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冷却凝油功能的新型去油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5154发布日期:2019-04-30 18:3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具有冷却凝油功能的新型去油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油汤勺,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去除肉汤表面汤油的具有冷却凝油功能的去油勺。



背景技术:

用肉类进行煲汤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饮食习惯。人们在煲肉汤时,汤的表面常常会有一层汤油,由于此汤油较难去除,饮用后会对“三高”人群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尤其是在南方城市,针对孕妇所煲的汤在汤煲汤的过程中,在汤面通常会出现大量的油脂,如果孕妇将这些油脂摄入体内,就会因为油脂过多而产生油腻感或者导致肥胖,甚至对孕妇及婴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因此,一种去除汤油表面的去油勺已成为人们去除汤油的需要。传统的去油汤勺有两种设计:其一是在汤勺上设置机械开关,通过手动操纵连杆来控制开关,达到油汤中的油和清汤分离的目的,它的缺点是结构复杂、制造困难、成本较高、容易损坏、清洗不方便;其二则是直接在汤勺上开过滤口或者过滤孔,其结构相对于较简单,但它的使用方式复杂,不容易掌握操作,而且导致舀取缓慢,油和汤的分离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可多次重复利用,清洗方便,使用卫生,油和汤分离效果好的具有冷却凝油功能的新型去油勺,它包括勺体、以及设置在勺体上的勺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勺体采用中空壳体结构设计,所述勺体的中空壳体结构形成全封闭的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填充蓄冷剂以使得勺体起到密封蓄冷作用,位于所述勺体底部的中央凹陷区域设有过滤口。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去油勺还包括刮油件,所述刮油件用于将凝固在所述勺体表面的固态油脂进行刮除清洁。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刮油件包括具有镊子功能的夹持部和硅胶套,所述夹持部包括尾端一体成型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前端分别设有连接插片;所述硅胶套相应于第一夹持臂前端的连接插片和第二夹持臂前端的连接插片的位置分别设有插孔,所述第一夹持臂的连接插片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前端的连接插片分别对应地插设在所述硅胶套的两个插孔内。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夹持臂上的硅胶套的内侧面采用与所述勺体外表面相贴合的曲面设计,所述第二夹持臂上的硅胶套的内侧面采用与所述勺体内表面相贴合的斜面设计。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勺柄上设有便于使用者手持勺柄的手柄。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手柄内部设有空心结构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存放刮油件,所述手柄上相应于容纳腔的顶部还设有收纳缺口,所述收纳缺口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去油勺还包括漏勺,所述漏勺的底部设有滤孔或者滤槽,所述漏勺以可拆卸结构嵌设在所述过滤口内。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漏勺采用达到安全卫生健康标准的食用级硅胶材质制成。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勺柄上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呈倒三角形设置。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勺体采用可制造餐具的食用级不锈钢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冷却凝油功能的新型去油勺,勺体内部设有中空结构的空腔,空腔内密闭填充有蓄冷物质以使得勺体起到密封蓄冷作用,利用蓄冷物质可在低温下吸收并储存大量冷量,而在温度较高时又能放出大量冷量,从而较长时间保持自身及周围小范围内的低温环境的物理特性,使热汤表面的油脂遇冷凝固形成油脂状并贴附在勺体表面,从而达到去除肉汤表面的油脂的目的,不仅有效解决了由于汤油较难去除,饮用后会对“三高”人群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或者针对孕妇所煲的汤在汤煲汤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油脂对孕妇及婴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还可以有效解决老人、健身人群、小孩等特殊人群,面对摄入过多油腻的浓油汤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冷却凝油功能的新型去油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采用双层不锈钢中空结构,填充蓄冷物质,起到密封蓄冷作用,可多次重复使用,油和汤分离效果好,在达到安全卫生健康标准的前提下解决肉汤表面油不容易去除的困扰,符合现代人们追求的的养生需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冷却凝油功能的新型去油勺,设有用于将凝固在所述勺体表面的固态油脂进行刮除清洁的刮油件,刮油件包括具有镊子功能的夹持部和硅胶套,夹持部包括尾端一体成型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前端分别设有硅胶套,使用刮油件对勺体内外表面凝固的油脂进行刮除时,在夹持部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相向其内侧夹持时,使得第一夹持臂上的硅胶套紧密贴合勺体外表面,第二夹持臂上的硅胶套的内侧面紧密贴合勺体内表面,从而可对凝固在勺体内、外表面凝固的油脂同时进行高效彻底地刮除,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冷却凝油功能的新型去油勺,位于所述第一夹持臂上的硅胶套的内侧面呈与所述勺体外表面相贴合的曲面设计,位于所述第二夹持臂上的硅胶套的内侧面呈与所述勺体内表面相贴合的斜面设计,提高了对勺体内、外表面的刮油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冷却凝油功能的新型去油勺,勺柄上设有便于使用者手持勺柄的手柄,融入人机工程学原理,贴合使用者手部曲线,手持舒适。手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存放刮油件的容纳腔,手柄加入收纳功能,一方面刮油件可以自由放入取出,方便使用;另一方面既避免大气中的尘埃粘附而保持了刮油件的清洁卫生,又可防止刮油件在使用后容易丢失的情况发生,简单实用,健康卫生。

