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89640发布日期:2019-03-13 23:1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以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诸如电饭煲等烹饪器具,蒸汽出口通常直接与大气相通,在煮饭过程中米饭中的水分容易通过从蒸汽出口流出的蒸汽散失到空气中,从而导致米饭收缩变硬,蓬松度下降,影响米饭的口感。

并且,在烹饪过程中,米粒的吸水速度及吸完水后的含水率,也是影响米饭质量的关键因素,而电饭煲在烹饪米饭的吸水阶段,大都是在恒定的负压或小波动的负压情况下进行的,依靠水自己本身慢慢渗透进米粒里,实现吸水,因此导致吸水慢、含水率低,从而影响米饭质量及烹饪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能够在吸水阶段通过控制烹饪腔内的压力进行交替变化,使得米粒内的空气更容易排出,便于水分进入米粒内部,大大提高米粒吸水效率。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盖体、真空装置和增压装置,所述锅体具有顶部敞开的烹饪腔,所述盖体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活动地安装至所述锅体,所述真空装置用于在所述烹饪腔密闭时对所述烹饪腔进行抽真空以使所述烹饪腔内形成负压,所述增压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升高,且所述真空装置与所述增压装置不同时工作,所述烹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过程中,实时检测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当所述烹饪器具处于吸水阶段时,控制所述真空装置对所述烹饪腔进行抽真空,并判断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压力;如果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达到第一预设压力,则控制所述真空装置停止工作,并在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维持在所述第一预设压力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增压装置进行工作,直至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达到第二预设压力时,控制所述增压装置停止工作,并同时控制所述真空装置进行工作,直至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达到第一预设压力,如此反复进行,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且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小于预设大气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在烹饪器具的烹饪过程中,实时检测烹饪腔内的压力,然后当烹饪器具处于吸水阶段时,通过控制真空装置和增压装置,使得烹饪腔内的压力维持在第一预设压力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上升至第二预设压力,然后再降低至第一预设压力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再上升至第二预设压力,如此反复进行,从而能够在吸水阶段通过控制烹饪腔内的压力进行交替变化,使得米粒内的空气更容易排出,便于水分进入米粒内部,大大提高米粒吸水效率,缩短煮饭时间,改善烹饪器具所烹饪米饭的口感,充分满足用户的需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小于预设大气压,或者所述第二预设压力等于预设大气压。

具体地,所述增压装置包括常压阀门或增压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大于预设大气压。

具体地,所述增压装置包括增压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具有顶部敞开的烹饪腔;盖体,所述盖体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活动地安装至所述锅体;真空装置,所述真空装置用于在所述烹饪腔密闭时对所述烹饪腔进行抽真空以使所述烹饪腔内形成负压;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升高,且所述真空装置与所述增压装置不同时工作;压力检测模块,所述压力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过程中实时检测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烹饪器具处于吸水阶段时控制所述真空装置对所述烹饪腔进行抽真空,并判断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压力,其中,如果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达到第一预设压力,所述控制模块则控制所述真空装置停止工作,并在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维持在所述第一预设压力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增压装置进行工作,直至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达到第二预设压力时,控制所述增压装置停止工作,并同时控制所述真空装置进行工作,直至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达到第一预设压力,如此反复进行,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且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小于预设大气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通过压力检测模块实时检测烹饪腔内的压力,然后当烹饪器具处于吸水阶段时,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真空装置和增压装置,使得烹饪腔内的压力维持在第一预设压力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上升至第二预设压力,然后再降低至第一预设压力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再上升至第二预设压力,如此反复进行,从而能够在吸水阶段通过控制烹饪腔内的压力进行交替变化,使得米粒内的空气更容易排出,便于水分进入米粒内部,大大提高米粒吸水效率,缩短煮饭时间,改善所烹饪米饭的口感,充分满足用户的需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小于预设大气压,或者所述第二预设压力等于预设大气压。

具体地,所述增压装置包括常压阀门或增压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大于预设大气压。

具体地,所述增压装置包括增压泵。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过程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过程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吸水阶段的烹饪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吸水阶段的烹饪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0:烹饪器具;

