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焰聚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0365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焰聚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焰聚热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一种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而利用燃气灶对锅体进行加热时,从燃烧器周边排出的多余火焰都会沿着锅体外侧壁继续燃烧并向上排出,或者对锅体底部加热完后的高温烟气由于其余热未充分利用,也会沿着锅体外侧壁上升排出,而位于锅体侧壁处的多余火焰和高温烟气由于未充分有效利用,因此只能白白流失,造成能源的浪费,且污染了厨房及大气环境;另外,当锅体中的液体沸腾溢出时,也会沿着锅体外侧壁流至燃气灶的燃烧器上,从而造成火苗飞溅,甚至扑灭燃烧火焰,而造成气体燃料直接排放至厨房中,从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影响使用者人身及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装配在相应规格的圆桶状锅体上,并可对位于锅体侧壁处的多余火焰和高温烟气进行收集后对锅体进行再次加热的集焰聚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可套装在圆桶状锅体上的定位圆筒,所述定位圆筒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且下端直径逐渐增大的排气锥筒,所述排气锥筒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集热圆筒,所述排气锥筒、集热圆筒与锅体外周壁之间形成环状的集热腔,所述排气锥筒上环形分布有多个上下贯通且与集热腔连通的排气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将本发明通过定位圆筒套装在相应规格的圆桶状锅体上,当圆桶状锅体在燃气灶进行加热时,位于锅体侧壁处的多余火焰和高温烟气会被集热圆筒集中收集至环状的集热腔中,因此,集热腔中的多余火焰和高温烟气会再次集中加热锅体上外周壁,因此实现聚热目的,从而使燃气灶所产生的热量得到充分吸收利用。

为了方便收集更多的火焰和高温烟气,所述集热圆筒的下端设有下端直径逐渐增大的集焰锥筒。

所述集焰锥筒的锥度为60度-80度。

为了保证具有较大的集热腔,集热圆筒的轴向长度为集焰锥筒轴向长度的2-3倍。

所述集焰锥筒的最大内径减去集热圆筒内径的差值等于集热圆筒内径减去定位圆筒内径的差值。

为了避免从排气孔中排出的烟气熏黑锅体上端部,同时也能避免锅体上端外壁面上的水体流至锅体底部或者燃气灶的燃烧器上,所述定位圆筒的顶部设有向上延伸且上端直径逐渐增大的集水锥筒。

所述集水锥筒的锥度为120度-170度。

所述集水锥筒的最大外径等于集焰锥筒的最大外径。

为了方便将本发明弹性夹紧在圆筒状锅体上,所述集焰聚热装置上设有一条上下贯通集水锥筒、定位圆筒、排气锥筒、集热圆筒和集焰锥筒的夹缝。

为了方便将本发明通过顶紧螺丝顶紧在圆筒状锅体上,所述定位圆筒上螺装有内端部可顶靠在待安装圆桶状锅体外壁上的顶紧螺丝。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装配在相应规格的圆桶状锅体上,并可对位于锅体侧壁处的多余火焰和高温烟气进行收集后对锅体进行再次加热,其次,可避免从排气孔中排出的烟气熏黑锅体上端部,同时也能避免锅体上端外壁面上的水体流至锅体底部或者燃气灶的燃烧器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夹持在锅体上且带有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集焰聚热装置包括可套装在圆桶状锅体上的定位圆筒1,该定位圆筒1的轴向高度为1cm-2cm左右即可,定位圆筒1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且下端直径逐渐增大的排气锥筒2,排气锥筒2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集热圆筒3,此时,在排气锥筒2、集热圆筒3与锅体外周壁之间形成一个环状的集热腔,另外,排气锥筒2上环形分布有多个上下贯通且与集热腔连通的排气孔4,因此,本发明可通过定位圆筒1套装在相应规格的圆桶状锅体上并进行使用,当锅体在燃气灶上进行加热时,位于锅体侧壁处的多余火焰和高温烟气会被集热圆筒3集中收集至环状的集热腔中,因此,集热腔中的多余火焰和高温烟气会再次集中加热锅体的外周壁,从而实现聚热目的,继而使燃气灶所产生的热量得到充分吸收利用。当然,为了方便收集更多的火焰和高温烟气,集热圆筒3的下端设有下端直径逐渐增大的集焰锥筒5,该集焰锥筒5的锥度大致在60度-80度之间,优选75度,另外,集焰锥筒5的轴向高度设计为1cm-2cm左右即可。另外,为了保证具有较大的集热腔,集热圆筒3的轴向长度为集焰锥筒5轴向长度的2-3倍;其次,集焰锥筒5的最大内径减去集热圆筒3内径的差值等于集热圆筒3内径减去定位圆筒1内径的差值。

继续参照附图,为了避免从排气孔4中排出的烟气熏黑锅体上端部,同时也能避免锅体上端外壁面上的水体流至锅体底部或者流至燃烧器上从而引起火苗飞溅,定位圆筒1的顶部设有向上延伸且上端直径逐渐增大的集水锥筒6,该集水锥筒6的锥度为120度-170度,且集水锥筒6的最大外径等于集焰锥筒5的最大外径,当然,该集水锥筒6的轴向高度设计成1cm左右即可实现导烟和集水的目的,因此当锅体中溢出少量水体时,水体会先被阻挡在集水锥筒6与锅体外周壁之间的上方夹角腔室中,之后通过蒸发的方式排除,从而避免水体直接流至燃烧器上导致火苗飞溅;当然,该集水锥筒6、定位圆筒1、排气锥筒2、集热圆筒3和集焰锥筒5可通过一块金属板材经钣金工艺直接一体成型,另外,也可以将上述筒体依次焊接而成。

继续参照附图,为了方便将本发明弹性夹紧在圆筒状锅体上,优选在集焰聚热装置上设有一条上下贯通集水锥筒6、定位圆筒1、排气锥筒2、集热圆筒3和集焰锥筒5的夹缝7,该夹缝的宽度为0.5-1cm左右即可,此时,定位圆筒1的内径稍应设计为稍小于锅体外径的尺寸,因此,可非常方便的将本发明直接弹性套装在相应规格的锅体上,但是该夹缝7会影响聚热效果和集水效果;当然,为了避免在本发明上设置夹缝,也可以将本发明通过顶紧螺丝顶紧在圆筒状锅体上,此时,只需要在定位圆筒1上螺装顶紧螺丝,该顶紧螺丝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当然也可以为环形分布的三个,因此,通过旋拧顶紧螺丝并使顶紧螺丝的内端部顶靠在锅体外壁上便能将本发明固定在锅体上,相应的,为了方便本发明顺利套装在锅体上,定位圆筒1的内径应稍大于锅体外径,利用顶紧螺丝进行顶紧的结构在图中并未示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所有这些变化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