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和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5624发布日期:2019-04-03 00:1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和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和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中,在加热盘的盘体上安装电热管,电热管在接通电源后发热,热量在盘体上从电热管处开始向远离电热管的位置传递。盘体通常由铸铝制成,铸铝的传热性能不好,因而会导致盘体在靠近电热管的位置温度较高,而远离电热管的位置温度较低,使得盘体的温度不均匀。盘体的温度不均匀便会导致烹饪效果不佳,例如,温度高的区域可能会过度加热食物,使食物焦黄;而温度低的区域,食物则可能会夹生。

因此,需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和加热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煲体,所述煲体包括内锅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内锅加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加热装置本体;

发热件,所述发热件安装在所述加热装置本体上,所述发热件通电后能够产生热量;以及

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安装在所述加热装置本体上并构造为在所述加热装置本体的表面上延伸,

其中,所述导热件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加热装置本体的导热系数。

根据本方案,导热件在加热装置本体上延伸,能够使热量更好更快地在加热装置本体上传递,从而使得加热装置本体的温度均匀,以达到较优的烹饪效果。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热件沿所述加热装置本体的周向均匀排布。

根据本方案,导热件均匀地布置在加热装置本体上,能够使得加热装置本体上的热量传递更加均匀。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为圆形、螺旋形、S形、直线形或U形。

根据本方案,所述的这些形状能够使得导热件和加热装置本体的接触面积较大,因而能够更好地传递热量。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为U形,所述U形的开口朝向所述烹饪器具的外侧。

根据本方案,这样的设置使得每个导热件能够将靠近加热装置本体的中心处的热量分别传递至两处加热装置本体的边缘位置。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为片状结构或管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为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的横截面为方形、梯形、三角形或圆形。

根据上述两种方案,导热件的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地实现传热。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装配架,所述导热件通过所述装配架安装在所述加热装置本体上。

根据本方案,能够方便地将导热件安装在加热装置本体上并且便于将导热件从加热装置本体上拆除。

优选地,所述装配架为装配槽,所述导热件安装在所述装配槽中。

根据本方案,既方便了将导热件安装在加热装置本体上,又保证了导热件和加热装置本体的充分接触。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和所述装配槽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用导热材料填充。

根据本方案,进一步使得热量在加热装置本体上快速传递。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由超导热材料制成。

根据本方案,超导热材料的导热能力较强,能够更好地在加热装置本体上传递热量。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从靠近所述发热件的位置朝向远离所述发热件的位置延伸。

根据本方案,便于导热件将热量从靠近发热件的位置处传递至远离发热件的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发热件安装在靠近所述加热装置本体的中心处,所述导热件沿从所述加热装置本体的中心朝向所述加热装置本体的边缘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方案,导热件将热量从加热装置本体的中心位置处传递至加热装置本体的边缘,能够使加热装置本体的温度均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用于烹饪器具,包括:

加热装置本体;

发热件,所述发热件安装在所述加热装置本体上,所述发热件能够产生热量;以及

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安装在所述加热装置本体上并构造为在所述加热装置本体的表面上延伸,

其中,所述导热件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加热装置本体的导热系数。

根据本方案,导热件在加热装置本体上延伸,能够使热量更好更快地在加热装置本体上传递,从而使得加热装置本体的温度均匀,以达到较优的烹饪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的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3为图2中的加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讨论中,给出了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特定的示例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尽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且本文所说某部件的的“排布、延伸方向”(例如“水平”、“竖直”)指的是在烹饪器具放置在水平面上且盖体盖合煲体时的该部件的排布、延伸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100和用于烹饪器具100的加热装置3。烹饪器具100可以为压力锅、电饭煲、煎烤机或豆浆机等厨房使用的用于加热食物或水的器具。

烹饪器具100包括煲体2和盖体1,盖体1能够与煲体2可枢转地连接。煲体2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收纳部。内锅21可以构造为能够自由地放入收纳部或者从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21的清洗,也可构造为固定于煲体2内而无法从煲体2内取出。内锅21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盖体1盖合煲体2时,盖体1和内锅21共同形成了用于容纳食物的烹饪空间。煲体2内设置有加热装置3和控制装置,加热装置3位于内锅21下方,以对内锅21中的食物进行加热。用户能够通过控制装置来控制烹饪器具100的烹饪操作。

参考图2和图3,加热装置3包括加热装置本体31、安装在加热装置本体31上的发热件32和导热件33。加热装置本体31大致为盘状结构,且中心向下凹陷以形成于内锅21的下部相配合的容纳空间。在图2中可以看到,形成有容纳空间的加热装置本体31具有大致水平的底壁31a和从底壁31a的边缘倾斜地向上延伸的侧壁31b。内锅21放置在加热装置3的容纳空间中时,加热装置3的底壁31a和侧壁31b的内表面均和内锅21相接触,便于加热装置3向内锅传热。

安装在加热装置本体31上的发热件32为两个,两个发热件32竖直地连接在加热装置本体31的底壁31a的下表面上。具体地,发热件32是位于加热装置本体31的底壁31a的下表面的靠近中心的位置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发热件32为电热管,在接通电源后,发热件32会产生热量,热量从发热件32传递至加热装置本体31继而在加热装置本体31上传递。

加热装置本体31由铸铝制成,而铸铝的导热系数不高,因而热量在加热装置本体31上无法快速传递。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在加热装置本体31上布置有若干个在加热装置本体31的表面上延伸的导热件33。导热件33的导热系数大于加热装置本体31的导热系数,也就是说导热件33的传热能力优于加热装置本体31。导热件33例如可以由铜或其他合金制成,更优选地,还可以选择由超导热材料制成。

优选地,每一个导热件33均为U形的管状结构,其横截面可以为方形、梯形、三角形或圆形。导热件33设置在加热装置本体31的侧壁31b的外表面上(结合附图,可以理解加热装置本体31的侧壁31b的外表面也可以称作加热装置本体31的侧壁31b的下表面)并从靠近发热件32的位置朝向加热装置本体31的边缘延伸,且所有的导热件33在加热装置本体31的侧壁31b的外表面上沿与加热装置本体31共轴线的环形排布。其中,各个导热件33之间的间距相等。在导热件33安装在加热装置本体31上之后,导热件33的“U形”的开口向外、向上。

优选地,导热件33通过装配槽34安装在加热装置本体31上。多个与导热件33相对应的装配槽34按照如上所述的导热件33的排布方式固定在加热装置本体31的侧壁31b的外表面上,导热件33被对应地安装进装配槽34。导热件33和装配槽34之间存在间隙,间隙使用导热材料填充。

在发热件32接通电源后,发热件32将热量传递给与发热件32直接接触的加热装置本体31的底壁31a,而设置在加热装置本体31的侧壁31b上的导热件33将热量从靠近发热件32的位置向远离发热件32的位置传递,从而使得加热装置本体31上的各个位置的温度均匀,能够实现较好的烹饪效果,不容易产生过度加热食物或无法充分加热食物的问题。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例如,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导热件可以为片状结构,而形状可以为圆形、螺旋形、S形、直线形等。再例如,作为装配槽的替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选择其他形式的装配架来安装导热件。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