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木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4444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木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门,特别是一种属于木门制造领域的家用组合式木门。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的木门需要门框和门扇组合来安装,现有的门框普遍为上下两块平行的短连接木和左右两块平行的长连接木连接,不方便拆装与运输,这个连接方式的结构强度不高而且连接木不容易精准地对齐;现有的门扇有实心木门扇和空心木门扇两种类别,现有的实心木门扇比较耗费木材,而且实心木门扇为一体式门扇,无法进行拼装,运输起来麻烦,经常会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磕碰;现有的空心木门扇虽然节省了木材,但是内部结构强度不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内部散架,无法使用较长时间。因此,现有的木门存在门框拆装麻烦、不便于运输、内部结构强度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木门。它具有门框拆装简单、便于运输、内部结构强度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组合式木门,包括门框部,门框部经合页铰接有门扇部;所述门框部包括一对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之间经定位块连接,第一连接部均榫接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之间经定位块连接,第一连接部上设有凸榫,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凸榫配合的凹槽;所述门扇部包括三层实木结构,其中两侧为薄木板层,薄木板层之间夹设有拼装层;所述拼装层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一C型木板,第一C型木板下端连接有底板,第一C型木板之间榫接有底横梁,第一C型木板上方均经双头螺栓和螺母连接有第二C型木板,第二C型木板之间榫接有中间横梁,第二C型木板上方均经双头螺栓和螺母连接有第三C型木板,第三C型木板之间榫接有顶横梁,第三C型木板上方连接有顶板。

前述的组合式木门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凸榫上设有内凹,第二连接部的凹槽内设有与内凹相配合的突起。

前述的组合式木门中,所述第一C型木板、第二C型木板和第三C型木板外侧连接有第四C型木板,第四C型木板的底端经自攻螺丝与第一C型木板的底端连接,第四C型木板的顶端经自攻螺丝与第三C型木板的顶端连接,第四C型木板的外侧与门框部的内侧相对应。

前述的组合式木门中,所述第一C型木板、第二C型木板和第三C型木板的结构和规格相同,且均包括折弯部和榫接部,折弯部设有螺纹孔,榫接部设有正六边形通孔。

前述的组合式木门中,所述底横梁、中间横梁和顶横梁的结构和规格相同,且两端均设有与正六边形通孔配合的正六棱柱型凸榫。

前述的组合式木门中,所述第一C型木板、第二C型木板和第三C型木板的C型开口均朝外。

前述的组合式木门中,所述薄木板层与拼装层采用胶合连接。

前述的组合式木门中,所述定位块为三棱柱型定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门框设置成一对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方式来实现门框拆装方便,其中第一连接部之间通过定位块连接,安装时不会出现位置偏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榫接方式连接,使得拆装更加方便;门扇部使用3对C型木板和三个横梁拼装的方式来解决现有门扇无法拆装、运输不便的问题,门扇使用C型木板作为垂直方向的受力体,且C型木板之间通过双头螺栓和螺母连接,增加了门扇的结构强度,三个横梁作为水平方向的受力体与C型木板榫接,在增加了结构强度的同时也便于安装,三对C型木板外侧均设有一个较长的C型木板,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门框拆装简单、便于运输、内部结构强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门扇部的侧视图;

图5是拼装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C型木板的主视图;

图7是第一C型木板的侧视图;

图8是底横梁的侧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门框部,2-合页,3-门扇部,4-第一连接部,5-定位块,6-第二连接部,7-凸榫,8-凹槽,9-薄木板层,10-拼装层,11-第一C型木板,12-底板,13-底横梁,14-双头螺栓,15-螺母,16-第二C型木板,17-中间横梁,18-第三C型木板,19-顶横梁,20-顶板,21-内凹,22-突起,23-第四C型木板,24-自攻螺丝,25-折弯部,26-榫接部,27-螺纹孔,28-正六边形通孔,29-正六棱柱型凸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组合式木门,结构如图1至8所示,包括门框部1,门框部1经合页2铰接有门扇部3;所述门框部1包括一对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部4,第一连接部4之间经定位块5连接,第一连接部4均榫接有第二连接部6,第二连接部6之间经定位块5连接,第一连接部4上设有凸榫7,第二连接部6上设有与凸榫7配合的凹槽8;所述门扇部3包括三层实木结构,其中两侧为薄木板层9,薄木板层9之间夹设有拼装层10;所述拼装层10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一C型木板11,第一C型木板11下端连接有底板12,第一C型木板11之间榫接有底横梁13,第一C型木板11上方均经双头螺栓14和螺母15连接有第二C型木板16,第二C型木板16之间榫接有中间横梁17,第二C型木板16上方均经双头螺栓14和螺母15连接有第三C型木板18,第三C型木板18之间榫接有顶横梁19,第三C型木板18上方连接有顶板20。

所述第一连接部4的凸榫7上设有内凹21,第二连接部6的凹槽8内设有与内凹21相配合的突起22。

所述第一C型木板11、第二C型木板16和第三C型木板18外侧连接有第四C型木板23,第四C型木板23的底端经自攻螺丝24与第一C型木板11的底端连接,第四C型木板23的顶端经自攻螺丝24与第三C型木板18的顶端连接,第四C型木板23的外侧与门框部1的内侧相对应。

所述第一C型木板11、第二C型木板16和第三C型木板18的结构和规格相同,且均包括折弯部25和榫接部26,折弯部25设有螺纹孔27,榫接部26设有正六边形通孔28。

所述底横梁13、中间横梁17和顶横梁19的结构和规格相同,且两端均设有与正六边形通孔28配合的正六棱柱型凸榫29。

所述第一C型木板11、第二C型木板16和第三C型木板18的C型开口均朝外。

所述薄木板层9与拼装层10采用胶合连接。

所述定位块5为三棱柱型定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式:首先在对应的墙上安装定位块5进行定位,按定位块5位置安装第一连接部4,将第二连接部6榫接在第一连接部4上,即完成门框部1的安装;再单独安装门扇部3,将第一C型木板11、第二C型木板16和第三C型木板18之间用双头螺栓14和螺母15进行固定,再用自攻螺丝24将第四C型木板23的底端与第一C型木板11的底端连接,将第四C型木板23的顶端与第三C型木板18的顶端连接,再通过正六边形通孔28与正六棱柱型凸榫29的配合夹装底横梁13、中间横梁17和顶横梁19,在拼装层10下方安装底板12,在拼装层10上方安装顶板20,将薄木板层9与拼装层10进行胶合连接即完成门扇部3的安装,最后将门框部1与门扇部3用合页2进行铰链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