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内胆双层玻璃杯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2533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杯的生产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银内胆双层玻璃杯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玻璃杯可分为单层玻璃杯、双层玻璃杯和水晶玻璃杯等。双层玻璃杯,顾名思义,是在玻璃杯制作的时候分为两层,在使用时能够起到保温、隔热、防烫作用。双层玻璃杯又可根据夹层类型分为真空和非真空玻璃杯。双层玻璃杯的原材料是高硼硅玻璃,经过600多度的高温烧制而成,通常是由高硼硅玻璃杯管,大小内外管经过封口机烤制而成,是新型的环保玻璃杯,深受人们的青睐。

专利号为200610038473.6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双层真空玻璃保温杯及其制备工艺,采用的也是目前主流的工艺,但是其必须开排气孔,后期用胶封孔,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使用中会出现漏气、进水现象,使用时夹层部分容易产生压差(与环境温度有关),长期使用后,部分产品的胶封孔易脱落、开胶,清洗,时造成夹层进水,使产品报废。

古时候人们就发现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如银餐具食物不易变酸,银化合物可治疗烧伤包敷伤口,银筷子可检测食物中含硫的毒剂。因为银对液体中的微生物具有吸附作用,微生物被银吸附后,起呼吸作用的酶就失去功效,微生物就会迅速死亡。每升水只要含亿万分之二毫克的阴离子,即可杀死水中大部分细菌。

由于阴离子的这种杀菌作用,市场上涌现出许多的双层银内胆玻璃杯,现有的双层银内胆玻璃杯生产技术繁琐,多为装配而成,抗摔打能力较弱,而且在生产过程中的高温双层玻璃杯成品在自然状态下冷却,因为冷却速度快,使双层玻璃杯成品易出现爆裂或裂纹现象,浪费财力、物力,提高生产成本,且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低碳经济条件下如何促使玻璃杯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是人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内胆双层玻璃杯的生产工艺,具有突出的低能耗、工艺简单、且生产的玻璃杯抗冲击性、耐候性、耐热性、密封性良好,能够满足行业的要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银内胆双层玻璃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选择符合生产要求的优质高硼硅水晶玻璃管及银管,分别作为玻璃杯的外杯体及内胆;

(2)熔化切割:将银管从中间部位加热、拉底成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内胆;将玻璃管放置在旋转设备上,边旋转边通过火焰对管中部进行局部加热,直至玻璃软化,用刀片进行缓慢切割,形成两个具备杯底的外杯体,加热温度为1200~1400℃;

(3)初步成型:将外杯体和内胆套在一起,对其进行旋转加热、烧制玻璃杯杯底,即得初步成型玻璃杯;

(4)最终成型:将玻璃杯的杯口用火焰喷头进行预热,待其软化再使用模具进行压制成型;

(5)退火:将成型的杯体放进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

(6)打磨:将半成品进行雕刻、研磨、剖光、清洗,即得上述银内胆双层玻璃杯。

优选的,所述优质高硼硅水晶玻璃管,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石英砂60~75份、氧化硼8~12份、硼酸4~8份、氢氧化铝5~8份、方解石1~4份、菩提粉1~3份、氟硅酸铵0.2~0.6份、氯化钠0.3-1.3份、稀土金属氧化物0.5~0.9份,碎玻璃10~15份;

优选的,所述优质高硼硅水晶玻璃管,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石英砂67份、氧化硼9份、硼酸6份、氢氧化铝7份、方解石3份、菩提粉1.5份、氟硅酸铵0.5份、氯化钠0.8份、稀土金属氧化物0.7份,碎玻璃12份;

优选的,所述稀土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锶、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优质高硼硅水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按配方称取各组分原料并加入混料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制成混合料;

(2)熔料:将混合料投入窖炉,在1400~1720℃高温熔化;

(3)成型:将熔化好的玻璃配合料浇注在已经预热好的玻璃管模具上,然后立即转入退火窖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520℃~580℃,退火时间为1.5~3h,即得上述优质高硼硅水晶玻璃;

优选的,所述银管是潦加一定量铜离子和锌离子、经熔炼塑模、拉伸成型得到的;

优选的,所述加热步骤中,火焰喷头使用天然气、氧气混合或天然气、氧气、空气混合作为燃烧气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银内胆双层玻璃杯生产工艺简单,省去了以往玻璃杯制作过程中的拉伸、打孔等步骤,经熔化切割-成型处理-退火-打磨一次注塑而成,具备了受热不变形、强度高和密封性能好等优点。

2、杯体透明度极高,耐磨损,表面光滑,清洗,容易,健康卫生。

3、经1000多度高温烧制而成,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强,不易爆裂。

4、使用的银内胆可以有效杀死杯体内大量细菌,且添加的锌离子和铜离子不但能使阴离子稳定存在,且可发挥自身的杀菌活性与阴离子协同作用参与杀菌,长期使用可促进人体排毒养生、美容、活化细胞、加速新陈代谢,增强对疾病的抵御能力。还可以阻断各种传染病通过口腔的传播途径,使疾病远离我们,保证我们的健康。少量银离子在肠道中起到调节的功能,肠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长期使用此杯能达到不医而愈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银内胆双层玻璃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高硼硅水晶玻璃管:

①配料:按以下配方称取各组分原料,石英砂63份、氧化硼8份、硼酸5份、氢氧化铝8份、方解石2份、菩提粉2.5份、氟硅酸铵0.2份、氯化钠1.3份、氧化镧0.1份、氧化铈0.8份,碎玻璃10份,将其加入混料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制成混合料;

②熔料:将混合料投入窖炉,在1600℃高温熔化;

③成型:将熔化好的玻璃配合料浇注在已经预热好的玻璃管模具上,然后立即转入退火窖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520℃,退火时间为1.5h,即得上述高硼硅水晶玻璃管。

(2)材料准备:选择符合生产要求的优质高硼硅水晶玻璃管及银管,分别作为玻璃杯的外杯体及内胆;

(3)熔化切割:将银管从中间部位加热、拉底成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内胆;将玻璃管放置在旋转设备上,边旋转边通过火焰对管中部进行局部加热,加热温度为1200℃,直至玻璃软化,用刀片进行缓慢切割,形成两个具备杯底的外杯体;

(4)初步成型:将外杯体和内胆套在一起,使用天然气、氧气混合火焰喷头对其进行旋转加热、烧制玻璃杯杯底,即得初步成型玻璃杯;

(5)最终成型:将玻璃杯的杯口用火焰喷头进行预热,待其软化再使用模具进行压制成型;

(6)退火:将成型的杯体放进560℃的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

(7)打磨:将半成品进行雕刻、研磨、剖光、清洗,即得上述银内胆双层玻璃杯。

实施例2:

一种银内胆双层玻璃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高硼硅水晶玻璃管:

①配料:按以下配方称取各组分原料,石英砂60份、氧化硼10份、硼酸8份、氢氧化铝5份、方解石4份、菩提粉3份、氟硅酸铵0.3份、氯化钠0.5份、氧化铈0.2、氧化锶0.3份,碎玻璃13份,将其加入混料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制成混合料;

②熔料:将混合料投入窖炉,在1500℃高温熔化;

③成型:将熔化好的玻璃配合料浇注在已经预热好的玻璃管模具上,然后立即转入退火窖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540℃,退火时间为2h,即得上述高硼硅水晶玻璃管。

(2)材料准备:选择符合生产要求的优质高硼硅水晶玻璃管及银管,分别作为玻璃杯的外杯体及内胆;

(3)熔化切割:将银管从中间部位加热、拉底成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内胆;将玻璃管放置在旋转设备上,边旋转边通过火焰对管中部进行局部加热,加热温度为1300℃,直至玻璃软化,用刀片进行缓慢切割,形成两个具备杯底的外杯体;对外杯体进行贴花纸后,用600℃的烤炉烘烤,得到带贴花的外杯体;

(4)初步成型:将外杯体和内胆套在一起,使用天然气、氧气、空气混合火焰喷头对其进行旋转加热、烧制玻璃杯杯底,即得初步成型玻璃杯;

(5)最终成型:将玻璃杯的杯口用火焰喷头进行预热,待其软化再使用模具进行压制成型;

(6)退火:将成型的杯体放进630℃的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

(7)打磨:将半成品进行雕刻、研磨、剖光、清洗,即得上述银内胆双层玻璃杯。

实施例3:

一种银内胆双层玻璃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高硼硅水晶玻璃管:

①配料:按以下配方称取各组分原料,石英砂75份、氧化硼12份、硼酸4份、氢氧化铝6份、方解石1份、菩提粉2份、氟硅酸铵0.6份、氯化钠0.3份、稀土金属氧化物0.5~0.9份,碎玻璃15份,将其加入混料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制成混合料;

②熔料:将混合料投入窖炉,在1400℃高温熔化;

③成型:将熔化好的玻璃配合料浇注在已经预热好的玻璃管模具上,然后立即转入退火窖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560℃,退火时间为3h,即得上述高硼硅水晶玻璃管。

(2)材料准备:选择符合生产要求的优质高硼硅水晶玻璃管及银管,分别作为玻璃杯的外杯体及内胆;

(3)熔化切割:将银管从中间部位加热、拉底成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内胆;将玻璃管放置在旋转设备上,边旋转边通过火焰对管中部进行局部加热,加热温度为1720℃,直至玻璃软化,用刀片进行缓慢切割,形成两个具备杯底的外杯体;

(4)初步成型:将外杯体和内胆套在一起,使用天然气、氧气、空气混合火焰喷头对其进行旋转加热、烧制玻璃杯杯底,即得初步成型玻璃杯;

(5)最终成型:将玻璃杯的杯口用火焰喷头进行预热,待其软化再使用模具进行压制成型;

(6)退火:将成型的杯体放进570℃的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

(7)打磨:将半成品进行雕刻、研磨、剖光、清洗,即得上述银内胆双层玻璃杯。

实施例4

一种银内胆双层玻璃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高硼硅水晶玻璃管:

