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可调式演讲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6215阅读:1056来源:国知局
高度可调式演讲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演讲台,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高度可调式演讲台。



背景技术:

现在各种场合的演讲,为了发言人的演讲方便,主办方都会在主席台上放置一个演讲台。演讲台一般都设置一个且固定位置,由发言人轮流上台演讲。由于演讲台的高度固定,对于身高较高的发言人来说,演讲稿放置在演讲台上距离较远不利于观看,对于身高相对较低一些的发言人来说,演讲台过高使得听众难以看清发言人的面孔,给演讲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式演讲台,满足不同身高演讲者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式演讲台,包括桌面和用于调节桌面高度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正反转电机、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同轴连接的丝杠、一端与所述桌面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丝杠通过螺纹配合并沿丝杠轴向移动带动桌面升降的内螺纹组件,所述电机连接有用于降低其震感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所述电机的支撑板、安装板、位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演讲者的身高需求,电机转动带动丝杠转动,与丝杠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组件沿着丝杠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桌面升降以调节演讲台的高度满足演讲者的需求,安装板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以防止减震装置偏移,弹性件可以吸收升降装置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能,使得固定在支撑板上的升降装置保持工作平稳,降低因桌面晃动影响演讲质量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螺纹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丝杠上并与所述丝杠螺纹配合的螺母、用于连接所述螺母和所述桌面的若干连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持桌面能够升降的前提下,内螺纹组件的结构简单,方便制作,降低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杠的两端均设置有无螺纹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母运动到丝杠顶部时,由于丝杠顶部光滑出现空转,避免螺母继续向上运动与丝杠脱离。同样的,当螺母运动到丝杠的底端时,由于丝杠底部光滑出现空转,避免螺母继续向下运动造成丝杠锁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气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气囊内的气体可以压缩的特性,将升降装置工作产生的震动转化为对气囊内的气体压缩做功,降低升降装置的振幅,保持其工作平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容纳所述气囊的气囊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室可以对内部的气囊起到保护作用,减少气囊破损的可能,延长气囊使用寿命。此外,气囊室对气囊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气囊左右偏移,提高减震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气囊室在竖直方向上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台只能沿着气囊室上下移动,使得气囊室对支撑板起到导向作用,避免支撑板左右偏移,进一步提高支撑板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若干弹簧,所述若干弹簧于安装板和支撑板之间均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与安装板通过弹簧连接,结构简单,将升降装置工作产生的震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支撑板的振幅,由于弹簧均匀设置使得支撑板各部位受力均匀,提高了升降装置工作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周围罩设有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包括外壳、内壳、设置于外壳与内壳之间的降噪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和内壳对升降装置工作产生的噪音进行初步阻隔,降噪材料可以吸收一部分噪音,使得升降装置工作时保持相对安静,为演讲者提供相对安静的环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桌面下方设有遮挡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减震装置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套设设置的外板和内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板和内板套设连接,当升降装置将桌面顶起时,内板可以起到遮挡作用,保持整个演讲台的美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演讲台的高度可以调节,满足不同身高演讲者的需求;

2、演讲台在升降过程中震感小,低噪音,提高演讲环境质量;

3、演讲台带有滚轮,方便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桌面降至最低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桌面升高状态的剖视图。

图中:1、桌体;11、底座;111、支撑脚;112、滚轮;12、侧板;121、外板;122、内板;13、桌面;2、升降装置;21、电机;211、螺杆;22、丝杠;23、内螺纹组件;231、螺母;232、连杆;3、减震装置;31、支撑板;311、凸台;32、弹簧;33、气囊室;34、气囊;35、安装板;4、降噪组件;41、外壳;42、内壳;43、降噪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高度可调式演讲台,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桌体1、设置在桌体1内部的升降装置2、安装在升降装置2底部的减震装置3、与升降装置2连接设置的降噪组件4,升降装置2使得桌体1的高度增加或降低以适应演讲者的身高。