5、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冷却凝油功能的新型去油勺,其勺体的过滤口内设有可拆卸的漏勺,漏勺的底部设有滤孔或者滤槽,在作去油用途的同时,还可作为普通漏勺使用,如在去油同时还可继续用来捞排骨、鸡肉等炖品,满足客户对产品的多功能一体化的需求。此外,漏勺采用硅胶材质制成,以可拆卸结构安装在勺体的过滤口内,在不使用漏勺功能时,可以将漏勺从勺体的过滤口内拆卸下来,以便漏勺的清洗,避免细菌的滋生,保持勺体和漏勺的清洁卫生。

6、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冷却凝油功能的新型去油勺,在勺柄上设有倒三角形支撑部,可利用物理中的杠杆原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去油勺植入一个支撑点使去油勺在不使用状态自然平放时,保证勺体保持向上翘起而不直接接触台面,从而有效保持了勺体的卫生,也可避免勺体外表面凝固的油脂接触台面而使得台面沾满油脂。

7、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冷却凝油功能的新型去油勺,勺体采用双层中空壳体结构设计,一方面可以节省制造材料增大勺体的内、外表面积,减少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形成空腔以密封储存蓄冷物质或者蓄冷剂,并可增大勺体在油汤表面的浮力,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去油勺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刮油件的夹持部和硅胶套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勺体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方向以图1为标准。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冷却凝油功能的新型去油勺,它包括用于对肉汤表面的浮油进行冷凝凝固的勺体1、用于方便使用者使用操作勺体的勺柄2、用于实现过滤汤菜功能的漏勺3、以及用于将凝固在勺体1表面的固态油脂进行刮除清洁的刮油件4,其中:

勺体1整体为开口朝上、中央呈倒锥形向下凹陷的槽状结构,勺体1设计呈双层全封闭的中空壳体结构10,勺体1的中空壳体结构10的中空部分形成勺体1的空腔101,空腔101用于填充蓄冷物质以使得勺体1起到密封蓄冷作用,本实施的蓄冷物质或者蓄冷剂优选采用聚乙烯醇-硼砂高效蓄冷剂,利用空腔101内密闭填充的蓄冷物质,可在低温下吸收并储存大量冷量,而在温度较高时又能放出大量冷量,从而较长时间保持自身及周围小范围内的低温环境的物理特性,使热汤表面的油脂遇冷凝固形成油脂状并贴附在勺体表面,从而达到去除肉汤表面的油脂的目的。勺体1的大小形状不限,勺体1采用双层中空壳体结构设计,一方面可以节省制造材料增大勺体1的内、外表面积,减少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形成空腔101以密封储存蓄冷物质或者蓄冷剂,并可增大勺体1在油汤表面的浮力,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去油勺使用方便。勺体1采用达到安全卫生健康标准的全金属材料制成,本实施例的勺体1优选达到安全卫生健康标准的可制造餐具的食用级304不锈钢材质制成,位于勺体1底部的中央凹陷区域设有过滤口11,过滤口11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或者其它呈中心对称的多边形,本实施例的过滤口11形状优选为圆形。此外,勺体1的外表面设计成曲面,勺体1中央凹陷面(内表面)设计成倾斜的斜面,以增大勺体1的表面积,提高去除肉汤表面浮油效果。