10:锅体;11:烹饪腔;

20:盖体;21:抽气口;22:排气口;23:进气口;24:安装罩;

30:增压装置;31:封堵件;32:驱动组件;321:电磁铁;322:推杆;33:支撑件;331:环形件;332:支撑台;301:增压泵

40:真空装置;41:真空泵;42:连接管;43:电磁阀;

50:加热装置;

60: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以及烹饪器具。

下面就先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这里的烹饪器具100可以是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锅等。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包括:锅体10、盖体20、真空装置40和加热装置50。

锅体10限定出上表面(如图1所示的上侧表面)敞开的烹饪腔11,即锅体10具有顶部敞开的烹饪腔11。盖体20可枢转地连接在锅体10上,并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活动以关闭或打开烹饪腔11。盖体20上设有抽气口21、排气口22和进气口23,抽气口21与进气口23分别连通烹饪腔11,排气口22连通抽气口21。

其中,真空装置40可设在盖体20内,真空装置40用于在烹饪腔11密闭时对烹饪腔11进行抽真空以使烹饪腔11内形成负压。需要抽气时,真空装置40连通抽气口21与排气口22,真空装置40从抽气口21抽取烹饪腔11中的气体,并通过排气口22排出烹饪腔11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烹饪器具100还包括增压装置30,这样在需要增压时,增压装置30连通进气口23,烹饪腔11外的空气可以通过进气口23进入烹饪腔11内,从而增加烹饪腔11的气压,并且盖体20内的冷凝水在高速气流的冲击作用下形成水雾进入烹饪腔11内并冲刷米粒表面,使米饭保持湿度。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利用真空装置40与增压装置30控制烹饪腔11内的气压,不仅能够满足食物在蒸煮过程中吸水、沸腾和焖饭阶段所需要的气压要求,能够使得烹饪腔11内实现两种气压交替切换,从而提高米饭的蓬松度,改善米饭的口感,还能减少因蒸汽散失造成食物缺少水分。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增压装置30为常压阀门,其包括封堵件31,封堵件31在封堵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盖体20的进气口23处。当封堵件31位于封堵位置处时关闭进气口23,当封堵件31位于开启位置处时打开进气口23。

利用封堵件31控制进气口23的打开与关闭,不仅能够使烹饪腔11外的空气通过进气口23进入烹饪腔11内,从而提高烹饪腔11的气压,还能防止真空装置40工作时气体从进气口23进入烹饪腔11,保证烹饪腔11在真空装置40的工作状态下形成负压状态。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增压装置30还包括驱动组件32,驱动组件32设在盖体20上并连接封堵件31,从而驱动封堵件31在封堵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活动,利用驱动组件32控制封堵件31活动,不仅能够提升烹饪器具100的自动化程度,还能防止手动操作封堵件31烫伤用户,有利于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2包括电磁铁321和推杆322。电磁铁321设在盖体20上,推杆322沿水平方向(如图3所示的前后方向)可活动地设在电磁铁321上,推杆322的一端(如图3所示的后端)可以带动封堵件31活动。

如图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盖体20上设有安装罩24,封堵件31形成为球状,安装罩24连接在盖体20上并罩设在进气口23的上方。安装罩24罩设在封堵件31的一侧(如图3所示的后侧),以起到限位和保护封堵件31的作用。

球形封堵件31可移动地设在安装罩24内,球形封堵件31在重力和推杆322的作用下落在进气口23上并封堵进气口23。球形封堵件31的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而且球形封堵件31与进气口23的密封效果较好,有利于提升封堵件31封堵进气口23时的密封性。

