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062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座椅。



背景技术:

座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坐具,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得改善,对座椅的功能需求日益增加,由于现代人从农耕中解脱出来后多从事文字工作,因此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容易导致腰椎疲劳,进行按摩后能够缓解疲劳症状,而且长时间保持固定坐姿容易导致疲劳,因此需要旋转背板与坐垫的角度以及座椅的高度。

在公开号为cn203468811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颈腰椎保健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颈腰椎保健椅包括座椅框架、可调节带按摩靠背、可升降坐垫、遥控器、胸部固定带、颈部固定带、可调节座椅底座、活动踏板、双向电机i以及双向电机2,胸部固定带和颈部固定带安装在所述可调节带按摩靠背上;可升降坐垫的前部以转动轴形式固定在座椅框架上,可升降坐垫的后部与双向电机i控制的操纵杆相连,双向电机2控制的操纵杆与可调节带按摩靠背底部相连,可调节带按摩靠背与座椅框架连接。但是本方案中的按摩装置依赖手动开启关闭,不仅操作复杂,而且在人体不贴合座椅的时候不停止工作,造成能源浪费以及过多的机械磨损。

本专利申请中的方案在人体贴合靠板的时候开启按摩器,人体离开背板后关闭按摩器,更加节能也会减少机械磨损,不仅如此,本专利申请方案调整高度和角度的方式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座椅,不仅调整高度和角度的方式更加便捷,同时还能在人体离开背板后关闭按摩器,更加节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功能座椅,包括靠背,所述靠背底部固定于坐垫左端,所述坐垫固定在升降机构顶端,所述升降机构底端固定在底盘上,所述靠背内设有按摩器;所述靠背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设有供电线路,所述支撑板通过弹性伸缩筒连接靠板,所述靠板内侧固定有按摩器,所述按摩器左侧设有第一接线端,所述支撑板右侧固定有与第一接线端对应的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二接线端电性连接至支撑板内的供电线路;所述旋转机构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t字形旋转件活动连接,所述固定件轴向设有插接旋转件的空腔,所述固定件还设有用于旋转件转动的开孔,所述固定件与坐垫相固定,所述旋转件与靠板相固定,所述固定件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两侧开设有耳室,所述穿孔以及耳室内设有上下位移的摩擦块,所述摩擦块与耳室顶部内壁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摩擦块顶部固定有拉环;所述升降机构设有主套筒,所述主套筒内设有主活塞,所述主活塞固定在主轴柄底端,所述主套筒底部设有手动阀门,所述主套筒底端连通至辅套筒,所述辅套筒插接有辅轴柄,所述辅轴柄底端设有在辅套筒内上下位移的辅活塞,所述辅轴柄顶部固定有弧形上握持片,所述辅套筒底部固定有弧形下握持片,所述上握持片和下握持片之间通过伸缩管连接,所述上握持片和辅套筒顶部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辅套筒底端设有出气侧向内的第一单向气阀和出气侧向外的第二单向气阀,所述第二单向气阀连通至主套筒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伸缩筒设有套筒,所述套筒插接有轴柄,所述套筒内还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抵接轴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与靠板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弹性伸缩筒和按摩器穿过固定板。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块与穿孔内壁之间设有滚珠组。

进一步地,所述上握持片外侧覆盖有第一橡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下握持片外侧覆盖有第二橡胶层。

本发明的收益效果是:

1、人体躺在座椅上时,背部贴合靠板,弹性伸缩筒受力被压缩,第一接线端接通第二接线端,电路对按摩器供电,当背部不贴合靠板的时候,弹性伸缩筒压迫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脱离,按摩器断电停止工作,能在人体离开背板后关闭按摩器,更加节能;

