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2185发布日期:2018-08-28 22:34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壶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现在越来越重视健康和养生,以精细烹饪及营养量化的方式达到养生目的的家电产品——养生壶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和欢迎。养生壶在普通水壶的基础上增加了例如花茶、煮粥、煲汤、药膳等煮食功能,其壶身底部玻璃与不锈钢底座盖之间的结合部存在一定的间隙,很容易残留食材,是清洁死角极易滋生细菌,由于经常烹煮不同的食材,养生壶很容易串味,且残留食材变质也会产生异味,长期使用后养生壶中的气味十分难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养生壶的壶身底部玻璃与不锈钢底座盖之间的结合部易于感染细菌、难以清洗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具有杀菌消除异味功能的抗菌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菌壶,该抗菌壶包括:壶身和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底座盖与壶身的接合部处设置有抗菌材料。

优选地,所述抗菌材料为所述接合部处的由底座盖延伸并与壶身接合的抗菌不锈钢,和/或为配置于接合部处的抗菌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接合部为底座盖延伸而成的环形凹槽,所述壶身下部延伸部配置于所述底座上由底座盖延伸而成的环形凹槽内,至少部分该环形凹槽由抗菌不锈钢形成。

优选地,由所述抗菌不锈钢形成的环形凹槽的部分的面积占总环形凹槽的面积的50%以上,更优选为50-100%。

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的面积占底座盖3的总面积的5-50%,更优选为5-20%。

优选地,所述抗菌不锈钢中含有铜和/或银。

优选地,所述抗菌密封圈中含有具有抗菌作用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和金属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为纳米氧化锌和/或纳米氧化钛;所述金属纳米颗粒为纳米银。

本实用新型的抗菌壶通过在易于残留食物、滋生细菌的壶身与底座结合部设置抗菌材料,能够为壶提供更为有效的杀菌消除异味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抗菌壶。

图2是图1的接合部4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2a-2d示出了接合部4处抗菌不锈钢7的不同配置情况。

图3是图1的接合部4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3a-3b示出了接合部4处抗菌不锈钢7的不同配置情况。

附图标记说明

1——壶身;2——底座;3——底座盖;4——接合部;5——壶身下部延伸部;6——抗菌密封圈;7——抗菌不锈钢。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如图1所示的,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菌壶,该抗菌壶包括:壶身1和底座2,所述底座2顶部的底座盖3与壶身1的接合部4处设置有抗菌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抗菌壶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具有底座的各种容器,特别是具有加热功能的容器,例如为养生壶、电热水壶或煮茶器等。尽管本实用新型中,以及附图中,对于壶的其他构造没有具体的描述,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当本实用新型的抗菌壶为具体某种壶时,例如养生壶、电热水壶或煮茶器等,该抗菌壶将配置有除了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结构以外的该具体某种壶应当具有的各种常规结构,对此本实用新型并无特别的限定,也并不再赘述。优选地,所述抗菌壶为养生壶。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壶身1可以由本领域常规的各种形成壶身的材料形成,优选为玻璃,特别的高硼硅玻璃。本实用新型对该高硼硅玻璃没有任何限定,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形成壶身的任何高硼硅玻璃。

由此,在所述壶身1由玻璃形成的,那么其与底座2接合处的延伸部5也是玻璃材质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所述底座2通常具有加热功能,本实用新型对于底座2的构造并不特别的限定,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各种底座的构造,特别是采用养生壶领域的各种底座构造。

其中,所述底座2的底座盖3将隔离底座2的内的构件,并与壶身1形成该壶的容纳腔,以便食物等在该容纳腔中存放。通常,所述底座盖3由不锈钢形成,该形成底座盖3的不锈钢优选为不具有抗菌作用的不锈钢,本实用新型中的抗菌不锈钢7配置于环形凹槽处,从而可以节约抗菌不锈钢7的耗费,降低所述抗菌壶的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抗菌材料为所述接合部4处的由底座盖3延伸并与壶身1接合的抗菌不锈钢7,和/或为配置于接合部4处的抗菌密封圈6。也即,所述抗菌材料仅为抗菌不锈钢7的实施方式,所述抗菌材料仅为抗菌密封圈6的实施方式,以及所述抗菌材料为抗菌不锈钢7和抗菌密封圈6二者,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当然,优选的实施方式是,所述抗菌材料至少包括抗菌不锈钢7。

