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叶窗电机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757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百叶窗电机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百叶窗电机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学习及工作中,一般为了保护私生活、采光或隔热等,在住宅和办公室等中设置有百叶窗,根据需要使其打开或者折叠起来。这些百叶窗,通过调节百叶的方向来调节百叶角度而调节采光程度,但是,在以往的手动式或磁控式控制的百叶窗,使用者需要手动调节百叶的开闭,由于要手拉系在百叶窗上的绳,或者拉动连接绳子的磁石,所以在使用上很不方便。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百叶窗电机传动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百叶窗电机传动装置,包括窗架和安装在所述窗架内的窗体,所述窗体内设有玻璃一和玻璃二,所述窗体上部框架的下端设有百叶悬架,并且,所述百叶悬架位于玻璃一和玻璃二内部,所述百叶悬架右侧连接拉绳四和拉绳五的上端,所述拉绳四和所述拉绳五的下端连接百叶,所述百叶悬架左侧连接拉绳一和拉绳二,所述拉绳一和所述拉绳二的下端连接百叶,所述拉绳一和所述拉绳二的上端连接百叶翻转传动机构,所述百叶的两侧连接拉绳三和拉绳六,所述拉绳三和所述拉绳六的上端连接百叶升降传动机构;

所述窗体一侧框架设有安装电机传动装置的孔槽一,所述孔槽一下方设有安装控制器的孔槽二,所述孔槽二的一侧设有开关,其中,所述电机传动装置包括壳体一和壳体二,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二内设置有百叶升降传动机构和百叶翻转传动机构;

所述百叶升降传动机构包括齿轮一、同轴齿轮一、同轴齿轮二、同轴齿轮三、齿轮二、卷绳器、卷绳器固定夹子和百叶升降驱动电机,其中,所述齿轮一与设置于所述壳体一上的所述百叶升降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齿轮一与所述同轴齿轮一的大齿啮合,所述同轴齿轮一的小齿与所述同轴齿轮二的大齿啮合,所述同轴齿轮二的小齿与所述同轴齿轮三的大齿啮合,所述同轴齿轮三的小齿与所述齿轮二啮合,所述齿轮二与所述卷绳器同轴传动连接;

所述百叶翻转传动机构包括百叶翻转电机、蜗杆、涡轮齿轮、同轴齿轮四、齿轮三、转轴一、驱动转轮一、驱动导杆一、摇杆一、滑动导槽一、圆孔一、圆孔二、同轴齿轮五、同轴齿轮六、齿轮四、转轴二、驱动转轮二、驱动导杆二、摇杆二、滑动导槽二、圆孔三和圆孔四,其中,所述百叶翻转电机转子转轴设有蜗杆,所述蜗杆啮合所述涡轮齿轮,所述涡轮齿轮的小齿啮合所述同轴齿轮四的大齿,所述同轴齿轮四的小齿啮合所述齿轮三,所述齿轮三通过所述转轴一连接所述驱动转轮一,所述驱动转轮一一侧设有所述驱动导杆一,所述摇杆一中部设有与所述驱动导杆一相配合的所述滑动导槽一,且,所述摇杆一的两端开有所述圆孔一和所述圆孔二,所述圆孔一连接所述拉绳一的一端,所述圆孔二受所述壳体一约束;

所述涡轮齿轮的中齿啮合所述同轴齿轮五的大齿,且,所述涡轮齿轮的中齿与所述同轴齿轮五的大齿齿数相同,小齿齿数相同,所述同轴齿轮五的小齿啮合所述同轴齿轮六的大齿,且,所述同轴齿轮五的小齿和大齿与所述同轴齿轮六的小齿和大齿齿数对应相同,所述同轴齿轮六的小齿啮合所述齿轮四,且,所述齿轮三与所述齿轮四齿数相同,所述齿轮四通过所述转轴二连接所述驱动转轮二,所述驱动转轮二一侧设有所述驱动导杆二,且,所述驱动导杆二与所述驱动导杆一始终关于所述转轴二中心对称,所述摇杆二中部设有与所述驱动导杆二相配合的所述滑动导槽二,且,所述摇杆二的两端开有所述圆孔三和所述圆孔四,所述圆孔三连接所述拉绳二的一端,所述圆孔四受所述壳体二约束;

所述百叶升降驱动电机和所述百叶翻转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型号为电机控制器L298N。

进一步,所述百叶升降驱动电机型号为130马达,其额定转速为6000转每分钟。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百叶窗电机传动装置,所述百叶翻转电机型号为408 微型马达,其额定转速为8000转每分钟。

进一步,所述百叶升降传动机构减速比为25。

进一步,所述百叶翻转传动机构减速比为600,其中涡轮蜗杆减速比为60,齿轮减速比为10。

进一步,所述转轴一与所述转轴二在同一轴线上,且所述转轴二套在所述转轴一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百叶升降传动机构,从而使得百叶窗户叶片具有电控升降的功能,进而使得可以自动控制升降百叶高度的功能,提高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通过设置百叶翻转传动机构,从而使得百叶窗户叶片具有电控翻转的功能,通过控制翻转角度实现采光调节和隐私保护。

