄的动作模具20a之间垂下。并且,在第一片材11b与第三片材13b之间水平地配置第二片材12b,而使该第二片材12b支承在动作模具20a上。在该状态下,使动作模具21a向动作模具20a下降,在动作模具21a与动作模具20a之间夹持第一片材11b、第三片材13b及第二片材12b,并施加热及应力,由此进行熔接。由此,能够制造在空气室的上下方向的中央设有悬挂部,且对相邻的空气室在其上下方向的中央进行连结而成的空气室单元。此外,通过图13的制造装置,能够同时制造包含三根空气室的空气室单元,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以第一片材11b、第二片材12b、第三片材13b不与相邻的空气室连结的方式远离相邻的空气室地进行熔接,并在制造出三个空气室后在适当的位置对它们相互熔接而连结。

图14相同地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制造方法的图。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室单元也在纵长的空气室的上下方向的中央设有悬挂部,在空气室的上下方向中央将相邻的空气室彼此连结而成。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室单元为了形成耳部2a,对如上所述地形成的第一片材11c及第三片材13c的圆筒体以其两端部水平地重叠的方式沿垂直方向按压并熔接,从而形成横向地延伸的耳部2a。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室单元也能够通过图13所示的制造装置制造。

图15相同地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室单元10的另一制造方法的图。本方法为,与图14相同地制造出由第一片材11c及第三片材13c构成的三个圆筒体后,使它们的两端部水平地重叠沿垂直方向按压并进行熔接时,在该圆筒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部位,同样地,将沿垂直方向按压而重叠的部分熔接,使气室在长度方向上分离成三个,且在空气室的长度方向上形成相连的三个空气室。

图16是将图8(b)所示那样沿垂直方向延伸的耳部2如图17所示那样进行切断及成形修整,而形成连结部30a、30b的结构。该连结部30a形成于空气室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端面1c的上部,连结部30b形成于端面1c的中间部。该连结部30a、30b呈带状,并在其顶端部形成有卡定部31、32。上述卡定部31、32通过相互重叠而卡合,对相邻的空气室1的长度方向的端面1c之间进行连结。因此,在设有该连结部30a、30b的情况下,无需设置图5等所示的按钮7,无需设置对按钮7进行连结的带,在熔接部6以外的部位连结空气室1,从而能够通过熔接部6及连结部30a、30b对多个空气室1彼此进行限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空气室单元由三个空气室构成,但不限于三个,能够由两个或四个以上空气室构成一个空气室单元,此外,也能够将作为充气床垫所需要的全部空气室构成为一个空气室单元。构成空气室单元的空气室的数量主要根据交替膨胀收缩等空气压的控制的控制形态而决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制造容易,容易对各空气室及空气室单元进行操作,另外作为充气床垫的躺着的感觉优异,因此对充气床垫的普及贡献显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