如图1-3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抗菌材料至少包括抗菌不锈钢7的情况下,优选地,所述壶身1下部延伸部5配置于所述底座2上由底座盖3延伸而成的环形凹槽内,且至少部分该环形凹槽由抗菌不锈钢7形成。其中,可以认为所述接合部4为底座盖3延伸而成的环形凹槽。也即,所述环形凹槽是围绕底座盖3外围的一圈结构,其是由底座盖3的材料往外延伸而成的,指示延伸而出的材料形成凹槽结构。不过,本实用新型中,该往外延伸的构成环形凹槽的底座盖3的材料实际上并不与底座盖3的材料完全相同,而是其至少部分为抗菌不锈钢7。这样,形成所述环形凹槽的至少部分材料为抗菌不锈钢7。

在该情况下,优选地,由所述抗菌不锈钢7形成的环形凹槽的部分的面积占总环形凹槽的面积的50%以上,更优选为50-100%。在该情况下,由所述抗菌不锈钢7形成的部分在环形凹槽上的布置可以是多样的,如图2-3所示的,其中,图2a所示的环形凹槽完全由抗菌不锈钢7形成,且该抗菌不锈钢7向底座盖3延展了一定范围;图2b所示的结构中,仅部分环形凹槽完全由抗菌不锈钢7形成,且该抗菌不锈钢7向底座盖3延展了一定范围,其中,环形凹槽的靠近壶身1和底座2外壁的部分环形凹槽外沿并未由抗菌不锈钢7形成;图2c所示的结构中,环形凹槽完全由抗菌不锈钢7形成,但是抗菌不锈钢7并未向底座盖3延展;图2d所示的结构与图2b所示的类似,即仅部分环形凹槽完全由抗菌不锈钢7形成,但是该抗菌不锈钢7并未向底座盖3延展。图3示出了另外的抗菌不锈钢7的布置情况,其中,图3a和3b示出了由抗菌不锈钢7构成的部分与非抗菌不锈钢7构成的部分呈间隔配置,这样环形凹槽可以是由间隔的抗菌不锈钢7环与非抗菌不锈钢7环组合而成。当然,由抗菌不锈钢7构成的部分也可以是“补丁式结构”在环形凹槽上布置(未示出),即环形凹槽上的由抗菌不锈钢7构成的部分可以任意布置,并不需要形成整体环结构,可以任意形状的结构,只要位于环形凹槽处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的面积占底座盖3的总面积的2-50%,优选为3-20%。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中,尽管所述环形凹槽的凹槽结构本身的尺寸可能有限,但是可以将底座盖3外围的很大部分区域计算在环形凹槽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抗菌不锈钢7为不锈钢领域公知的具有抗菌作用的任意不锈钢,优选地,所述抗菌不锈钢7中含有铜和/或银;或者,所述抗菌不锈钢7上具有抗菌层。其中,不锈钢含有适量的铜(例如含量为2-5重量%)和/或银(例如含量为0.04-0.1重量%)便可具有抗菌作用,这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其中,配置于抗菌不锈钢7上的抗菌层例如可以为金属银层、金属铜层等,其厚度例如可以为5-50μm。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抗菌密封圈6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各种具有抗菌作用的抗菌密封圈,通常是添加有无机抗菌剂的硅橡胶。优选地,所述抗菌密封圈6中含有具有抗菌作用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和金属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各种具有抗菌作用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优选为纳米氧化锌和/或纳米氧化钛。所述金属纳米颗粒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各种具有抗菌作用的金属纳米颗粒,优选为纳米银。其中,所述抗菌密封圈6中含有的抗菌作用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和金属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量可以在较宽范围内变动,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用量,优选为0.8-5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抗菌壶通过在易于残留食物、滋生细菌的壶身与底座结合部设置抗菌材料,能够为壶提供更为有效的杀菌消除异味功能。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