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1931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水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



背景技术:

水杯可以用来喝茶、喝水、喝咖啡、喝饮料等,是一种盛装液体的容器。当使用者利用水杯冲泡冲剂或者盛装其他含有固体的饮品时,需要摇一摇水杯以摇匀杯内的饮品,尤其是奶茶店等茶饮店在利用水杯制作奶茶时更经常需要进行这一操作。传统的方式通过盖紧杯盖再人工手摇,费时费力,效率低下,部分具有自动摇匀功能的机器拆装水杯的过程麻烦,一杯摇匀后拆下再装上另一杯进行摇匀,效率较低,不能满足现有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包括底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台内的滑台,所述滑台左右两侧的顶面内相称设有导槽,每个所述导槽内均设有左右伸延设置的第二螺状杆,所述滑台顶面中间位置固定设有向上伸延设置的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左右两侧相称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二支柱,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柱底部伸延末尾分别探进左右两侧所述导槽内且分别与左右两侧所述导槽内的所述第二螺状杆螺状纹配合连接,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柱与所述第一支柱顶部伸延段均回旋配合连接有第一紧锁件,所述第一支柱左右两侧面内分别回旋配合连接有转柱,左右两侧所述转柱上均固定设有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柱上的所述第一紧锁件相对设置的第二紧锁件,两组所述转柱之间的所述第一支柱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左右两侧所述转柱与所述第一容纳腔接邻端的所述第一支柱内壁体均设有通道槽,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贯通所述第一容纳腔且向前后方向伸延设置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前后伸延设置的第三螺状杆,所述第三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有前后伸延设置的滑板,所述滑板前侧伸延段探进所述第一容纳腔前侧的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滑板后侧伸延段探进所述第一容纳腔后侧的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内壁中间位置固定设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左右两侧末尾均配合连接有紧锁轴,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之间的第一紧锁件和第二紧锁件之间配合连接有杯体,所述杯体左右两侧末尾均设有螺状纹配合连接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外侧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紧锁件和所述第二紧锁件配合紧锁的紧锁腔,所述第一支柱内设置有调控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底台顶面内设有左右伸延设置的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内设有左右伸延设置的第一螺状杆,所述滑台设置于所述导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一螺状杆螺状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左侧伸延末尾与所述导滑槽左侧内壁回旋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右侧伸延末尾与第一驱动装置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外表面设置于所述导滑槽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螺状杆相对一侧的末尾均配合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所述导槽接邻端内壁内且固定连接,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螺状杆相互背离一侧的末尾分别与左右两侧所述导槽相互背离一侧的内壁回旋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螺状杆后侧末尾与第二驱动装置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后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状杆前侧末尾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前侧内壁回旋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前后两侧的所述滑块内均滑配合连接有向左右两侧伸延设置的导杆,两组所述导杆左侧端均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左侧内壁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导杆右侧端均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左右两侧面外的两组所述导杆外表面均设有恢复压簧,所述滑块前后两侧面分别固定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左前侧设有第三斜滑面,所述第二滑块右后侧设有第四斜滑面,左右两侧所述转柱分别与左右两侧所述通道槽接邻端的末尾侧面内设有分别与左右两侧所述紧锁轴相对设置的紧锁凹槽。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滑板前后两侧的顶面分别固定设有相称设置第一凸滑块和第二凸滑块,所述第一凸滑块和所述第二凸滑块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一抵支块和第二抵支块,所述第一抵支块背对所述第一凸滑块一侧的右后侧设有用以与所述三斜滑面抵支滑配合连接的第一斜滑面,所述第二抵支块背对所述第二凸滑块一侧的左前侧设有用以与所述第四斜滑面抵支滑配合连接的第二斜滑面。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调控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柱内底部的调控驱动装置,所述调控驱动装置上配合连接有第四螺状杆,所述第四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有第一支块,所述第一支块与所述第一支柱中的第三容纳腔平滑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支柱中部为平滑调控部,所述第二支柱中也设置有所述调控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两组转柱之间的第一支柱内设第一容纳腔,左右两侧转柱与第一容纳腔接邻端的第一支柱内壁体均设通道槽,第一容纳腔内设贯通第一容纳腔且向前后方向伸延设置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内设前后伸延设置的第三螺状杆,第三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前后伸延设置的滑板,滑板前侧伸延段探进第一容纳腔前侧的第二容纳腔内,滑板后侧伸延段探进第一容纳腔后侧的第二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内设滑块,滑块内壁中间位置固定设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左右两侧末尾均配合连接紧锁轴,从而实现自动摇匀饮品的配合连接切换工作,提高摇匀饮品工作效率以及切换控制左右两侧杯体实现交替摇匀饮品工作,提高效率。