通过设置电机型号与传动装置减速比,从而使得百叶窗户百叶在升降和翻转的过程中更加稳定,提高了百叶窗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百叶升降传动机构和百叶翻转传动机构均为降速传动,反向则为费力传动,百叶升降传动机构的电机采用130永磁性马达,存在齿槽阻力矩,因此能使百叶在升降后保持稳定的状态,百叶翻转传动机构使用蜗轮蜗杆传动,具有传动的自锁性,因此能使百叶在翻转后保持稳定的状态。

此外,通过设置涡轮齿轮的中齿与同轴齿轮五的大齿齿数相同,小齿齿数相同,同轴齿轮五的小齿和大齿与同轴齿轮六的小齿和大齿齿数对应相同,齿轮三与齿轮四齿数相同实现两组驱动转轮同步反向转动,转轴二与转轴三在同一轴线上,且转轴三套在转轴二上,从而使得两组摇杆一边收绳一边放绳,避免百叶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百叶窗电机传动装置的百叶窗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百叶窗电机传动装置的窗体装置装配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百叶窗电机传动装置的窗体顶部传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百叶窗电机传动装置的百叶升降传动机构的传动结构和百叶翻转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百叶窗电机传动装置的百叶翻转传动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窗架;2、窗体;3、玻璃一;4、玻璃二;5、百叶悬架;6、拉绳一; 7、拉绳二;8、拉绳三;9、拉绳四;10、拉绳五;11、拉绳六;12、百叶; 13、电机传动装置;14、孔槽一;15、控制器;16、孔槽二;17、开关;18、壳体一;19、壳体二;20、百叶升降传动机构;21、百叶翻转传动机构;22、齿轮一;23、同轴齿轮一;24、同轴齿轮二;25、同轴齿轮三;26、齿轮二; 27、卷绳器;28、卷绳器固定夹子;29、百叶升降驱动电机;30、百叶翻转电机;31、蜗杆;32、涡轮齿轮;33、同轴齿轮四;34、齿轮三;35、转轴一; 36、驱动转轮一;37、驱动导杆一;38、摇杆一;39、滑动导槽一;40、圆孔一;41、圆孔二;42、同轴齿轮五;43、同轴齿轮六;44、齿轮四;45、转轴二;46、驱动转轮二;47、驱动导杆二;48、摇杆二;49、滑动导槽二;50、圆孔三;51圆孔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百叶窗电机传动装置。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百叶窗电机传动装置,包括窗架 1和安装在所述窗架1内的窗体2,所述窗体2内设有玻璃一3和玻璃二4,所述窗体2上部框架的下端设有百叶悬架5,并且,所述百叶悬架5位于玻璃一3和玻璃二4内部,所述百叶悬架5右侧连接拉绳四9和拉绳五10的上端,所述拉绳四9和所述拉绳五10的下端连接百叶12,所述百叶悬架5左侧连接拉绳一6和拉绳二7,所述拉绳一6和所述拉绳二7的下端连接百叶12,所述拉绳一6和所述拉绳二7的上端连接百叶翻转传动机构21,所述百叶12的两侧连接拉绳三8和拉绳六11,所述拉绳三8和拉绳六11的上端连接百叶升降传动机构20;

所述窗体2一侧框架设有安装电机传动装置13的孔槽一14,所述孔槽一 14下方设有安装控制器15的孔槽二16,所述孔槽二16的一侧设有开关17,其中,所述电机传动装置13包括壳体一18和壳体二19,所述壳体一18和壳体二19内设置有百叶升降传动机构20和百叶翻转传动机构21;

所述百叶升降传动机构20包括齿轮一22、同轴齿轮一23、同轴齿轮二 24、同轴齿轮三25、齿轮二26、卷绳器27、卷绳器固定夹子28、百叶升降驱动电机29,其中,所述齿轮一22与设置于所述壳体一18上的百叶升降驱动电机29的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齿轮一(22)与所述同轴齿轮一(23)的大齿啮合,所述同轴齿轮一23的小齿与所述同轴齿轮二24的大齿啮合,所述同轴齿轮二24的小齿与所述同轴齿轮三25的大齿啮合,所述同轴齿轮三25的小齿与所述齿轮二26啮合,所述齿轮二26与所述卷绳器27同轴传动连接;

所述百叶翻转传动机构21包括百叶翻转电机30、蜗杆31、涡轮齿轮32、同轴齿轮四33、齿轮三34、转轴一35、驱动转轮一36、驱动导杆一(37)、摇杆一38、滑动导槽一39、圆孔一40、圆孔二41、同轴齿轮五42、同轴齿轮六43、齿轮四44、转轴二45、驱动转轮二46、驱动导杆二47、摇杆二48、滑动导槽二49、圆孔三50和圆孔四51,其中,所述百叶翻转电机30转子转轴设有蜗杆31,所述蜗杆31啮合所述涡轮齿轮32,所述涡轮齿轮32的小齿啮合所述同轴齿轮四33的大齿,所述同轴齿轮四33的小齿啮合所述齿轮三 34,所述齿轮三34通过所述转轴一35连接所述驱动转轮一36,所述驱动转轮一36一侧设有所述驱动导杆一37,所述摇杆一38中部设有与所述驱动导杆一37相配合的所述滑动导槽一39,且,所述摇杆一38的两端开有所述圆孔一40和所述圆孔二41,所述圆孔一40连接所述拉绳一6的一端,所述圆孔二41受壳体一18约束;

