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5866发布日期:2019-04-09 21:3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装式炊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炊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式炊具。



背景技术:

炊具是指做饭用的器具、器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炊具的制作材料不断变化,多为铁、铝等,炊具的种类也繁多,有电饭锅、微波炉、高压锅、平底锅等。

目前,现有的炊具锅会浪费大量热能,且把手通常安装在锅体的侧壁上,这使得锅体的重心远离把手,并影响使用者手持的舒适度。对于现有的炊具锅,使用者只能通过双手端持才能保持重量的平衡,而一只手把持则会非常不适。

同时,当使用者需要移动承载了重负荷的现有炊具锅,上述问题也是同样存在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炊具锅的加热效率低,以及不便单手把持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式炊具,具备加热效率高、易于把持等优点。

上述的一种组装式炊具,包括锅体、连接件以及把手,所述锅体包括底面与侧壁,所述把手设置有握持部;其中,所述锅体的中部设置有中心凸起部件,所述把手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中心凸起部件上。

上述结构中,所述把手的一端安装于中心凸起部件上,所述把手的另一端延伸至锅体的侧壁之外。

上述结构中,所述把手的握持部位于把手上远离中心凸起部件的一端。

上述结构中,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握持部的局部的高度高于所述把手的其他部分。

上述结构中,所述锅体的侧壁设置有倾倒口。

上述结构中,所述把手的中部安装于中心凸起部件上,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握持部。

上述结构中,所述握持部延伸至所述锅体的侧壁之外。

上述结构中,所述中心凸起部件与握持部之间的把手为中空式结构。

上述结构中,所述中心凸起部件为锥形体结构。

上述结构中,所述锅体为平底锅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装式炊具,通过在锅体的中部设置了中心凸起部件,使得对锅体中部加热时的热能更为集中,然后再将热能均匀传递至锅体的其他区域,从而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由于将把手安装在锅体中部的中心凸起部件上,从而避免了把持时锅体的重心远离把手这一缺陷,进而更有利于使用者单手或双手把持,并最终达到了加热效率高、易于把持等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一中组装式炊具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组装式炊具的正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组装式炊具的侧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组装式炊具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组装式炊具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组装式炊具的侧视图;

图7是实施例二中组装式炊具的立体图;

图8是实施例三中组装式炊具的正视图;

图9是实施例三中组装式炊具的侧视图;

图10是实施例三中组装式炊具的立体图。

图中:1、锅体 2、连接件 3、把手 4、握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记载了一种组装式炊具,包括锅体1、连接件2以及把手3,且锅体1包括侧壁以及平面的底面,而把手3则设置有握持部4。

与现有炊具锅不同的是,本方案中的锅体1在其中部设置有锥形体结构的中心凸起部件(未在图中标识),该中心凸起部件可以帮助锅体1实现其内部的热传递,如此可以增加受热面积,并保证烹饪时菜肴可以均匀受热。

同时,通过采用该中心凸起部件,使得锅体1加热时的热能可以直接进入凸起部分,从而使得锅体1加热时的热能更为集中。

此外,通过连接件2将把手3可拆卸地安装于锅体1的中心凸起部件上,使得使用者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选择其他部件来代替把手3,或使用其他样式的把手,从而丰富了使用的功能性,并且避免了把持时锅体1的重心远离把手3的缺陷。

为了更好的解释说明本方案中的结构设计,现列举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将把手3的一端安装于中心凸起部件上,而另一端则延伸至锅体1的侧壁之外,同时将握持部4设置在把手3上远离中心凸起部件的一端;本实施例中锅体1与把手3之间的位置关系与现有炊具锅较为相似,但是由于把手3是安装在锅体1中部的中心凸起部件上,而并非安装在锅体1的侧壁,所以避免了锅体1重心远离把手3这一缺陷。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把手3上设置有握持部4的局部的高度高于把手3的其他部分,使得使用者在握持把手3时可以更远离锅体1,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烫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实施例二

如图5-7所示,将把手3的中部安装在中心凸起部件上,同时在把手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握持部4,并将握持部4延伸至所述锅体1的侧壁之外。本实施例中更为适合双手握持,且把手3的重心与锅体1的重心重叠,可以极大的提高握持时的平稳性。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中心凸起部件与握持部4之间的把手3设计为中空式结构,此种结构可以在保证把手3强度的同时减轻整体的重量,并有益于热气的扩散,同时提高了炊具的美观性。

实施例三

如图8-10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锅体1的侧壁设置为具有倾倒口的侧壁,同时提高了锅体1侧壁的高度,使得锅体1更适合烹饪汤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