2.通过左右两侧第二螺状杆相对一侧的末尾均配合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左右两侧第一驱动装置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导槽接邻端内壁内且固定连接,左右两侧第二螺状杆相互背离一侧的末尾分别与左右两侧导槽相互背离一侧的内壁回旋配合连接,从而实现控制左右侧第二支柱与第一支柱之间的杯体进行快速拆装工作。

3.通过第三螺状杆后侧末尾与第二驱动装置配合连接,第二驱动装置外表面设置于第二容纳腔后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第三螺状杆前侧末尾与第二容纳腔前侧内壁回旋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带动切换第一驱动装置左右两侧的紧锁轴左右移动工作。

4.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自动切换控制带动左右两侧的杯体,减少设备投入,降低采购成本,能自动控制滑台的左右移动,实现了左右两侧杯体实现交替摇匀饮品工作以及更换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实现快速设置和更换杯体,提高摇匀饮品整体进程。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支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滑台移动到导滑槽内的最左侧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杯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支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包括底台5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台5内的滑台6,所述滑台6左右两侧的顶面内相称设有导槽61,每个所述导槽61内均设有左右伸延设置的第二螺状杆610,所述滑台6顶面中间位置固定设有向上伸延设置的第一支柱7,所述第一支柱7左右两侧相称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二支柱62,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柱62底部伸延末尾分别探进左右两侧所述导槽61内且分别与左右两侧所述导槽61内的所述第二螺状杆610螺状纹配合连接,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柱62与所述第一支柱7顶部伸延段均回旋配合连接有第一紧锁件621,所述第一支柱7左右两侧面内分别回旋配合连接有转柱75,左右两侧所述转柱75上均固定设有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柱62上的所述第一紧锁件621相对设置的第二紧锁件751,两组所述转柱75之间的所述第一支柱7内设有第一容纳腔71,左右两侧所述转柱75与所述第一容纳腔71接邻端的所述第一支柱7内壁体均设有通道槽76,所述第一容纳腔71内设有贯通所述第一容纳腔71且向前后方向伸延设置的第二容纳腔72,所述第二容纳腔72内设有前后伸延设置的第三螺状杆721,所述第三螺状杆721上螺状纹配合连接有前后伸延设置的滑板73,所述滑板73前侧伸延段探进所述第一容纳腔71前侧的所述第二容纳腔72内,所述滑板73后侧伸延段探进所述第一容纳腔71后侧的所述第二容纳腔72内,所述第一容纳腔71内设有滑块74,所述滑块74内壁中间位置固定设有第一驱动装置74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742左右两侧末尾均配合连接有紧锁轴743,所述第一支柱7和所述第二支柱62之间的第一紧锁件621和第二紧锁件751之间配合连接有杯体8,所述杯体8左右两侧末尾均设有螺状纹配合连接的密封盖82,所述密封盖82外侧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紧锁件621和所述第二紧锁件751配合紧锁的紧锁腔81,所述第一支柱7内设置有调控装置。

其中,所述底台5顶面内设有左右伸延设置的导滑槽51,所述导滑槽51内设有左右伸延设置的第一螺状杆510,所述滑台6设置于所述导滑槽51内且与所述第一螺状杆510螺状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510左侧伸延末尾与所述导滑槽51左侧内壁回旋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510右侧伸延末尾与第一驱动装置52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2外表面设置于所述导滑槽51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设置在左侧第二支柱62与第一支柱7之间的杯体8与右侧第二支柱62与第一支柱7之间的杯体8进行快速切换,提高摇匀饮品工作的进度。