在一些示例中,增压装置30还包括支撑件33。支撑件33设在盖体20上且支撑件33上设有沿进气口23轴向贯穿支撑件33的过气孔,支撑件33的一端插接在进气口23内,且支撑件33的外周缘与进气口23的内周缘密封配合。封堵件31位于封堵位置时,封堵件31与支撑件33另一端的内周缘止抵接触并密封配合,通过在进气口23处设置支撑件33,能够有效提升封堵件31对进气口23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支撑件33包括:环形件331和支撑台332,环形件331环绕进气口23设置,且环形件331的中部形成有沿环形件331轴向贯穿环形件331的过气孔。环形件331的上表面具有向下内凹的凹部,支撑台332安装在环形件331的凹部内且与环形件331的外周缘相连。支撑台332可以形成沿环形件331的外周缘的周向延伸的环形。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真空装置40可包括:真空泵41和连接管42。真空泵41设在盖体20内,真空泵41通过连接管42分别连通抽气口21和排气口22。真空泵41工作时,烹饪腔11内的气体在真空泵41的抽吸作用下,通过连接管42排出烹饪腔11外,从而使烹饪腔11内形成负压,即言,真空装置用于在所述烹饪腔密闭时对所述烹饪腔进行抽真空以使所述烹饪腔内形成负压。烹饪腔11内的气体被抽出时,连接管42内的气体中的水蒸汽可以被冷凝形成液态水回流到烹饪腔11中,从而减少水分散失。

其中,利用真空泵41调节烹饪腔11的负压情况,可控制性较强,而且利用连接管42连通真空泵41与抽气口21和排气口22,有利于提升真空装置40的密闭性,避免因气体泄漏影响烹饪腔11内的负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真空装置40还包括电磁阀43,电磁阀43连接在盖体20上并通过连接管42连通抽气口21和真空泵41。利用电磁阀43控制真空泵41与抽气口21之间的连通与断开,不仅可以保证真空泵41能够顺利抽出蒸汽,还能防止增压装置30工作时蒸汽通过抽气口21发生泄漏,有利于控制烹饪腔11内的气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增压装置30还可以包括增压泵301,其中,通过增压泵301的工作,可以对烹饪腔内的气体进行压缩,使得烹饪腔内的压力升高。包括增压泵301的增压装置30的工作过程与包括真空泵的真空装置的工作过程相反,这里就不再赘述。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以及烹饪器具100的工作过程。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为电饭煲,电饭煲包括:锅体10、盖体20、真空装置40、加热装置50、增压装置30、控制模块60例如电饭煲的电控板。其中,如图4所示,增压装置包括常压阀门。

盖体20上设有抽气口21、排气口22和进气口23,真空装置40和增压装置30均设在盖体20上。真空装置40连通抽气口21与排气口22,增压装置30连通进气口23。

增压装置30包括:球形封堵件31、驱动组件32和支撑件33。其中,驱动组件32包括:电磁铁321和推杆322。支撑件33设在进气口23处,电磁铁321设在盖体20上,推杆322的一端可移动地连接在电磁铁321上,使另一端可与球形封堵件31止抵接触或脱离。增压装置30用于密闭所述烹饪腔,并且控制烹饪腔内的压力升高。

真空装置40包括真空泵41、连接管42和电磁阀43。真空泵41通过连接管42连通电磁阀43与排气口22,电磁阀43通过连接管42连通抽气口21。真空装置40用于在所述烹饪腔密闭时对所述烹饪腔进行抽真空以使所述烹饪腔内形成负压。其中,所述真空装置与所述增压装置不同时工作。

并且,该烹饪器具100还包括压力检测模块,所述压力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过程中实时检测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

其中,如图5所示,压力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盖体上的压力传感器80,通过压力传感器80实时检测烹饪腔内的压力。

电饭煲在蒸煮米饭时通常包括吸水阶段、加热阶段、沸腾阶段、焖饭阶段等几个阶段,如图6或图7所示。

控制模块60用于在所述烹饪器具处于吸水阶段时控制真空装置40对所述烹饪腔进行抽真空,并判断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压力,其中,如果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达到第一预设压力,所述控制模块则控制所述真空装置停止工作,并在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维持在所述第一预设压力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增压装置进行工作,直至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达到第二预设压力时,控制所述增压装置停止工作,并同时控制所述真空装置进行工作,直至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达到第一预设压力,如此反复进行,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且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小于预设大气压例如100kpa。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小于预设大气压,或者所述第二预设压力等于预设大气压。