参考图1和图2,桌体1为实木或者其他材质如铝合金制作成内部中空的壳体,在具有一定强度的同时减轻整体的重量。桌体1包括靠近地面设置的底座11、位于顶端设置的桌面13、设置在底座11和桌面13之间的四面围起的侧板12,侧板12包括与底座11通过铆钉固定连接的外板121、与桌面13通过铆钉固定连接的内板122,外板121所围成的区域大于内板122所围成的区域且外板121贴合内板设置,内板122可以在外板121内侧上下滑移。底座11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支撑脚111和滚轮122,使得桌体1在滚轮122的作用下便于移动到不同位置,然后调节支撑脚111的高度将滚轮122支离地面使得桌体1支撑固定在地面上。桌面13呈簸箕状,用来放置演讲稿或其他材料,使得放置在其上的物品不易从边缘掉落。桌面13的面积等于或大于侧板12围成的区域面积,以便桌面13下降至与外板121接触时,将外板121的顶面遮盖住,保持整体的美观性。

参考图1和图2,升降装置2包括位于桌体1内部的电机21、与电机21通过输出轴211固定连接的丝杠22、与桌面13底部固定连接可沿丝杠22上下运动的内螺纹组件23。其中,电机21为正反转电机且与外部开关电连接,以便带动丝杠22正转或反转,电机21通过螺杆211固定在减震装置3上。内螺纹组件23包括套设在丝杠22上并与丝杠22螺纹配合的螺母231、一端与螺母23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桌面13底部固定连接的呈L形的若干连杆232,连杆232为铝合金杆,强度高且质轻,防止在顶起桌面13的过程中出现弯曲。丝杠22的两端一段距离呈光滑无螺纹状,这样当电机21工作带动丝杠22正转时,与丝杠22螺纹配合的螺母231向上运动,螺母231带动与之固定的连杆232向上运动将桌面13顶起,使得桌体1高度增加,当螺母231运动到丝杠22顶部时,由于丝杠22顶部光滑出现空转,避免螺母22继续向上运动与丝杠22脱离。同样的,当电机21带动丝杠22反转时,与丝杠22螺纹配合的螺母231向下运动,螺母22带动连杆232向下运动使得桌体1的高度降低,当螺母231运动到丝杠22的底端时,由于丝杠22底部光滑出现空转,避免螺母22继续向下运动造成丝杠22锁死。

参考图1和图2,减震装置3位于电机21的正下方,减震装置3包括用于支撑固定电机21的支撑板31、与底座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安装板35、在支撑板31和安装板35之间设置的气囊34、位于气囊34外侧设置的气囊室33、气囊室33沿周阵列设置的若干弹簧32。其中,支撑板31呈圆盘形或者其他形状如长方体,支撑板31与螺杆21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支撑板31的底部中央凸起形成圆柱状的凸台311。气囊室33呈圆柱状且顶部敞口,气囊室33的内径等于支撑板31底部中央的凸台311的直径,以便凸台311与气囊室33套设连接,使得气囊室33对支撑板31起到导向作用。此外凸台311与气囊室33还可以滑移连接。气囊34采用橡胶制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以延长使用寿命。气囊34内冲入空气,利用空气的可压缩性使得气囊34能够吸收外部的功。弹簧32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31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板35上,以便弹簧32压缩时吸收外部的功,进一步减少支撑板31的震动。在气囊34和弹簧32的双重作用下,使得支撑板31具有良好的稳固性,从而固定在其上的电机21保持稳定。

参考图1和图2,降噪组件4套设在电机21的外部,降噪组件4包括外壳41、内壳42、位于外壳41和内壳42之间的若干降噪条43,外壳41和内壳42采用PVC工程塑料制作呈圆柱状或者长方体,外壳41和内壳42与支撑板31用胶粘接固定,初步降低电机21工作产生的噪音。降噪条43为高分子阻尼材料制作的隔音板,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以进一步减少电机21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保持演讲环境的相对安静。

该高度可调式演讲台的使用方法如下:

根据演讲者的身高,当需要增加桌体1高度时,启动电机21开关使得电机21工作带动丝杠22正转,与丝杠22螺纹配合的螺母231向上运动,螺母231带动与之固定的连杆232向上运动将桌面13顶起,使得桌体1高度增加直到满足需求时关闭开关;当需要降低桌体1高度时,启动电机21开关使得电机21工作带动丝杠22反转,与丝杠22螺纹配合的螺母231向下运动,螺母22带动连杆232向下运动使得桌体1的高度降低直到满足需求时关闭开关。由于减震装置3的作用保持电机21的稳定,减少电机21晃动产生噪音,位于电机21外的降噪组件4进一步降低电机21工作时的噪音,使得桌体1在升降过程中平稳安静,保持演讲环境相对安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