其中,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螺状杆610相对一侧的末尾均配合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611,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11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所述导槽61接邻端内壁内且固定连接,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螺状杆610相互背离一侧的末尾分别与左右两侧所述导槽61相互背离一侧的内壁回旋配合连接,从而实现控制左右侧第二支柱62与第一支柱7之间的杯体8进行快速拆装工作。

其中,所述第三螺状杆721后侧末尾与第二驱动装置722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722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72后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状杆721前侧末尾与所述第二容纳腔72前侧内壁回旋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带动切换第一驱动装置742左右两侧的紧锁轴743左右移动工作。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742前后两侧的所述滑块74内均滑配合连接有向左右两侧伸延设置的导杆744,两组所述导杆744左侧端均与所述第一容纳腔71左侧内壁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导杆744右侧端均与所述第一容纳腔71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块74左右两侧面外的两组所述导杆744外表面均设有恢复压簧745,所述滑块74前后两侧面分别固定设有第一滑块746和第二滑块741,所述第一滑块746左前侧设有第三斜滑面7461,所述第二滑块741右后侧设有第四斜滑面7410,左右两侧所述转柱75分别与左右两侧所述通道槽76接邻端的末尾侧面内设有分别与左右两侧所述紧锁轴743相对设置的紧锁凹槽752,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第一驱动装置742切换带动左右两侧转柱75转,由左右两侧的转柱75切换带动相对应第二紧锁件751以及第二紧锁件751上的杯体8实现摇匀饮品工作,通过滑块74左右两侧面外的两组导杆744外表面均设置恢复压簧745,从而实现滑块74的自动恢复工作。

其中,所述滑板73前后两侧的顶面分别固定设有相称设置第一凸滑块734和第二凸滑块732,所述第一凸滑块734和所述第二凸滑块732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一抵支块733和第二抵支块731,所述第一抵支块733背对所述第一凸滑块734一侧的右后侧设有用以与所述三斜滑面7461抵支滑配合连接的第一斜滑面7331,所述第二抵支块731背对所述第二凸滑块732一侧的左前侧设有用以与所述第四斜滑面7410抵支滑配合连接的第二斜滑面7310,从而实现控制滑块74左右移动工作。

其中,所述调控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柱7内底部的调控驱动装置7003,所述调控驱动装置7003上配合连接有第四螺状杆7004,所述第四螺状杆7004上螺状纹配合连接有第一支块700,所述第一支块700与所述第一支柱7中的第三容纳腔7002平滑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支柱7中部为平滑调控部7001,所述第二支柱62中也设置有所述调控装置。

初始状态时,滑块74受到左右两侧的恢复压簧745的抵支力,使滑块74位于第一容纳腔71内的中间位置,此时,滑块74左右两侧的紧锁轴743完全位于第一容纳腔71内,同时,滑板73位于第二容纳腔72内的中间位置,此时,滑板73顶面中间位置与滑块74底面相抵接且滑配合连接,同时,第一抵支块733上的第一斜滑面7331与第一滑块746上的第三斜滑面7461的右前侧段处于相对位置,第二抵支块731上的第二斜滑面7310与第二滑块741上的第四斜滑面7410的左后侧段处于相对位置,此时,滑台6位于导滑槽51内的最右侧位置。