在该实施例中,增压装置30可包括常压阀门或增压泵。其中,通过控制真空装置和增压装置可实现烹饪腔内的压力在第一预设压力例如负压与第二预设压力例如负压或常压之间进行交替变化,从而通过压力的交替变化,更容易将米粒内的空气排出,便于水分进入米粒内部,提高米粒吸水效率。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常压阀门是用来打开或关闭同大气的连通,实现烹饪腔内常压,可以是电磁阀、活塞阀等各种阀门。增压泵是用来实现烹饪腔内增压,可以是加压泵等各种能加压的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大于预设大气压。

在该实施例中,增压装置30可包括增压泵。其中,通过控制真空装置和增压装置可实现烹饪腔内的压力在第一预设压力例如负压与第二预设压力例如正压之间进行交替变化,从而通过压力的交替变化,更容易将米粒内的空气排出,便于水分进入米粒内部,提高米粒吸水效率。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吸水阶段,控制模块60通过控制真空装置40和增压装置30,使得烹饪腔内形成压力交替变化的条件,从而更容易将米粒内的空气排出,便于水分进入米粒内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吸水阶段实现米粒在压力交替变化的情况下吸水,从而提升吸水速度及米粒含水率,缩短煮饭时间,提高米饭质量。

综上所述,在吸水阶段,控制模块60根据压力检测模块检测的烹饪腔内的压力通过对真空装置40和增压装置30进行控制,使得烹饪腔内的压力在负压与常压之间交替变化,或者在负压与负压之间交替变化,又或者在负压与正压之间交替变化,从而通过压力的交替变化,更容易将米粒内的空气排出,便于水分进入米粒内部。

具体地,压力交替变化的幅度大于等于15kpa。

优选地,控制烹饪腔内的压力在负压与常压之间交替变化,从而降低真空泵工作时间(负压值越低、真空泵工作时间越长),提高真空泵寿命。

其中,负压值都为-20kpa,烹饪腔内的压力80kpa的含水率对比如下表1所示。

表1

从上表1可知,烹饪腔内的压力在负压与常压之间交替变化,可以提升吸水速度及米粒含水率。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通过压力检测模块实时检测烹饪腔内的压力,然后当烹饪器具处于吸水阶段时,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真空装置和增压装置,使得烹饪腔内的压力维持在第一预设压力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上升至第二预设压力,然后再降低至第一预设压力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再上升至第二预设压力,如此反复进行,从而能够在吸水阶段通过控制烹饪腔内的压力进行交替变化,使得米粒内的空气更容易排出,便于水分进入米粒内部,大大提高米粒吸水效率,缩短煮饭时间,改善所烹饪米饭的口感,充分满足用户的需要。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其中,该烹饪器具可以是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烹饪器具例如电饭煲,该烹饪器具可包括锅体、盖体、真空装置和增压装置,所述锅体具有顶部敞开的烹饪腔,所述盖体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活动地安装至所述锅体,所述真空装置用于在所述烹饪腔密闭时对所述烹饪腔进行抽真空以使所述烹饪腔内形成负压,所述增压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升高,且所述真空装置与所述增压装置不同时工作。

如图8所示,该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烹饪器具的烹饪过程中,实时检测烹饪腔内的压力。

具体地,可通过设置在盖体内的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烹饪腔内的压力。

s2,当烹饪器具处于吸水阶段时,控制真空装置对烹饪腔进行抽真空,并判断烹饪腔内的压力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压力,其中,第一预设压力可以为50~80kpa。

s3,如果烹饪腔内的压力达到第一预设压力,则控制真空装置停止工作,并在烹饪腔内的压力维持在第一预设压力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增压装置进行工作,直至烹饪腔内的压力达到第二预设压力时,控制增压装置停止工作,并同时控制真空装置进行工作,直至烹饪腔内的压力达到第一预设压力,如此反复进行,其中,第一预设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且第一预设压力小于预设大气压例如100kpa。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标定。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吸水阶段,通过控制真空装置和增压装置,使得烹饪腔内形成压力交替变化的条件,从而通过压力的交替变化,更容易将米粒内的空气排出,便于水分进入米粒内部,提高米粒吸水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小于预设大气压,或者所述第二预设压力等于预设大气压。