勺柄2呈纵向设置,勺柄2的底端与勺体1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通过螺钉与螺孔配合结构连接。勺柄2上并靠近勺柄2顶端(远离勺体1的一端)的位置设有便于使用者手持勺柄2的手柄21,手柄21内部设有空心结构的容纳腔22,容纳腔22用于容纳存放刮油件4,手柄21上相应于容纳腔22的顶部还设有收纳缺口23,收纳缺口23与容纳腔22相连通。勺柄2靠近勺体1的位置还设有支撑部24,支撑部24呈倒三角形设置,勺柄2上倒三角形支撑部24的设置,可利用物理中的杠杆原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去油勺植入一个支撑点使去油勺在不使用状态自然平放时,保证勺体1保持向上翘起而不直接接触台面,从而有效保持了勺体1的卫生,也可避免勺体1外表面凝固的油脂接触台面而使得台面沾满油脂。

漏勺3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达到安全卫生健康标准的食用级硅胶材质制成,漏勺3的底部设有多个滤孔或者多条滤槽,漏勺3的横截面形状大小与勺体1的过滤口11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漏勺3以可拆卸结构嵌设在过滤口11内,使用时,漏勺3硅胶材质自身具有的弹性性能以及相对较好的摩擦性能在过滤口11内起定位固定作用;不使用时,可以将漏勺3从勺体1的过滤口11内拆卸下来,以便漏勺3的清洗,避免细菌的滋生,保持勺体1和漏勺3的清洁卫生。

刮油件4用于将凝固在勺体1表面的固态油脂进行刮除清洁,刮油件4包括具有镊子功能的夹持部41和硅胶套42,夹持部41包括尾端一体成型的第一夹持臂411和第二夹持臂412,第一夹持臂411和第二夹持臂412的前端分别设有连接插片413;硅胶套42采用具有一定弹性性能、摩擦性能好的达到安全卫生健康标准的食用级硅胶材质制成,硅胶套42相应于第一夹持臂411和第二夹持臂412前端的连接插片413的位置分别设有插孔421,第一夹持臂411和第二夹持臂412前端的连接插片413分别对应地插设在硅胶套42的两个插孔421内,且位于第一夹持臂411上的硅胶套42的内侧面呈与勺体1外表面相贴合的曲面设计,位于第二夹持臂412上的硅胶套42的内侧面呈与勺体1内表面相贴合的斜面设计,使用刮油件4对勺体1内外表面凝固的油脂进行刮除时,在夹持部41的第一夹持臂411和第二夹持臂412相向其内侧夹持时,使得第一夹持臂411上的硅胶套42紧密贴合勺体1外表面,第二夹持臂412上的硅胶套42的内侧面紧密贴合勺体1内表面,从而可对凝固在勺体1内、外表面凝固的油脂同时进行高效彻底地刮除,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冷却凝油功能的新型去油勺时,首先将去油勺放入冰箱中冷冻,以使得填充在勺体1空腔内的蓄冷剂在低温下吸收并储存大量冷量,然后手持勺柄2的手柄21,让勺体1的开口朝上并保持水平状态自上向下压入并保持勺体底部与浮油接触,由于油汤中存在油与汤的密度分异作用,油浮在汤的表面,由于勺体1空腔内的蓄冷剂在温度较高时又能放出大量冷量,较长时间保持勺体1的底表面、外表面以及内表面保持低温。因此,首先利用勺体底部表面与浮油接触并冷凝吸附表层油脂,继续略微自上向下将勺体1压入油汤中,汤表面的油漂浮在勺体1周围并接触在勺体1的外表面,而使得接触到勺体1的外表面的油发生凝固,形成油脂粘附在勺体1的外表面,同时勺体1下部的油汤自勺体1的过滤口11进入勺体1的中央凹陷部,浮在汤表面的油与勺体1的内表面接触而发生凝固。多次重复,便可达到去除肉汤表面浮油的目的。在除完肉汤表面的油以后,利用刮油件4对勺体1内外表面凝固的油脂进行刮除时,在夹持部41的第一夹持臂411和第二夹持臂412相向其内侧夹持时,使得第一夹持臂411上的硅胶套42紧密贴合勺体1外表面,第二夹持臂412上的硅胶套42的内侧面紧密贴合勺体1内表面,从而可对凝固在勺体1内、外表面凝固的油脂进行高效彻底地刮除,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将勺体1和刮油件4分别清洗后,将刮油件4从收纳缺口23插入手柄21内部设的容纳腔22内存放,既避免大气中的尘埃粘附而保持了刮油件4的清洁卫生,又可防止刮油件4在使用后容易丢失的情况发生,简单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