所述涡轮齿轮32的中齿啮合所述同轴齿轮五42的大齿,且,所述涡轮齿轮32的中齿与所述同轴齿轮五42的大齿齿数相同,小齿齿数相同,所述同轴齿轮五42的小齿啮合所述同轴齿轮六43的大齿,且,所述同轴齿轮五42的小齿和大齿与所述同轴齿轮六43的小齿和大齿齿数对应相同,所述同轴齿轮六43的小齿啮合所述齿轮四44,且,所述齿轮三与所述齿轮四44齿数相同,所述齿轮四44通过所述转轴二45连接所述驱动转轮二46,所述驱动转轮二 46一侧设有所述驱动导杆二47,且,所述驱动导杆二47与所述驱动导杆一37始终关于所述转轴二45中心对称,所述摇杆二48中部设有与所述驱动导杆二47相配合的所述滑动导槽二49,且,所述摇杆二48的两端开有所述圆孔三50和所述圆孔四51,所述圆孔三50连接所述拉绳二7的一端,所述圆孔四51受所述壳体二19约束;

所述百叶升降驱动电机29和所述百叶翻转电机30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5 通过电性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控制器15来说,所述控制器15型号为电机控制器L298N。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百叶升降驱动电机29来说,所述百叶升降驱动电机29型号为130马达,其额定转速为6000转每分钟。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百叶翻转电机30来说,所述百叶翻转电机30 型号为408微型马达,其额定转速为8000转每分钟。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百叶升降传动机构20来说,所述百叶升降传动机构20减速比为25,设置减速比能提高卷绳器27的卷力,使百叶在升降过程中稳定可靠,且百叶升降传动机从百叶12到百叶升降驱动29为费力传动,百叶升降传动机构20的百叶升降驱动电机29采用130永磁性马达,存在齿槽阻力矩,因此能使百叶在升降后保持稳定的状态,百叶不下滑。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百叶翻转传动机构21来说,所述百叶翻转传动机构21的减速比为600,其中涡轮蜗杆减速比为60,齿轮减速比为10,蜗轮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大,且有自锁的功能,因此能保持百叶翻转后保持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百叶翻转传动机构21来说,所述涡轮齿轮32 的中齿啮合所述同轴齿轮五42的大齿,且,所述涡轮齿轮32的中齿与所述同轴齿轮五42的大齿齿数相同,小齿齿数相同,由所述百叶翻转电机30传递给所述涡轮齿轮32的运动分为涡轮齿轮32和同轴齿轮五42两部分,且,两部分转速相同,所述涡轮齿轮32经过所述同轴齿轮四33和所述齿轮三34将运动传递给所述驱动转轮一36,所述同轴齿轮五42经过所述同轴齿轮六43和所述齿轮四44将运动传递给所述驱动转轮二46,对于所述转轴一35与所述转轴二45在同一轴线上,且所述转轴二45套在所述转轴一35上,实现所述驱动转轮一36和所述驱动转轮二46同速反向运动,所述驱动导杆二47与所述驱动导杆一37始终关于所述转轴二45中心对称,从而使得所述摇杆一38 和所述摇杆二48做往复运动,进而拉着所述拉绳一6和所述拉绳二7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拉绳一6和所述拉绳二7通过所述百叶悬架5带动所述拉绳四 9和所述拉绳五10同步运动,实现百叶的翻转。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百叶升降传动机构20,从而使得百叶窗户叶片具有电控升降的功能,进而使得可以自动控制升降百叶高度的功能,提高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通过设置百叶翻转传动机构21,从而使得百叶窗户叶片具有电控翻转的功能,通过控制翻转角度实现采光调节和隐私保护。

通过设置电机型号与电机传动装置13减速比,从而使得百叶窗户百叶在升降和翻转的过程中更加稳定,提高了百叶窗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百叶升降传动机构20和百叶翻转传动机21构均为降速传动,反向则为费力传动,百叶升降传动机构20的百叶升降驱动电机29采用130永磁性马达,存在齿槽阻力矩,因此能使百叶在升降后保持稳定的状态,百叶翻转传动机构21使用蜗轮蜗杆传动,具有传动的自锁性,因此能使百叶在翻转后保持稳定的状态。

此外,通过设置涡轮齿轮32的中齿与同轴齿轮五42的大齿齿数相同,小齿齿数相同,同轴齿轮五42的小齿和大齿与同轴齿轮六43的小齿和大齿齿数对应相同,齿轮三34与齿轮四44齿数相同实现两组驱动转轮同步反向转动,转轴二35与转轴三45在同一轴线上,且转轴三45套在转轴一35上,从而使得两组摇杆一边收绳一边放绳,避免百叶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