在该实施例中,增压装置可包括常压阀门或增压泵。其中,通过控制真空装置和增压装置可实现烹饪腔内的压力在第一预设压力例如负压与第二预设压力例如负压或常压之间进行交替变化,如图6所示,从而通过压力的交替变化,更容易将米粒内的空气排出,便于水分进入米粒内部,提高米粒吸水效率。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常压阀门是用来打开或关闭同大气的连通,实现烹饪腔内常压,可以是电磁阀、活塞阀等各种阀门。增压泵是用来实现烹饪腔内增压,可以是加压泵等各种能加压的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大于预设大气压,即正压。

在该实施例中,增压装置可包括增压泵。其中,通过控制真空装置和增压装置可实现烹饪腔内的压力在第一预设压力例如负压与第二预设压力例如正压之间进行交替变化,从而通过压力的交替变化,具体如图7所示,更容易将米粒内的空气排出,便于水分进入米粒内部,提高米粒吸水效率。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吸水阶段实现米粒在压力交替变化的情况下吸水,从而提升吸水速度及米粒含水率,缩短煮饭时间,提高米饭质量。

具体地,压力交替变化的幅度大于等于15kpa。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烹饪器具进入吸水阶段后的烹饪控制方法如图9所示,米水加入锅内,烹饪器具开始工作,常压阀门关闭,然后控制真空泵进行工作,真空装置对锅内进行抽真空,改变锅内压力,锅内压力p1例如p1≤85kpa进行判定,如果锅内压力达到p1,则控制真空泵停止工作,维持锅内压力p1不变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如果锅内压力未达到p1,则控制真空泵继续工作,直至锅内压力达到p1;真空泵停止工作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控制常压阀门开启,改变锅内压力,大气连通锅内回到第二预设压力即常压p0,然后常压阀门关闭,控制真空泵进行工作,真空装置对锅内进行抽真空,如此反复进行,使得锅内压力在p1-p0之间交替变化,实现米粒在压力交替变化的情况下吸水,从而提升吸水速度及米粒含水率。最后再判定吸水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间t,如果达到的话,则进入下一烹饪阶段例如加热阶段。

其中,锅内压力p1≤85kpa,可通过压力传感器等元件检测到,锅内压力变化的幅度p0-p1=100kpa-85kpa≥15kpa。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烹饪器具进入吸水阶段后的烹饪控制方法如图10所示,米水加入锅内,烹饪器具开始工作,然后控制真空泵进行工作,真空装置对锅内进行抽真空,改变锅内压力,锅内压力p1例如p1小于100kpa进行判定,如果锅内压力达到p1,则控制真空泵停止工作,维持锅内压力p1不变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如果锅内压力未达到p1,则控制真空泵继续工作,直至锅内压力达到p1;真空泵停止工作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控制增压泵开启,改变锅内压力,锅内压力p2例如p2大于100kpa进行判定,如果锅内压力达到p2,控制增压泵关闭,并控制真空泵进行工作,真空装置对锅内进行抽真空,如此反复进行,使得锅内压力在p1-p2之间交替变化,实现米粒在压力交替变化的情况下吸水,从而提升吸水速度及米粒含水率。最后再判定吸水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间t,如果达到的话,则进入下一烹饪阶段例如加热阶段。

其中,p1为负压,p2为正压,锅内压力变化的幅度p2-p1≥15kpa。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在烹饪器具的烹饪过程中,实时检测烹饪腔内的压力,然后当烹饪器具处于吸水阶段时,通过控制真空装置和增压装置,使得烹饪腔内的压力维持在第一预设压力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上升至第二预设压力,然后再降低至第一预设压力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再上升至第二预设压力,如此反复进行,从而能够在吸水阶段通过控制烹饪腔内的压力进行交替变化,使得米粒内的空气更容易排出,便于水分进入米粒内部,大大提高米粒吸水效率,缩短煮饭时间,改善烹饪器具所烹饪米饭的口感,充分满足用户的需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