2、按压上握持片和下握持片,辅活塞进入辅套筒内,被压缩的空气经过第二单向气阀进入主套筒内,压迫主活塞上移,实现上升功能,打开手动阀门,实现下降功能;拉动拉环,摩擦块不与旋转件摩擦固定,能够调节角度;调整高度和角度的方式不依赖电力,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多功能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背板与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弹性伸缩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旋转机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旋转机构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旋转机构中摩擦块以及相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辅套筒以及相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背板,101-支撑板,102-弹性伸缩筒,1021-套筒,1022-轴柄,1023-第三弹簧,103-靠板,104-第二接线端,105-固定板;

200-坐垫;

300-旋转机构,301-固定件,3011-耳室,3012-摩擦块,3013-第一弹簧,3014-拉环,302-旋转件;

400-升降机构,401-主套筒,4011-手动阀门,402-主活塞,403-主轴柄,404-上握持片,405-下握持片,406-辅套筒,407-辅轴柄,408-辅活塞,409-第二弹簧,410-伸缩管,411-第一单向气阀,412-第二单向气阀;

500-底盘;

600-按摩器,601-第一接线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8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多功能座椅,包括靠背100,靠背100底部固定于坐垫200左端,坐垫200固定在升降机构400顶端,升降机构400底端固定在底盘500上,靠背100内设有按摩器600;靠背100设有支撑板101,支撑板101内设有供电线路,支撑板101通过弹性伸缩筒102连接靠板103,靠板103内侧固定有按摩器600,按摩器600左侧设有第一接线端601,支撑板101右侧固定有与第一接线端601对应的第二接线端104,第二接线端104电性连接至支撑板101内的供电线路;旋转机构300设有固定件301,固定件301与t字形旋转件302活动连接,固定件301轴向设有插接旋转件的空腔,固定件301还设有用于旋转件302转动的开孔,固定件301与坐垫200相固定,旋转件302与靠板100相固定,固定件301开设有穿孔,穿孔两侧开设有耳室3011,穿孔以及耳室3011内设有上下位移的摩擦块3012,摩擦块3012与耳室3011顶部内壁通过第一弹簧3013连接,摩擦块3012顶部固定有拉环3014;升降机构400设有主套筒401,主套筒401内设有主活塞402,主活塞402固定在主轴柄403底端,主套筒401底部设有手动阀门4011,主套筒401底端连通至辅套筒406,辅套筒406插接有辅轴柄407,辅轴柄407底端设有在辅套筒406内上下位移的辅活塞408,辅轴柄407顶部固定有弧形上握持片404,辅套筒406底部固定有弧形下握持片405,上握持片404和下握持片405之间通过伸缩管410连接,上握持片404和辅套筒406顶部连接有第二弹簧409,辅套筒406底端设有出气侧向内的第一单向气阀411和出气侧向外的第二单向气阀412,第二单向气阀412连通至主套筒401底部。

其中,弹性伸缩筒102设有套筒1021,套筒1021插接有轴柄1022,套筒1021内还设有第三弹簧1023,第三弹簧1023抵接轴柄1022底部。

其中,支撑板101与靠板103之间设有固定板105,弹性伸缩筒102和按摩器600穿过固定板105。

其中,摩擦块3012与穿孔内壁之间设有滚珠组3015。

其中,上握持片404外侧覆盖有第一橡胶层413。

其中,下握持片405外侧覆盖有第二橡胶层413。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人体躺在座椅上时,背部贴合靠板103,弹性伸缩筒102受力被压缩,第一接线端601接通第二接线端104,电路对按摩器600供电,当背部不贴合靠板103的时候,弹性伸缩筒102压迫第一接线端601与第二接线端104脱离,按摩器600断电停止工作,能在人体离开背板100后关闭按摩器600,更加节能;按压上握持片404和下握持片405,辅活塞408进入辅套筒406内,被压缩的空气经过第二单向气阀412进入主套筒401内,压迫主活塞402上移,实现上升功能,打开手动阀门4011,实现下降功能;拉动拉环3014,摩擦块3012不与旋转件302摩擦固定,能够调节角度;调整高度和角度的方式不依赖电力,更加便捷。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