当需要摇匀饮品时,首先通过左右两侧导槽61内的第一驱动装置611带动左右两侧导槽61内的第二螺状杆610转,由左右两侧导槽61内的第二螺状杆610分别带动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柱62分别逐渐沿左右两侧导槽61相互背离一侧移动,此时,将两个杯体8分别移动至左侧第二支柱62与第一支柱7以及右侧第二支柱62与第一支柱7之间,朝第一支柱7一侧移动杯体8,使杯体8与第二紧锁件751接邻端的紧锁腔81与第二紧锁件751配合连接,然后通过反向控制第一驱动装置611带动第二螺状杆610转,由第二螺状杆610带动第二支柱62上的第一紧锁件621与背对第二紧锁件751一侧的杯体8上的紧锁腔81配合连接,然后通过第二驱动装置722带动第三螺状杆721转,由第三螺状杆721带动滑板73逐渐沿第二容纳腔72内的前侧方向滑,此时,滑板73带动第二凸滑块732以及第二凸滑块732前端的第二抵支块731逐渐向前侧移动,直至第二抵支块731上的第二斜滑面7310与第四斜滑面7410的左后侧段平滑抵接,继续控制第二驱动装置722带动第三螺状杆721转,使第二抵支块731带动第二滑块741以及第二滑块741上的滑块74克服左侧恢复压簧745的抵支力,使滑块74逐渐沿导杆744左侧方向移动,直至滑块74左侧端的紧锁轴743经过左侧通道槽76后完全插入左侧转柱75内的紧锁凹槽752内,此时控制第二驱动装置722停止转,然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742带动左右两侧的紧锁轴743转,由左侧的紧锁轴743带动左侧的第二紧锁件751转,从而实现带动左侧第二支柱62与第一支柱7之间的杯体8摇匀饮品工作,此时,右侧的紧锁轴743最大程度背对右侧转柱75内的紧锁凹槽752,当左侧第二支柱62与第一支柱7之间的杯体8收卷完成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52带动第一螺状杆510反转,使第一螺状杆510带动滑台6位于导滑槽51内的最左侧位置,然后通过第二驱动装置722带动第三螺状杆721反转控制滑板73恢复到初始位置,同时,滑块74受到左侧恢复压簧745的抵支力,使滑块74恢复到滑块74内的初始位置,然后控制第二驱动装置722带动第三螺状杆721反转如上述步骤,使第一驱动装置742右侧的紧锁轴743与右侧转柱75内的紧锁凹槽752配合连接,然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742带动右侧第二支柱62和第一支柱7之间杯体8转实现摇匀饮品工作,此时,通过控制左侧导槽61内的第一驱动装置611带动左侧导槽61内的第二螺状杆610转,使左侧第二支柱62上的第一紧锁件621与左侧第二支柱62和第一支柱7之间的杯体8脱离,此时卸下左侧第二支柱62和第一支柱7之间的杯体8,然后更换新杯体8,通过第一驱动装置52控制滑台6左右移动完成切换更换杯体8以及实现不间断摇匀饮品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两组转柱之间的第一支柱内设第一容纳腔,左右两侧转柱与第一容纳腔接邻端的第一支柱内壁体均设通道槽,第一容纳腔内设贯通第一容纳腔且向前后方向伸延设置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内设前后伸延设置的第三螺状杆,第三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前后伸延设置的滑板,滑板前侧伸延段探进第一容纳腔前侧的第二容纳腔内,滑板后侧伸延段探进第一容纳腔后侧的第二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内设滑块,滑块内壁中间位置固定设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左右两侧末尾均配合连接紧锁轴,从而实现自动摇匀饮品的配合连接切换工作,提高摇匀饮品工作效率以及切换控制左右两侧杯体实现交替摇匀饮品工作,提高效率。

2.通过左右两侧第二螺状杆相对一侧的末尾均配合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左右两侧第一驱动装置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导槽接邻端内壁内且固定连接,左右两侧第二螺状杆相互背离一侧的末尾分别与左右两侧导槽相互背离一侧的内壁回旋配合连接,从而实现控制左右侧第二支柱与第一支柱之间的杯体进行快速拆装工作。

3.通过第三螺状杆后侧末尾与第二驱动装置配合连接,第二驱动装置外表面设置于第二容纳腔后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第三螺状杆前侧末尾与第二容纳腔前侧内壁回旋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带动切换第一驱动装置左右两侧的紧锁轴左右移动工作。

4.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自动切换控制带动左右两侧的杯体,减少设备投入,降低采购成本,能自动控制滑台的左右移动,实现了左右两侧杯体实现交替摇匀饮品工作以及更换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实现快速设置和更换杯体,提高摇匀饮品整体进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