①配料:按以下配方称取各组分原料,石英砂72份、氧化硼7份、硼酸7份、氢氧化铝7份、方解石2份、菩提粉1份、氟硅酸铵0.4份、氯化钠1份、氧化锶0.2份、氧化钙0.4份,碎玻璃14份,将其加入混料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制成混合料;

②熔料:将混合料投入窖炉,在1720℃高温熔化;

③成型:将熔化好的玻璃配合料浇注在已经预热好的玻璃管模具上,然后立即转入退火窖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580℃,退火时间为1.8h,即得上述高硼硅水晶玻璃管。

(2)材料准备:选择符合生产要求的优质高硼硅水晶玻璃管及银管,分别作为玻璃杯的外杯体及内胆;

(3)熔化切割:将银管从中间部位加热、拉底成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内胆;将玻璃管放置在旋转设备上,边旋转边通过火焰对管中部进行局部加热,加热温度为1520℃,直至玻璃软化,用刀片进行缓慢切割,形成两个具备杯底的外杯体;对外杯体进行贴花纸后,用620℃的烤炉烘烤,得到带贴花的外杯体;

(4)初步成型:将外杯体和内胆套在一起,使用天然气、氧气、混合火焰喷头对其进行旋转加热、烧制玻璃杯杯底,即得初步成型玻璃杯;

(5)最终成型:将玻璃杯的杯口用火焰喷头进行预热,待其软化再使用模具进行压制成型;

(6)退火:将成型的杯体放进550℃的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

(7)打磨:将半成品进行雕刻、研磨、剖光、清洗,即得上述银内胆双层玻璃杯。

实施例5:

一种银内胆双层玻璃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高硼硅水晶玻璃管:

①配料:按以下配方称取各组分原料,石英砂67份、氧化硼9份、硼酸6份、氢氧化铝7份、方解石3份、菩提粉1.5份、氟硅酸铵0.5份、氯化钠0.8份、氧化镧0.2份、氧化铈0.2份、氧化锶0.1份、氧化钙0.2份,碎玻璃12份,将其加入混料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制成混合料;

②熔料:将混合料投入窖炉,在1450℃高温熔化;

③成型:将熔化好的玻璃配合料浇注在已经预热好的玻璃管模具上,然后立即转入退火窖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550℃,退火时间为2.5h,即得上述高硼硅水晶玻璃管。

(2)材料准备:选择符合生产要求的优质高硼硅水晶玻璃管及银管,分别作为玻璃杯的外杯体及内胆;

(3)熔化切割:将银管从中间部位加热、拉底成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内胆;将玻璃管放置在旋转设备上,边旋转边通过火焰对管中部进行局部加热,加热温度为1600℃,直至玻璃软化,用刀片进行缓慢切割,形成两个具备杯底的外杯体;

(4)初步成型:将外杯体和内胆套在一起,使用天然气、氧气、空气混合火焰喷头对其进行旋转加热、烧制玻璃杯杯底,即得初步成型玻璃杯;

(5)最终成型:将玻璃杯的杯口用火焰喷头进行预热,待其软化再使用模具进行压制成型;

(6)退火:将成型的杯体放进600℃的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

(7)打磨:将半成品进行雕刻、研磨、剖光、清洗,即得上述银内胆双层玻璃杯。

对比例1:

一种双层玻璃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玻璃管原料,将玻璃管切割成段状,用于制备内胆和外杯体;

(2)通过吹制的方式加工外杯体,同时沿着放置在外管模具上一边旋转一边加热的外杯体的轴线、向内持续推进,直至形成所需尺寸的内胆;

(3)将第二步中加工成型的内胆和外杯体进行割口处理;

(4)将内胆和外杯体进行保温处理,温度为610℃,保温时间为11min;

(5)将内胆和外杯体的上端在玻璃杯封口机上进行封口,采用天然气、氧气、空气灼烧加热,利用封口钳在机油中过一下后进行封口;

(6)退火,温度为450℃。

对比例2:

一种双层玻璃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玻璃管原料,将玻璃管切割成段状,用于制备内胆和外杯体;

(2)通过吹制的方式加工外杯体,同时沿着放置在外管模具上一边旋转一边加热的外杯体的轴线、向内持续推进,直至形成所需尺寸的内胆;

(3)将第二步中加工成型的内胆和外杯体进行割口处理;

(4)将内胆和外杯体进行保温处理,温度为660℃,保温时间为25min;

(5)将内胆和外杯体的上端在玻璃杯封口机上进行封口,采用天然气、氧气灼烧加热,利用封口钳在机油中过一下后进行封口;

(6)退火,温度为650℃。

性能测试:

将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银内胆双层玻璃杯与对比例1-2制得的双层玻璃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对比,各项指标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性能测试

由表中数据可知,本发明的银内胆双层玻璃杯其拉伸强度、耐水性、耐洗涤剂侵蚀性能方面均优于对比例,且线热膨胀系数(25℃-300℃)较低,表明本发明银内胆双层玻璃杯整体性能比对照组更佳,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